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不朽的功勋闪光的精神访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二二一厂离退休职工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不朽的功勋 闪光的精神——访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二二一厂离退休职工
  新华社记者高敬、潘旭、徐海涛、李琳海
  6月,金银滩草原的夏天来了。绿草茵茵、白云低垂,让人仿佛淡忘了这里曾经轰鸣的炮声。
  这是2020年7月30日拍摄的金银滩草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金银滩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旧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这里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如今,这里已安全退役,成为旅游景区。曾在这里奋斗过的核工业人被安置到全国27个省份的532个县市。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二二一厂离退休职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已是耄耋之年,这些老同志带着自己的"二二一故事",带着烙印在身上的"两弹一星"精神,依然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
  以身许国,在那遥远的地方
  6月2日,西宁市德令哈路的中核集团二二一小区内歌声嘹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声来自二二一厂退休职工和家属。
  85岁的杨翠英老人特意打扮了自己,"经历了苦日子,今天的日子比蜜还甜。"她说,感谢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
  老人们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这两年待遇好了,看病就医更省心,中核集团等还组织对职工住房进行修缮,美化了社区环境,生活舒心多了。
  1958年,面对西方核讹诈的威胁,党中央决定在青海金银滩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青海矿区"。
  这是指示原二二一厂爆轰试验场方向的路牌(2011年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金银滩地处高原,高寒缺氧,一年里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袄。西部歌王王洛宾在这里写下了经典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1961年,杨翠英带着当时只有4个月大的女儿,从河南老家追随丈夫到了二二一厂工作。
  "那时吃的多是青稞面和黑豆面,面黏性太大,刚开始咽不下去,需要拿热水送。粮油限量供应,我们只能自己种一些土豆充饥。"杨翠英回忆说。
  今年80岁的董殿举住在安徽合肥团安新村。话起当年,老人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1959年,只有18岁的他进厂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当时条件艰苦,我们只能临时住进牧民搬走后留下的牛棚、羊圈里,有时就在山上挖个洞睡觉,晚上还能听见狼叫。冬天睡觉时戴着棉帽,第二天被子、帽子上都是冰霜。"
  今年86岁的刘兆民曾在二分厂研制炸药。"当年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拿着车票,提着木箱就来了,和我一起来的同一届校友当时就有20个。"他说。
  刘兆民后来才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份"特殊"的事业。研制雷管、研究炸药冲击波,曾是他的主要工作。
  当年,很多科学家工作到深夜,一个共同的信念在心中燃烧——再穷,也要造出"争气弹"。
  李富学1959年到厂,主要从事"微秒级电雷管"的研制任务。
  "以前国内都是秒级的,原子弹需要微秒级的电雷管,没有先例也没有样品,一切都是自主研发。"老人声音依旧洪亮。
  为了造出合格的电雷管,研究人员从试制到定型,两年多时间里做了5万多次试验。
  1962年,新型微秒级电雷管诞生了,试爆成功的原子弹、氢弹,都使用上了这种电雷管!如今说起来,88岁的老人家仍充满骄傲。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化剑为犁,永远为了和平
  拂去岁月的尘埃,二二一的名字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二二一厂的建设者们为我国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战争的阴影淡去,和平与发展渐成时代主题。1987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撤销二二一厂的决定。
  眼含热泪、心怀不舍,但人们没有任何怨言,一方面继续攻关、保质保量完成研制和生产任务;另一方面遵照国际通用核设施退役处理标准、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对设施设备进行永久性无害化处理。
  1993年6月,退役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厂区设施达到不加任何限制可对外永久性开放的标准。
  1995年5月,新华社发布消息,向世界宣布: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
  撤厂时,二二一厂有职工近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924人,加上家属子女等总人口约3万人。在职职工被安置到各地企业单位,中核总组建了核工业二二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专门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
  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则,刘兆民等600多人被安置到西宁市的二二一家属院颐养天年。
  700多名离退休职工在合肥安家,一些人去了山东淄博,还有一些离退休工人和技术干部从青海撤回原籍,上海市上钢社区就集中居住了80多位。
  回首隐秘而光辉的岁月,这些老人激情满怀:"如果现在需要,我还能干。"
  住在"两弹村"的陶瑞滨已经89岁了,他最难忘的是1964年原子弹试验前夕的"护弹"经历。
  当时刚刚进厂的陶瑞滨被安排承担中子源的护送工作。在距离装备试爆塔最后一公里时,天黑了。
  "在戈壁滩行走,就怕摔,另两名同志一左一右和我手挽手像架着犯人一样,三人边喊口令边走,我手里紧紧拿着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源。"曾经的惊心动魄,陶瑞滨像讲故事一样轻轻诉说。
  "我是1964年进厂,经历了原子弹、氢弹试验和东风三号试验。"同住"两弹村"的许震贵回忆,被调往青海工作时,爱人相随,却不得不留下父母和子女。由于保密要求,工作上不禀父母,下不告子女。
  把国家放在首位,把保密纪律刻进心里。
  "当时在上海,周围有人误以为我去青海劳改了,背后指指点点,但我也不能解释。"许震贵说。
  如今,原子城更名为西海镇。这个曾经的神秘禁区,现成为一座高原生态旅游新城。金银滩草原再现碧野千里、牛羊成群,成了当地最好的牧场。
  西海镇门源路2号。"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静静矗立,展示着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精神、保卫和平的决心和功绩。
  这是2021年3月10日在原子城纪念园拍摄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 摄
  碑顶雕刻着四只和平鸽,向世界宣告科学家们奋斗一生的意义:保卫和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就是当时二二一厂工人和技术干部穿的防护服。"许震贵指着展馆里一件自己曾身着过的展品对观众说。
  这个特殊的展馆名为"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80余位二二一厂离退休人员与上钢社区共同创建。
  老同志们自发捐赠珍藏多年的历史照片、证书、纪念章等,自费到青海基地征集史料,义务做接待和讲解工作。
  "政府很支持我们宣讲‘两弹一星’精神。"81岁的陈福良说,创建之初,展馆只有20多平方米,设施简陋。在浦东新区的支持下搬迁改造,现已扩建成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参观者已超16万人次。
  "这两年我们养老金逐年上调,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支付。这是党中央对老同志莫大的关心关怀。"陈福良说。
  前些年情况有些不同。一些二二一厂的离退休人员待遇增速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有的人家里主要依赖老同志的养老金,生活陷入困顿。30多年前分的楼房,设施已经老旧,有的老同志生活受到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二二一厂的老同志,关心他们晚年生活得好不好。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关心解决好二二一厂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大力宣传二二一厂所作的贡献。
  了解老同志所思所盼,用心用情全力解决问题。
  中核集团核工业二二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局局长戈晓海介绍,为让老同志安享晚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组织退休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享受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离休人员按国家关于离休费和津补贴标准的调整政策及时发放到位。
  当年二二一厂很多是单职工,老同志过世后,遗属生活比较困难。这两年中核集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兑现遗属生活补助费标准提高政策,并组织家属遗属参加地方医保和大病保险等,减轻生活压力。
  这几天,戈晓海正忙着对房屋修缮工程进行验收总结。
  中核集团对西宁、合肥、淄博等集中安置点的1555套房屋修缮和"三供一业"项目改造已全部完工,老同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对其他地方分散安置的,精心组织,采取自行维修加补助的方式,房屋维修工作也即将完成。
  夏日里,西宁的二二一小区绿意浓浓,记者来到刘兆民家里。
  楼房外面新贴了保温层,原来走风漏气的钢铁窗户,换成了保温效果更好的铝塑窗,看上去干净明亮。
  "西宁冬天很冷,这两年房子维修后比原来暖和多了。"刘兆民说。
  今年4月,"中国原子城纪念园缅怀厅"修建完成,以纪念和缅怀曾经在二二一厂工作过的老一辈核工业人。
  "这是一种纪念,更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董殿举说。
  2019年12月16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代表。陈福良参加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
  陈福良说,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将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最近,"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了。6月2日记者采访时,预约的团队观众已排至6月24日。
  "遇到忙时,我们都是两口子轮番上阵,很多家属都参与讲解工作。"陈福良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来源】 【新华网 】

枸杞子泡水喝的害处警惕4种情况危害健康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枸杞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枸杞在对于人体健康养生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最常见的枸杞的食用方法就是用枸杞泡水泡酒口腔溃疡那些事内容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全科张航医生,可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口腔溃疡这个词语,不用多解释,连这个词语都不懂说明你的问题不仅在口腔,更多的是在脑子里。口腔溃疡的分型有好几种,我们平常家庭血压监测那些事内容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全科张航医生,可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目前,高血压的人群越来越多,因为,高血压一旦诊断,就是终身疾病,只有死一个才少一个患者,而每天新诊断高血压的人远远比死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那些事1983年人类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害处是什么。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1985年,一位名叫马歇尔的澳大利亚医生狠了狠心,一仰头喝下了一份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于是,他的骨质疏松那些事本篇文章的内容来自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7)及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胃食管反流病的那些事记得当年轻医生时,有病人说医生,我烧心的很,这句话当时很难理解,什么是烧心?是心里被火烤了吗?对于当时处于失恋内心一片冰凉的我,好想被烧心一盘。直到那一天,胃食管反流病与我不期而遇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前糖尿病有富贵病的说法,理由是伙食开好了就得了糖尿病。所以有些患者朋友不以为然,甚至极个别朋友还洋洋自得。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极其错肝功的那些事在平时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查过饿血。在日常门诊的工作中,我们查饿血是把肝功肾功血糖血脂一起查,血糖血脂我已经讲过了,今天,我就谈谈最常见的肝功。顺便说一句,很多男性朋友查了血后,问医他汀类药物的那些事之三内容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全科张航医生,可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科普。他汀类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接受大剂量他汀治疗者肺结节的那些事一初遇肺结节生活中,随着体检广泛被人们接受,肺结节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的视野。发现肺结节时,绝大多数人无任何症状。此时,有人焦虑,有人无所谓,今天我就来谈谈肺结节,我的第一句话肺结节他汀类药物的那些事之二内容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全科张航医生,可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科普。他汀类药物吃多久?这个问题是临床上所有患者最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新来的患者,医生让他吃他汀类药物一般都能接受,但患者能坚
肾衰患者自述为了挽回肾功能,我养成了3个习惯,还挺有用58岁的徐先生在2017年的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当时他的血肌酐升高到249umolL。刚确诊时徐先生便以中成药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看着每次复查慢慢升高的肌尿蛋白从3到,他的一次偶然尝试,让肾病成为历史卫先生46岁,是一家工厂的管理人员,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大概两年前卫先生发现自己尿中泡沫增多,因为工作太忙所以一直未进行检查和治疗,2018年10月的一次体检发现尿蛋白,被确诊为肾病60岁肾衰老人,想要更长寿,除了饮食和吃药,还要注意哪2点?健康长寿是我们经常对老人说的祝福语之一,那么得了肾病的人,想要长寿,生活质量更好,除了饮食和吃药,还要注意什么呢?罗先生退休之后的这几年,身体就一直不太好,2012年60岁的罗先生无症状体检确诊肾衰竭,女子发火我都没感觉,你们诊断错了吧?唐女士43岁,她平时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挺好的,所以很少去体检也很少去医院。2019年过完年,唐女士被女儿拉着去体检,说是体检没问题准备买一些保险什么的,然而这次体检却给了唐女士当头一37岁肾衰竭陷入低谷,良医相助得救赎,肌酐143,恢复工作37岁肾衰竭,叹息一切都是命运,发现却是偶然!蒋先生37岁,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再说身体也没什么明显的反应,2008年的时候还是陪岳母去检查,顺带测了一下血压,发现才发现自想买酒送给领导,该怎么选?每到逢年过节,最头疼的就是送礼了,想选点合适的东西送给自己的领导,更是难上加难。既担心没送到心坎儿上埋没在茫茫人海中,也担心没选好礼物弄巧成拙。很多人思来想去,最后感觉还是送瓶酒比自己酿的葡萄酒不好吗?前几天,在我的社交平台上,一位南方粉丝盆友问自己酿葡萄酒不好吗?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想也许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想起没学葡萄酒专业前,自酿葡萄酒是我家的必备节目。虽然现在不酿葡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并发症肾病综合征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具体如下1感染大量免疫球蛋白丢失掉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免疫力下降。浮肿等原因也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继发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15岁勇敢面对肾病挑战!停用激素成功降蛋白!他可以你也行刘先生15岁,是一名初中学生,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生活的转折出现在2011年4月开学以后,刘同学在学校发现自己出现了双下肢水肿,体育课上得很难受。刘同学马上跟家长说了自己的情况,到他与肾病斗了大半辈子!30年不曾认输,在他的帮助下反败为胜医生,帮我看看,总觉得腰酸身上没劲儿,你帮我调理调理!这是魏先生见到莫主任说的第一句话。65岁,肾病30年,他也是一位老肾友!魏先生65岁,这是一位老肾友了,魏先生说自己30年来反肾衰竭3年,他遇到了哪些坑?他为很多肾友提了个醒!及时了解入职体检出意外,肾衰竭打乱工作计划!钱先生今年25岁,2017年7月钱先生在办理入职体检的时候发现肌酐158umolL,被单位拒绝录用,钱先生马上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肾炎引起的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