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血脂高是前几天油脂吃多了吗?营养科主任教你吃的健康,解码血脂

  你好!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夏萌,欢迎来到医身学堂《解码血脂》课程。今天是第一讲,谈谈食物中的脂肪、身上的脂肪、血液中的脂肪是不是一回事,同时谈谈脂肪的分类和功能。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肚子有点大,当然不是怀孕,自己就会说:"我要减肥,要少吃肉、少吃油。"大多数人都认为,肚子上的脂肪是吃脂肪多造成的,所以要减肥就一定要少吃脂肪。
  在我没学习营养之前也这么认为。
  食物中的脂肪、肚子上的脂肪、肝脏中的脂肪、血脂,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复杂,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才把它们的关系梳理出来。现在,我把这些梳理出来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营养学上有三大能量营养素,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脂类。
  脂类包括两大类:脂肪和类脂。二者不一样。
  1.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或者中性脂肪),是由一个分子甘油和三个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脂肪,其实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油",是能量。(把手伸出来,拿出3个手指。甘油是你的手掌,三个脂肪酸是3个手指,这叫甘油三酯。)
  2. 类脂:又称脂质,包括胆固醇、磷脂,是人体中的结构成分,比如大脑中的胆固醇和磷脂占70%左右。
  食物中有脂类,身体中也有脂类。但是,身体中的脂类不一定是食物中的脂类。也就是说,你吃进去的脂类不一定就是你身上的脂类,而身上的脂类不一定是吃进去的脂类。
  1. 食物中脂肪的分类
  脂肪又称"油",有几种分类方法:
  (1) 根据来源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主要来源于四条腿的动物油(如猪油、羊油、牛油等)、两条腿的动物油、没有腿的动物油(如三文鱼、带鱼、螃蟹等)。植物油主要来源于种子,咱们吃的茶籽油、菜籽油、花生油等都是种子榨出来的油。
  (2) 根据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
  大家听过的1:1:1,是指摄入的脂肪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
  (3) 根据脂肪酸的碳链长短分为:长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一般来说,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但是椰子油里主要是中链脂肪酸。而短链脂肪酸由于挥发性较大,在食物中很少存在。
  (4) 根据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甜食和一些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脂沫等。
  (5) 根据人体能不能自身合成又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才能保证人体健康。包括ω-3系列的
  α-亚麻酸(18:3)和ω-6系列的亚油酸(18:2)。DHA和EPA属于ω-3系列。
  2. 类脂的分类
  前面讲了脂肪,现在咱们讲讲类脂。
  类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一)磷脂:按其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磷酸甘油酯;另一类是神经鞘脂。
  (二)胆固醇:也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游离的胆固醇。还有一种是结合状态的,叫胆固醇酯。
  3. 脂类的生理功能
  现在很多人害怕脂类物质,恨不得一点油水不沾,因而得病的几率要比爱吃脂类物质的人多很多。也就是说,越是远离脂肪,离疾病就越近。
  为什么脂类物质这么重要?它们在身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1) 脂肪的功能
  ① 供给能量
  哺乳动物一般含有两种脂肪组织,一种是白色的储存脂肪;还一种是褐色脂肪,很容易变成能量。如果你出现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那么增加的脂肪往往是白色脂肪,这样的脂肪组织不太容易成为能量释放出去。所以你会看到,很多胖人没有力气,身体上储存那么多脂肪,却只能是背着、抱着、驼着走,很难成为能量。
  lg 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9kcal 能量。
  ② 供给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磷脂的一部分,而磷脂又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以必需脂肪酸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前列腺素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还与胆固醇代谢密切关系。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受损等,还可引起肝脏、肾脏、视觉神经等的损伤。
  ③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有A、B、C、D、E、K,其中维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需有油脂做媒介才能够吸收利用。
  有些植物营养素也需要油脂,比如鸡蛋炒西红柿,里面的番茄红素可以被你吸收利用,因为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的营养素。
  ④ 脂肪的其他作用
  保护脏器和维持体温。皮包骨头的人,腹腔的脏器会下垂,脏器之间甚至会发生摩擦,而造成脏器损伤。脂肪具有保温作用,有脂肪的人禁冻。
  有脂肪的食物好吃,还可以增加饱腹感。
  (2) 类脂的功能
  磷脂和胆固醇是所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膜是指细胞膜,包括细胞器的膜、细胞核的膜,还有神经鞘膜等等。把这些生物膜按重量计算,其中蛋白质约占20%,磷脂占50%~70%,胆固醇占20%~30%。
  磷脂有利于膜的流动性、柔软度;胆固醇可以使生物膜更有韧性,不容易破。
  胆固醇还有很多功能,这些我在后面介绍。
  4. 脂类的分解吸收
  吃进去的食物一定先要分解,成为分子状态才能在小肠吸收。如果你吃了一根油条,会怎样分解吸收呢?
  其中的淀粉会分解成葡萄糖,在空肠吸收,走门静脉,然后葡萄糖进入肝脏,变成血糖。
  油要经消化道分解成甘油一脂和两个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油通过口腔、食道进到胃里,胃酸和胃的蠕动把食物变成食糜推到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里遇到胆汁和胰脂肪酶。胆汁起到乳化作用,很像咱们平时用洗涤灵洗刷油腻腻的碗,洗涤灵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把大的油脂分子团变成小的颗粒。
  胰腺分泌的脂肪酶可以把小的脂肪颗粒分解成分子状态,这些分子可以吸收进入肠壁,在肠壁上又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乳糜微粒。
  有人说:多吃脂肪会把肠子堵上。
  其实这是把肠子看成下水管道,下水管里面可没有胆汁,也没有脂肪酶。人体肠道中的胆汁和脂肪酶,会把油腻腻的脂肪分解成分子状态,不可能堵住肠道。
  从肠道中吸收的脂类物质在肠壁上形成乳糜微粒,进入肠壁下面的淋巴管,从肠道的淋巴管流入胸导管,往上走,之后进入锁骨后面的静脉中,然后在血液中循环,这一点特别重要。
  其他的营养素(葡萄糖、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都是通过门静脉进入身体,只有食物中的脂类物质是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人体。因为这里的脂肪酸是长链脂肪酸,咱们食物中的脂肪酸基本是长链脂肪酸,就是走这条通路。
  我把这条通路说清楚,大家就会明白,脂类没有直接进入肝脏,它另辟蹊径,从腹部上升到胸腔再到静脉,然后进入全身的各个细胞中去。这与脂肪肝形成没有关系。
  5. 肚子上的脂肪来源
  食物中的脂类物质是从淋巴管吸收,最后进入到颈部的静脉系统,然后这些乳糜微粒随着血液流遍全身,给全身各个细胞送去脂肪酸、甘油、胆固醇、磷脂,身体所有细胞开心地把它们全部接纳过来。
  那么肚子上的脂肪哪里来的?难道不是吃进去的脂肪吗?
  肚子上的脂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吸收过多造成的。当然,有的人是喝酒太多造成的。人体把过多的能量转化成白色脂肪储存起来,等你很饿的时候,再转化成可以用的能量。但是,由于你总是不饿,到点就吃饭,还吃很多的主食或者经常喝酒,这样肚子上的脂肪越堆越多。
  淀粉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门静脉来到肝脏。一部分葡萄糖成为血液中的血糖;一部分成为肝糖原;还有一部分成为存在肝脏中的脂肪,叫做"脂肪肝"。所以,爱吃米面的人容易出现脂肪肝。
  因此,此脂肪非彼脂肪。此脂肪,指的是肚子上的脂肪;彼脂肪,指的是食物中的脂肪。肚子上的脂肪不是吃进去的脂肪,吃进去的主食或者喝酒过多,才是造成你那肚子上软软的脂肪的主要原因。
  刚才我讲了食物中的脂肪在人体中是怎么吸收的,以及肚子上的脂肪是怎样形成的。现在,总结一下上面讲到的几个关键点:
  (1) 脂类的分类。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类脂又分成磷脂和胆固醇。
  (2) 脂类对身体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吃脂类物质,不仅仅因为脂肪好吃,更多的原因是脂类可以成为细胞的结构,还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
  (3) 食物中的脂类在肠壁上合成乳糜微粒,经过淋巴管到达颈部的静脉系统,然后沿着血液系统,流入各个细胞中。
  (4) 肚子上的脂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者饮酒过多造成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一讲再见。
  点击下方专栏即可加入我的课程,期待与你课程中相见!

道德经看教养下一代可以放手一搏,成都小区园中此果是什么?道德经所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家长知道自己能把家庭管理得更好,但还是情愿慈祥地看着家人或下一代慢慢试错慢慢进步,家长就会像溪水一样为家族绵绵不成都卖珠宝的店小二直播吃饭吃果子苹果飞起来成都下雨了,带娃守店中,苹果香甜味,宁神美白果。吃苹果苹果听乐曲,果香养心脑,膳食解压力,朴实天地间。苹果树唇齿果香甜,仿佛在林间,硕果红红挂,伸手捧一枝。苹果有几个,一老年人的保险保障如何布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养老和健康保障问题,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百姓,无不重视与关心。近年来,伴随老年人风险保障意识的逐步增强购买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推进新医改相恋三年的大学男友和高消费的物质需求,我却选择了后者引语相恋三年的大学男友和高消费的物质需求,我却选择了后者。我不为自己的决定而感觉后悔,只是对男友有些愧疚。在我被现实无情的揉捏,无情的拍打时,我只想如何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什么爱情,茄子新做法,比鸡胸肉更健康,低脂少油,减肥也能放心吃春天到了,也许是运动量加大,最近食欲超好,为了减肥,美美这段时间的饮食可是特别健康呢!低脂少油,能水煮绝不清炒!吃了几天,觉得肚子比以前舒服多了!其实随着年纪的增长,消化功能越来越养老金再上涨!20余省份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2021年养老金17连涨,各地正在兑现。截至6月21日,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启动了养老金的上涨。不少省份已经将上涨的养老金补发到账了,你涨了多少爸,您再不用担心我了,我过得很好,儿子每一天都在想您情感故事今天是父亲节,我看到朋友圈好多父亲都收到了孩子的礼物。好多老人都有孩子陪着出去玩。可是这个节日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也像一座大山压着我走不出来对他的思恋,因为我从来都没今日阳光明媚的早餐,在工作学习前,你先吃饱饭了吗?每天早上一觉醒来,睁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强迫自己醒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想睡懒觉的习惯。每天忙碌的生活,虽然疲惫但为了生活总要继续下去。人一辈子图的是什么,一个温馨的家,有父好好睡觉才能更好地工作很多人之所以爱熬夜是因为白天或学习或工作缺少自己的个人时间一到晚上,或是聚在一起宵夜喝酒或是一个人看剧刷微博这里的每件事听上去都比早早地上床睡觉要更有吸引力根据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乐智钰工作室祝君乐歌乐如意浅说乐智钰的国学钢琴课来源于生活日月如梭,人生近40载。回顾过去,繁事多,喜欢傻乐,经常奇思妙想童年的梦想日渐清晰,我一度认为我很迷茫,原来为此刻我已准备了大半生成为一名灵魂工程师未来是什么?初中生都这么通透了!啥也不说了,分享一个粉红美食前些天看到的一幅图,也可称之为不同人生的流程图吧。不管咱们是科学家,领路人,医生,老师,博士,教授,还是平凡人,亦或是儿童少年,生物学上最后都一样的结果。但是过程中,以及对他人家族
血液粘稠是血栓第一步!想要血栓不上身,只要记住三个字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拿到报告时经常看到这几个字血液粘稠度过高。医生可能会嘱咐你回去要注意,甚至没给你用药。但你不能引起重视,其实血液粘稠高是血栓的第一步,只因血液粘稠在医学上并不算疾可防可控的肾病,如何保养?不改掉这3个习惯,肾衰或会加重据统计,慢性肾病在我国发病率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肾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虽然难以根治,但是可防可控制。慢性肾病的主要治疗目的在于及时阻断和延缓肾损伤,那么可防可控的肾病,要怎肌酐超过300就很难降了吗?中医用一方化裁,肌酐从500降到210肌酐值的变化是肾功能情况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其中有四个数值大家需要多关注一下。第一个数值是130,第二个数值是180,第三个数值是440,第四个数值则是707。每个数值到下一个数值的肾功能不全后,血肌酐300,想降下来,有希望吗?肾功能不全后,肌酐等指标升高,需要及时控制,不单单是为了降指标而降,更重要的是预防因体内毒素蓄积增多,引发的相关并发症,重视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肌酐的升高,重点是减轻体内毒素的肾功能不全6年,肌酐降到85,两个中医方剂很关键,平稳降肌酐范女士46岁,患有高血压已经多年,后来又查出了肾脏问题,对范女士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2015年8月,范女士出现了恶心想吐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肌酐在慢慢升高,因为之前的激素类药物治尿毒症前期,男人肌酐500,几味中药调理一个月,血肌酐降到300尿毒症前期,常常会突然出现胃肠道不适,疲乏无力腰酸腿软等虚弱的症状,消化道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的症状,以及面色萎黄舌质淡脸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尿毒症主要依据的是肾功能数值,比如血蛋白尿控制在这个程度,肾脏就安全多了!快看看你完成了吗?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尿蛋白肾性血尿肾功能出现异常,且持续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脏病(CKD)。蛋白尿对肾脏有什么影响?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我真幸运,肾衰,肌酐升高,中医只用了两个药方,肌酐降至101为什么大夫却给我治脾胃,效果还不错?陈先生有着30年的慢性肾炎,他在2010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160110mmHg,2015后发现血肌酐230umolL。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血红蛋25岁肾功能不全,30岁尿毒症,这五年我犯的错,望你引以为戒25岁那年我在入职体检中查出肾功能不全,那时候肌酐升高的不多,当时我记得是183umolL,同时发现了高血压。被确诊以后,我一边以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边有一顿没一顿地吃降压药,因57岁患肾病,身体高度水肿,中医指出2味利水中药,现水肿全消陆先生57岁。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间断以降糖药控制血糖,近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水肿,并由开始的眼睑水肿逐渐加重到双下肢水肿,再到全身重度水肿。2017年3月,陆先生因为全身重度水肿到肌酐升高,尿毒症风险高,请花3分钟了解4个注意事项,很重要慢性肾病患者肌酐升高时,说明肾脏已经出现损伤,当肌酐升高到707则进入到了肾衰竭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肌酐的不断升高也在提示着肾友离尿毒症越来越近,所以控制肌酐平稳,保护残余的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