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虚性失眠,记得把阳气升一升

  从"升"角度探讨失眠——阳不入阴
  作者/杨扬
  现代人失眠非常普遍,失眠的人特别多,我在朋友圈里每天都会看到有人发睡不着觉时的哀怨,相对那些嚣张熬夜、有恃无恐的,失眠的患者最怕在黑夜中转转反侧。而在现代医学的范畴,对失眠也是爱莫能助,来门诊上开的多是艾司唑仑,劳拉西泮,黛力新之类,有的时候我会善意的提醒为何不用中药治疗呢,他们会说:治疗过,没治好,就这样。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的总病机是阳不入阴。
  《黄帝内经·灵枢·太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人体在阳气的升降出入主导下形成睡眠和觉醒, 阳气上行出于阴则人觉醒,阳气下降入于阴则可眠睡,人体一气周流,
  而且其气每时每刻都在流行,我们把气看成太阳,晚上在地下(在阴),白天在地上(在阳),犹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地下)升起,从西方落(入地)下(如图示)。
  所以说阳不入阴是失眠的重要病机,凡是能够影响到阳入阴的因素都能够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差,无一例外。
  而我们在失眠的中医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安神 ,其实是作用于从C到E的过程,常用方剂诸如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天王补心丹等。其他的治疗方法有针对阴虚火旺的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等,有针对痰热内扰的黄连温胆汤,以及肝郁化火的龙胆泻肝汤,只要辨证正确都会有效,但是有一类失眠患者往往被大家忽视,这就是今天所述及的因为气虚、阳虚 而失眠的情况。
  我们先看几例病例:
  病案一
  患者李某,女,55岁,家庭妇女,2019年9月20日首诊,此患者右手寸脉沉弱无力,关脉细弱无力,尺脉沉,左手寸脉弱紧,关脉聚紧,从脉象上分析患者脉紧,气弱,气不足以达上,易有头部和"诸不足"症状,再通过问诊,患者失眠一年余,伴随眩晕,疲劳,眼干涩,潮热汗出。
  当即处方如下:
  黄芪20,知母10,桔梗6,柴胡12,升麻6,山茱萸30,山药30,鸡内金10 ,炒白术10,白芍15,黄芩10。7剂,水煎服。
  患者9月29日复诊,自诉睡眠大为好转,仅余潮热汗出为心头之患,继续以升陷汤加味治疗两周,潮热汗出亦销匿。近期回访,睡眠饮食情绪均良好。
  此患者,我以张锡纯先生的升陷汤为主, 因患者右侧关脉细弱无力,脾胃运转失机合上了资生汤,又左侧关脉聚紧,肝木升之有限,且有欲发之热,故加白芍、黄芩两味以平肝柔肝清热。
  张锡纯先生说:
  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 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患者虽无升陷汤中之主证气短,但因其脉象同属"沉迟微弱"且上部微弱尤甚,所以仍旧认定大气下陷而选用了升陷汤以升提气机,使气机可前行运转,能够完成升而降的完整圆运动,气机得以升降,阳气有能力入阴,自然眠睡如婴童。
  病案二:
  患者石某,女,48岁,职员。患者右手寸脉沉弱,关细紧无力,左侧脉三部皆沉弱,患者严重失眠经常彻夜不眠,气短,且腹部寒凉,双下肢寒凉
  方用升陷汤合附子理中汤
  附子12,干姜9,炒白术10,红参10,炙甘草9,黄芪30,桔梗10,升麻6,柴胡6,知母9,川芎10,丹参20。7剂,水煎服。四诊痊愈。
  患者脉象上均有上部无力之表现 ,且关部紧,选取了升陷汤合附子理中汤,效果满意。
  病案三:
  患者刘某,女,31岁,教师,2019年9月15日首诊,患者右寸沉,关弱紧,尺沉弱;左侧三部均沉弱,症有失眠、夜间烦躁,腹胀,疲劳,面部散在色斑,月经量少。
  处方: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汤
  黄芪30,炒白术10,陈皮9,升麻9,柴胡6,党参20,炙甘草9,当归10,熟地黄30,山药15,山茱萸15,茯苓10,丹皮9,泽泻10。7剂,水煎服。患者2周后失眠、烦躁、腹胀均明显改善。
  患者寸脉沉弱为阳气不足,又关脉弱紧亦为不足且有寒象,肺脾虚弱方指补中益气,左侧脉三部均沉弱是阴血亏损之象。
  不选四物类是因川芎辛散伤阴,徒伤升发之气,会加重失眠烦躁,且关尺俱沉虚弱为水不涵木,肝木亦无升发之气。欲救真水,非六味地黄莫属,真水足,肝气升,阳气升已而有归途有宅窟可宿,失眠及烦躁未尝不尽剂而失。 而至于腹胀,因关脉虚弱,切不可攻伐破气 ,本虚而虚之,恐将再耗元气,以招致虚虚之祸端,中气若建,腹胀亦可随之改善。
  病案四:
  患者赵某,男,67岁,退休职工。患者右侧脉寸沉弱无力,关尺细紧,左侧三部均弱。主诉:眩晕,右半侧肢体活动不利一周,长期失眠。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
  处方:生黄芪120,当归25,赤芍5,地龙5,川芎5,红花5,桃仁5,14剂,水煎服。 患者服后眩晕,右半侧肢体活动明显好转,睡眠好转。
  患者右侧寸脉沉弱且涩是气不足且有瘀滞之象,左侧脉弱是为升之无力,且阴血不足, 方选了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效果非凡。
  综合以上病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类患者多数失眠伴随诸多不足、虚弱的症状。比如伴随气短、心慌胸闷、乏力,胃肠道症状、气陷症状。此外有一部分症状也会伴随存在例如多梦易醒,梦见死去的人,口干口苦,畏寒肢冷,便溏,腹胀,纳差等一系列不足的症状。
  脉象多数寸脉沉弱或细微,或者三部皆弱,或者寸脉沉弱伴随关脉、尺脉或紧或沉或聚或细或弦。 这些症状都出现在了从B到C的过程。总之,能把握住上气之不足,再具体结合其他之关键点,便能准确的找出失眠的病因,放心大胆的使用"升阳法"。
  通常来讲对于失眠的患者大部分首先想到的是安神(C—E),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临床中也是这么用的,甚至也会用"验方",但是事实上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无效或者越治疗越严重。
  这个问题困扰我了很久, 但后来有一些患者主诉并不是失眠而是其他的诸如气短,腹泻,腹胀,这些患者都是根据脉象结合症状制定了相关的方案。这些方案中不乏升阳之法,在疗效观察中发现这些患者气短、腹胀、腹泻等"下陷"的情况好转后,失眠也随之而好转。
  这个经历再一次让我意识到脉象的重要性, 不能因循守旧,信奉经验,经验主义才是发展与进步的最大障碍,一切应实事求是,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后来的一些失眠患者,每当遇见相关脉象,我都会大胆的使用升阳法。只要大方向没有错误,在临床疗效上就只有快慢的区别,而无辨证之失误。
  王雨三说:如能精研脉理,按图索骥,并融会而变通之,则治病如反掌,绝无望洋兴叹之虞。 我在跟师学习的时候,恩师谢相智就十分重视脉象,辨证用法无不依从脉象,也总能治缠绵之顽疾,起旷日之沉疴,洞中疾病之肯綮。
  除上面提到的方剂之外,还有很多方剂可以使用到这个环节(B-C),比如理郁升陷汤,回阳升陷汤,升阳益胃汤等等,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细致的辨证下一定能够用到合适的方剂。在治疗时间上一般需要2-14周,如果惧怕辨证不准确,可以先用黄芪20-30克一试。
  最近通过统计门诊病历发现此类证型失眠正逐渐增多,原因可能和快节奏生活加速身体气血的损耗,情绪波动也消耗气血相关——若隐忍而不发,便消耗的更多。
  在饮食方面饮食追求刺激,受西方思潮影响水果牛奶餐餐不少,名曰补充营养元素,殊不知是在加重身体负担消耗气血,熬夜也是消耗气血的重要原因。出来混是要还的,当初熬的夜总会以失眠相抵。
  现代社会大家对电子产品不可回避的过度依赖等亦对气血诸多消耗,造成B—C阶段的阳气不升而不寐,在这种情况的治疗上我们就需要采取升阳的方式,使气能够循环入里,能够升上去降下来,最终阳可入阴,得以睡眠。
  若把医生比作汽车修理工,把患者比作汽车,车子大部分在初期能够很快修好,但是若还是不爱惜,过载,过用,上山下海,冲沙趟河。最终还是要大修,修不了的就只能报废,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当然,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是虚性失眠在"升阳"方面的运用,若辨证不准,误用升阳,失眠则会加重。所以,辨证就需要可靠的依据,而在依据这一方面,脉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是我特别感谢谢相智老师的地方,咱可以慢,但是不要走错方向。

年纪轻轻也要警惕高血压经常大吃大喝喜欢熬夜的人群,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状,年纪轻轻就出现血压升高的问题,那么血压高了怎么办呢?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牛奶这样喝,没营养又伤身!还有一种奶特伤肝,很多人却当早餐天天喝要说哪种食物最有营养,肯定有不少人会回答牛奶。牛奶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还是补钙高手。每天一杯奶,骨骼杠杠的不过啊,喝牛奶可是个技术活,喝不对,可能会让营养大打折扣,还伤身!牛奶特养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语排便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排便其实就是在为身体排毒,帮助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代谢出去,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活动,但不知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排便时大便前羊肉是中医滋补第一肉,却被WHO列为致癌物,到底还能吃不?中医认为羊肉具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食少反胃,虚寒泻痢,腰膝酸软,阳痿,小便频数,寒疝,虚劳羸瘦,产后虚羸少气,缺乳。具有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之功效。糖尿病患者特别爱出汗,该怎么办?编者按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特别爱出汗,当然也有患者会出现不出汗或者出汗时间尴尬等情况。由于胰岛素水平失衡心血管疾病和压力等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汗腺功能出现异常,出现多汗症无汗症味觉性出汗中医方剂归柴饮组成当归一两(30g),柴胡五钱(15g),甘草(炙)八分(2。4g)。用法用量古代用法水一钟半(300ml)煎服。或加生姜三五片或加陈皮一钱(3g)或加人参。功用补血益营,疏表散你们吃过杮子吗?你们知道杮子怎么吃吗?我家门前有片柿树园,大概有二,三十棵之多。当每年的四月初的时候,柿树就会冒出嫩嫩的叶芽,几天后叶芽就会慢慢地变大,形成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但这时的叶子还很娇嫩,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吹破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七篇郄穴)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七篇郄穴)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好习惯给生命加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平时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习惯,再这里为大家汇总了生活中容易危害健康的不良饮食习惯,请大家对照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良中药怎么煎才有效,煎药法服药法,煎药之前要清楚韩主任,中药自己熬和吃颗粒哪个效果更好?今天就来集中给大家做一个解答。如果时间允许,而且会煎药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自己煎药喝。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调理的差距就在于一些细节处,比如脚气(香港脚)不只是湿热!两味中药,祛寒湿,除脚气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脚气,也就是俗称的香港脚,或者西医上的脚癣。许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脚气(香港脚)就是体内湿热所致。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脚气确实是湿热所致,但不全是,寒湿同样可以导致
为什么我国是胃病高发的地方?医生或和这几个原因有关每个人都害怕被胃病盯上了,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它也是慢性疾病,所以一旦患上,一定不要拖着,这也是普遍慢性疾病所害怕的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容易感染胃病的人群是中年人以及39岁男子胃病入院,医生3类食物尽量远离,还你健康胃小李今年39岁了,他从小就比较喜欢画画,所以家人也是一直培养他这个爱好,成年以后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和美术有关,由于进修美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离家去跟优秀的人学习,年纪还不大的时转告家人3个习惯已拉入伤胃黑名单,有胃病的人,尽量少做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造成它出现的因素比较多,其发病有内因和外因2种,其中遗传,饮食习惯,通宵熬夜,缺乏运动,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等都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如果硬要说这些因素中什么是喝牛奶养胃是真的吗?建议若想养胃,还需做好3件事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养胃是一个漫长且必不可少的过程,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可以导致我们食欲下降,出现胃炎,胃疼,胃溃疡,甚至是胃部病变,那么究其原因,胃病是怎么形成的呢?导目前临床医学生各个学历的就业情况好多三甲医院都不需要博士,硕士一般都可以进一般的市级三甲,有的地区市级三甲发展的好,硕士生确实很难进,但是也会有机会,偏一些的科室,硕士是可以进去的。硕士要进好的三甲医院一般都是进吃小米粥可以缓解胃酸吗?建议想要养护胃病,2种肉类尽量少吃导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吃的也越来越丰盛,所以出现胃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还和饮食方式有一定关系,另外能够这么精准的确诊胃病同样转告家人3种肉类已拉入伤胃黑名单,有胃病的人,尽量少碰导语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的疾病统称,不管是什么样的胃病,都有着相似之处,常见的胃病症状为胃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等,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都离不开遗传,不42岁大姐胃痛1年差点崩溃,医生3种食物养护肠胃,可多吃小区的殷大姐,今年42岁了,有一次和她聊天的时候,看她的气色不是很好,就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她说总是胃痛,已经胃痛了整整1年多了,而且在这1年的时间里,殷大姐的情绪与心态也不是特别的立秋之后,养胃黄金期?消化科医生少吃这3物,或有助于养胃秋天到来,脾胃开始调整运作速度,所以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消化系统往往比较慢,所以吃太多东西的话不容易消化,更容易让我们长肉,也就是贴秋膘,那么,立秋之后的饮食我们胃部若烂透,身体有3表现,别傻傻拖成胃癌才就医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都变得越来越重,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很多家庭也都要了2个孩子,与此同时暴涨的则是生活成本。为了多赚点钱,很多人往往都会选择透支自己的健康来拼命工作。忽略每天喝牛奶,可以缓解胃病吗?稳定胃功能,可以常吃这3种食物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胃病出现的因素很多,其中饮食习惯是主要导致胃病出现的原因,在所有因素中占比62,所以吃什么东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胃的健康程度,因此在饮食方面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