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阿司匹林,44。38的人都吃错剂量,这个最佳用量掌握好

  病例1:
  70岁的梁大爷曾患脑梗死,幸而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以防脑卒中复发。不想两年后,却突发心梗,经医生的仔细询问,发现梁大爷原来自行将阿司匹林减量,因此没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再发的作用。
  病例2:
  65岁刘大爷有一天感觉心前区憋闷,以为要心梗发作,想到网上说阿司匹林能减轻血管堵塞,能作为心梗的急救药,误认为"吃得越多、血管越通畅",于是在几分钟内连续服下几十片阿司匹林,险些丧命。
  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其实, 44.38%的人都吃错了剂量 ,不仅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甚至,还可能会加重病症。
  阿司匹林,不能擅自减量
  有患者听信谣言说阿司匹林吃多了会让血管变薄变脆,容易脑出血,或因自己吃阿司匹林有一点皮下淤青出血,就擅自减掉了剂量吃,这种做法真的要不得。
  首先,阿司匹林对血管壁没影响:阿司匹林作用部位在血小板的环氧酶上,因此减少血栓素的生成,从而抑制了血栓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减少了血栓的形成。所以说,阿司匹林作用部位是血液中流动的血小板,而不是血管本身,不可能把血管壁变"脆"或是变"薄"。
  其次,服用阿司匹林期间有轻微皮下淤青出现,切不能擅自调药,尤其是刚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如果不放心,应该跟医生沟通,然后再决定是否能减药。
  阿司匹林,最佳用量是多少?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其剂量最好控制在每日75~150毫克。剂量过小,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剂量过大,则增加出血风险,而疗效没有增加。[1]
  阿司匹林有普通片和肠溶片两种剂型,更建议大家使用肠溶片:普通片在胃内即溶解,而肠溶片只在碱性肠液中缓慢释放并吸收。选择高质量的肠溶剂型确保药物在胃内完全不溶解,从而保护胃黏膜,提高耐受性。
  阿司匹林不能这样吃
  有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或伴有心血管病变的高危患者中,  25%~40% 出现治疗失败,即出现阿司匹林抵抗 [2]。本来想抗血栓的,结果血管还是被血栓堵了。除了用量过少,还有这些原因:
  1、服药不规律
  有些人虽然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但是却并不规律,比如老年朋友时常会忘记服药,下一顿再接着吃。
  这样就会造成血液里的药物无法一直达到有效的浓度,虽然吃了药,但是效果没达到,甚至可能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2、药物间相互作用
  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也可能是因为服用了其他药物[3]。比如:
  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钠(镁)、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等。
  阿司匹林怎么吃效果更好?
  1、注意药量及服药时间
  刚才提到,对于心梗、中风二级预防,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是每天75~150 mg,而对于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把剂量提高到100~300mg。
  服用时间为: 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15-30分服用,最大限度发挥药效,且同时减少肠道损伤;阿司匹林普通片饭后服用,降低肠胃道伤害。一般早饭前后是心血管病高发期,宜餐后服用,即饭后15-30分钟左右。
  2、联合其他药物服用
  出现阿司匹林抵抗时,替代或配合使用氯吡格雷,一般剂量为每日75mg,也能够帮助预防血栓,具体还是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另外,想要更好地预防血栓形成,还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脂药等,控制好其他的致病危险因素。
  总之,阿司匹林这个"神药"确实对于预防血栓很有用,但这还要需要我们用对!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尽量避免血栓、心梗再次出现,让阿司匹林发挥最佳药效!
  参考文献:
  [1]李晓利, 王永吉, 范利,等. 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剂量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性[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000(009):925-928.
  [2] 刘刚与郭继鸿, 阿司匹林抵抗及对策. 医学与哲学, 2008,29(16):p.13-14.
  [3] Beiyun, 王.W. 等, 老年人群阿司匹林抵抗及其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第 25 卷. 2009.

这4个都是脾虚湿气重的表现,巧用3款膳食,得到有效调理如果去看中医,就会听到医生说脾虚导致的,还有体内湿气过重等等病因。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是不是脾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脾虚湿气重会导致人的身体的哪些表现?第一舌苔厚。看过中医的人都知身体好不好,全靠脾运化!有这些表现,多半是脾虚如果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上感觉特别疲倦,而且没有任何的精神,有时候小腿肚子还会出现浮肿的现象,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不想起床,总是出现犯困的现象,这就说明您的脾胃已经出现了虚春天容易上火怎么办?不如试试这道菜,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胃春天容易上火怎么办?不如试试这道菜,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胃黄豆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它价格很平民,但是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却很丰富。由于黄豆在发芽的过程中,其本身的营养元素被小火慢炖不是越慢越好ampquot超时老汤ampquot或可引发多种疾病煲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煲汤时讲究小火慢炖,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水中,使人能更好消化和吸收。有的人认为炖煮的时间越长,其中的精华才能被煮出来,营养价值才越高。但春季,这个嫩豆腐的做法太好了,营养丰富,健胃消食又补钙春季,这个嫩豆腐的做法太好了,营养丰富,健胃消食又补钙,豆腐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豆制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豆腐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健胃消食功能,豆不同烹饪方法使用不同食用油食用油的使用误区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烹饪不能少的,然而食用油的种类有很多,应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应该要使用不同的食用油,这样才能使菜肴更美味健康。下面不如就来一起看看食用油的使用窍经常吃粗粮,血糖为什么还不稳定?因为你犯了这几个错!相信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的期间医生会建议患者多吃一些粗粮,但是有很多糖尿病人也会听从医生的吩咐经常进食粗粮,而有一些糖尿病人在经常进食粗粮后发现自己的血糖不能够稳定,这让他多吃半个鸡蛋,到底会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医生一次性给你说清!先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吧,一个办公室同事的老公,体检发现血脂轻度升高,并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的疾病。但从此以后,坚决不吃鸡蛋了,说是怕血脂再升高,引起心脏病,但听说撸串这两样食材绝配,春季要常吃,成本不到五块钱,排毒又养颜编辑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春季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季节。尤其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主,因为在整个冬天,为了抵御寒冷,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多进食一些大鱼大肉,所以体内有很多内热积滞,这些内吃鸡蛋的烦恼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称过量食用鸡蛋增加心脏病风险一项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称,过高的鸡蛋和胆固醇摄入增加了心脏病风险和死亡风险。这又会引发自美国人膳食指南(20152020)发布以来关于吃不吃鸡蛋的大争论。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份指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脾虚湿气重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有的毛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快节奏的生活,能叫外卖坚决不在家自己做,加上夜生活丰富,熬夜加班撸串喝酒,很多人的脾都出现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湿
比垃圾食物更糟糕的是垃圾吃法,看看这6条你中了没有?阅读本文之前,建议您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别错过全网最好的健康资讯!既然都叫垃圾食品了,你肯定知道它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于是你或多或少会控制自己的嘴巴。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比垃圾食品更可减肥期间,肉跟主食是不是一口都不能吃?养生专家告诉你答案我国人在宴席上有着自己的标准,就比如很多老人都讲究四菜一汤。可一家三口,吃的饭量毕竟有限,所以有的时候会三菜一汤。即便是出门在外,在人多的情况下,点菜的标准也会说照着每个人至少吃一生活节奏直接影响健康!快慢有节,张弛有度,生命的改变由此开始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仿佛都上紧了发条匆匆忙忙上班,风风火火出行,狼吞虎咽吃饭可是,这样的节奏并不是我们身体能适应的。平日生活节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应学会快慢有节,张弛气血不足怎么办?简简单单两味药,让你的脸色红润起来当下很多人由于饮食的不当,比方说甭管食物是热的凉的,还是温的寒的,都一股脑的往脾胃上送,只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就好。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脾胃是否能承担得起呢?所以当下不少人都湿气过重怎么办?这种碱性食物,每天吃点排出多年的湿气中医把冬瓜称为祛湿大元宝,它是果蔬里祛湿的第一号专家,能利水消肿还清热,既是美容佳品,又是减肥圣药。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饮酒不过量就没事?医生提醒这4类人最好做到滴酒不沾喝酒到底是养生还是伤身,相信在不同人的身上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比如从来不喝酒的人会认为喝酒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而对于每天喝酒的人来说,即使你告诉他喝酒会伤身,他也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反驳8种含叶酸的食物叶酸是维生素B9的合成形式,可以作为补充剂购买。叶酸也可以在一些加工食品中找到,例如面包谷类食品和一些品牌的橙汁。当天然存在时,维生素B9被称为叶酸。叶酸存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水果和这5个是常见饮食误区,你中招了吗?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与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饮食误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康冰提醒大家,合理膳食首先要避开误区,立夏前后,记得常吃2红1白,应季而食还解馋,健康过夏天立夏是一年中的第七个节气,意味着盛夏即将到来,雨水雷电天气随之增多。我们都知道春生夏长,农作物在这个时节将迎来自己的快速生长期。这个时间段,我们也要顺应时节,调整自己的饮食,为健康立夏来了!4个养生重点请记好,平安度夏的第一关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即将开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对应于五脏的心。中医提醒,立夏养生,重点是养心。此时人们要注意顺应天气的变化,注意养心,立夏,如何养生?一起来听听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5月5日,立夏应约而至,我们即将告别春天,开始进入夏天。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