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课文鸟的天堂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梢 暇 恋。
  2.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3.理解重点句: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难点
  文中有些句子含义较深。详见素质教育目标3。
  (三)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品析、勾划重点词句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4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弓赎,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 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 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 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着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1: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三)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七、参考资料
  1.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叶、根、树皮可入药。
  2.广东省新会县郊外有一条河叫天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其覆盖面积之广,世罕其匹;远远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树林,引来无数鸟儿栖息其上。当地人称它为鸟的天堂。
  3.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迷路的小花鸭目标知道歌曲名称及其主要内容,了解歌曲性质(慢悲伤),能随意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产生同情关心迷路小花鸭的情感。准备磁带录音机小鸭玩具板图。过程1幼儿听母鸭带小鸭乐曲模仿鸭子摇摆动作小叶儿秋天的落叶幼教各科教案幼教音乐教案您的位置首页gtgt幼教各科教案gt幼教音乐教案gt正文你已在本站发表教案1篇,浏览教案2篇!发表时间2004617目的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跳圈活动目的练习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30CM)初步发展幼儿的协调性,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一物多玩活动准备圈若干(同幼儿人数相等),小椅子3把磁带,录音机活动过舞蹈小小挤奶员大班音乐活动计划闽清实小附幼池海燕一活动内容(一)二活动目的使幼儿学会硬肩硬婉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这一舞蹈名称。让幼儿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三活动准备图片磁带四活动过游戏解救人质小学体育实践课解救人质课题解救人质一抢修铁路二运送物资三攻占敌人阵地四解救人质。教学目的1。SPAN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游戏的基本方法2。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小班韵律活动天线宝宝动一动目标1能快乐的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2鼓励幼儿听音乐大胆想象动作,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准备音乐录音机贴物天线宝宝头饰重点鼓励幼儿愉快的参与音乐活动。难点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听牧童乐器演示与教学(99年秋冬)教学目的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教学重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简谱基础的学生,教好吃的饼干活动内容小班活动目标1学做饼干,知道饼干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2在搓团揉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3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橡皮泥树叶拼贴活动目标l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l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粘贴方法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树叶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活动窗口课SPAN题(2课时)P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创作一画,培养学生善于从平凡的景物中表现美。并让学生从中提炼组织出美好的画面。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应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与表现。教学升旗课SPAN题升旗(2课时)P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创作升旗一画,向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教育学会观察生活学习发散思维方式,善于从中提炼有意的画面。教学重点对人物环境的综合观察与画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快乐万圣节教案一设计意图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思路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快乐的中秋节的幼儿园教案一说教材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中秋节有其浑厚的人文底蕴,蕴含着花好月圆人团圆的合家欢聚景象。二说学情大班幼儿具有愿意学愿意说愿意做,懂得交往等多重的特乘除混合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一次函数教案人教版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常考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是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次函数教案人教版,欢迎阅读参考!一次函数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理春天来了大班教案设计背景设计此活动时正值春天到来之际,因为乡村变化特别大,孩子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能在幼儿园里发现新变化,是为了让孩子对春天有更多更深了解,所有设计了此项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诗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导语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悲剧我们接触过许多,谁能来举例?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教学目标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教学重点难点1掌四年级美术上册漂浮教案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满井游记课堂教案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文语感。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关于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课堂实录教案课题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授课班级高一(11)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1。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讲述人类与环境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的学习来全面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