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我是这样想的,要想正确认读几时几分,需要弄清以下几点:①时针,②分针,③大格数,④小格数,⑤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⑥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10: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11: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应用、抽象概括能力。
  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⑷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四、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和吃零食,特别是大风车等,是孩子们的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本课撷取学生感兴趣之最——看动画片,与看时间巧妙结合,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会认读吗?
  3、揭题。师:要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教师顺势而下,追问播放时间,直奔主题。继而出示此动画片播放时间的钟面,让学生尝试认读,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入了新课。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修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而学生一纸在手,上面的大格数与小格数写得清清楚楚,老师又同意没记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了这样的凭借和支撑,学生参与兴趣浓,效果甚佳。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是一个历史,也是一个看时间的好办法。在本课1分钟的故事里,学生既了解了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又随着音乐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适当地让学生回顾旧知,特别是能产生正迁移的旧知,学生学习新知,如驾船恰逢顺风顺水,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9: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9:05是从左往右,11:40是从上往下,而3:35是从右往左,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要求也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11:40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是小,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识字不多,就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概括认读方法。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是北京市21世纪课改实施方案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 60分"。(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淘气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剪切恰当的动画片断,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的"千层浪"。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遵守时间。
  2、车票上的时间(11:50)。钟面(10:50)。
  ①师:可以开车了吗?
  ②争。10:5011:50。
  ③拨。10:00 11:00。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设计意图】再一次使学生了解接近整时的时间(有还未到整时的、有超过整时的),时针都*近整时数。因此,要仔细观察时针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接受与发现并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辨别、认读中来。
  (六)总结
  1、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并在40分的基础上建立1时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进行。使学生逐步建立1分和1时的观念。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桃李满天下阅读答案桃李满天下阅读答案你是否知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桃李满天下阅读答案,欢迎来参考!魏文侯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以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百年树人的阅读答案参考导语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利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这就是生活阅读答案这就是生活阅读答案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有无穷的知识生活是一首诗,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也有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无奈生活是乐曲,奏着高低不同明史黄尊素传阅读答案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当代美学应升华境界之美阅读理解及答案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后者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而前者无功用欲念的牵挂。望梅可以产生美感,但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荀彧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镜泊湖的黄昏的阅读及答案(1)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木心童年随之而去文章阅读及答案童年随之而去木心(1)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2)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于老师,曾有朋友说,如果媳妇要从医生和护士里选,选医生不选护士,您怎么看?选对的女人,不选对的职业。这个于老师不是于丹,而是于莺,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普通急诊科医生,但如今关注她的人,雪夜访戴阅读理解及答案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潞府客亭寄崔凤童阅读附答案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良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孕育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要想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就必须学会阅读文言文。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语言本身的变化发展精诚协作求实创新谈中考语文出佳绩的几点体会精诚协作求实创新谈中考语文出佳绩的几点体会瓯北五中唐晓敏在二OO四年中考中,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列全县第一,优秀率为第六。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巧解课外微型语段的简便方法李启富课外微型语段品读是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一个考点,近年成为考查热点。但就近年考生的答题情况看,答对者甚少。答题时,常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不住要点。出现这在赏读中享受语文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的学习过程理当是一个对话感悟和享受的过程。当如行云流水,充满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遗憾的是,时下不少语文课仍然拘谨有余,洒脱不足琐碎语文味研究回顾一语文味概念提出的背景首先,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年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做法流行全国,年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年和年两场语文教学方面的大讨论促成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工具,以及年教学内容Factampnbspandampnbspfantasy教学内容factandfantasy课前准备导读一学习目标本单元以谈论科学与幻想为话题,使学生了解科学与幻想的区别,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法国科学幻想和冒险小学家儒勒82一劳永逸造句的内容1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大家都需要努力工作。2学习英语,一劳永逸的办法是没有的,只有通过刻苦反复的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3一劳永逸的办法软件过程的实施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4五个用关联词造句方法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尘不染造句及方法一尘不染(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1这个人清廉正直,不受别人的贿赂,有一尘不染的品质。2无论是面2019届中考英语听力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代前言)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个组成部分,这五种英语的基本功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整体,其中听是一个重要环节。听的关键不在于戴不戴耳机,而在于怎么戴戴多长时间。粗心怎么造句1。此人徙宅忘妻,粗心已极,什么事也不敢交给他!2。你没锁门,太粗心了。3。生活中也是粗心大意之人,我想说写文更是难免,但这不是借口,在这向读者诚心道歉,以后一定注意。4。郑和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