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憶著馬上郎,未知伊今值一方? 憶著當初刲股人,無計共伊人結成雙。 憶得去年尋藥圃,甚憐此日負花時。 憶昔里中初賦銀,銀賦日急家日貧。 憶昔雄軀捷若飛,提戈所向虎爭威。 憶當年荷深知幸攀轅致身。 憶昨天台到赤城,幾朝仙籟耳中生。 憶余與公同上公車,以己未元日過杭州西湖,初游淨慈,繼至靈隱,公挈余坐冷泉亭上,徘徊瞻顧,恍有所思。 憶曾把酒泛湘灕,茉莉毬邊擘荔枝,一笑相逢雙玉樹,花香如夢鬢如絲。 憶昔垂綸逾四載,至今猶自不吞鉤,可憐笑殺灘頭鷺,辜負寒江一葉舟。 憶祖士雅擊楫來時,能無雪涕? 憶昔秦帝東封年,欲浮海水遊靈仙。 憶汝怕逢顔色似,杏花開處不曾行。 憶初成好合,誓且同憂患。 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憶昔臨河堤,清映石齒齒。 憶昨與微仲輩遊,連袂紅妝招搖而過我者,不審凌波羅襪匿景何所,喝道松間,寧止貽笑山靈而已。 憶汝當余病,頻頻呼紫雲。 憶昔長安少年日,金章星綬珮玲瓏。 憶昔到鄲城,肅拜見壽髯。 憶昔歷下行,龍山豁我情。 憶及此,肖岩瞅了瞅置於角万落內的桶子和滿地的水漬,苦澀一笑。 憶從尼父登臨後,誰與山川續勝遊。 憶昔秋深候,同君客錦城,臨風當月上,把酒看潮生,舊路長新草,荒山餘亂荊。 憶補外時,朝士作祖席,是間萬株梅,冷射千崖白,舊遊不可尋,雪枝半榛棘。 憶昔江東未搆兵,我亦曾經此地行。 憶初刊於二十年前時,余得先讀。 憶昔清光未冺時,玉臺鞶帶生光輝。 憶锛屾垨瑁樻垨钁涳紝鍏朵笂鐨嗘湁瑁艰。 憶從文字證前因,十載論文汝最親。 憶昔逢君討孤島,萬斛餘皇千騕褭。 憶余九齡侍母遷杭後,足迹不莅苕溪者三十四年矣,回首前塵,增我惆悵。 憶事懷人兼得句,欲書花葉寄朝雲。 憶昔讀書處,經今五十春。 憶得佳人白紵詞,幾将天外數歸期? 憶初逺兮父母,拜姑嫜兮容與。 憶爾嘗造膝而陳,惟朕亦傾心以聽。 憶昔銀燈鼓瑟琴,屏開孔雀畫堂深。 憶鄉關愁雲阻隔,看床枕鬼病禁持。 憶昔少年,行樂地、都非舊景。 憶想平生日,悔不著羅依。 憶昔洪武開疆,有劉青田匡輔,鼎新帝業,正是英主風雲際會。 憶昔騷壇相角逐,獨幟楞楞樹新竹。 憶憶憶憶,宮羅褶褶銷金色。 憶此語當是零落,已不復存。 憶昔詩家愛許渾,凌歊荒臺尋舊址。 憶師每欲尋師去,芝木栽成自可餐。 憶昨行臺再見時,恍兮涪水送將歸。 憶君誦詩神凜然,相逢苦覺人情好。 憶所觀察一切諸佛莊嚴剎土功德行願神變之相。 憶昔海波乍飛揚,長鯨吐霧白日黄。 憶得在山時,一泓抱白石。 憶曾倩其撫胡琴、彈琵琶數曲,前塵影事,棖觸於懷。 憶嘉慶十餘年間,余掌南浦講席,其時邑中士大夫尚講究讀書,院中肄業生,亦欣欣向榮,日以詩文相質證。 憶昔公未來,邊疆慘盜賊,公至磔其魁,處處得安宅。 憶此地獄三塗苦,勤行布施盡燒香。 憶看霜菊艷,不放酒杯乾。 憶聞急電正月杪,百啄勸我鋒難攖! 憶昨臨新安,味同獲親近。 憶嘗祇吏役,鉅細悉經覯。 憶昔同遊金鳳臺,臨高望遠思悠哉。 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别。 憶錢塘見軺時,徐徐尋思,如昨日事,因知尚殯于野,乃命軍吏徐良改葬于卞山,南去州城西北一十五里。 憶北變初傳,人心震駭。 憶余童丱時,嘗聽家君言。 憶我過如皋,太母正懸帨。 憶昔庚辰、辛巳之間,國步阽危,方州瓦解,而老成碩彥,品節矯然。 憶昔千艘金廈來,七年監國胡為哉? 憶在何方瞥見伊,明月紅桕倍相思。 憶君不忍忘懷處,一片青雲點太虛。 憶昔君王每巡幸,像當法駕行天衢。 憶余少時嘗在外家,蓋去縣三十里,遙望山頹然如積灰,而烟雲杳靄,在有無之間。 憶取西堂西子藝,我憐我愛我奇之。 憶會京華久別情,偶從句曲訪丹肩。 憶念十方一切世界前後際劫百億諸佛。 憶昔傷時態,今朝花草春。 憶從閩海逐浮鷗,仰愧元珠濁水求! 憶花上之句乎,正今日事也。 憶昔賜第歸,吾母適初度。 憶過溪上停歸船,醜酒松陰溪月圓。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憶開王邸日,曾駐六龍飛。 憶昔神廟末年,南北兩京掌計部院各分黨類,遂成水火朋黨之始。 憶共住華陽,晴藍紫木香。 憶著許燈下官人,今冥月光風靜,待簡共啞娘對月娘拜告,催遷早來相見。 憶戊戌、己亥間,余在京師猶騎馬,後壬寅入都,則人人皆小輿,無一騎馬者矣。 憶予以康熙壬午春調任臺令,臺邑廟學先為偽辦住宅,湫隘弗稱,兼歲久屋材朽蠹,已就傾圮,明倫一堂尚在蔓草中,未有議創者。 憶昔初辭九棘班,齋壇授鉞氣桓桓。 憶昔洛陽董糟丘,爲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黄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昔秦公闢西圃,巖愕爭來獻庭戶,悠然日與西山伍。 憶昔董生之慈孝兮,昌黎作歌而欷歔。 憶昔清河公藝,尚垂涕、書此和親。 憶余壬寅初識采芝,距今三十有三年。 憶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憶昨赐霑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憶昔封拜者纍纍若若,類皆身圖富貴。 憶得去年今日,黃花正滿東籬,曾與主人臨小檻,共折香英泛酒巵,長條插髩垂。 憶昔客燕薊,白雲從方舟。 憶丙戌之春,某等初謁,我師出而相與。 憶脱春衫花底眠,新聲唱出李延年。 憶余宰高明時,林君方司鹺潯州。 憶別湯江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陸郎第爾知何等。 憶臣前護四川,追剿獻、闖二賊,總兵猛如虎、參將劉士傑、游擊郭關、守備猛先捷等聽臣催督,從瀘州至開縣,為程凡二千餘里,日夜靡寧,遇賊即殺。 憶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裏醉輕舟。 憶余弱冠時,設帳於東村別墅。 憶我初游白玉京,與君聮歩趨承明。 憶昨樽開小謝城,興酣落筆四筵驚。 憶昔秋風起,君曾歎逐臣。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 憶千騎之過都,僅一觴而臨水。 憶昔漳川對語辰,偉哉今已返其真。 憶予以康熙壬午春,調任臺令。 憶昔余年十四五,明經早欲干明主,壯心不伏低時才,遂弄棧毫業詞賦。 憶此未久,而已七千歲矣。 憶在中華時,相逢髮未白。 憶爾時惟有莫洛、米斯翰、明珠、蘇拜、塞克德等言應遷移,其餘並未言遷移吳三桂必致反叛也。 憶爾不可見,祝爾傾一觴。 憶辛酉歲,余奉命持節臺灣,自廈門東渡,長飈四至,揚波觸天,舵人面皆土色。 憶昔論交日,星霜一紀更。 憶二十年前,余展覲來京,見其子亦演花旦戲,居然克紹箕裘,譽滿都下,蓋其濡染家學者深矣。 憶自亥子春秋,獲游夫子門下。 憶從海上訪仙蹤,今隔蓬山幾萬重。 憶外姑爲予製一外國花緞新式袷衫,姸緻異常,見譚特著之,而微羞澀。 憶自黃皇臘,經今白帝秋。 憶昨相持哭,初逢扶櫬歸。 憶昔苕溪登徑山,童孩無識空躋攀。 憶爾母生時,風貌不減於爾。 憶我東游髻未丫,卅年雙髩幾霜華。 憶昔尋真度海嶽,騎鯨相見芝山根。 憶曩哲而山阳感笛,前一世而名为余锡。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 憶自南來征邁移,催人頭白強扶持。 憶君遙在京區夜,爐火青燈話故邱。 憶昔先朝朱買臣守會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