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传统饮食健康思考阅读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阅读说说
笑话童话
思考爱好
社交魅力
健康生活
男女两性
饮食安好
周易运势
传统初中
八卦奇闻
时事新闻
企业仲裁

王兆鹏周静情:《清真集校注》订补

9月25日 飞虹谷投稿 造句
  【内容提要】孙虹《清真集校注》是部厚重扎实的著作,然未尽之处在所难免,如考周邦彦始知明州在政和六年,实应在政和五年。周邦彦工书法、风格近蔡京等生平资料遗漏失收,其词的评论及版本资料也都有可补之处。书中所录宋毛开《樵隐笔录》,实无此书,其中资料始见于清冯金伯《词苑萃编》所引。
  【关键词】清真集校注周邦生平考订
  宋词名家别集的笺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是硕果累累,但周邦彦和吴文英词集始终没有新注本,因为这两家词各有特殊的难度。而孙虹博士迎难而上,花去十多年的功夫,撰写成《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这部厚重扎实的著作,令人敬佩。
  说这本书厚重扎实,一点不是恭维。周邦彦存词不过180多首(孙注本收词185首,《全宋词》收186首。吴则虞校本《清真集》收词206首,然不尽可靠),按照一般注释本的份量推算,清真词的注本有20万字就算充实了。而孙注本却多达42万字,字数多出常规注本的一倍,可以想见此书搜罗资料的丰富翔实。字数的多少当然不是衡量一部著作学术含量的主要指标,但像笺注类型的著作,字数的多少却是可以看出它搜罗资料的完备程度的。举凡词作本事、词作评论和作者生平资料,此书无不网罗。有此一册在手,研究清真词的原始资料,基本上就不须另作他求了。
  如果仅仅是资料的丰富完备,那还不能算是最好的笺注本,此书的另一贡献是注释的详赡准确,对作者生平事迹、词作系年考订的精审扎实。注释纠前人之失,发前人未揭之秘,所在多有。我最欣赏最佩服,也最见著者功力的是其考证部分。书前有对周邦彦生平事迹的考证,书中有对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其中《清真事迹新证》,尤为精彩,是继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之后又一篇大有创获的考据力作,解决了一些疑案,澄清了一些误解。书中对相关词作系年的考订,也同样精彩,发明甚多。
  作者研究周邦彦,不回护周邦彦人品上的弱点,而力图还原历史的真相。自王国维以来,一般认为,周邦彦人品清高,于新旧两党都无依附。而孙注则指出,周邦彦为了个人的升迁,曾攀附祸国殃民的蔡京及其死党。虽然周邦彦没有做出多少助纣为虐的坏事,但跟当时自觉与蔡党划清界线并与之斗争的清流相比,周邦彦的人品就显得有些低劣。周邦自号“清真”,人品实际上有些不“清”;他在作品中高自标榜,说是“不能俯仰取容”,实际上又有些不“真”。由孙著我们才知道,周邦彦的为人实际上有点不“清”不“真”。这对我们了解周邦彦及古代作家人品与词品的背离,是很有价值的。
  我读完此书后觉得,在20世纪以来百余年间所出版的宋词别集笺注类著作中,孙注本应是最好的注本之一。不过,我这篇小文,不准备将主要的篇幅放在具体评述该书的特色、贡献上面,而是想作点补订。即使是一部经典性的著作,也不大可能尽善尽美,故不揣翦陋,对其中《清真事迹新证》(以下简称《新证》)所考和注释集评未尽之处聊作补充,以供著者修订时参考,同时也就正于方家读者。
  一清真任太学正的具体时间
  《新证》页45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谓清真任太学正是在元丰七年三月辛酉。年月确切不误,唯日期提前了一天。《长编》原载在壬戌(二十三日),而非辛酉(二十二日)。另有两则史料可佐证,原未征引,兹补录如下: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九:“元丰七年三月壬戌,以本学生周邦彦为太学正。邦彦献《汴都赋》,故擢之。”元佚名《宋史全文》卷十二下:“(元丰七年三月)壬戌,诏太学外舍生周邦彦为试太学正。邦彦献《汴都赋》,文采可取,故擢之。邦彦,钱塘人。”二书亦载是在壬戌日,而非辛酉日。
  二清真知明州的时间
  关于清真知明州的时间,《新证》据有关资料,定在政和六年六月,离任则在政和七年。其实,周邦彦始任明州的时间应是在政和五年,离任是在政和六年。《乾道四明图经》卷十二《太守题名记》明确记载周邦彦是政和五年到明州任,并且记载有其前任与继任者:
  蔡肇,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李图南,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吕淙,曾任军器少监,政和年。
  周秩,集英殿修撰,政和年。
  周邦彦,直龙图阁,政和五年。
  毛友,显谟阁待制,政和六年。
  楼异,徽猷阁待制,政和七年至宣和四年。
  李友闻,直龙图阁,宣和四年。
  《新证》断然否定此条记载,有失审慎。太守题名是太守到任后亲自题名记录,不可能有误。而且《宝庆四明志》卷一《郡守》也有同样的记载,兹将原文录之如下:
  蔡肇,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李图南,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吕淙,曾任军器少监,政和年。
  周秩,集英殿修撰,政和年。
  周邦彦,直龙图阁,政和五年。
  毛友,显谟阁待制,政和六年。
  楼异,徽猷阁待制,政和七年知。异,明(州)人也。任满,命再(任),睦寇猖獗,蹂践邻郡。异备御有方,六邑无犯。
  李友闻,直龙图阁,宣和四年。
  《延祐四明志》卷二所载与此完全相同:
  蔡肇,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李图南,显谟阁待制,政和年。
  吕淙,曾任军器少监,政和年。
  周秩,集英殿修撰,政和年。
  周邦彦,直龙图阁,政和五年。
  毛友,显谟阁待制,政和六年。
  楼异,徽猷阁待制,政和七年知。任满,命再任。
  李友闻,直龙图阁,宣和四年。
  以上各知州题名都是按其到任年月先后排列,虽然蔡肇、李图南、吕淙和周秩四人到任的具体年份残缺,但其先后次序不会有错。而且自政和元年到四年,正好是四人,每任仅一年。周邦彦政和五年到任,六年离任,也是一年。《新证》未注意到这几种方志的明确记载,以为周邦彦的继任者是楼异,故据楼异的其他行踪推知其政和六年始任,因而进一步推断周邦彦离任是在政和七年,实则周邦彦的继任者是毛友,而非楼异,楼异是毛友的继任。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本有考订说明;陈思《清真居士年谱》也已引录《乾道四明图经》和《宝庆四明志》,但不知何故,却将周邦彦知明州的时间提前到政和四年。《新证》或一时疏忽,没有特别留意宋人三种方志的记载,可谓千虑一失。如果据宋人方志所载周邦彦知明州的时间,就不必绕一个大弯,兜一个大圈子了。
  《新证》之所以否定《乾道四明图经》关于周邦彦政和五年知明州的记载,是因为山西出土的周邦彦所撰《田子茂墓志铭》谓墓主田氏政和四年卒,而“择以政和六年五月初三葬”。《新证》遂据此推断政和六年五月周邦彦尚在山西隆德府任。其实这“择”字值得注意,可以理解为它是写墓志时预定的日期,而不是落葬后的日期,也就是说,“政和六年五月初三”应是政和四年田氏卒后其家属请周邦彦写墓志时选定的吉日,即周邦彦写此墓志铭是在政和四年,而非政和六年。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唐宋人写墓志时,下葬日期常留作空白,只说“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到下葬时由墓主亲属填上落葬的具体年月日及葬地。故此“政和六年五月初三”也可能不是周邦彦所写,而是下葬时由墓主亲属所填。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
  而罗忼烈先生更怀疑此文不是周邦彦所写,而是由别人代笔。其说云:“颇疑兹篇非清真自制:文词庸俚,与清真他作之高华者相去不啻天壤,一较便知,此其一。其人名位不振,事功不称,谀墓之文,虽据死者后人所作行状,亦不当猥琐至是,又况为属僚而作?此其二。墓志作者所署官衔,通例当以现职,政和六年,清真已任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而此志犹署知隆德府事,是可疑也。此其三。然其时清真尚在世,自非伪托,或由他人代笔耳。”(《周邦彦清真集笺》之《田子茂墓志铭》附记,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版,第461页)也可备一说。
  然无论如何,仅据墓志一孤证,难以全盘否定《乾道四明图经》和《宝庆四明志》等方志言之凿凿的记载。
  《宝庆四明志》卷十一和《延祐四明志》卷六十曾载周邦彦捐资建青莲阁事,兹录以博闻:“白衣广仁寺,在西北隅广仁坊。唐长兴元年建,号净居报仁院,俗呼白衣观音院。清泰二年为净居院。续因祈祷灵应,加报仁。宋治平元年赐今额。初节度使钱公亿廨宇之梁,见白光绶纹脉,有观音相,乃易其木,刻观音像寘于寺。郡守周邦彦捐金,建青莲阁。建炎四年火。至皇朝至元十九年复火。僧道全重建。”(据《延祐四明志》引)
  三周邦彦工书法,风格近蔡京
  周邦彦工书法,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和《新证》均未述及。陈思《清真居士年谱》据《书史会要》谓清真“又工书,真行皆善”。而未详征载籍。兹将有关著述录之如下,以见清真多才多艺,不仅妙解音律,也工于书法。
  宋董更《书录》卷中:“周邦彦,字美成。谷中云:周美成正行皆善,有词稿藏张宫讲宓家。”
  元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官至秘书监。尤长于歌词,正书行书皆善。”
  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一录邦彦真迹云:“邦彦顿首启,前日特辱降顾,闲冷之中,倍增感激。负疴屏迹,造谒不逮,苐深悚惕。邦彦顿首启(又见明汪砢玉《珊瑚网》卷六。罗忼烈《周邦彦清真集笺》据真迹已录入,题作《屏迹帖》)。”又谓:“邦彦者,周美成也;摅者,林彦振也。二公书俱类蔡元长,岂气类相似耶!”按,郁氏说周邦彦的书法与蔡京风格相似,大可玩索。究竟是气质禀性相近,还是周邦彦为亲近蔡京,有意模仿其书风以期赢得蔡氏的好感和认同?令人生出许多联想。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八下载周邦彦《李伯时归去来图跋》:“韩退之云,昔疏广受二子,辞位而去。公卿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汉史既传其事,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昭人耳日,赫赫如前日事。龙眠居士尝以陶靖节《归去来辞》形之图画,家宝户传,人人想见其风采。二疏以知足去位,亮以违己弃官,皆不为声利所汩,世外人也。龙眠用意,至到依辞造设,若亲见其事云。政和二年九月望武林周邦彦跋(真迹)。”
  此篇佚文,罗忼烈《周邦彦清真集笺》亦未收录,故录出备参。岳珂《宝真斋书法赞》卷二一另载有周邦彦《友议帖》,因《周邦彦清真集笺》已辑录,故此不赘录。
  四周邦彦的交游者
  《新证》考索了周邦彦的交游,然有一人遗漏,即许彦国。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云:“《许表民诗》十卷,右皇朝许彦国,字表民,青社人。周邦彦称其‘宽平优游,中极物情。惜乎留落不偶,故世人知之或寡也。’”《全宋诗》录有许彦国诗十一首。《竹庄诗话》卷十八引《夷坚庚志》云:“许彦国字表民,青州人。进士高第。工为诗,客游河朔,尝撰《燕蓟馀民思汉歌》,首叙石敬瑭割燕地以赂契丹,次叙耶律德光犯汴京,次虏去严峻,燕人思汉之意。词情凄楚,
  近千言。”
  五周邦彦词“集评”补
  笺注汇录有前人各种评论资料,然偶有遗漏,兹补录如下:
  页20《风流子》(新绿小池塘)纪事可补周必大《文忠集》卷一六七《泛舟游山录》:
  癸亥,早饭毕,至溧水县。知县王彦平及主簿张修职思新、主簿王廸功尚之、尉张廸功南仲相候于门,入泊中山驿。绍兴戊午李朝政修登为之记。赵倅分路赴阙,殊愧前失。而仆未尝过之也。晚赴王彦平饮,后圃有池,周美成作邑时短句云:“新绿小池塘。”谓此园。无花而多古木,有连理。
  页139《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集评可补陆友仁《研北杂志》卷下:
  周美成有“曲里长眉翠浅”之句,近读李长吉《许公子郑姬歌》中有云:“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小见人。”乃知古人不容易下字也。
  页202《拜星月慢》(小幽曲坊)注或集评可补明顾启元《说略》卷二十:
  唐世妓女所居曰坊曲。《北里志》有南曲、北曲,犹今之南院、北院也。宋陈敬叟词:“窈窕青门紫曲。”周美成词:“小曲幽坊月暗。”又:“暗暗坊曲人家。”谢皋羽《天地间集》载孟梗《南京诗》云“悄悄坊曲傍深春”是也。今称妓居犹曰曲中。
  页281《满江红》(昼日移阴)集评可补录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四《诗事》:
  蝶粉蜂黄,尝有问予周美成词曰“蝶粉蜂黄都过了”用何事?予曰:记得李义山集有之,李《酬崔八早梅》曰:“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堕额藉蜂黄。”又《赠子直花下》曰:“屏绿蝶留粉,窗油蜂印黄。”周盖用李语也。
  页290《西河》词集评可补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九:
  有两石城,一在金陵,一在竟陵(注:竟陵,指今湖北钟祥。)。在金陵者,即左思所谓“戎车次于石城”者也。在竟陵者,即莫愁所居之城也。而周美成词乃以金陵石城为莫愁事用,无乃误乎!
  六引书出处补正
  页37集评引毛《樵隐笔录》云:“绍兴初,都下盛传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曲楼南瓦皆歌之。”
  此则史料,广为人引,《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321页、蒋哲伦先生《周邦彦选集》(《兰陵王》词后)俱曾引录。其实世上并无此书传存,历代公私藏书目亦未见著录。所谓《樵隐笔录》云云,始见于清人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二十四引录,冯氏所据何本,已无从考证。此则资料,当注明是据《词苑萃编》引录。
  七版本补录
  书中取校之本,未详予列目。有关清真词传存的版本,也未一一交代,只是让读者参看附录八吴则虞《清真词版本考辨》。而吴先生的版本考辨也未将清真词现存各本尽予采录。其中明代版本所列仅五种,清人版本只录八种。而明紫芝漫钞《宋元名家词》本、明石村书屋钞《宋元明三十三家词》本《玉片集》,未曾提及。孙注本似亦未曾取校。紫芝漫钞本有毛斧季、陆贻典等名家校跋,于版本校勘,甚有价值,倘能取校,自更完善。其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至于清传抄刻本,可补其未备的有:羊复礼批校圈点清钞本《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湖北省图书馆藏),朱祖谋校清钞《清真集》二卷本(藏浙江图书馆),谭献撰《片玉词考异》二卷补遗一卷稿本(藏浙江图书馆),道光二十五年(1845)王氏活字印本《清真倡和集》之《清真词》二卷(上海图书馆藏本有吴昌绶跋)。
  另外,罗伉烈笺注《周邦彦清真集笺》(香港三联书店1985年版),孙注似亦未提及和参考。此书用力甚勤,多有创获。挖掘出不少新资料,如清真知溧水县的时间,相关论著都定在元祐八年春,固然不错,然具体到任日期,《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官守志四诸县令溧水县》有明确记载:“周邦彦元祐八年二月到任。”而诸家考订俱未征引,唯罗笺曾引录。
  八引用书目分类可作调整
  书末所附“引用书目”,仅列书名,而无版本,读者无从知悉本书所据为何种版本;又无编著者的说明,一般读者也不知道各书是何代何人所撰。而书目分类有的不尽妥当。分类不当,会误导读者对原书性质的了解。如《太平寰宇记》是地理学著作,本应列于第六“天文地理部”,而列入第五“小说异闻杂部”。第五类所列《冷斋夜话》、《诗话总龟》和《苕溪渔隐丛话》是诗话著作,《本事词》是词话著作,《草堂诗馀隽》和《古今诗馀醉》是词选,应列入第四类“文学艺术部”。又书名之排列,杂乱随意,既不按成书之时代先后,亦未按书名的笔顺排列。
  以上所补,限于个人见闻,未心尽妥,敬请著者与读者指教。
评论 转载

造句:王兆鹏周静情清真集校注订
造句:王兆鹏周静情清真集校注订补
王兆鹏萩原正树:《全明词》补遗【内容提要】日本现藏有多种稀见明人诗文别集,有些别集附录有词作,其中陆釴《春雨堂稿》、费寀《费钟石先生文集》、李瓒《闻诗集纪》、刘世伟《后溪文稿》、周诗《与鹿先生集》、曹大同《……王星王兆鹏:论石刻对宋代文学传播的作用与影响【内容提要】宋代石刻与文学传播关系十分密切,对宋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石刻众多、分布广泛,激发了传播者(文人)对石刻作品的阅读与传播兴趣;石刻对所传播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陈文新鲁小俊:颠覆传统《儒林外史》的解构主义特征【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小说,颠覆传统是吴敬梓的创作宗旨之一。他经由对丁言志、聘娘等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才子佳人小说的传统;经由对张铁臂、沈琼枝等形象的塑……徐山:释“交”〔摘要〕本文分析了“交”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字形义为人的正面形。“交”一词的发生和燎祭文化相关,“交”一词的本义当为:在燎祭仪式的焚人活动中充当被焚之人,并成为进行祭祀的人和祭祀……王兆鹏周静情:《清真集校注》订补【内容提要】孙虹《清真集校注》是部厚重扎实的著作,然未尽之处在所难免,如考周邦彦始知明州在政和六年,实应在政和五年。周邦彦工书法、风格近蔡京等生平资料遗漏失收,其词的评论及版本……严迪昌等:传承、建构、展望二十世纪词学的传承、变革与格局建构严迪昌(苏州大学中文系)回顾二十世纪词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眼光。思路不同、视角不同、趣味不同、兴奋点不同,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评量。面对庞大……杨绛:漫谈《红楼梦》我曾想用批评西洋小说的方法,细评《红楼梦》。那时我动笔即错,不敢作此妄想。如今世移事异,妄想不复是妄想,但我已无心再写什么评论了。近来多有人士,把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捧上了天……高波:陈忠实对中国革命的潜在疑虑《白鹿原》的礼法与革命《白鹿原》敏感地触及到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问题。作者借朱先生之口说大革命期间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两下相杀不过是把白鹿原变成了一个两面烙饼的“鏊子”,不管这引起巨大争议的形象比喻是否……王兆鹏:宋代的“润笔”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内容提要】黄霖认为,从经济生活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是文学研究的基本路数,但过去被简单化、庸俗化了。今后的研究一是要与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各种理论与方法的研……俞平伯:红楼梦辨(十五)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读者看了这个标题,想没有一个不要笑的,以为我大约是在那边大发精神病了。现在姑且让我慢慢的将这大谎圆上,读者且勿先去笑着。《红楼梦》中底十二钗,黛玉为首,而她底葬花一事,描……俞平伯:红楼梦辨引论我从前不但没有研究《红楼梦》底兴趣,十二三岁时候,第一次当他闲书读,且并不觉得十分好。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三国》、《荡寇志》之类,《红楼梦》算不得什么的。我还记得……王兆鹏:宋词流变史论纲提要本文以代表作家为纲,对宋词的发展流程作了概括和总结。认为柳永发展了词体,以其创调之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苏轼则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的艺术境界;周邦彦注重词的章……
石之瑜:两岸应共同探究中国精神的宪政徐树李浩然: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参与国际条约的理论与实践张淑钿:香港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实践及对内地的启示陈征:私有财产征收中的第三人受益汤维建:人大职能应由立法向监督司法工作转移朱福惠刘木林:论我国人民法院的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提请权胡晓进:宪政民主还是民主宪政?试论美国最高法院与民主黄锴:论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之定位源于“唐慧案”的思考莫纪宏:宪政是一种进行时殷啸虎:现代宪政价值体系的重构王书成:从合宪性推定到权力谦抑主义胡锦光:正名社会主义宪政(4):论宪政的基本要素
天气阴小学生作文热议聚热点网 夜光漂调几目钓几目最合适?外国学籍可直升清北?教育部下令整改,假洋人福利被没收南方视评从佛山到宁波,优秀企业都这样拼经济微信网名经典男生内涵个性曝雅尼斯重返CBA!加盟老牌劲旅携手蒋兴权爱徒汽车香薰机什么品牌好汽车香薰机品牌推荐详解自建房承包合同刘春平(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50亿年后太阳系毁灭,人类怎么办?行星方舟会延续生命?有关初中校园生活作文400字汇编六篇来把,我期待的奥运会作文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