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传统饮食健康思考阅读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阅读说说
笑话童话
思考爱好
社交魅力
健康生活
男女两性
饮食安好
周易运势
传统初中
八卦奇闻
时事新闻
企业仲裁

葛荃:说《论语》聊社会(九)

6月18日 飞虹塔投稿 造句
  八、“家丑不可外扬”与“避讳”
  2008本是个好年头,可是新年伊始,网上丑闻不断,有关信息应接不暇。咱是教书的,关心高校,当下最新的信息是:北有“杨帆门”,法大教授与女生“肢体冲突”,学生道歉,另一介入事端的副教授递了辞呈。该当事人则振振有词,声言“事关国家安全”,法大当局仍在“调查中”。南有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欺压硕博生。“伤心博士”网上发贴,引起一小震荡。校方表示关注,很快,艾云灿教授发表了公开道歉。这一事件似乎已经了结。在有关南方事件的报道和网评中,看到了某种论调,令我注目。
  据网文:有中大的毕业生提出“家丑不可外扬,希望以后大家有事情能关起门来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马上就有不少学生痛批这种做法,“学院的面子很重要吗?学院的面子比起学生的权益更重要吗?一个不能保证学生权益的学院,有着美好的声誉又有什么用?”更有人感慨:“吾爱吾院,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母校、自己的学院传出不好的新闻。但是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校’的目标,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学生,离不开健康的师生关系。”“家丑不可外扬”这是一句太熟悉的民间俗语,形成这一社会观念的文化价值基础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避讳”观念。
  据考,最早的避讳说法见《春秋公羊传》:“《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闵公元年)。讳者:避讳,因有所顾虑而回避、隐瞒或故为曲说。避讳的对象是尊者、亲者、贤者。《春秋》是儒家经典,具有神圣性。《公羊传》在汉代已是“显学”,即当时的“主流”或“主旋律”。经由《春秋公羊传》的提倡,避讳就成了传统而延续下来。那么孔子是不是明确说过避讳的话呢?翻拣《论语》,看到这样一条: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杨伯峻译文:叶公告诉孔子道:“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道:“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据史载,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叶邑,见到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这段对话就是这次见面时说的。在这里,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父子相隐,是因为“尊”和“亲”,显然,孔子是有“避讳”的思想的,虽然他没有明说。愚以为,孔子“父子相隐,直在其中”应该是“避讳”传统的滥觞之源。上文引“公羊传”作者的解说是这以后的事。
  “避讳”最初的用意是要维护社会上层人物的名誉和利益,千百年来,统治者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贯彻着。例如,帝王及圣人们的名字要避讳,否则是大不敬。朱元璋早年曾在皇觉寺混粥喝,称帝后,避讳一切与和尚有关的字眼儿,包括光、亮等等。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与覆盖下,社会一般成员普遍认同并吸纳了这样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家丑不可外扬”的社会观念。今天来看,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恐怕得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其一,现代法制社会,人的隐私权得到法律的维护。“家丑”含有隐私的内容,“不外扬”显然是有合理性的。如果确实是事关自家,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想让他人知道,有何不可呢。即便无所谓溴与不溴,只是些与他人无关的私事,避之讳之,也是理所当然的。譬如食性、睡像等。
  其二,现代法制社会,公权力理应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从这个层面看,只要事关公众,就不可隐瞒、不能逃避、不得隐讳。引申言之,事实上不管是不是公权力,如果事情涉及到社会一般成员亦即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就有必要公之于众。因为在法制社会,公众的诸多当然合法权利之中,有一项叫“知情权”(Righttoknow):社会一般成员有权获取信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三,现代法制社会,事关公众利益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保护还是具有合法性的。这种机密或秘密的界定与操作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是复杂繁琐的事,一般要经由法律的途径。
  如果上述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现代社会的私密性呈两点分布,一是纯然的私人领域;另一是上升至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的层面。在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社会领域是没有“私密性”的噢,这些讨论太严肃了。
  我的意思是说,在现代社会,除了极个别的机密或秘密,所谓“家丑”只限于个人的私事。如果涉及到第二者、其他人,哪怕是具有血缘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就需要以法律来考量,是否伤害或侵害了他人的权益。至于在社会公共领域,除非事关公共安全,一般事物都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公众是有权知道的。
  从“避讳”到“家丑不可外扬”的实际演进是社会政治私密性不断泛化的过程,实际成为传统社会的一大痼陋,在公权力私有化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以“家丑”的名义养育了深刻的政治私密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达成了遍在的“暗箱操作”
  以这样的视角看中山大学教授施暴,是知“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有多么低智,多么丑陋。没有公共监督的角落必然是蚊蝇孳生,腐臭不堪的,无论是公权力还是号称神圣的知识
  原发《知青小屋》
评论 转载

造句:葛荃说论语聊社会
造句:葛荃说论语聊社会九
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整合体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政整合功能不断趋于弱化,经济、法律整合功能日益增强;单位的整合功能不断减弱,社区的整合功能逐渐加强;国家的整合力量……葛荃:说《论语》聊社会(九)八、“家丑不可外扬”与“避讳”2008本是个好年头,可是新年伊始,网上丑闻不断,有关信息应接不暇。咱是教书的,关心高校,当下最新的信息是:北有“杨帆门”,法大教授与女生“……程美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何未能及早启动内容提要: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自文艺复兴即开始启动,而中国却迟至19世纪中叶才开始了被动式的启动。其中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负面……丛日云: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观感08年美国大选系列之八今天为了看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直播,破例地熬夜到1点以后。一则是我到美国实地观察了此次大选,见证了一位黑人总统诞生的过程。在观选期间,我还参观了美国国会,不止一次倘佯于白宫周围和举……于滨:使美国对世界更安全MakingAmericasafefortheworldByYuBinAspecterishauntingtheworld,aspecterofadangerous……丛日云:压迫深时便没有了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多年来,这是我们史学叙事中的一条不证自明的公理。所以,叙述任何一个反抗行为,前面总是缕陈统治者的压迫行为,编制出一个清晰……丛日云:给美国大选挑毛病08年美国大选系列之七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选举专家JoeHall先生向我们谈到美国选举制度和技术存在的问题时苦笑着说:“谈过恋爱和结婚的人都知道,只有爱是不够的。”那潜台词就是,在恋爱和婚姻中免……于滨:大选之后美国对外政策走向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第二任布什政府的政策走向立即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对象。连选连任的布什政府如何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布什政府有无决心和诚意解决久议不决的朝鲜核危机?对于险象丛生的台……于滨:美国鹰眼中的中国龙7月12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中国军事力量年度评估报告》;7月15日,美国国会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公布《美中安全评估报告》。四天之内,美国方面推出两份中国报告,洋洋数万言,中国威胁……丛日云:与研究生新生谈学习你们好!祝贺你们考取研究生,也欢迎你们加入到我们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的团队。因为我不在国内,觉得需要给你们写些东西,尽一点我的职责,也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昨天花了两……阮炜:“自由”的民主,抑或“隐微”的笔法?晚清以来,中国人一直在认知民主,向往民主,追求民主。我们所努力认知的民主不仅包括现代民主,也包括古希腊的民主。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对民主和自由加以足够的区分,以为民……丛日云:对中国的挑战:如何面对全球治理时代的联合国?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联合国作为最大的国际组织,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承担起全球治理的使命。这些改革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中国需要对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更新主权观念,培育国内成熟的……
赵树凯:基层民主应该向经济领域延伸张鸣:中国能学新加坡吗?郑永年:改革深,社会稳!刘擎:施米特的幽灵刘擎:健美操与“忠字舞”展江:拆迁为何免谈“群众利益无小事”?刘擎: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经济观察报社论:何以解忧惟有政改郑永年:是人还是土地?中国的强制性城市化南都社论: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陈红太:中国政治发展的四大危机与对策党国英:实现城乡平等须向农民敞开城门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奢姿和zuzu的关系奢姿和ZUZU是一个牌子吗蜡烛教学设计范本参考哺乳期如何正确清洁乳房基因结构(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坚瓠集(一百五十四)11万一颗的安宫牛黄丸,究竟是中风的救命神药,还是被人吹嘘的明天蛇地今年多大(几月份的蛇可以跟虎配)给妈妈洗脚胸部外伤的急救措施三八妇女节优秀护士演讲稿励志演讲稿小孩呕吐推拿手法图建议呕吐分类型推拿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