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古中医伤寒舌诊辩证(供参考)

  第一‧白苔舌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介按】 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寒湿本系阴邪,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治宜辛温解表。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外证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此是风温入肺。治宜轻清凉解。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治宜清解少阳。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二钱) 半夏(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 程应旄曰。方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 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 也。
  栀子豉汤
  (从金匮要略新补)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介按】 山栀味苦性寒。其子色赤象心。其花色白象肺。故为从肺入心。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兼除上下之邪 热。豆形色黑象肾。蒸发为豉。其性轻浮。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而除胃外之邪。夫心肾相济。阴阳相和。则烦热懊 等证俱解。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第二‧将瘟舌
  舌见红色。热蓄于内也。不问何经。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介按】 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外证初起微寒。继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温邪初起也。治宜辛凉清解。 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胆经与营分邪热炽盛也。治宜苦寒清解。如不解,是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治以滋少 阴之液。则少阳之热自解。如舌绛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涩。点滴如稠者。此热结膀胱也。急宜导赤清热。如舌色鲜 红。神昏谵语。见于斑疹已透之后者。热痰乘于胞络也。治宜清热消痰。若舌色鲜泽纯红。
  外证神昏、谵语、烦躁不宁 者。温邪入于胞络也。轻则于清解药中,加广郁金、鲜石菖蒲等味以开之。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又据 《舌鉴辨正》谓"将瘟舌。即纯红舌。非纯而不杂。即瘀红之色也。"脏腑热极者、中时疫者、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宜 三黄白虎加连翘。或大小承气等酌用。此舌亦有表证者。则两脸周身必发热、头晕、目眩、乍热乍寒、脉浮数。邪热在 太阳也。宜薄荷、荆芥、葛根、生甘草、凉散表邪。不可遽用"寒凉攻下"。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顶清神散以吹鼻 取嚏。因病在神识昏愦之际。乃是临时救急之法也。
  透顶清神散
  猪牙皂角 细辛 白芷 当归 上为细末。各等分。和匀。病患先噙水一口。以药少许吹鼻内。吐出水。取嚏为度。如未嚏,仍用此药吹入。凡瘟 疫之家。不拘已未患者。皆宜用之。
  【介按】 此方取细辛、皂角。善能刺戟神经以开窍。配以白芷之芳香上达。当归之通脉舒筋。仿通关散之意以吹鼻 取嚏。凡遇神识昏愦。人事不知之症。临时用之。即能开窍而苏神也。
  第三‧中焙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介按】 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 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 兼治也。
  凉膈散
  生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叶 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 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 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 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第四‧生斑舌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介按】 舌苔纯红起刺者。外证必有烦躁不宁。耳聋颧红。胸前发斑。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少阳之热。解营分之 邪。或舌如芒刺。斑见紫色。目赤面红。神呆不语。治宜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去芍药,加焦山栀、 银花、菖蒲等味。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其言曰。"凡斑疹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赤斑五死五生。黑斑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蓝斑黑斑者 死。"又据《舌鉴辨正》。
  对于此舌之治法。大相悬殊。爰述其言曰。"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脏腑皆热也。伤寒邪传阳 明府。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或疫毒直中三阴证。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燥伤三阴证均有之。不论老少何病何脉。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八两研粉 生知母六钱去毛 黄柏四钱 黄芩六钱 大黄 芒硝各三钱 生陈浓 朴一钱 生枳实钱半 暹犀角尖四钱)倍加真犀角尖。连服必愈。
  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误人多矣。"但舌 苔有红中兼紫黑斑。或外证兼发斑者。心胃热极也。宜用三黄汤。(黄连、黄芩、大黄。)合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 粳米。)加减治之。
  【介按】 升麻性主上升,为升发上行之专药。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须防肺气上逆,转致喘嗽之患。葛根虽能鼓舞胃气,升津止渴而解肌热,若治发斑亦不相宜。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 疹已见红点。不可用升麻葛根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至若元参。虽能滋液消斑。兹与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车薪,无益于事。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即白虎汤加人参。
  【介按】 赵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据是以观。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虽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红而有黑点,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
  第五‧红星舌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乃少阴君火,热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势以侮脾土,将欲发黄之后也。宜茵陈五苓散治之。
  【介按】 发黄有如橘黄而明者。阳明热胜也。有如熏黄而晦者。太阴湿胜也。且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小便自利为 蓄血发黄。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兹以湿热瘀郁熏蒸成黄。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加茵陈以清渗湿热,是属湿热发黄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后,则郁热炽盛,灼耗脾液,而舌现红星,成为热毒传里之症。如《舌鉴辨正》所谓 "全舌纯红而深红星,乃脏腑血分皆热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实热人误服温补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热大渴,心胸胀满,皮肤燥痒,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涩不等。(均属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泽泻(二两五钱) 茯苓 猪苓 白术(各一两五钱) 官桂(五钱) 木通 滑石(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入姜汁并蜜各少许,用白滚水调服。
  【介按】 《医宗金鉴》云:"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 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 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 气腾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克也。"兹又加以滑石、 甘草、木通者。因太阴湿郁蒸热为黄。既宣其气化。并渗其湿热。使黄从小便而解也。
  第六‧黑尖舌
  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介按】 伤寒传热入里,则舌苔变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阳明之热,以救胃中之燥,故以竹叶石膏汤主之。倘如热邪炽甚,则变芒刺干焦,急宜犀角地黄汤去芍,加花粉、麦冬、石斛等味,以养胃液而退邪热,庶几外可得汗而解,内可热清而愈。然亦有仿用承气之例,而急下以救液者,盖因肾为胃关,开窍 于二阴,故宜急清胃热而存肾液为治也。
  竹叶石膏汤
  (从伤寒论新补)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粳米(半升) 上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介按】 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急欲吐之方也。张隐庵曰。"竹叶凌冬青翠。得冬令寒水之气。半 夏生当夏半。得一阴之气。参草粳米。资养胃气以生津液。麦冬通胃气之络。石膏纹肌色白。能通胃中之逆气。达于肌 腠。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虚热解而吐自平矣。"兹治舌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第七‧里圈舌
  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沿皆纯黑。乃余毒遗于心胞络之间。与邪火郁结。二火亢极。故有是症。以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苔淡红而起重晕者。乃是温病热毒传内之证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增红晕一层。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因其邪热上乘胞络。外证必有神昏谵语。烦躁不宁。或发斑疹等证。症极危险。故先治以调胃承气汤。速清 热毒而存液也。
  调胃承气汤
  炙甘草(三钱) 大黄(六钱) 硝(二钱) 上 咀,用水一钟半。先煎甘草、大黄,将熟去渣。下芒硝。再煎三五沸,顿热服。
  【介按】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故君以大黄之苦寒涤热。臣以芒硝之咸寒软坚。更佐甘草之甘缓。俾留硝黄于胃中。清热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
  舌见红色。更有裂纹如人字形。亦有此形者。乃君火燔灼。热毒炎上。故发裂也。宜用 凉膈散治之。
  【介按】 年老之人。辄有舌中开裂。其苔则滑腻。或滑而微白。乃是津液干枯之体。而患寒湿之象。治疗适当。尚 属不妨。惟不论男妇老少。凡患暑温燥热之症。而见苔色焦黄。或兼灰黑燥刺。致有裂纹如人字。或如爻字。外证身热 口渴。甚则神昏、谵语。治宜亟与白虎汤合承气汤。以急下而救液。今治以凉膈散者。是使热降清升。上下通治之义也。前贤梁特岩云:"不论白、红、黄、黑各舌,若中有裂纹。如川字、爻字、人字不等。或裂字直槽者。多由实热人误服温 补药。热火在脏腑相争所致。大承气虽能下毒。而未能凉沁肠胃。宜以白虎汤合与承气。循环急服。不知者以为太重。实则力求周密之策也。"凡实热内逼而见此舌。皆宜如此以治之。
  第九·虫碎舌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 小承气汤下之。
  【介按】 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熏蒸上达之候。故宜小承气汤以 荡涤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黄东加减而治之。藉清热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济至于红色 虫碎舌。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盛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如不退,再
  用大承气汤攻之。惟邵仙根谓。"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则邵氏之言。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
  (从伤寒论新补)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 者,勿服之。
  【介按】 唐容川曰。小承气汤、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 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 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能疏利脾土。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
  。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以小肠不秉燥气。不取硝之滑润也。
  第十·厥阴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纹者。乃阴毒中于厥阴经。肝主筋。故舌见如丝之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治之。
  【介按】 既云阴毒中于厥阴。其苔应当青滑。依据旧说。因肝属风木之脏。主筋而色青故也。至于淡紫青筋舌。则 淡紫带青而湿润。又绊青黑筋者。乃寒邪直中阴经也。必身凉而四肢厥冷。其脉沉缓或沉弦。可用四逆、理中、等汤以 温之。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阳急救汤。(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五味子)治之。更 须辨其舌之或干、或润。若舌不湿润而干枯者。乃是实热之证。宜用寒凉之剂以治之。即梁特岩所谓"余以为凡舌色纯 红兼显黑丝。必非寒证。当是热气结于足少阴。宜用寒凉药"者之候也。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作八片) 甘草(六钱二分半) 干姜(半两炮)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温服。
  【介按】 方名四逆者。言其能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之厥逆也。取姜附之辛热。助阳以胜寒。因甘草得姜附。能鼓 肾阳而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能通关节而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俾阳气外达。则四肢转温矣。
  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 白术(炒) 服法如前。
  【介按】 此为温补中气之要方也。王晋三曰。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第十一·里黑舌
  舌见红色。内有干硬黑色。形如小长舌有刺者。此热毒炽甚。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介按】 苔至黑色而有刺。舌上必然干燥无津。脐腹必然硬满耕痛。大便必然秘结。此是胃中津液将涸。热结大肠。 故用调胃承气汤。以解邪热而调胃液。但证既如是。不若用大承气汤。奏效较速也。
  第十二·黄苔舌
  舌见尖白根黄。其表证未罢。须宜解表。然后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
  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小便涩者。五苓散加 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以白滚汤不拘时调服。
  【介按】 凡表证如风热暑燥。皆有黄舌。惟伤寒由表入里。传至阳明之府。其舌必黄。由浅转深。今见尖白根黄。此系太阳感寒。阳明内热。或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均宜凉散为治。盖以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舌苔见尖白根黄。或见白中带黄。如或微黄而薄者。其舌必黄燥。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外证必见恶寒身热,治宜辛凉解表。若根黄尖白而不甚干,短缩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恶寒已罢。而惟身热便秘者。此是邪热入胃。故宜凉膈散治之。硝黄用泡者。取其药力之专也。至若小便短涩。舌见黄腻。乃是湿热未净之候。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渗湿清热以治之。
  益元散
  (从名医方论新补) 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介按】 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韵伯曰。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文章来源于网络,供参考学习交流)

这些靓丽的食物,既能健身,又能健脑本文转自中国生物技术网微信号biotechchina通常,颜色鲜艳夺目的蘑菇大多有毒,吃完就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了但色彩斑斓的水果和蔬菜却对人体大有裨益,它们不仅为身体健一吹空调电扇就腹泻?不要再硬扛了,缓解腹泻中医有办法因为空调的诞生,现在的夏天也不再难熬了。炎热的夏天,待在房间里吹着空调,好不惬意呀!但是,有些人一吹空调就腹痛腹泻,甚至排出像水一样的大便,同时肚子还会发出咕噜咕噜响亮的肠鸣音。与夏季饮食要清淡,喝粥滋阴又养胃夏日炎炎,连日的高温烤坏了许多人的胃口,以往的好食欲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差了。夏季养生保健尤其重要,然而,许多人习以为常的保健方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主任戈焰指出,温病条辨的这个方子,能够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缓解湿热病症在长夏时节,也就是夏季和秋季的交替时间,常常感觉到头部疼痛,身上困重,同时精神也会感觉疲惫不堪,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了,这可能是体内湿热病邪在作祟,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了。其实对心脏为何重要?它到底有什么功能?日常生活中该怎样保养?心脏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到底有什么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养?今天我将从中医学角度来讲讲。心脏为什么这么重要?我常讲,心在五脏之中位于首位,为君主之官,是皇帝,管的事最多。即人高血压和肾病是难兄难弟?患者要从4个方面保护好肾脏,别轻视肾脏在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帮助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维持酸碱平衡。但是,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持续性高血压可诱发肾衰竭或尿毒症反过来,随着肾功能弱化也会发生高血压。肾病早期几乎没有典中医为你揭秘穴位按摩的降压保健之法高血压现在非常普遍,调查研究发现,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就是血压长期处于高位,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防治高血压,对血压进行有效夏天人人喜欢吃这2种食物,但却易损伤脾胃,告诉你怎样吃才好炎炎夏日,暑热难耐,大家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呢?莫过于打开冰箱,拿出冰镇西瓜或者冰冻饮料,畅畅快快地享受一番,那感觉不知道有多爽,清凉的感觉从头凉到尾,那炎热的暑气仿佛一下下就消失不会跳跃的痛,身体出现这4种症状,多是肾结石上身肾结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在我国,南方的发病率多于北方,发病的比率介乎于20。51。6。主要与当地的水质饮食有关。顾名思义,就是肾脏上长了一些结石,他们是由晶体高血压的人吃什么水果比较好?心血管医生来介绍高血压的治疗除了服用药物,日常的生活注意也非常重要,其实也就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我们一般主张低盐高钾饮食均衡膳食适当的运动减缓精神压力戒烟限制饮酒等。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常这些食物,越吃湿越重湿气不除,后患无穷!众所周知,夏季是湿邪作祟的高峰期,因此,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防范。湿气,要全面预防中医讲万病根源皆为湿气。由于湿气重的原因有内外之分,相应的湿气也有内湿与外湿。外湿
一个人天天吃姜,吃上整整一个月,对自己的身体会产生哪些影响?姜健康健康真相馆健康真探社强生健体一个人天天吃姜,吃上整整一个月,对自己的身体会产生哪些影响?Whathappenstoyourbodywheneatinggingerdailyf舌有裂纹,是身体有病的表现!这些中药验方,专治舌裂舌痛舌干你舌头上有裂纹吗?就是舌面上有明显的裂痕,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可呈现井人一川字等不同形状。裂纹舌出现的常见因素是邪热,就是热盛,阴液亏虚了,或者血虚了,或者脾虚有湿了。中为什么我总是上火?说说体质健康与养生前言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我总是上火,我就吃了一次微微辣就爆痘,就口舌生疮,别人顿顿超级辣也不会上火(比如四川湖南的朋友),好羡慕别人呀。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同样是人,心态和情绪不好会影响肺结节吗心态不好,总是悲观抑郁心情也总是烦闷不舒畅,这些和肺结节的形成有关吗?会影响到它的治疗吗?我们中医讲七情致病,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在医学正传中,心态和情绪变化,都属于情志范畴。而真空拔罐可以哪里难受拔哪里?拔罐因其具有祛湿除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养生保健项目。特别是真空拔罐,较之于火罐更安全省事,更适合居家操作。问题来了,您对真空拔罐这种操作方式少吃糖,真的能防癌长期高糖摄入,会增加全身性炎症性反应,比如糖尿病痤疮龋齿肥胖,但很多人不知道高糖也会增加患癌风险。高糖摄入为何会增加患癌风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凌轶群和吴焱2021年在健康你知道吗?当你压力过大你的营养素也溜走了大多数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是以酶或辅酶的形式参与人体的营养代谢的,所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能通过影响营养素代谢来影响人体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已知压力会对人体带来的影响之一是会使得某些营万病从根治脾虚的诊断与治疗临床上很多患者体内湿邪重,吃很多除湿药,但还是湿邪重,到了夏天身体容易起痘痘。除湿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人体内湿邪的天敌。哪个脏腑是湿邪的克星?脾脏。脾主湿早上懒床好吗懒床是指早上睡着不起床。很多年轻人工作日正常起床,到周六日的时候,前一天晚上睡觉比较晚,早上就会懒着不起床。这样好吗?早上起床太晚,会导致早饭午饭一起吃,时间久了,影响肠胃功能。还慢性胃炎不可怕,三种调理方式,轻松改变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出现几率比较高的肠胃疾病,各种不同原因都有可能会引起,在目前的肠胃疾病中位居首位,估计很多人都可能会有一些胃炎,要想有效缓解慢性胃炎,就应该注重于下面的这一些。1定时打呼噜肥胖睡不好觉胆小?孙思邈名方温胆汤,是不错的选择孙思邈写了一部书叫备急千金要方,千金已经弥足珍贵,还要加上一个要字,意思是这部书里的方子比千金还重要,并且可以病急了赶紧拿去使用。温胆汤就是孙思邈收集在千金要方里的其中一则,它被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