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65岁后,运动能力反映寿命长短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并且从死亡之前10年开始,就会出现运动能力衰退的迹象。专家提醒,及早发现运动功能的变化,可以提前预防衰老加剧。
  逝前十年指标已有异常
  衰老是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进行性降低、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衰老是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而病理性衰老则是外来因素导致的老年性变化,包括各种疾病。
  众所周知,运动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下降速度因人而异。为了探究运动功能等对衰老及长期健康的影响,由法国学者本杰明·兰德雷领导的研究团队,对6194名在1985~1988年招募的参试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参试者在2007~2016年间接受3次运动功能评估,包括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以及自测日常活动困难程度,如穿衣、如厕、做饭和买菜等。结果显示,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差分别会使死亡风险增加22%、14%、15%,日常活动困难则使死亡风险增加30%。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这种关联变得越来越强。
  进一步分析显示,已去世的参试者在死亡前10年,坐站能力就较差;在死亡前7年,自我报告运动功能较差;在死亡前4年,日常活动更困难。这些差异在去世之前呈现稳步增加态势,尤其是在去世前4~10年。研究人员总结,如今全球人口老龄化加深,了解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及其随年龄的变化十分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前就应该开启减缓衰老的计划,并在运动功能开始变化时做检测,也许能为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机会。
  四指标与衰老息息相关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苏浩表示,通常女性从50岁左右、男性从60岁左右开始,衰老会出现加速。首先衰老的是运动功能,然后是生活能力减退,最后是身体功能丧失。因此,体质测验包括肺活量、握力、反应时间、蹬车速度、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长等重要指标,尤其是以下四点。
  步行速度。步速是综合反映老人健康状况的指标,因为人步行时需要全身60%~70%的肌群参与,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支持和配合。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步速快慢可以预测寿命长短,尤其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准确。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康复系主任戴剑松介绍,步速体现了身体的适氧能力,心肺和下肢的肌肉耐力,可影响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说明肌肉萎缩较严重,有可能患有肌肉减少症。一般来说,老年人步速若低于0.6米/秒,死亡风险增加,一旦出现步态蹒跚、跛行等,说明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病变,这些步态也是中风的典型后遗症。
  握力强弱。抬、拉、扯、拧、抓等基本动作都与握力有关,它能反映上肢力量水平,影响全身力量平衡。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握力每下降5公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7%,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分别增加7%和9%。戴剑松表示,按照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来看,60~64岁男性握力低于27公斤,女性握力低于18公斤;65~69
  岁男性握力低于25公斤,女性握力低于17公斤,都属于运动功能较差。
  坐站能力。苏浩解释,坐站测验是常见的体能测验法,尤其对老年人。站在椅子前,双手交叉放胸前,反复站立坐下,30秒内中老年人若能完成25次及以上,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反之则说明下肢肌肉衰退。
  日常活动。低强度劳动能反映老人的活动自理能力。戴剑松说,如果穿衣、如厕、做饭和买菜等日常活动都受限,说明衰老在加剧,肌肉在减少。肌少症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理能力差,如拧不开瓶盖、拎不动菜、洗不动小件衣服、步行速度慢等,会增加跌倒、失能、住院风险。如果肌少症合并心衰等慢性病,治疗恢复效果较差,康复时间更长,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戴剑松表示,老人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除了自然的生理老化,还跟慢性病、不良生活方式、急性事件(如住院、跌倒)等因素有关。不过,在他看来,功能下降主要是缺乏运动的后果,并不是衰老的直接后果。苏浩解释,人体运动机能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缓慢下降,直到五六十岁才有特别明显的减退。只不过,由于经常静坐少动、膳食营养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三高"等慢病越来越常见,导致运动功能下降很快,身体提前开始衰老。
  强身健体,保持活力
  究竟哪种程度才算运动功能衰退呢?两位专家提供了几个自测方法。
  1.走条6米线。在地上画一条6米长的线,以平时步行速度沿着长线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所用时间,再除以6,若不小于1米/秒,意味着老人活动能力较强。
  2.抓握力器。保持站立位,利用弹簧式握力器,伸肘测量2次主力手的握力,选取最大读数。将结果与上述国民体质测试标准对比,衡量上肢肌肉功能。
  3.做俯卧撑。若60~69岁男性俯卧撑少于5个,女性跪卧撑少于4个,说明核心肌群力量有所衰退。
  4.闭眼单脚站立。两臂侧平举,两腿并拢站立,脚尖向前。闭眼同时抬起一只脚,使其离开地面且不与另一只脚接触。测试3次,每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最佳成绩。女性坚持12秒以上、男性13秒以上才正常,时间越长说明平衡力越好。
  苏浩说,要想保持良好的运动功能,就要尽早开始锻炼,起码要从30岁开始,不过即便错过,也不要灰心,只要开始运动,什么时候都不晚。但要注意,找到适合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适当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戴剑松推荐老年人参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可以是广场舞、快走。快走时要甩开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才能促进新陈代谢,老人每天走6000步左右即可。
  力量训练每周至少2次,可以在健身房练习,也可以利用小区健身器材,没有上述条件者还可以在家里练习靠墙下蹲、俯卧撑等,每组7~8个动作,共做两组。苏浩建议,老人做抗阻力训练时还可以将矿泉水瓶装上沙子,替代哑铃,也可以使用弹力绳、阻力带等,用脚踩住,练习上臂弯举。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握力。有研究证明,使用握力器练习握柄运动(每周3次,每次坚持15分钟)的人,收缩压可以降低10%,因此,有高血压的老人不妨买个握力器练练。
  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例如,楼层不高时,可以提重物爬楼梯;整理衣服,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活动舒展;扫地、拖地、擦窗、洗车等家务,也能较好地锻炼上肢和腰部。
  此外,50岁后平衡力会明显下降,老人可通过接抛球、单脚站立、踮脚行走、走猫步等简单训练,或打太极拳、跳交际舞等,锻炼平衡力。

菜吧全国首个蔬菜公园亮相北京,瞬间刷爆朋友圈在北京的温榆河公园有一个面积6000平方的大菜园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蔬菜几十个品种京水菜羽衣甘蓝紫苏苋菜彩椒茄子让人一度陷入恍惚我正在逛的到底是公园还是菜园?公园种菜的消息一经报道,菜吧如何将食物浪费减到最少?这个男孩用行动告诉你答案每一次小的改变,都会带来更大的变化吃剩的饭菜冰箱里放烂了的蔬菜和水果,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做法把它们掉丢。但有的人却和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再次利用这些食物菜吧如何优雅舒适快活地种地?一位传媒公司的老总闲聊,她提到一次下地收割稻谷的经历,坦言简直了,亲自试一次,才体会到什么叫疼得直不起腰。种地这个活儿,历来都是个苦脏累,甚至还有点危险的事,更郁闷的是,投入回报比菜吧农民不愿种,消费者不愿买,有机农业故事讲起来有些沉甸甸这些年来,食品健康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有机产品和有机农业的概念也因此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熟知。可事实上,有机农业的兴起并不是近两年才有的事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有菜吧未来农业农业未来三十年的趋势到2050年,将出现基因编辑作物,这将引发更多种类的作物种植。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一些来自研究食品和农业方面的专家,对未来三十年的农业进行了一番预测。食品需菜吧有机栽培杂草防治方法在有机栽培的杂草控制过程中,小面积的栽培还是以人力为主,而大面积的栽培,则需要以机械来控制杂草生长。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杂草是难免的,而有机农业是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的,这给有机农业生菜吧都说有机农产品好!可消费者们为什么就是不买账?民以食为天,入口安全至为重要。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有机农产品应运而生。然而,有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这种从生产到餐桌,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添加剂的有机农产品,很多菜吧从种子到餐桌仅需48天,净水活体生菜栽培就是这么简单在寿光菜博会采摘园的西北区,是叶菜工厂化展示区,常年循环种植绿色有机净水活体生菜,可实现每日播种每日采收,周年连续标准化生产。图片展示播种后第四天图片展示播种后第四天第六天第16天菜吧29岁辞职去山里,将老砖房改造成诗一般的宫殿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一个种满花的院子里,每天晒晒日光,吹吹风。看书看到困乏时,煮上一杯咖啡,闭眼享受鸟叫蝉鸣。低下头,能看见黏人的猫咪躺在脚边,还有欢脱的小狗在院里奔跑的影子菜吧无土栽培让农业告别靠天吃饭无土栽培技术是设施园艺与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无土栽培的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是设施园艺研究的重点。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无土栽培设施工程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国外如荷兰日本丹麦菜吧有机农业如何适应双循环战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日趋关注,有机食材也受到青睐。日前,中国食品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疫情期间有机农产品销量增长迅猛。那么,有机产业在疫情中的表现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进入
血糖不稳定怎么办?提醒糖友们做好这3点,或能远离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患上了糖尿病后,糖友们在饮食和生活上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不然可能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从而诱发心脑肾等方面的并发症,这样不仅会影响糖友们的生活31岁糖友分享患病经历,无肉不欢和不爱运动,现在血糖稳定我叫曾希枝(化名),今年31岁,来自广西柳州,一直比较爱吃,而且还属于无肉不欢。吃荤吃得很欢快,但是运动量又不大。再加上平时工作整天都坐在电脑前,偶尔还要加班。这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入秋后养生,有3点糖友们要注意,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说到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应该不会陌生,它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现在已经从炎热的夏天进入了秋天,天气也逐渐变得干燥和凉爽,这也是养生的好时期。对于糖友们来说,秋天养生要注意3案例腹痛一年未在意竟查出蚕豆大息肉患者基本情况患者赵女士年龄49岁主诉症状胃痛反酸下腹隐痛大便次数增多(一天三四次)据赵女士回忆,最开始感觉到腹痛是去年,靠着偶尔吃点药撑过了一年时间。考虑到疼痛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真实案例20多年老胃病竟在这里终结胃病患者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痛胀酸这些症状,而是反反复复迁延不愈。这不仅给广大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也让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倍感压力。为什么胃病容易反反复复?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1。没案例胃肠镜1次检查帮24岁小伙按下胃痛暂停键年长达半年的胃痛腹痛折磨终于开始按下暂停键。最近这位24岁患者的就诊案例值得每一位年轻人警醒。患者信息姓名张先生年龄24岁症状胃痛恶心下腹痛长期腹泻(半年左右)年轻人的一天忙碌暴饮门诊案例年轻小伙陪朋友来医院,自己一做检查发现今天要讲的这位患者,本来并没打算检查,是陪朋友过来看诊的。在主任诊室听了一会,他向主任询问一直感觉胃胀要不要做检查。主任在查看了他的舌苔为他进行了触诊听诊之后,发现他的问题在于胃部案例医生提醒胃病治疗,在于一个早字临床上,许多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都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了,还有多少日子。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胃病检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胃镜的应用,早期胃癌的大量发现与研究,认为胃粘膜孕妇便秘可不是小事,膳食纤维护航两代人便秘是许多孕期妈妈都会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妊娠期妇女的便秘发生率高达40,妊娠早期约35,妊娠中期约39,妊娠晚期约21。微博上甚至有网友吐槽我单方面宣布,孕期便秘和孕吐齐名了。身体出现三臭,提醒你的肠道该优化了肠道不健康有六大表现,当出现排便臭放屁臭口臭等症状时就要小心提防!俗话说胃口好吃嘛嘛香,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食欲不好时,提示很可能肠道出了问题。万病源自肠道,专家表示,当一个人出现排生活中哪些人容易被糖尿病盯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马主任在查房的时候,40岁的张先生向她诉说他的病情,他说,本来我是陪我爸爸在骨科住院做手术的,结果我爸爸术前检查,查出来有糖尿病,我觉得自己最近也口渴爱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