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文言文阅读指导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要达到这些要求,要重视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等。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放在实词的理解上。因为实词面广量大,而且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勤查工具书,就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假字
  古人写文章或抄书的时候,为了省事,或由于笔误,或由于当地的书写习惯,在当用甲字的地方,却借用了一个同音或音近的乙字。照乙字去理解,文句是说不通的。这本来是古人写别字的现象,但相沿下来,成了习惯,人们不把乙字看成别字,而视为甲乙两字通用,称为"用字通假"。甲字为本字,乙字为借字。
  就本字和借字间的音、形来看,本字和借字不是音同就是音近,多数是字形有联系,并且一般是以笔画少的去代替笔画多的字。懂得通假宇的这个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用字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用今义去理解一个词的古义,那就会出错。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
  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了;"江""河"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又如古文中的"臭"字,既可指好气味,又可指坏气味,现在只表示坏气味;其意义范围今比古小。
  2.意义的转移。如古文中的"走"指快步跑,现在的"走"成了一般的步行。这种意义上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
  3.感情色彩的变化。上文所举的"卑鄙",在古文中"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现在的"卑鄙"指品质恶劣,属贬义词了。
  总之,只有了解一个词的古今差异,才能准确地解释文言文中的每个词的意义,而不会望文生义,以今代古,出现理解错误。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里的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要注意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常用义项;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即可根据具体语境对有关词语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词类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初中课文中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活用词要按其活用的意思来解释。
  二、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文言文一是直译,即对原文一字一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而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尽可能照顾原文的词义。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在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二)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三)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应用意译。
  (四)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五)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六)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它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七)译文应注意保持原文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中山狼传(节选)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先生复缚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气喘操刃,共殪狼,弃道貌岸然上而去。
  (选自《东田文集•中山狼传》)
  1.翻译下面四个句子。
  (1)狼欣然从之。
  (2)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3)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
  (4)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2."狼未知之也"是个什么句子?有何特点?
  3.下面两个句子中带点的词的词性是什么?在句子中作什么用?
  (1)肩举驴上
  (2)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4.节选的这段文字即《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的一部分。这个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是:_____________。
  (二)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后也。"
  注:①御:驾御
  ②俄而:不久
  ③过:错误
  ④诱道:诱,引导。此处指沿同一路线奔跑。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1)易()
  A.换B.改变C.容易D.整治
  (2)术()
  A.道路B.方法C.思想D.技艺
  (3)逮()
  A.达到B.捉拿C.逮捕D.逮住
  (4)恐()
  A.惊恐B.恐怕C.吓唬D.威吓
  6.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知道赵襄王每次落后的原因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五。王曰:①"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窃案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③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上文先自《_______》,文中的"晏子"名_____,字_____,春秋时期_____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意义。
  (1)习辞:(2)何以:
  (3)何坐:(4)诣:
  (5)避度:(6)取病:
  3.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指定的词。
  其
  病
  5.从上文中找出两个含有通假字的例,并简要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子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以"淮南"比为________,"淮北"比为:_______;以"橘"比为_______,以"枳"比为_______。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加点的字。
  (1)岱:________(2)钟:_______(3)_______
  (4)决:________(5)凌:_______
  8."齐鲁青未了"是此诗中惊人之句。它不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9.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0.由望岳而产生登岳意愿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将写细望的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登鹳鹊楼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解释加点字。
  (1)依:_________(2)尽:_______(3)欲:_______
  (4)穷:_________(5)更:_______
  13.把这首诗译成现代汉语。
  14.诗第一、二句是写景,第三、四句是由第一、二句引发出的________。
  15.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头两句是_______,其中"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颜色对。
  参考答案:
  (一)
  1、(1)狼高兴地听从丈人的话。
  (2)丈人给先生使眼色让他用匕首刺狼。
  (3)野兽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可是还是不忍心杀死它。
  (4)仁慈到了迂腐的程度,本来是君子所不赞成的。
  2、是否定句
  3、(1)"肩"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用肩扛"。
  (2)"目"原为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使眼色"。
  4、对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讲仁慈,否则,会被他害死。
  (二)5、(1)A(2)D(3)A(4)B
  6、驾马车最重要的原则是,要让马安安稳稳地驾好车;驾车的人要用心调度马,这样才能跑的快、跑的远。
  7、赵襄王无论先后,心思都放在对手身上,没有好好地调度马,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才能成功。
  (三)
  1.《晏子春秋》婴平仲齐
  2.(1)习辞:很会说话。习,熟练;辞,言词。
  (2)何以:以何,用什么法子
  (3)何坐:坐何,犯什么罪。坐,犯罪。
  (4)诣:到……去。
  (5)避席:离开坐位。(表示郑重和严肃)
  (6)取病:自我倒霉。病,辱。
  3.(1)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2)所以会如此的原因是什么呢
  (3)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
  4.它的辱,无趣
  代晏婴生病
  5.(1)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
  6.齐国楚国好人盗贼
  7.(1)泰山的别称(2)聚集(3)划分(4)裂开(5)登上
  8.在古代齐鲁两大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望着泰山上云气层叠,心胸为之开朗。睁大眼睛尽力远望,飞还山林的归鸟收人眼帘
  12.(1)靠着、挨着
  (2)完了,指太阳落山,看不见了
  (3)想要、希望
  (4)尽、完了
  (5)再
  13.明亮的太阳正紧靠着群山往下落,黄河向着大海奔去。如果要想看到更远的景致,那么就要不怕苦再登上一层楼
  14.想像和议论
  15.绝句、对偶白日黄河白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子治县
  子奇年十公,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同车者)皆白首(老年人)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造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lǐn,粮仓)以赈(zhèn救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栗,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私人)兵战,遂败魏师。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既而:君悔之:
  遣使追:乃起兵击之:
  2.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
  A.老年人出主意,青年人作决定,二者同心协力。
  B.把粮食和武器藏于民间,迷惑敌人。
  C.魏国傲自大,轻视童子治县,判断失误。
  D.子奇生视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得到人民拥护。
  3.翻译句子。
  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假虎威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①之畏昭奚恤②,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③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兵甲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①北方: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②昭奚恤:楚国将军。③江一:楚国大臣。④长:做首领。⑤专属之昭奚恤:全部由昭奚恤掌管。
  4.解释下列名中加点的词
  ①群臣莫对________②虎求百兽而食之_______
  ③子无敢食我也_______④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
  ⑤兽见之皆走_________⑥虎以为然_________
  5.解释指定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其实畏王之兵甲也_________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_________
  公问其故________
  今子食我________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________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___________
  方七百里,高万仞___________
  6.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一对楚宣王讲这个故事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
  广中有猎兽者,挟矢入山。偶卧憩息,不觉沉眠,被象来鼻摄而去。自分必遭残害。未几,释置大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似欲其登。猎者会意,即以足踏象背,攀援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间,有狻猊(suān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来,众象皆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猎者因望狻猊发一弩,狻猊立殪。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处,以啼穴地,得脱牙无算。猎人下,束治已。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聊斋志异•卷六》
  7.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以鼻牵衣似欲其乘
  以蹄穴地似欲其登
  前象伏树下猎者乃下
  伏尸百万象乃负送出山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自分必遭残害()(2)未几()
  (3)顿首一鸣()(4)狻猊立殪()
  (5)以蹄穴地()
  9.翻译句子
  (1)四面旋绕,若有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③于郊自衢④,抚节⑤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⑥行云。薛谭及入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讴(ōu)唱歌
  ②秦青:秦国人,以善歌著称。
  ③钱(jiàn):设酒宴送行
  ④郊衢(qú):郊外大路。
  ⑤抚节:打着节拍。
  ⑥遏(é)止住。
  11.下面句子和"薛谭学讴于秦青"中"于"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钱于郊衢
  B.于其身也,则耻蚰焉
  C.而耻学于蚰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对"薛谭乃谢求反"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薛谭就感谢(秦青),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B.薛谭就(春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不再为他送行)。
  C.薛谭就感谢(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继续教他唱歌)。
  D.薛谭就(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1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14.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①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人,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徒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②主人乃梧而请之。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席。
  15.解释文中加点虚词。
  (1)见其灶直突
  (2)不者且有火患
  (3)谢其邻人
  (4)余各以功次坐
  16.解释文中的""的词
  (1)客谓主人更为曲突
  (2)向使听客之言
  (3)终亡火患
  1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童子治县
  1.不久这件事使者于是,就
  2.D(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败魏国)
  3.利用私人的武器跟敌人战斗,终于打败了魏国军队。
  狐假虎威
  4.①回答②寻找③你④派⑤它们(老虎和狐狸)跑⑥对的
  实际上所以吃方圆
  果实缘故食物方圆
  6.①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它自己而逃跑了。
  ②看看野兽们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③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凭借老虎摆威风,比喻倚伏别人的威势吓唬人。
  ④说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并非真的怕昭奚恤,而是怕大王的军队。
  象
  7.C
  8.(1)预料(2)不一会儿(3)低下头(4)立刻(5)扒挖
  9.(1)围绕在他四周,好像对他有所求。
  (2)虽然爬到了树顶,可还是不知道大象要他干什么。
  10.大象请求猎人帮助消灭狻猊,并对他表示感谢。
  11.C12.D
  13.响遏行云
  14.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全部学到,却自以为全都学完了,于是告别老师回家。
  15.(1)他(主人家)的(2)将要(3)他家的(4)按照
  16.(1)改成(2)当初假使(3)无,没有
  17.(1)有一位到主人家过访的客人,见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放着柴禾。
  (2)现在评定功劳宴请宾客,(建议你)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禾搬走(的人)没有受到恩惠,(竟请了一些因救火而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当成止等宾客吗?

悲伤逆流成河经典短语大风从黑暗里突然吹过来,一瞬间像是卷走了所有的温度。悲伤逆流成河经典短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经典短语,供大家阅读!悲伤逆流成河经典短语1。那些曾经以为2021伤感短语最新版情感里总有受伤的一方,情伤需要慢慢养,才能走出阴霾,豁然开朗。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xx最新伤感短语相关内容。20xx伤感短语最新版大全1)如果你觉得你喜欢的人也一定微信励志人生感悟短语正能量微信是我们分享心情的地方,你们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看过有哪些人生感悟的短语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微信励志人生感悟短语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微信励志人生感悟短语1。好男成语猜谜皇打一成语谜面皇打一成语谜底白玉无暇解析瑕是点儿的意思,白玉没有点就是白王,就是皇了。词目白玉无瑕拼音baacuteiyugravewuacutexiaacute英文faultlessper带灭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大家学过带灭字的成语有哪些呢?都还记得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带灭字的成语及其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会喜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带灭字的成语自取灭亡大义灭亲不可磨晓字开头如何成语接龙晓字的意思是懂得,知道,晓开头怎么做成语接龙呢?接下来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晓字开头成语接龙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以晓开头的成语接龙晓风残月rarr月晕而风rarr风虎云龙r思前想后成语接龙大全思前想后,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思前想后相关内容。思前想后的成语接龙思前想后rarr后发制人rarr人定胜天r一年级常用近义词大全顽皮mdashmdash调皮望mdashmdash看思mdashmdash想洒遍mdashmdash洒满宝贵mdashmdash珍贵常常mdashmdash经常非常mdashmda小学四字反义词大全名副其实mdash名不副实叽叽喳喳mdash鸦雀无声一花独放mdash百花齐放享誉世界默默无闻风平浪静mdash狂风恶浪迷迷糊糊mdash清清楚楚一模一样mdash截然不同万马奔腾奋不顾身的成语解释和成语接龙100个成语接龙奋不顾身奋不顾身rarr身先士众rarr众建贤才rarr才疏志大rarr大出风头rarr头昏眼花rarr花前月下rarr下笔成文rarr文身翦发rarr发奋有为rarr为小课文列子一则教案设计5lt列子gt一则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豆宝宝教案活动过程一。通过玩装豆豆的瓶子,激发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小瓶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二。通过观察,了解认识各种豆豆。小瓶子里装着什么?让我们打开看一看?你们认识这些幼儿园小班小雪花教案活动目标通过图片影象资料感受雪后美景,丰富对雪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和发展想像力与探索能力。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大胆地参与讨论,丰富相关小鸟问好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意图在平时与幼儿的交流活动中发现很多幼儿不愿意和老师长辈问好,很多幼儿存在着比较害羞的心理,觉得这样做很难为情。本节课通过小鸟跟树妈妈问好的故事,让幼儿知道,懂得问好是一个能干怎样描述运动教案怎样描述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荷花淀公开课教案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whereto课文的英语教案活动内容1。单词hospital。Postoffice。2。句型whereto?goto活动目标1。幼儿能初步掌握单词发音。2。能正确理解句型含义。3。踊跃地参加游戏,大胆大声练读踢毽子活动教案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湖心亭看雪教案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教学高二政治教学反思800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教学反思的优秀范文,相信在大家写教学反思的时寒冰,可以帮到大家。高二政治教学反思800字一开学以来,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我带来很大的中考减压活动在竞争中成长教案一活动目的1在减负工作的推动下,让学生明白压力就是动力这一理念,进而积极挑战,成功学习,很好地实现中考目标。2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逐渐认识竞争,初步树立竞争意识有了竞争意识,才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