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课文我选我的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容易写错。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0《我选我》,理解"选"(选举、推选的意思)。
  齐读课题。提问: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下面你们就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今"、"林"的韵母是前鼻音,"名"、"让"的韵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示范(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请学生说一说:"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班上的劳动委员李青转学了。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由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
  (1)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静悄悄的?
  (2)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3)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该选谁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大家都没有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己。)
  指导朗读。"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得慢而低,显示出教室里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让学生多读王宁的话,体会他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①王宁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学习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②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指导朗读。老师的话要读得和蔼可亲。王宁的话要读得诚恳、坚定。
  3.有感情地朗读课第1-3自然段。(齐读、指名读)
  4.齐读第4自然段。讨论: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全班同学想念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赞同和鼓励。)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齐读、分小组赛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读、齐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校:右边是"交",不是"文"。
  名:要与"路"右边的"各"区别。
  为:先写左上一点,再写一撇,最后是右下一点。
  话: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舌",不是"古"。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重点指导书写以下几个字。
  "校"、"让"、"说"、"好"、"话"5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今"的人字头,撇和捺的起笔相接,开口度较大。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
  (1)齐读,指名读。
  (2)启发学生用"关心"、"热爱"进行口头组词搭配练习。(关心同学、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2.课后练习第4题。
  (1)学生自由轻声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用比较的手法,指导学生体会每组的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板块分析我们的祖国山川广袤,河流众多,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喜欢云游四方,吟诗作赋,借景抒情,本板块以诗人的足迹为主题共安排了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出自唐代著名诗人之大班数学教学设计比较面积活动目标1了解面积的几种比较方法。2学习用正方形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3知道面积一样的图形,形状不一定一样,初步感知守恒。活动准备各种图形小正方形活动过程一换新衣和穿旧衣的树朋友的幼儿园课程教学设计活动由来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里,正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好时机。同时,又逢植树节即将来临之时,可以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良好行为,于是便形成这次主题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学反思范文今天我上了按规律排序一课我先讲了一个故事激趣导入,说小松鼠在森林里采了一些美丽的红豆子,绿豆子串成了一串美丽的项链,请小朋友找一找藏在项链里的美丽的秘密一颗红一颗绿,一颗红一颗绿。胆小先生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活动目标1在听听讲讲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2能大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幼儿模仿操体育教案第一节小闹钟目的放松全身肌肉,为全身活动作准备,发展小孩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配合语言随着摆的节奏,嘴里喊滴答。第二节洗脸目的活动腕肘肩关节,上肢肌肉,逐步培养小儿生活和语言能力。动五年级数学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雾霾天气小班教学设计范文今天小鱼哥哥所在的城市雾霾相当严重,正好借此机会,就让小朋友们认识一下雾霾吧。今天的课程是小鱼哥哥临时设计的,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大家可以提一下意见。(因为教育部门昨天没有通知今天学我选我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人教版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掌握自己生活的本领。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三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这里真美的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观察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读懂例文,引导学生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学会使用简单的修辞和积累的好词好句子。教学重难点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
旅鼠之迷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2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3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4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写作短小篇章有趣的流动画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流动画的作画方法2能大胆想象添画,丰富画面内容3激发幼儿对多种材料作画的兴趣,提高创造想象力活动准备调好的颜料毛笔图画纸记号笔蜡笔活动过程一出示材料T看,今天老师为小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快乐的生日活动设计背景班级有小朋友过生日,孩子们都很兴奋活动目标1能清楚连贯地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景,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2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会从同伴的话语中学到新的经验和词语。3感受大家秋天的怀念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听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2怀念的对象有很多,这篇课文小学语文古诗望天门山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杨氏之子课后教案反思初次拿到课文杨氏之子,因为是古文,虽短,但我的反应是不会教。这第一次需要教学古文,而学生也是第一次学到古文。虽然如此,总也不能不教。那么我想,面对这第一次,该让孩子学到什么?首先,袜子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这个故事,能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2了解袜子成对的特点。3识认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并能运用这些词汇。二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大书,不同颜色的实物袜子,用红黄蓝绿黑白六种六上口语交际习作教案优秀范文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幼儿园大班绘本观摩课狼大叔的红焖鸡优秀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小朋友请看封面(一只狼)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呢?(凶恶)2这只狼的手里拿着一本烹调大全的书,封面上还有一只母鸡,猜一猜,可能会发再见闰土六年级教案本课意图这篇课文是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改编的,是教学少年闰土一文后的想法(故乡一文在初中第三册中教学)。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想许多老师也告诉学生闰土长大后的景况。但我认为这是关于大班阅读识字的教案数星星篇一大班阅读识字教案数星星导读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数星星活动目标1鼓励孩子虚心向他人学习,使自己取得成功,并使孩子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2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