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粗心妈妈为捡一双袜子,丢了三个孩子

  一段监控画面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8月5日那天,广西兴业站的监控拍下了一个奔跑着的女人。
  她的腰间背了一个巨大的挎包,急匆匆地从车厢里跑了出来。
  女人似乎在寻找什么,巡视了十几秒后,在地上捡到了遗失的那双袜子。
  捡起袜子的女人毫不犹豫,立刻飞奔向列车。
  可动车到站的停车时间已过,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门在眼前关闭。
  女人慌了神,赶紧联系兴业站的乘务人员。
  她急得快哭了,焦急地描述事情经过。
  女人从兴业站坐车返回南宁,上车后发现孩子的袜子丢了,就赶紧下车寻找。
  袜子找到了,自己却没上去。
  更要命的是,车上还有三个孩子在等着她。
  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九个月大。
  工作人员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立刻通知车上的工作人员。
  一番沟通过后,列车工作人员在车子到达贵港站后把三个孩子接回了值班室。
  吓破了胆的女人也在一个小时后和三个孩子团聚。
  事情曝光之后,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指责女人粗心大意,说她要袜子不要孩子。
  还有人说这女人一看就是个马大哈,典型的爱贪小便宜的乡下女人。
  更有人嘲讽,带不过来还生三个娃,摊上这么个妈孩子真是倒了大霉。
  在一众批评指责声中,也有人出来科普。
  说有些区域有风俗,孩子的袜子不能随便掉,对孩子不好。
  她是因为重视孩子才急切下车寻找,没赶上车也只是估错了时间而已。
  有人猜测车上空调太冷,女人是怕孩子冻着,所以才下车找袜子。
  而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这么说的。
  我看到的满是一个女人的心酸,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忍心指责的。
  那条评论的作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或许亲自带过孩子的人,更能理解当妈的人有多么不易。
  带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孩子就能轻易把两个大人逼疯。
  这个女人要面对的,是三个完全不懂事的孩童。
  事情发生之后,谁能比视频里的女人更加自责?
  看客们不过是当做一条新闻,看过就忘。
  可那个担惊受怕了一个小时的妈妈,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如果不在意孩子,又怎么排除万难也要带着孩子出门?
  这次事件真正要被指责的,不是那个没赶上车的母亲。
  而是在这条远行路上缺失了的其他家庭成员。
  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她要怎么拉住三个孩子?
  让一个女人看护三个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
  都说为母则刚,看到这个新闻,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孩子是真的能让一个女人变成金刚。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家四口人挤在一个小平房里。
  我和妹妹差了十二岁,打小看着她长大,深知带孩子有多不易。
  母乳期的妈妈饮食上有各种忌讳,她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睡个安稳觉。
  妹妹小时候身体不好,有段时间经常咳嗽发烧。
  难受的时候,就整宿地哭。
  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就得带她上医院。
  北方的冬天,雪天路滑,温度极低。
  驱车赶往镇上的医院,找值班的医生挂急诊。
  我妈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女人,找不到缴费点,也不会看复杂的单据。
  心里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只能耐着性子一遍遍地问。
  婴儿的血管太细,只能在额头上扎针。
  受不了疼的妹妹哭得撕心裂肺,当妈的看不了那个画面,就跟着一起落泪。
  都说扎在儿身,痛在母心。
  一整晚折腾下来,大人们也感觉心力交瘁。
  儿科急诊室里,总能看到抱着孩子的妈妈坐着也能睡着。
  很长一段时间,全职太太成为一个被鄙视的词组。
  家庭剧里最常看到的画面,是丈夫理直气壮地质问妻子。
  我每天累死活赚钱养家,你每天坐在家里享清福。
  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你说你能干什么,我要你有什么用?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于是衍生出了很多丧偶式家庭。
  可带孩子这件事真的简单吗?
  如果换位体验一下,有多少男人能坚持一个星期?
  孩子的童年时光很短暂,缺失的亲子时光,是往后余生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如果可能,请对所有带孩子的母亲包容一点。
  我们也曾是孩子,也曾离不开母亲的怀抱。
  没有人比怀胎十月的母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从这10篇热文中,还原我们这代家长的焦灼与思考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按照大部分自媒体号主的做法,我应该给自己写过的文章做个年度的盘点。想了很久,我决定回顾2019年以来金融辣妈平台推送的10篇阅读最高的文章。我想借此看一一个更高级好玩的古诗文和英语学习的方法首先要申明,这个方法的真正提出者不是我,而是给我们平台曾经供过稿子的这位专业级作者卷毛妈(卷毛妈的文章请戳这里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手把手教你怎么陪孩子背古诗)。我和胖宝作为参与者这堂藏在八音盒博物馆里的音乐课,想带你和孩子一起走近古典音乐很多魔都的家长都知道日本的小樽有八音盒博物馆,却未必知道,近在咫尺的丁香路东方艺术中心的四楼,同样也有八音盒珍品陈列馆。以上图片均为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它是中国唯一一家专门展示欧洲数学启蒙的难点,不在理念而在细节1hr时至今日,家长在数学启蒙上的理念其实是越来越趋同,即呵护兴趣不死记硬背。可是,秉持同样的启蒙理念起步,为何启蒙的效果却迥异呢?我的理解是,快乐启蒙也好呵护兴趣也好不死记硬背也从毫无兴趣到初见成效,说说我家的财商教育1hr作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金融从业者,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从小树立起受用终身的金钱观念,但不知道从何下手,直到有一次,我被一则微商广告击中。理财能力是国内的孩子非常缺乏的。中国的陪读路上的黑猫与白猫1hr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个读者提问。他问我,盖老师的英语启蒙思路和常爸的争锋相对(按照他的说法,后者还写文怼过前者,但我没有确认过是否真的写过),可是二者都有很顺畅的逻辑和成功的实从教30年的语文高级教师说写实的作文里来点虚,从容绘出点睛之笔编者按李老师是我朋友的爸爸,也是一名从教30年的语文高级教师。本文是李老师的一篇教学随笔,虽然胖宝还是一个幼儿园宝宝,我也暂时还没有辅导作文的压力,但我读完觉得深受启发这不仅是一种从文艺女青年到中年阿姨,我所收获的四种别样满足人到中年,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凡庸碌,并没有变成年少时自己向往的那个更酷更好的女性。但我觉得现在的我,可能是最踏实的自己。感悟一成年人的爱情可甜可淡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为开卷有益?得先识字!等孩子上了小学才发现识字关系全科成绩一场新冠疫情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超长假期。唯一略感欣慰的是,因为掌握了英语自拼基本规律并且认识了不少汉字,正值幼儿园的娃在大人上班的白天,至少可以用12小时自己看看书。孩子自己读书的这些低调的宝藏家长,曾用心整理过这些接地气的系统启蒙笔记如果你是我的老朋友,也许你会有印象,就在半年前,我推出了属于金融辣妈平台的有偿征稿计划(戳一个盘了一年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自此,我收到了近二十篇高质量的投稿,也从中发现了亲子关系金钥匙之二不要纠结于问题而是要着眼于长远的目标不要纠结于问题而是要着眼于长远的目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部分的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就在那里愤怒,或者是盯着孩子的问题,然后每天去焦虑,去焦虑,甚至去难过或者是去伤心。那我想要说的
你抓过家巧儿吗?家巧儿作者赵雁明我老家那儿,管麻雀叫家巧儿,受当年除四害的影响,也有人管它叫家贼,老家贼大老家,指的也是它。曾经有一段时间,它非常不被待见,抓它打它,是非常理直气壮,也非常解气的。(原创乡土散文)满堂红满堂红作者赵雁明满堂红这句吉利词语,在我的老家,泛指很多,比如,那时盖新房子,都要打地基,用几绺生麻,把石滚子捆在杠子上,把房屋里的地基土反反复复砸实,不露一点虚土,那就是一个满堂(原创乡土作品8)东北的豆角东北的豆角作者赵雁明东北人对豆角的偏爱,或许只有东北人才明白,那是入情入理入灵魂的,每年的春天,种土豆种茄子种豆角,既是家家户户的需要,也是村村镇镇的大事,园子里,菜地里,都要种许鲜卑都去哪里了?鲜卑都去哪里了?作者赵雁明东胡人在战国初期,被燕给打得落荒而逃后,他们从辽西往北跑了,有的跑到如今的克里克腾附近,有的跑到大兴安岭附近的大鲜卑山。跑的这两拨人,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父亲的那些作品荒地老郑家二姑父,对我父亲的木匠手艺,非常敬佩,他赞叹说,扑克不会打,与玩有关的东西,他一样也学不会,但凡是与木工有关的手艺,他看过就会,不光木工活儿好,车钳铆焊,他都能琢磨出来,(原创乡土文学作品4)国光苹果国光苹果作者赵雁明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你问锦州最有名的特产是什么?半个中国人都会告诉你,是国光苹果,如果你问漂泊在外的辽西人,谁最能代表家乡味道的,他也会不加思索告诉你,不是那有名(原创乡土作品7)熬小盐记熬小盐记作者赵雁明朱白屯子谷家店一带,尤其是坨子和毛屯,以前吃水很困难,要么去沟渠里挑,要么吃泡子里的水,挑来一担水,沉淀两寸泥,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方圆十里地,没有井水的。不光(原创散文)蘸酱菜蘸酱菜作者赵雁明俗话说,年节好过,日子难熬。这句话,对于四季过于分明的关东大地来说,这种难熬更刻骨铭心。漫长的冬季,为了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只能以炖菜来应对三五十度的温差。零下十(原创散文)沐冰浴火的冻豆腐沐冰浴火的冻豆腐作者赵雁明有人说,人对美食的认知,有如烟火人间里的少男少女,非常讲究一见钟情,所以有了一句俗语,叫做饮食男女。有人说,美好的生活,都是从美食美味的追求开始,然后才是(原创文学)二韭一十八(原创小说)二韭一十八作者赵雁明大胯骨村的人,谁也没想到,刘十八家的驴,给大伙出了一口恶气。自打二毛驴当上村主任,大胯骨村的人,越活越憋屈。大胯骨村,是个产河沙的地方,前些年采沙倒(原创)骑毛驴儿骑毛驴儿作者赵雁明我们小时候,生产队还养着许多毛驴儿,养毛驴儿不像养牛马,后者都有房有圈有料槽,队里有专门的饲养员倒班定时给它们添草料,定时饮豆饼水。队里的毛驴儿,都是在队部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