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郝景芳我的力量,不是因为反对你

  作者的话 : 上周这篇文章发在"晴妈说"上之后,后台有很多不同观点,有很多赞同的声音,也有不赞同的声音。我想说两点是:
  1)这篇文章提到女权主义,不是原初词源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而是当下时常看到的网上流行的女权主义,也许是伪女权主义;
  2)我的核心理念还是帮助女性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即使是资源出身处于弱势的女性,我仍然相信,她们可以相信自己的力量;很多女性走不出自己的困境,和不够信任自己有很大关系;我们平时做的事情,也是尽可能帮助到更多女孩和妈妈,从资源、能力和心理上提升女性的内在力量。
  我始终相信,自我的力量才是长久的力量。
  周三 | 视野
  全文共4635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最近这两年,女权主义在网络上争议非凡。前几天妇女节,又见证一波有关于女权主义的讨论,甚至包括"女生节"、"女神节"等称呼,也被置于女权主义视角下,提示出这两个词汇中女性被审视、被物化的意味。
  我极少参与有关女权主义的讨论,甚至不会刻意参与种种女性论坛。我今天就来说说,我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观点。
  首先我比谁都认可男女平等。
  我现在独立做公司,公司核心团队有男性,也有女性。最主要的公司管理者是女性,但很多重要部门的领导者是男性。两种性别在公司里有人数差别,但是没有绝对的优势劣势。最初创业的时候,一些男性投资人或企业家觉得"你一个小姑娘,做不成什么公司"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在意过他们的话。
  我有孩子,也有工作,家庭中的育儿与家务都是共同分担,关系平等。上大学的时候,我学了女生很少的物理学本科专业,又学了经济学博士,在女生比较少的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工作了将近六年。在这些历程中,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是一种障碍。
  我非常相信,女性在任何方面都和男性一样优秀,也可以站在世界任何最高舞台上。
  但是,我仍然不是女权主义者。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理解的女权主义,带着一丝攻击和对抗的意味,或者将女性和男性当成是两个整体。
  这固然是因为女性长期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受到大量隐形显性歧视,也是因为平权主义相信,需要通过斗争争取平等的权利。
  这些都没错,我也不否认。但我只是觉得,女性真正需要的,是从对外界的关注转移到对自身的关注。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来自于感受到内在自我的力量,自己的能力、为人处事、理性与智慧、身体与判断、情感与关怀,当所有这些内在力量都具备的时候,一个人是无所畏惧的,也是在任何环境中都不会失去自尊的。
  从古至今,女性的问题往往在于太过于依赖外在评价:家庭说女孩应该怎样、社会环境说女性应该怎样、男性说女性应该怎样、上司说女性应该怎样、报纸杂志说女性应该怎样,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女性长久以来太向外看、太依赖外界评价的弱势心理。
  但即便是女权主义,仍然是向外看、求取外界认可的。"你们怎么能歧视我们呢?不许歧视我们!""你们怎么能不照顾我们呢?请照顾我们!"这些诉求固然出发点没错,但是这些要求仍然是让外界肯定女性,而不是女性的自我肯定。
  当一个人自我肯定,其实是不用要求他人眼光的。
  有人歧视女性?so what?为什么不能嗤之以鼻,直接忽略呢?
  让关注点从外界评价转向自身,是我很长时间与很多人接触之后的切身体会。很多优秀的女性,并不擅长于自我肯定。
  做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之后,社群里有很多自我思考的妈妈,经常会讲自己的故事。在一次有关内心声音的讨论之后,有一个妈妈讲起,自己从小到大就经常被父亲批评,以至于到现在内心都有很多苛刻的声音,觉得不敢肯定自己,她说除了能感觉到自己有某些地方有一点点好,其他各种地方都不好,不自信。很多人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我问她:你能感觉自己的一点点好,是什么呢?
  她说:我自己觉得,自己还算认真和善良,其他地方就没什么突出之处了。
  我说:认真和善良,这不是"一点点好",这是"特别特别好",大家都喜欢认真和善良的人。我说这句话是完全认真的,因为在生活里,见到的不负责任、忽悠、嘴炮、爱占便宜、刻薄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最喜欢打交道的人,就是认真和善良的人。在我说完之后,底下很多人都赞同,说自己最喜欢认真和善良的人。+1,+1,+1排成长龙。
  这个妈妈惊呆了,她说:意识到认真和善良不是"一点点好",而是"特别特别好",对她而言有特别大的治愈力量,她好像开始有勇气了。
  当她说出来,才发现群里几乎所有女性都有过觉得"我不够好"的困扰。能相信自己"我够好"就有无比力量了。
  还有一次,有一位问题比较多的妈妈找到我聊。
  她的生活非常不如意,从小她的妈妈就对她大量贬低。她的婚姻不幸福,丈夫几次动手打她,她提出离婚,抗争了两年才终于离婚成功,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她为了养家,和朋友在另一个城市开店做生意。她遇到很多困境,母亲帮忙带孩子,对他们仍然充满贬低。儿子成绩不好,她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对儿子发脾气,之后又后悔。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努力学习、读书、健身,希望多存点钱,早点回家完全陪伴儿子。
  我问她,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她说,非常好,经常谈心,孩子很喜欢和她在一起,也经常相互说爱。
  我跟她说,她也需要更爱自己一些,更相信自己。外在环境不利,也充满贬低的话语,她更需要给自己一些信任,这样也才能给孩子更多支持。
  她说,我懂了,我改变不了我妈妈,但可以改变我自己。
  我说,不是的,你改变不了你妈妈,你也不用改变你自己。你已经很好了。没有几个人能在你的处境中向你这样自强,你已经很好很好了。
  同样的,她也是在意识到"自己够好"这一点的时刻,就感觉有一丝光亮出现在生活里了。这丝光亮,来源于她看见了自己。
  我不反对女性抗争。
  如果真有压迫、残酷和不公正,我赞同抗争到底,甚至复仇。有一部叫《薄荷》的电影,是讲孤身一人的女性复仇的故事,我非常喜欢。
  但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只是因为,我不认为女性需要在"夺取社会评价"方面太过花精力,对女性的歧视观念、言论有很多,但是最好的方法,不是通过争取,让这些观念认可女性,而是让女性可以敢于无视外界观念,相信自己。即便我们通过争取,让全社会都认可女性、夸赞女性,又怎么样呢?女性还是在为外界的评价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
  一个独立勇敢生活的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能: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不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只要这两点,就足够了。所有的独立、尊严、自由和理想,其实都只在于能按照自己的价值去生活。想达到这两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一个人意志坚韧,付出持久的努力,抱着纯真的善意,看见自己,相信自己,聚焦而专注,才有可能做到。这种情况下,就更不值得为了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精力。我们可以无视他们。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让全世界都不敢歧视女性",而是"无论世界上有多少歧视声音,我们都能相信自己,做好自己"。
  除此之外,我对男性和女性的理解还有一点想说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是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无数差异的个体。
  有的男性不尊重女性,但也有的男性非常尊重女性。
  女性需要的是其实不是战胜全体男性,而是筛选出尊重自己的人,和尊重自己的人合作,不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如果把全体男性当作对手,其实也把很多尊重女性的人,变成了对手。这样不能让女性整体更受尊重。
  无论任何性别,都应该筛选出尊重自己的人,和尊重自己的人打交道。有些女性不尊重女性,甚至甚于男性。我们合作的标准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性别。
  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一概而论,反而忽略了价值。
  真正的平等,既不是男性战胜女性,也不是女性战胜男性,而是男性和女性没有区别,都把对方当成是和自己一样可尊重的人,都当成大写的人。这固然是太遥远、目前还达不到的状态,但我还是希望向这个方向努力——弱化性别差异,而不是强化差异。
  精神分析有一种"反向形成"理论,会讲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病态依恋和攻击,可能是一体两面。心里对另一个人有着强烈的依恋,但是又得不到回应,于是不停想要攻击对方,憎恨对方,以此来掩盖内心深处因为依恋而产生的失落和恐惧。这种攻击,是某种求关注和求认可的反向形成。
  男性和女性,本不应该相互攻击。
  当女性成为了母亲,身份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苛刻,在于正反都是错。不生孩子,被很多人攻击。生了孩子,还会被很多人攻击。生了孩子之后,困难的事默认都是妈妈的,隔在孩子和家人的几重压力中,还经常陷入自我攻击的怪圈。越是做得多,越是痛苦于自己做不好。
  在个别女权主义的狭隘论调中,结婚生子仿佛就是陷入了传统的"圈套",就是"不觉醒的女性",因此痛苦都是自找的。仿佛想要活得好,只能单身终身。
  但这样是不公平的。是否结婚生子,本身就应该是独立和自由的选择。选择结婚生子,也仍然是需要尊重和珍惜的女性。真的女性主义,对所有年龄、境遇的女性都充满同情。
  妈妈也是自由而珍贵的灵魂。生了小孩,只会对世界更有温情,更懂爱,也更懂自己。跟着孩子一起长大,是自我的一次重生。懂得觉察的妈妈,内心中有更为丰富的人生理解,对自我和他人都更宽容,也更有反思。
  只是妈妈的困难,需要有人支持。不仅是外部支持,更多是内部支持,也就是让妈妈能看见自己、理解自己、相信自己,从内心获得力量。这和改变世界无关,即便是各种革命后的世界,仍然有很多人因为长期被忽略、被贬低而内心灰暗,让内心发光只因灵魂被看见。而这又和改变世界有关,能让妈妈对自己温柔,也就能对孩子温柔,在温柔中长大的孩子,未来对世界也会多一分温柔。世界会因此而改善。
  妈妈的人生,仍然是独立个体的人生,有爱,也有自我。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可以不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可以和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不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
  这就是我心中的女性主义。
  这样的境界很简单,也很难。但是它值得努力。
  为了帮助父母们坚定信念、摆脱焦虑,童行学院推出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在这里,我们卸下疲惫,放下不安,在温暖有爱的氛围中陪伴彼此成长,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聆听专业书籍的讲解,一起平等地交流、深入地思考,以勇敢和智慧去面对孩子与自身的成长困境,做成长型的父母,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
  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讨论一个话题。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原文精选阅读、讨论总结、思考作业,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互动话题#
  你对女权主义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更多限时特惠!

无油烤鸡柳在夏天的这趟列车上,没有人迟到但有人超重随着地摊的兴起,各种小吃又香彻街道啦每次路过总是忍不住来一点小吃,尤其是炸鸡柳,每次十米开外就能被香到,每次都要来一点。所以,在夏天的这趟列车上,没有人迟到,但有很多人超重啦!今天油浸小番茄弥漫着西西里风情酸酸甜甜的油浸小番茄可以直接搭配面包作早餐,还可以用来做意面披萨,而且还是经典的佛卡夏面包的必备材料。(其实就馒头,也挺好吃的)最重要的是做法没有难度,西餐小白配上它也会让你的菜肴自制薯条秒杀KFC,外酥里嫩,小朋友最爱今天教大家做薯条,在家就能做出和KFC一样好吃的薯条,100纯土豆无添加,小朋友也可以放心吃。外酥里嫩,酥脆可口的薯条,蘸上酸酸甜甜的番茄酱,简直不要太惬意了食材土豆3个玉米淀粉适高颜值,无敌好吃,超过瘾抹茶麻薯软欧包我喜欢,以面包阅读世界。在所有的西式面点中,软欧包有着独特的地位,揉擀发酵烘烤,每一步都极其考究,配以精心挑选的食材,最终得以成就曼妙的滋味。松软轻盈的口感,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宝宝最爱吃的辅食,养胃易吸收新手宝妈必备宝宝到了6个月大,宝妈们开始考虑宝贝的辅食问题。该如何添加辅食?该做什么辅食?宝宝既爱吃又易吸收呢?今天小编给宝妈们,推荐两个辅食紫薯米粉泥,南瓜山药糊。这两款辅食不仅色泽鲜艳,而紫薯酥皮泡芙可盐可甜超可爱下午茶今天分享的是少女心满满的紫薯酥皮泡芙,酥脆的外皮裹上冰凉的卡仕达酱,一口下去,超满足一起来一个浪漫温柔的下午茶吧食材酥皮材料低筋粉40克黄油40克紫薯粉1克细砂糖10克泡芙材料黄油香蕉燕麦挞对方向你发出了美食共享底层是用香蕉燕麦烤出来的挞皮,香香脆脆一口咬下去,先是燕麦挞皮的香脆,然后是香蕉的甜味儿,真的是百吃不厌,低脂饱腹又不长胖,减脂期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大胆吃甜品食材燕麦80g左右香蕉在吗?请你吃咖啡今天618,想必大家昨晚通宵熬夜剁手了吧!今天还要工作的你,必须把咖啡搞起来!我们今天跟小法老师学着做下咖啡果冻吧两种吃法,简单又有趣,喝咖啡再也不单调啦!一种是咖啡果冻碎配热牛奶自制花生冰淇淋花生遇上冰淇淋,快乐加倍是跟花生battle的一个食谱,搭配了冰淇淋的宝藏口味,花生冰淇淋。仔细品品是有小时候吃狮子王花生冰糕的味儿了超香浓!在里面又加了烤熟的花生和巧克力豆,快乐加倍!食材自制花生酱15抹茶白玉卷夏日专属网红甜点软软糯糯的外皮,包裹着软软的蛋糕和甜甜的奶油,吃起来冰冰凉凉,入口即化,比冰淇淋还好吃,一口下去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食材抹茶戚风蛋糕胚蛋清4个蛋黄4个玉米油55g牛奶70g低筋面粉芝士烤牛奶牛奶的神仙吃法,一口就上瘾小编最近收到了海氏的粉丝微末(小红书272124701)发来的美食诱惑,i7风炉烤箱好像让她解锁了新的技能,每天下班后,都能用烤箱做一些快手美食烤鸡排烤薯角芝士酥枣糕都是一些简单快
别再误会自己是个好人了缺少边界感的好人,不做也罢我不喜欢坏人,也不喜欢太好的好人,相比较坏人或者好人,我更喜欢正常人。A是一个我很熟悉的朋友。前几天他来找我,探讨内心中的困惑。A在出差前因为工作时间繁忙,陪伴时间不够,刚和女友吵作业拖延,成绩差父母如何做,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畅销书子的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不要让他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发号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对海洋的渴望。同样,父母如果想让孩子不再慢吞吞,也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渴望抚养孩子外行看成绩,内行看人格外行看智商,内行看逆商引言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成绩优秀,但是很少有人将二者与孩子的人格联系起来,事实上,智商本身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后天环境也同样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而成绩更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外显表现心理学深度剖析什么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被家长无意识塑造和引导的,而一个好的父母,就是能够充当孩子心理容器的人。前几天有个家长问我,她的孩子才七八岁,天天怕死,总是担心自己会死掉,担心爸爸妈妈会死掉,我们终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破除自恋,走出亲密关系的孤独人与人的相处,常常是一场误会。这个世界上最深切的误会,莫过于我爱你,但你却感觉不到。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误会更是屡见不鲜父母爱孩子,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压迫妻子依赖丈夫,但丈夫感受心理学面对指责,仍能淡然处之,不过是因为看懂了潜意识的秘密所谓爱自己,就是有能力让自己终生成长。前两天上课,一个同学讲了一件小事,挺有意思。她的女儿告诉她,在她们一家出去的时候,奶奶在车上说了一句话这个车里坐着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当时她佛系真淡然,还是保护色?心理学深度剖析佛系背后四种恐惧乘风破浪的姐姐大概是这个夏天最热的节目,我从第一期就开始追,还为此专门开通了芒果会员,但是我从来没写过一篇关于浪姐的文章。直到最近,浪姐风声下去,接近尾声,我才萌发准备拿其中的人物当对方态度强硬时,你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吗?心理学解析情感操控一个男人出轨了,一系列出轨的迹象都摆在了女方面前,比如他频繁的跟一个他不认识的陌生号码联络手机里有未删除的暧昧短信,以工作为由推掉约会新的日程安排,需要他每周周末都出差等等。面对女边缘型人格障碍我爱你,但我要折磨你我恨你,但请别离开我我爱你,但我要折磨你我恨你,但别离开我你的关系里(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是否有这样的人情绪化喜怒无常对你好的时候感觉ta像个天使,但是翻脸比翻书还快情绪来去迅速,你搞不清自己那句话就惹我很作,没安全感喜怒无常,我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你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能定义我是谁。我的本质,是我选择成为的样子。卡尔荣格在最新一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有一段蓝盈盈和张含韵的对话。蓝盈盈说我全身散发的都是我要成长我要让我这一辈子过心理干货曾经的我,伤害了孩子,现在该如何面对他的恨意?今天的文章依然来自读者留言看了昨天的文章,和我自己很像,现在就掉在深深的自责内疚的洞里出不来,以前总想改变孩子,现在认识到是自己的问题,自责也是自己太自恋了,想做100分的妈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