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读古文观止,发人生感慨

  有时候,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了,为什么对自己没有弄明白的字,非要去弄个明白呢?弄明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不弄明白又有什么坏处?
  老大昨晚受寒,晨起头痛,不想去上小提琴课。我无聊,照例打开电脑,想着最近读《古文观止》卷四,大都过了一遍,只剩下"谏逐客书"和"卜居"两篇了。心下甚是喜悦,昨晚读"乐毅报燕王书"的疲累一扫而空。
  不过,等我刚读到李斯"谏逐客书"第一句时,就卡壳了,人生真是烦恼啊。心下思忖:那些写文章的古人,有事没事总用一些后人不懂的词汇干什么嘛,这不坑人吗?
  文章第一句是: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为其主游间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其中,"一切"和"议"似乎有点问题。
  稍查字典,可知"一切"应是副词,作"一律、一概"解,没有什么疑义。可是"议"字呢?
  查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议"字作动词,有以下义项:
  1、"议论",则"李斯(被)议论也在驱逐之列",不通;
  2、"讨论",则"李斯(被)讨论也在驱逐之列",不通;
  3、"审理",则"李斯(被)审理也在驱逐之列",不通;
  4、"主张",则"李斯(被)主张也在驱逐之列",不通;
  查《古文观止》各版本注释、译文,可知:
  1、上古版译为: "李斯也在计议驱逐之列"; "议"字似乎作"计议"解,但按原句,似应该为"李斯计议也在驱逐之列";
  2、岳麓版译为: "李斯也是在议论中要驱逐的一个"; "议"字作"议论"解,译文加了判断词"是",把原文调整为"李斯亦在议(之)逐中";
  3、中华版译为: "李斯也在计划被驱逐的人之中"; "议"字作"计划"解,和上古版差不多。(我发现上古版和中华版的译文很多地方都差不多,不知道这两本书谁参考了谁)
  联系上下文----
  1、上文是:秦国宗室大臣请一切逐客;
  2、本句是:李斯议亦在逐中;
  3、下文是:斯乃上书曰;
  我们先把"议"字去掉,即: "秦国宗室大臣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翻译为" 秦国宗室大臣请求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驱逐名单之中,李斯于是上书(秦王)说"。 逻辑上完美,通顺,没有一点瑕疵。唯一的问题是,既然如此完美,作者是吃饱了没事干?硬加一个"议"字进去,干嘛呢?吃饱了撑的啊?关键是,虽说《战国策》的作者不一定就是刘向,但司马迁写《史记》"李斯列传"时,这句话完全是照抄上去的。难道那个自称"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司马迁也看不出这个字是多余的?试比较一下:
  《古文观止》战国策选文"谏逐客书"原文是: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为其主游间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是: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曰。
  但如果这个字不是多余的呢?问题就似乎不那么简单了。
  于是,"内事不决问百度",我穷尽百度所有"议"这个关键词的网页,查到:
  1、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墨子·非儒》有"博学不可使议世";
  2、王引之云:"议,读为仪。"《易·系辞上》有"议之而后动";《国语·郑语》有"昔先王议事以制";
  上述两个"议"字,似乎都是"谋划"的意思,但既然"议仪古通",就再查"仪"字----《国语》有"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仪,量、度)
  因此,"议"有"忖度,谋度,推测"的意思。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学问还是很靠谱的。
  再来翻译一下: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为其主游间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试译: 秦国宗室大臣都向秦王进言说:"(各)诸侯(国)来事奉秦国的人,(不过是)替他们的君主游说离间秦国罢了,请求一律驱逐客卿。"李斯自忖也在驱逐之列。李斯于是上书(秦王)说。
  因为还没有买《辞源》,所以,我不知道在《辞源》中"议"字作何解。但我知道,很多字的义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湮灭了,一些小型的字典也已经不记载了,除非是大型词典如《辞源》者。
  我清楚地记得,在《左传》"展喜犒师"一文中,有一句"诸侯之望曰"的"之"字让我困惑很久。后来我才查到"之"字的本义是"出,生出,滋长",因为"之"字的形象就是"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艸,音草,百卉也;屮,音草,草木出生也, 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一"是指篆文"之"字下面的这一横)。因此,"之"字的本意是"草木从地下萌生,枝叶渐渐长大。"
  因此,"之"字在"诸侯之望曰"这一句中的意思就是"萌生、滋长",即"诸侯萌生希望说",而不是"诸侯都盼望说"。然而,我查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和中华书局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均未记载"之"字的本义。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大概这个字的本义后世已经都不用了吧。可是,我们的先民曾经用过,我们要读他们写的文字,理解他们当时的思想,势必就要知道他们使用某个文字的原意。(以下是"之"字篆体)
  "之"字篆文
  可是,现代的我们需要知道几千年前的左丘明他们当时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囫囵吞枣读一遍不就行了吗?也许大体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可以了。果如此,那么后人不知前人,后后人不知后人,一代不知一代,则何以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然后再往前看呢?我们不是要"为往圣继绝学"吗?可是,我们就是能站在先人肩膀上又如何呢?百无一用是书生啊,那些优雅的美,似乎都在金钱的面前不堪一击。
  又想起韩愈来。史书记载,他中进士之后,向当朝宰相赵憬、贾耽、卢迈连续三次上书,明其志,诉其苦,以求取仕途,希望能得到宰相的擢( zhuó)  拔任用。可是,如今谁还记得赵憬、贾耽、卢迈这几个位极人臣者的名字?但我们谁能不记得韩愈?谁能不读韩愈的文章?你自己不读,你孩子也必须读;你孩子读了,你孩子的孩子还是要继续读。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永远无法不和韩愈打交道。但你可以永远不用知道那几个宰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悖论。就当时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当宰相,位高权重,荣华富贵。就青史留名而言,人皆欲做韩愈。
  又想起农村老家,有个邻居十九岁的儿子,近日和一个十七岁的女孩结婚了。这个年龄似乎应该才刚刚开始读大学,但他们却已经结婚了。自家侄女,名校理科博士毕业,也是在最近才刚刚结婚。我有时候就想,这是不是就是人类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代表事件?在人类再生产中,这个生产资本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孕育一个孩子,还是漫长地养育一个孩子?
  可是, 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的扩大再生产,最终可能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而投入较小的简单再生产,极有可能选择生两到三个孩子。扩大再生产只一代人的时间,简单再生产却可能迭代了两代。扩大再生产的系统更复杂,所需要的资源更多;简单再生产的系统单一,所需要的资源更少。意思是说,进化是漫长的,不进化是迅速的。如同浅层学习是容易的,而深层学习是艰难的。出门向左,还是向右?这是个问题。但是,进化的本质难道不是一直是从低级向高级迈进吗?难道还有从高级往低级进化的吗?
  又想起自己读《古文观止》。我们应该停留在浅层阅读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市面上的书总是不深入呢?我们完全是有这个智慧的。最近因为一直读《古文观止》中的左传选文,我还想起《左传》来。我平生读过最好的《左传》版本,就是杜预注、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正义》。读这本书,就像杜、孔两位智叟都坐在讲台,你一言我一语给我们细细讲读《春秋左传》,他们的解读,甚至比原文还好看。再深入地想,当年孔夫子用极其简略的语言撰写《春秋》经,然后,每天拿着一片竹简,每天只讲一片竹简上的字。比如,今天讲"元年,春,王正月",明天讲"郑伯克段于鄢",后天讲"周郑交质"等等,这个场景实际上类似于苏格拉底的广场辩论,没有一定智慧的人,本质上是无法参加讨论或辩论的。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心情也好了很多。我在心里鼓励自己,继续深入读吧,智慧是永恒的,而衣食住行,温饱即可。智慧的享受,甚于温饱的享受。其是之谓也。就这样。

停止内耗,享受每个当下01hr最近各个平台上最多的就是关于心理性疲劳方面的问题,比如每天累如死狗,赚钱还不多,身心疲惫,想逃又不知逃到哪里去觉得工作好艰难,还要照顾家人孩子,越来越焦虑,我该怎么办借工作荣格几乎所有的不如意,都源于你的内在小孩01hr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莫名感到悲伤抑郁愤怒,控制不住得发脾气或感到崩溃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经常用作讨好来换取伴侣的关心人际交往中不敢拒绝,不敢表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只有未被了解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里包含着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开这个信息,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80身病是由心病造成情绪是如何装进胃里的?01hr情绪在身体里产生,也在身体里累积身体和情绪就像大树的树干和树枝,是一体的。身体是树干,情绪是树枝,树干影响树枝生长,树枝决定树干健康。身体和情绪谁也离不开谁。情绪在身体里产当下的一切,正好都是你所需要的01hr虚假的意志力每当我们企图让某件事发生时,就是在对自然的秩序产生怀疑,你不相信本体会依循它需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份怀疑最初所以会产生,本是源自于对当下的排斥。在运用我们的基本你对痛苦成瘾了吗?习惯于做失败者,或者一定要做成功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痛苦成瘾,以此处罚自己来重复感受那个痛苦体验。曾经牙痛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颗松动的牙齿,如果你不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但是,人到中年混得再难,也要吞下这10个暗道理,你会活得轻松起来1。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可以解决99的问题,剩下的权力可以解决。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人的一生,要尽量有钱,因为有钱可以解决99的难题要绝对注意健康,健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风景席勒说过,真正的友谊是诚挚的和大胆的。朋友之间真诚往来便好,无需阿谀奉承,无需言不由衷。真心的朋友,不用甜言蜜语,真诚相交,实话实说即可。有些实话,也许很痛,可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如果梦见一个人,就意味着对方在想你,心理学告诉你事实从古至今,梦境便是许多人所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一部分观念中认为,梦境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可也有人认为梦与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梦中梦到的事物,很有可能是现实的反面例子。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习无法替代心理咨询01hr自学心理学真的能自我救赎吗?心理学现在挺火,为了使心灵成长,亲近心理学的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第一类读书,包括了科普类的书籍,也包括专业性的书籍。第二类是网络音频。第三类脱口秀大会4谈心理健康,他被确诊为YI郁症,观众笑不出了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一期主题是没关系,我也有病。选手们一个个妙语连珠,吐槽自己的容貌焦虑年龄焦虑体像障碍全场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直到有一位男演员出场,观众都笑不出来了。这个冷场的男人
内敛于心,不露于形或许你自我感觉很优秀,或许你又不经意间表现的很骄傲,你的成功给了自己无限的信心,让你超越了大多数人,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你沾沾自喜,俯视下空,享受着众人的膜拜,开始渐渐的迷失自己如杂草般活着妈妈在生前,曾今截肢过左边小腿,爸爸带我把它埋在了河边,等她过世后,我们寻遍所有都没找到,未能让她完整的走,我和爸爸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无奈当时正是刚刚实行火化政策,家里的亲戚都骂有时候一味的忍让只会让自己更加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慢慢明白一些事,不是你竭尽全力,就会如愿以偿。有些回报,与付出并不是等价交换。所以,工作中始终记住,沉默是金。特别是在自己情绪低落时,尽量少说话。明明道理都懂,可就是喜欢跟自己过不去,这是什么样的心理?之前,听到有人问人生中最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说,人生中大多数的痛苦不是别人给你造成的,而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每个人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第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不要深刻,只要简单你以为你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吗?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都在寻找着人生的意义,我们都以做个好人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毕竟这世上多一个好人,就会少一个坏人,但还有一部分不算好,也不道理都懂,关键是做不到最近看了很多关于一些心灵鸡汤的文章,其实我看的时候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可是再联想一下自己能否做到,答案是做不到。小文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烦恼,由于平时性格比较好,所以别人有什么事卢悦丹别人说的道理到底该不该听?我的写作目的帮更多人不再拖延今天是我分享的第366篇文章以前我对自己有一种很深刻的自卑因为我对周围的事情都不上心,不留心观察平时常见的东西,所以总是在该用一些常识的时候,变得傻乎乎卢悦丹怎样找适合自己的知识付费老师?我的写作目的帮更多人战胜拖延今天是我分享的第365篇文章本篇又名怎样部署属于自己的外脑团队?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你需要老师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这篇文章你可以不再继续看了。如卢悦丹如果你拖延,请远离不停给你讲道理的人我的写作目的帮更多人不再拖延今天是我分享的第375篇文章经过这么久对拖延的人的观察以及自我实践,又基于我无比纯正的想要帮更多人不再拖延的目标,我发现一个人拖延,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老是乱想的人看看1慢慢地的才知道,太在乎别人往往会伤害自己。2慢慢的才知道,对自己好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3慢慢的才知道,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好,因为真正关心你的人很少,有了事他们也不一定会在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1有时正在做一件事,一瞬间脑子里突然感觉自己曾做过这件事相同的场景与感觉,一切都相同。2有时到一个地方,明明第一次去,却感觉非常熟悉,强烈感觉自己来过这里。3有时做过一个梦,很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