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1)

  摘要 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4.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从学院美学走向生活,关注人的当下生存。目前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可视为其开端。
  中国美学百年是在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的目标下,正不断走出古典、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中国百年美学几个主要倾向.还暗示出20世纪中国美学中所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斗争,关于这一点将另文撰写。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基于学生主体的音乐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和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基于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探析一激发学生感知节奏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有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才能真正地激发感知音乐的节奏感,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巧用流行音乐,优化课堂教学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也受到影响,对于音乐,他们不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更多倾向于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具有抒情风趣,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所给学生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让孩子在音乐课中翱翔人类没有想象,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而音乐更是离不开想象。每个人的想象力又是有差异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一音乐教学现状1。教学手段单一老认知语言学架构下的修辞学研究摘要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心理学领域的认知概念和语言学联系在一起,利用认知中的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中的现象,解决了一部分以往难以解释的问题。而修辞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我们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中学课堂的整合什么是call?Call一词是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的缩写,是有关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一门应用语言学。一些call专家们开发出许多计算机辅将来时助动词语义提要长期以来,对英汉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的解释缺少统一的意义解释模式。针对经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对意义的解释所存在的方法论及概念分类的缺陷,后格赖斯语用学者Jaszczolt提出默认语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无外乎听说读写四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挖掘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模式,并且利用其对传统教学进行改进,切实提高大高频动词经验类型及其搭配型式的语料库研究提要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二维及物模式为框架,对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动词make和find进行定性和语料库定量分析,尝试将意义与词汇语法结合,考察两组议论文中高频动词经验类型及其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与研究方法的互补性提要小句关系是语篇建构的基础和语言研究的中枢。尽管语篇分析已成为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小句关系的研究似乎并不多见。HallidayampHasan,Winter,Hoey,M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编者按认知语言学发展至今,实现国外理论的本土化和建构具有中国自己ldquo知识产权rdquo的认知语言学体系,成为我国学者的首要任务。于是,本刊认为,跨学科整合(魏在江)语言现象的
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在涠洲终端的应用研究论文摘要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涠洲终端处理厂与桂林工学院合作研究,采用厌氧好氧过滤组合工艺对终端厂含油污水进行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终端厂旧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量不足的问题,使终端厂污水排放浅析河南省旅游集聚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机制前言2012年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客运网形成后,除乌鲁木齐拉萨和海南,中国各省会城市之间在8小时以内均能到达,这标志着中国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大大沈阳人大破解水污染四大难题2009年12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时,吸引人们注意的不仅是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更多的是目前沈阳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浅谈辽宁省水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措施辽宁省论文摘要文章利用近5年个省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从变化趋势分析辽宁近期水污染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并提出防治水污染的对策1水文水资源状况全省卞浅谈雾霾寒冷天气对河南省设施蔬菜生产的影响近年来,河南省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特别是豫北部分地区冬季空气质量达到极重污染或危险级别。河南省气象局通报了2013年河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雾霾高居第一位,2013年年初(20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7篇)第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现代施工技术研究摘要近些年,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对其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索(4篇)第一篇衬砌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水利工程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社会工程,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新技术及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及成本的控制摘要本文结合本人所负责的项目实例,从业主方的角度入手,针对工程质量与成本方面的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成本控制质量与成本是房屋建筑建设全过程中的管理核心与前提。只探究SWOT分析的南水北调项目(商洛)水源地尾矿库安全管理模式0引言尾矿库是矿山企业进行生产的必要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一旦失事,将给周围环境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尾矿库数量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及目标原则摘要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顺利实施的主要保障。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功能导向环境景观等因素,结合整体性地方性生态性原则,保证水利工程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下水处理方法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日益增多。现代的建筑在高度上越来越高,而地基深度却越来越深,对地下水的处理要求也比以往传统建筑的要求高出许多。众所周知,一旦地下水位高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