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 社会 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 经济 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 中国 ,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 发展 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Halal,1986)、"后 工业 资本主义(Nelson,19
  9
  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Thurow,1996 )。   我们在这里描述和解释的是,在美国新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美国的社会结构(职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 影响 ?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 自然 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1.22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1.3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1.27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Goods-producing )和服务生产业(Service-producing)两大类,从1957-1996年,美国就业结构的最显著变化,就是物品生产业中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服务生产业中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大幅度上升,在全部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中,前者的比重从32.5%下降到15.3%,后者的比重从12.7%上升到28.7%(见表1)。   表1 1956-1996年美国非农业从业者就业结构的变化 %   ========================================================================   物品生产业 服务生产业   矿业 建筑 制造 交通 和公用 批发业 零售业 金融 保险房地产 服务业 政府 1960 1.3 5.4 31.0 7.4 5.8 15.2 4.8 13.6 15.4 1980 1.1 4.8 22.4 5.7 5.9 16.6 5.7 19.8 18.0 1996 0.5 4.5 15.3 5.3 5.5 18.1 5.8 28.7 1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这里的服务业包括农业服务、旅馆业、个人服务、商业服务、汽车服务、修理业、音像服务、   娱乐业、健康服务、 法律 和社会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等。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atics , U.S.Department of Lab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Vol.44, No.1,   January 1977,p.44. 表2 1996年美国的职业分层结构   =====================================================================   总数 白人 黑人 百分数 100.0 100.0 100.0   干部、经理和专业人员 28.8 29.8 20.0   干部、经理 14.0 14.7 9.0   专业人员 14.8 15.1 11.0   一般技术、销售和行政管理者 29.7 29.8 28.6 销售代理 12.2 12.5 9.0 服务业人员 13.6 12.5 21.9   个体家庭服务 0.6 0.6 1.0 其他服务 11.2 10.3 18.0   精密生产、工艺和维修人员 10.7 11.1 7.9 机器操作、装配和检查人员 6.2 5.8 8.8   交通和物质运输 4.2 4.1 5.7   装卸、设备清洁、帮工等 4.0 3.7 6.1   农业、林业和渔业从业者 2.8 3.1 1.0   =====================================================================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U.S.Department of Labor, Household Data, 1997. 在一个相当长的 历史 时期内,就业人员中服务业人员比重的增加一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当服务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标志上升到75%以后,它的变动弹性就很小的,在就业结构仍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这一指标对这种变化的解释力减弱了,我们必须根据现实的变化寻找新的解释指标。 目前 人们比较一直的看法是,应当以就业人员中从事信息处理业人员的比重来取代服务业人员比重,作为衡量就业结构变化升级的新的指标。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卡斯代尔思(M.Castells)在这方面作了很有意义的尝试,他将所有的非农产业划分为物品处理业和信息处理业,物品处理业包括矿产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业、商品批发零售业,而信息处理业包括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交易业、咨询和服务业、政府管理业,结果发现,1970-1991年,美国非农就业人员中物品处理业人员的比重从61.2%下降到51.7%,信息处理业人员的比重从39.0%上升到48.3%,新指标对这一时期就业结构变化的解释力与服务业人员比重的指标是一致的,因为从现有的统计指标来看,同期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4.0%下降到24.9%,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6.0%上升到75.1%,但新的指标对90年代以来和未来就业结构变化的解释力更强,随着这一指标在定义和统计测算上的完善,它会很快在发达国家中被普遍采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在就业中比重 26.3% 25.4% 14.4% 8.1% 4.6% 4.5% 4.0% 3.5%   非农产业中:   工业 48.0% 43.3% 39.2% 38.2% 34.0% 30.5% 27.7% 24.9% 非农产业中:   物品处理业 73.3% 69.0% 69.4% 65.8% 61.0% 57.3% 54.7% 51.7% 服务业/工业比率 1.1 1.3 1.6 1.6 1.9 2.3 2.9 3.0   信息业/物品业比率 0.4 0.5 0.4 0.5 0.6 0.7 0.8 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此表中的工业 矿产业、建筑业和制造业;服务业 工业以外的其他非农产业;物品处理业   矿产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批发零售业;信息处理业 通讯业、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交易业、服务和咨询业、政府管理业。   二、美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表4 美国家庭和住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   =====================================================================   年代 家庭收入基尼系数 住户收入基尼系数   (families) (households)   1947 0.376 ---   1950 0.379 ---   1960 0.364 ---   1970 0.353 0.394   1980 0.365 0.403   1990 0.396 0.428   1995 0.421 0.450   ======================================================================   注: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   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而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 ,1997. 表5 美国住户的财富分配状况(不同等级住户平均每户拥有的财富)   =====================================================================   最富0.5% 次富0.5% 第3位9% 第4位10% 底层80% 基尼系数 (21%) (20%) (22%) (17%) (18%) (90%) (41%) (34%) (26%) (0%) ======================================================================   注:括号里的数字是每10年的增长率。美元数字是每个财富等级中平均每个住户拥有的   不动产和动产减去债务后的市场价值,它不包括消费耐用品的价值和 社会 保险等无法   转换成货币的金融资产的价值。   资料来源:Frank Levy,Income and Income Inequality,1994. 表6 1989-1994年美国家庭收入的年度变化   ======================================================================   家庭收入等级 1994年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年度变化   1989-1994 - 次高的5%家庭 $107,504 +$1,830   第3位的10%家庭 $79,386 -$1,669 中间的20%家庭 $36,641 -$2,390 最低的20%家庭 $8,875 -$866   ======================================================================   资料来源:L. Mishel and J. BernstEin, The State of Working America,1996-1997,Table 1.9,p.60. 美国近年来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加剧引起美国学术界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 政治 学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美国政界和舆论界争论的热点。这种争论也反映到对美国目前阶级阶层的 分析 和研究中。 表7 1960-1990年美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   ========================================================================   阶级分层 1960 1970 1980 19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所有者:   经理 7.50 7.57 7.95 8.25 专业经理 3.87 4.41 5.06 5.99   专业人员 3.53 4.53 5.49 6.90 半技术非技术工人 44.59 45.13 44.05 41.15   所有者:   小资产阶级 5.54 4.09 4.53 5.19   雇主 7.86 5.33 4.77 4.71   ========================================================================   资料来源:E.O.Wright, Class Counts:Comparative Studies in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99.   三、美国80年代以来 影响 社会 结构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   1.技术转型导致中产阶级人数规模和中间层的缩小 但是,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 工业 的快速发展,美国进入一个新的技术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其标志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迅速普及和被采用,从而使管理、通讯、市场 分析 、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这种降低使信息技术成为对劳力和资本具有替代意义的新的竞争比较优势,也使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很多从事白领工作的中间管理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也被 计算 机所取代,就象当年机器曾取代并在继续取代很多从事蓝领工作的体力劳动者一样。 尽管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情况较好,但各大 企业 对中间管理层和中层收入的人员裁员较多,如仅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裁减69650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裁减38500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减33525人,波音飞机制造公司(BoEing)裁减31000人,通用电力公司(GE)裁减9825人,美国航空公司(AA)裁减6769人。而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又多集中在需要高度专业技术的工作,根据美联社1997年对美国最大的一百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尽管克林顿要求企业为福利领受者提供就业机会,但3/4的企业无此计划,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力公司、联合讯号公司(Allied Signal)、明州矿业制造公司(3M)、埃克桑石油公司(Exxon)以及数码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等都表示,他们公司虽然有职缺,但只需要具有高度专业技术训练的人。1989-1995年,美国在经济增长中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减去裁减的工作岗位以后,净增加660多万工薪(Wage and Salary)就业岗位,其中3/4的新增工作岗位是高收入的管理和专业工作,剩下的1/4是低收入工作,而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的工作岗位反而减少了近112万(参见表8)。   表8 美国1989-1995年就业岗位的变化   =======================================================================   1989-1995年就业变化(万人) 1993年中位周薪(美元) 净增加的低收入工作 264.6 $230-$341 =======================================================================   资料来源:R.Ilg," The nature of employment growth", Monthly Labor Review, June 1996, U.S. 近年来,美国的中间家庭收入水平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1979年以前,美国的中间家庭收入水平一直是上升的,1947年是19088美元,1967年是33305美元,1973年是38910,1979年是40339美元,此后一直停滞不前,到1989年是42049美元,但是到1995年,中间家庭收入水平反而下降到40611美元。   2.经济的全球化使美国平均工资下降 美国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建立了全国最低劳动工资标准。但是这一标准不是随物价上涨而自动调整的,而是每次调整都要由国会通过新的法令。美国每小时的最低劳动工资,1956年是1美元,1981年增加到3.35美元,1990年增加到4.25美元,1996年增加到4.70美元,1997年9月增加到5.15美元。但是,由于物价增长的更快,最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1997年一个整时工的最低工资一年是10482美元,其实际购买力比1968年的最低工资下降33%。换句话说,以1996年10月的美元价格计算,每小时最低工资购买力,1968年是7.58美元,而1997年是5.02美元。   3.对企业放松控制和松绑(Deregulation)降低了就业和工资保护   从7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实行一项对企业放松控制和松绑的,主要 内容 是取消或者减少某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的进入壁垒,放松政府对企业利润率、工资、裁员等的控制,在更多的原来国家控制的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业较低内部的管理成本和市场成本。特别是从里根政府开始,减少政府的调整和干预措施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一种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受雇者、特别是低收入的受雇者,他们在就业和工资方面的保护被削弱了。 随着工资收入者收入差距的拉大,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差距也拉大了,1968年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56%,到1996年,最低工资只是平均工资的40%。   4.工会力量的衰落使工人罢工的制衡能力减弱   工会运动一向是社会和收入不平等的制衡力量。但从 历史 上看,与欧洲的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的工会在影响政府政策方面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近十几年来,美国工会的力量更加衰落了,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产业工人的数量减少了,也就是说,作为工会的阶级基础的那个劳动群体在整个就业人口中比例减少了,另一方面,雇主阶级在政府的支持下对工会变得更加强硬,而工会对雇主阶级的制衡能力和谈判能力都被削弱了。特别是80年代里根政府执政伊始,面对航空运输管理人员的大罢工,采取强硬手段,解雇1万名罢工人员,对工会运动形成沉重打击,也成为在罢工运动中对罢工工人采取严厉态度的范例,从此工会运动也更加走向衰落。 由于美国劳动者中工会会员比重的下降,罢工作为美国工人增加工资和福利的传统武器也受损害,罢工的次数明显减少了,1980年以后罢工次数下降的更快,美国工人1970年罢工381次,1975年235次,1980年187次,1985年54次,1990年44次,1995年31次,1996年37次。 造成近几年美国工会力量快速衰落的直接因素,可能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强使美国企业主通过降低劳动成本增加利润的欲望更加强烈,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他们也更容易通过转移生产基地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另外,美国的雇主阶级传统上历来就把工会视为斗争的对手,而不是视为工人利益的正式代表和集体谈判的对话者。 5.政府财税和福利政策的变动削弱了再分配能力 近十几年来,美国政府在两党轮番执政的过程中,实际上有一个基本的政策调整方向,就是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压缩政府开支和福利领域实行市场化改革。在里根、布什执政期间,由于推行和坚持"星球大战"计划,致使国防、军事及其 研究 的经费开支大量增加,财政赤字不但未减反而迅速上升,从1992年起,美国财政赤字才开始下降,1992-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从2900亿美元下降到1070亿美元,但政府财政开支的压缩,很多方面涉及到医疗资助、职业培训、公共 交通 、义务 教育 、食品和住房 发展 计划等等。 表9 1996年各家庭收入组的收入税增减情况   ========================================================================   家庭收入组 1996年税前平均年收入 1996年税收平均增减   (由于1977年以来的税法变化) 4%次高收入户 151,570美元 -512美元   15%第3高收入户 65,900美元 768美元   20%中上收入户 53,020美元 429美元   20%中等收入户 35,540美元 314美元   20%中下收入户 21,580美元 150美元   20%低收入户 8,670美元 -347美元   ========================================================================   资料来源: "Average Tax Changes Since 1977 by Family Income Group", Citizens for Tax Justice,   March 1996.   近若干年来,美国实行新的福利改革法案,压缩了几百亿美元的福利支出,这项福利改革的主旨是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福利领域,实际上是在福利事业领域推行私有化。福利事业作为公共服务领域,以前是基于社会需要、政府财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政策取向来组织的,而不是基于价格和利润。但美国福利改革法案的制定者认为,要想保证福利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降低福利的成本,而要降低福利的成本,就要在福利领域导入市场的竞争机制,也就是说要把一部分福利组织转化成自负盈亏的具有私人 企业 性质的部门。但这无疑会明显地 影响 到中层和低层收入家庭的利益。   美国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很可能是美国近年来经济较快增长和保持较长增长趋势的重要原因,而中产阶级的规模缩小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这种新的趋向, 目前 还难以断言究竟是新条件下的过渡现象还是一种长久的趋势。虽然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动使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比重快速下降,工会力量也随之衰落,但贫富差距的扩大肯定会成为社会稳定的一种威胁,特别是在中产阶级跌入下层的人中越来越凝聚的不满情绪,很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爆发点。在新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经济增长时期,这种社会冲突可能会被掩盖或有所缓解,但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状况,目前的中产阶级中地位下降的人就可能成为导致社会结构重组和力量对比变化的新的因素。不过,目前美国的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中产阶级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信息技术冲击下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迅速转变的必然代价,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所作出的反应,美国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弹性可以缓解由此产生的负作用,并在长期的增长和繁荣中使所有的美国人最终分享到增长的成果。不管这种看法的解释力是否可靠,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近几年来美国与欧洲高福利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的确明显地扩大了,而且扩大的趋势似乎还在加速。在全部资源配置愈来愈全球化的情况下,对资源和财富占有的差距也愈来愈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展开。

朱瞻基的无心之举与明代的宦官之祸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位十年(14261435),是明代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在他执政期间,任用三杨赛义夏原吉等贤臣辅政浅探专为皇帝饲养牛羊的机构庆丰司是清朝内务府的机构之一。内务府是掌管着清代宫禁事务的机关,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都由它来承办。内务府事务繁多,下所属机构众多,组成了一个为帝王家服务的庞大机构。广储司都虞司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探析(1)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的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关系?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制度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1)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以公有制为基本形式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要关于建立审计员制度的思考(1)随着审计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摆在审计人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而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安排,包括人力资源制音乐教学中情境模式的价值及其应用毕业论文摘要音乐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模式等等。在新课标所提倡的加强音乐审美教育这1核心理念的指下,确立了以音乐情境教学方法的重要地位。情境埃德加。瓦雷兹新音色观念之价值埃德加。瓦雷兹ldquo新音色rdquo观念之价值摘要处于20世纪新音乐环境下的埃德加middot瓦雷兹,更加注重和追求其音乐作品的创新性。他不满足于当时的音乐表现手法,主张用全新浅谈高鸿笔下的陕北风俗文化镜像文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文艺界对文化也进行了多角度的界定。例如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快感文化与政治提出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初探毕业论文摘要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们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1,谈声乐教学中音色训练的重要性谈声乐教学中音色训练的重要性摘要音色是声乐训练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着重从科学发声方法的特定因素以及其对歌曲风格的技巧性把握和审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音色音色训练音色(mus触键对钢琴音色的影响触键对钢琴音色的影响摘要触键是手段,音色是目的。钢琴音色变化的关键就是钢琴的触键技巧,钢琴触键技术对钢琴演奏音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不同的触键方法对表现钢琴音色的影响。
BIM技术中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BIM技术的引入,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趋于规范化和系安全工程的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安全工程的论文,欢迎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对天水市麦积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铅球课堂动作教学法研究论文摘要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铅球,作为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比起其他项目动作复杂,技术性要求更高。它不仅看起来不够文雅,而且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危险性较大,因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多媒体手段课程特点和创新理念,分析了数据库知识领域的教学手段特点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大实践环节使用创新理念和情景模式的教学方法,以进行详细探讨。关键词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方关于广西永福县田冲一带重晶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论文摘要本文尝试从构造上论证永福县田冲一带重晶石矿重晶石均产于寒武系的构造体系,而与泥盆系的构造体系无关。本成矿带的主要工业矿体呈雁列式分布,而其它数量众多而无工业价值的矿脉,则多受构好雇主的自我修炼论文实际上,在员工的管理上,要实现一种平衡。员工既是成本也是资产。经济低迷时,在这对矛盾之间取得平衡是最困难的,但这一挑战在平时也并未消失。日复一日,无论时局好坏,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的浅谈振冲碎石桩地基加固中的管理与应用论文摘要振冲碎石桩加固松软土地基,形成符合地基或复合土体,以提高其承载力增强稳定性减少沉降量,同时还显著地增强其抗震性能,无论是公路桥梁堤坝和房屋等建筑的软基均可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成复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论文一文献综述目前,学界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水资源承载力置于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则较为缺乏。钟开友(2007)在分析成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水资源可持构建信息技术教育整合模式,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的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整体构想和实施。关键词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研讨论文我国动画电影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曾在国际上享有中国画派之美誉。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出现了明显的不景气迹象,动画市场几乎被美日等外来作品所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