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当代诗二首教案

  中国当代诗二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3、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4、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5、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补充。
  1、作者介绍
  原名曾庆冠,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生的歌》等,其中《老水生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
  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诗选》;散文集《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1994年,出版《曾卓文集》3卷。原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XX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临终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鉴赏品味内容:
  1、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XX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
  (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
  (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
  1、海子写过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
  2、海子的诗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
  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选读海子、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
  2 课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棱锥的概念和性质说课稿范文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棱锥这节教材是立体几何的第2。2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若干基本图形以及棱柱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又一常见几何体。它既是小班科学蝴蝶的成长说课稿两篇小班科学蝴蝶的成长说课稿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与操作,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2尝试用肢体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活动准备1虫卵变蝴蝶的课件歌曲音乐磁带2虫鸟的天堂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省编语文新教材的整体结构是总分总。初一册是总,所谓总就是把语文学习中几个共同的带有关键性的问题,集中起来组成几个单元,让学生一进初中就认识到这些问题同学好语文的关系,引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创意说明本设计用两个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本单元的文章,均是记录成长的话题,我从中可以收获一些启迪。学习本单元,重点是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册教材中的课文,仍然采用文体与内容兼顾的模式来划分单元。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童年趣事,文体为记叙文,这与同属记叙文的第一单元相得益彰。这样第四单元ampnbsp第二课ampnbspampnbsp与山为邻第二课时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热闹的山谷侧重于讲述山区旅游业及其对山区发展的影响。山区自然景观千差万别,有的地方资源短缺交通不便有的地方则善于利用本地自然条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二三课时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
谁的主意好小班教学反思在这次阅读活动中,我发现了我班孩子阅读的盲目性大,幼儿常常会把一本图书打开,忽然又翻到书的后面,一会儿又忽然一下翻回书的前面。因此,我采取师生共读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我和孩子小学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欢迎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一一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揠苗助长说课稿说课稿要把握教材前后联系和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理论依据。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揠苗助长说课稿,欢迎阅读!揠苗助长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课陶罐和铁罐小学语文的说课稿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课文画风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搬家说课稿范文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新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中学数学万能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首先,介绍下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找规律一教材分析(一)课题找规律(二)课型新授课(三)教材位置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四)意图和前后联系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找规律本幼儿园节日说课稿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本文为幼儿园节日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一幼儿园节日说课稿主要设计领域语言社会艺术我的设计思路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