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ampnbsp除法教案

  第五单元 除法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通过学习,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的必要性,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1、买文具 2课时
  2、 路程、时间与速度 2课时
  3、参观苗圃 1课时
  4、秋游 1课时
  5、国家体育场 1课时
  6、探索与发现(四) 1课时
  7、中括号 1课时
  买文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生估算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2、解决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借助视频)
  40 2 = 50 5 = 90 3 = 20 7 =
  30 3 = 70 4 = 80 6 = 9  10=
  30 6 = 40 3 = 60 2 = 2  70=
  ( ) 30=60 ( ) 60=180 ( ) 50=200
  ( ) 40=80 ( ) 40=40 ( ) 20=180
  90 ( )=180 40 ( )=120 70 ( )=140
  师: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
  2、板演(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
  68 2 = 648 8 = 567 5 =
  【设计意图】:结合这3道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初,校长都会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这学期,校长把负责购买任务交给了老师,我准备到文具店为同学们购买文具,你们想和老师一同去吗?
  (板书课题)
  生:想。
  师:(出事教学情境图。)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
  书包20元一个,
  计算器30元一个。
  师:同学们,我们到文具店干什么来了?
  生:买文具。
  师:怎么没有同学关心老师带了多少钱呢?
  生:老师,您带了多少钱?
  师:老师带了——一边说,一边拿出80元钱。(8张10元)为了公平老师打算用这80元钱都买一样的文具,请你们结合80元这一信息,提出只买一样文具的数学问题?
  生: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师:老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研究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小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2、独立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生:因为1个书包是20元,2个书包是40元,3个书包是60元,4个书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 20+20+20+20 = 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 (4) = 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是用80连续减20的方法,即买1个剩 60元,买2个剩下40元,买3个剩下20元,买4个后就没有钱了。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20-20-20 = 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想80里面有几个20,有几个20就可以买多少个书包。80里面有4个20,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 20 = 4(板书学生算式)
  生:……
  3、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会用竖式计算80 20 = 多少吗?
  (老师特别请刚才用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
  生1 4 生2 4
  20 )8 0 20 )80
  8 0 80
  0 0
  师: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www.
  (如果学生能向他们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
  师: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竖式。他们的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他们的商都是4,但是4的位置不同,一个在个位上,一个在十位上。
  师:请你说说"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生1: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是80,就是8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80除以20,就是8个十除以2个十,,我就想乘法口诀"二四得八",8 2 = 4。所以,80除以20,商是4。4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哦,他说的对,我写错了。
  师:你们同意谁的写法?
  生:第一种。
  师:(擦去错误的)这道除法竖式计算题和以前计算试题有什么区别吗?
  生:以前学习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这个两位数还是整十数。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你能结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推理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吗?
  生: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一定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
  4、估一估,练一练。(片)
  师:如果校长给老师14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怎么列式?
  生:140 20
  师:请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生1:因为14 2 = 7所以 140 20 = 7
  生2:因为20 7 = 140所以140 20 = 7
  师:我们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下面请同学们用除法竖式验证。(学生独立计算)"7"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40元是14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14 2 = 7,所以140 20 = 7,7写在个位上。
  生: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14比20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除到了个位,所以7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我们用竖势计算的结果和刚才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就证明我们既做对了,同时也估算对了。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出80元可以买4个书包,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请同学们看看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除法。
  师:老师也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时,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如果你喜欢其它方法也可以用。请同学们快速地用除法竖势来解决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
  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请3名做的快的同学到前面板演)
  5、试一试,探索有余数的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你们和他们的做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通过做这3道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80元只够买2个计算机,还剩20元,这道题有余数。
  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说的真好。你们记住他说的话了吗?
  生:记住了。
  师:请大家齐说一遍。
  生:(齐说)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试一试
  第1关 我是最棒的!
  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然后计算。
  40)80 20)94 60)246
  30)360 20)840 40)562
  第2关 帮助别人,他快乐,我更快乐。
  90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165元呢?独立完成。
  第3关 更上一层楼。
  知识拓展。讨论商的末尾"0"的问题
  老师回到学校把文具店的商品价格向校长做了汇报,最后校长给了老师600元钱,让我去买书包,快帮老师算一算可以买几个20元的书包?你们会列竖式吗?
  师:你觉得为什么商的个位要补"0"。
  生: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60 20,商3,写在十位上,正好除尽,被除数个位还有一个0,不需要再计算,直接在商的个位补0。
  四、畅谈收获
  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快乐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打算快和大家说说好吗?(学生畅所欲言)是的,我们的收获是不小,在帮助老师的同时,你们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功、更收获了快乐。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学生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买文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2、利用上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情境,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板演,说明算理。
  180 30= 140 14= 342 40= 600 20=
  想一想:"600 20"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
  2、引导学生回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综合练习
  1、括号里最大填几?
  30 () 250 50 () 95 40 () 140
  60 () 306 70 () 200 80 () 314
  学生可口算、估算或竖式计算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4题。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独立思考、解答。
  四、拓展练习
  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50 30= 130 13= 342 40= 600 20=
  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其含义;
  2、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3、正确理解速度概念。
  教学准备:提示卡、课件、尺子。座位安排:每3人同桌(分a、b、c三层同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我2时行驶了120千米,(货车)
  我3时行驶了210千米。 (客车)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2、速度单位名称的教学
  【设计意图:为学生发现速度单位和以前学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单位的不同埋下伏笔】
  二、教学新知
  1、速度概念的教学
  课件出示3道题,让学生口答各物体的速度。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小结"速度"概念。
  2、归纳计算速度的公式
  由上题计算各物体速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速度=路程 时间"这个关系式。
  3、感受生活中的不同速度
  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速度,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电闪雷鸣"这个生活自然现象。
  【设计意图:提高了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乐于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为生活服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归纳计算路程、时间的公式。
  通过计算教科书第63页"试一试"第1题,引导学生归纳"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两个关系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这一个环节也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尝试应用,深化练习
  1、做第63页"试一试"第2题。(分层练习)
  2、拓展练习:第64页第2题(分层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进行分层,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学得到不同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课外作业:第63页第3题。
  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
  2、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5、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三、实践应用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五、作业练习。
  教学反思
  参观苗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解决问题
  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
  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2、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
  3、你能列出算式吗?
  4、 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估计这些答案有什么作用吗?
  5、用除法竖式你会吗?
  a、先自己试一试。
  b、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①求助课本②求助小组伙伴。
  c、小组交流你的成果。
  d、小组间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明确:试商的时候,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
  20 7 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6、 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
  独立解决。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你会验算吗?
  三、趣味练习
  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看你可以获得几星级?
  1、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一颗星)
  70 31  381 54  272 28  89 22
  2、最大能填几?(二颗星)
  38 ( )<243 42 ( )<213
  61 ( )<441 59 ( )<481
  3、森林医生(三颗星)p67页第四题。
  板书设计:
  参观苗圃
  20 7
  22 1 5 4
  1 5 4
  0
  教学反思   秋游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校要组织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年级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白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现在怎样安排车辆才能让同学们都坐上车而又不浪费呢,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 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秋游   30 9 8   34 2 7 2 34 2 7 2   3 0 6 2 7 2   0
  国家体育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2、会用生活周围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引导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数据信息。   如教室面积的大小,课桌面积的大小及学校操场跑道的长短等.   2、学生体会较大的数的实际意义。   3、出示课件:   问:XX年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行?电脑出示北京申奥的资料。国家体育场是XX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它的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能容纳约10万观众。   二、玩中学   1.小组活动1。   a.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描述1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的大小。   b.统计学校的学生数,明确"一万""十万"的大小。   c.对于10万人,20万平方米,小组内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进行描述吗?   全班交流。   2.说一说。   介绍日常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以亿为单位的数。   3.小组活动2。   a.不间断地从1数到1亿要多长时间?   (同桌一组,一个数,一个计时。)   b、让学生说一说数学书的某一页的字数,根据自己的估算,1万字大约有几页?1亿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c.估计自己1步的长度。   d.估计一亿粒大米的有多重。"亿"的大小,巩固建立的表象。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的"你知道吗"。   三、学中做   出示一组收集到的数据。   1.海洋里各种鱼虾的种类超过15亿种,每年我们从海洋里捕捞约1亿吨鱼虾。   2.我国冰川和永久性积雪的覆盖面积约7亿平方千米。   体会15亿、1亿、7亿的多少,同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做中得   回家后收集一些较大数的相关信息,与同学交流,谈感受。   教学反思   探索与发现(四)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审题习惯以及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动画:《猴王分桃》   2、启发提问:   (1)同学们,小猴皮皮自作聪明,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它的话后,都笑了呢?   我们来看看猴王是怎样给它分桃的?   课件出示: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猴,   16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猴,   32个桃,平均分给8个小猴,   64个桃,平均分给16个小猴。   (2)你能列式计算每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桃吗?   生答师板书:8 2 4(个)   16 4 4(个)   32 8 4(个)   64 16 4(个)   (3)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3、揭示课题:   (1)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教育这个自作聪明的小猴皮皮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   (2)如果以第一个算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揭示规律   1、填写表格   被除数2448120240480   除数48204080   商   2、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比较,出示思考题:   (1)从左往右看,第2、3、4、5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2)从右往左看,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3、讨论交流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归纳出两种变化规律。   4、概括规律   (1)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把这两种变化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阅读课本,加深理解,强调关键词语:"同时"、"相同的倍数"。   5、质疑、释疑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或者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相同,那么这个规律还存在吗?   6、小结、评价   三、应用规律,深化理解   做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有时可以应用这个规律。   课件出示:   8000 400=20 9500 500=19   800 40= 950 50=   80 4= 95 5=   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1、在书上一组一组地完成。   2、提问:从上往下观察比较,商为什么相同?从下往上观察比较,商为什么相同?   3、感悟方法: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只要同时划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样个数的0。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变得十分简便。   四、多层练习,发展思维   1、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30 15 300 150 60 30   (30 4) (15 4) (30 3) (15 3)   算完后,让学生说说商为什么都是2?   2、根据"200 50 4"分别在 里填上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00 5) (50 ) 4 (2)(200 ) (50 2) 4   填写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2题的题意。   3、编题游戏:你能编出几道算式,使被除数和除数变化了,而商不变吗?   (1)学生编题   (2)汇报交流   五、回顾全课,归纳总结   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前看的《猴王分桃》的动画片,想想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来教育帮助小猴皮皮的?   2、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中括号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25 4= 36 9= 13 2= 28+53=   82-14= 15 3= 56 14= 55 4=   2、让我来算一算   51-(23+14) 63 (21 7)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引出新知识   1、出示360 (12+6) 5   2、学生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出示例题,引出新知识。   360 [(12+6) 5]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探究新知   1、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道算式,(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⑴认真观察,全班交流讨论   ⑵汇报观察的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⑶教师提问:有了中括号的参与,你明白了运算顺序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规范的进行算式计算的板书   3、算一算、比一比   请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三、学以致用   1、教材上的练一练   2、补充练习   为支援受灾学校的学习,新华小学部分学生开展了捐书活动,四年级捐书12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20本,六年级捐的书是五年级的3倍,根据新华小学捐书的本数,25所这样的学校可以捐书多少本?   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谁?说说带有中括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中括号   360 [(12+6) 5]   =360 [18 5]   =360 90   =4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英语优秀教学反思三年级Unit3Onafarm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是一节词汇教学课。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三方面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五个单词catdogpigsheephorse能力目标使学生桂花雨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今天上午,我在教室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桂花雨。上完过后,总的感觉还好,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成功之处。1对缠这个词的理解。在教学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秋游教学反思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汉字的演变优秀教学反思篇一汉字的演变教学反思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范文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上了本节课后,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问题1进度太慢。学生说算理时,不用吧算理的过程板书出来,只要学生能说出来就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小部分学生做练习的速度慢,等待他们完成练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1。板书有些乱,重点没有突出,下次可以设计的更简洁一点。我最大的毛病其实是字写的不好,所以一直对自己的板书很没信心,主板书和副板书要分清区域写(以后规定就写最右侧)。不该写的就不写西师大版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教学反思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每位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等等各不相同。因此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的教学反思猫是郑振铎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里脍炙人口的名篇。这篇小说,结构是清晰明了的,围绕养猫,写了我养三只小猫的故事。文笔朴实,自然,三只小猫的性情通过细节描写,跃然纸上感情抒发由淡而趋浓好的习惯,好的命运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
备战2019届高考英语(通用版)一轮复习专题14ampnbspampnbspit的用法备战XX届高考英语(通用版)一轮复习专题14it的用法考纲解读根据近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it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it,that和one不同的指代功能。试题注重情景的设置,需要利2019年高考英语难点37讲难点33ampnbsp一致现象不可忽视XX年高考英语难点37讲难点33一致现象不可忽视难点磁场1。()lastweekmyparentsanditookatwodaytriptoemeimountaininsichua2019届高考英语选修8ampnbspUnitampnbsp4顶尖复习教案XX届高考英语选修8unit4顶尖复习教案XX届高考英语顶尖学案新课标人教版unit4pygmalion皮格马利翁核心词汇1icouldntsleepbecausethebedwaRobotsampnbspampnbspampnbspPeriodampnbsp6ListeningampnbspandampnbspReadingampnbspTaskperiod6listeningandreadingtaskteachingaims1learnaboutrobotsandrobotsinthefightagainstlandm2019高考英语短语整理词组专题partone动词短语基本要点动词常与介词和副词形容词名词搭配在一起,构成短语动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类i动词介词(at,for,after,on,to,with,of,frChapter5。ampnbspSickampnbspbuildingsReadingchapter5。sickbuildingsreading一章节分析(readingsection)(一)综述本章节是一份对索利达保险公司健康威胁的调查报告,由于身体健康是生活水平2019届高考英语必考词汇90天复习案第53天i。重点单词1。repeatvt。重复2。relaxv。放松3。ridiculousadj。荒谬的,可笑的4。shadown。阴影5。signaturen。署名6。scholars2019届高三英语词组复习高中英语词组1。abigheadache令人头痛的事情2。afractionof一部分3。amatterofconcern焦点4。aseriesof一系列,一连串aboveall首(精品推荐)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十ampnbsp定语从句(精品推荐)XX届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十定语从句典例精析1。(09天津)apersonemailaccountisfullwontbeabletosendorreceivean2019高考英语备考ampnbspampnbsp数ampnbsp词XX高考英语备考(考点聚焦名题导解)数词61479一考点聚焦1序号表示法(1)单纯的序号,可在基数词前加number,简写为no。。如no。1第一号(2)事物名词的序号表达法有什所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过程与方法在认识长方体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己动手研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