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积极融入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并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并逐步促使学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本课还要求学生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形成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思想、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空间也逐渐扩大。初中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同时也生活在社会中,他们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接触。那么,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化过程又对学生都有哪些要求呢?本课就着重解决这些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正常的人格。教师必须注意这个阶段的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让学生良好地适应社会。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我与社会。
  通过学习本站,要使学生了解到,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而人是这个群体组织中的一员,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有其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性质主要归为社会性,在人受到社会影响制约的同时,人也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包括三层含义: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所组成的一个集体。
  (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如何识别各种影响,顺利实现社会化,就是下一站要介绍的内容。
  第二站:做一个社会的人。
  本站通过一些活动指导学生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进程。这一站还告诉学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图示: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我与社会   每个人都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基本要求: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一个社会的人  重要途径: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最高境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内容分析
  第一站:我与社会
  本站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本站开始的"想一想"是为了让学生对社会这张"大网"以及自己在"网"中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的文字内容讲的就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社会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条件。我们每天吃、穿、用、住、行等,都和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和变化与社会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劳动、语言、交往等都要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由于人们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中,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因此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需要共同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为大家服务。由此可见,社会的组成离不开个人,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教材第57页里的"知识链接"中为学生阐述了"社会化"这一概念,进而引出下面的内容: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书中的 "感觉剥夺实验" 图片和洞穴专家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个社会化过程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内容。
  第二站:做一个社会的人
  这一站讲的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会学生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第二站开始的"想一想"让学生考虑一下自己如何向其他人表示友好,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些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学会和各种人交往。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之间的交往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材第59页的"知识链接"明确地告诉给学生什么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个体有什么样的作用。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分清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并加以选择。而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是中学生的责任。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培养学生这种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意识。
  教材第62页中的"知识链接"告诉给大家什么是人生价值,接下来又用了周总理、李素丽等人的很多例子,论述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材第64页的"活动平台"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小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为XX年奥运会、为自己所在的社区、也是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谈谈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他们在参加公益活动时体会到的愉悦和自我价值感可以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参加类似活动。第三个活动是要让学生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并作出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课最后的"扩展阅读"选的是一篇文字优美、寓意深远的散文,这篇散文讴歌、赞颂了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重要发现:1/3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信心。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这个结论是不容乐观的。
  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它体现在面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此同时,还能与人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共同目标。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其社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心理学家指出:人格主要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人交往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结构日趋个体化的特殊性,教育现状的局限性,学生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认同,他们的自我意识在日益膨胀,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却日渐萎缩,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造成青少年角色冲突,导致人格发展障碍,出现社会化危机。
  近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浪潮此起彼伏,各种对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成果大多着眼于  如何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却往往忽视了与之相适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提倡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人际互动作用,对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2.教学过程
  第一站:我与社会
  (1)狼孩的故事。
  教师给学生们讲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像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提问: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社会关系网。
  让学生们看教材第55页的社会关系网状图,问学生: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讨论:①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②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各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③如果离开了社会,人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就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体会日常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分成几组,表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可以表演工人、农民、教师等等。表演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所有这些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都在为社会贡献着力量。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教师配着教材第57页的插图,给学生讲心理学中的"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周围环境的信息,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适应环境是以信息平衡为前提的,信息不足或信息超载都会导致身体机能的严重障碍。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对外界刺激敏感、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精神上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急切要求停止实验,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上述实验表明,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小辩论:让学生分成两组,针对"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等话题进行辩论。让学生搜集资料素材,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辩论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在本站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体会社会对自身的影响,意识到自己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中,为理解下一站(做一个社会的人)奠定基础。
  第二站:做一个社会的人
  (1)在生活中向他人表示友好。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的"想一想"中的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在生活中该如何向他人表示友好。学生回答了很多方法后,教师给予总结,并引出下面的内容:
  (2)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教师向同学们讲述中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①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体形、相貌),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等等认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它影响个  人的知觉、思维、学习行为,而影响最大的是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评价制约着个性的发展方向。自我意识越正确,就越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越有利于自我发展,越有利于正确的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不正确就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特别是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造成个人身心发展上的困扰,自卑、自负、自暴自弃、刚愎自用,都是错误的自我评价。
  要掌握适当的"度"。处理人际关系,要讲究"适度"。"万物皆有其度",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的内在涵养。人不仅要正确地评价自己,自我尊重;也要正确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适度的自我尊重有助于个人有效地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产生自信,乐观和容忍挫折的能力。而过度的自尊感则表现为自命不凡,会增加其适应的难度。自尊感缺乏则会产生依赖,自卑,盲从,多疑,脆弱等心理障碍。讲究"度"就是讲究唯物辩证法,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也要看到他人的优势,长处;要说明自己的为难之处,也要体谅别人的为难之处。"理解万岁"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加强个人修养,在待人接物时,努力做到自信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
  ②珍视友谊,发展友谊。
  友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相对小学生而言,中学生对友谊的需要更强烈,理解更深刻,要求也更高。中学生开始懂得友谊要以共同的志趣,爱好,追求为基础,要超脱世俗的偏见,尘世间的势利和实用主义,这种纯洁的理想化的友谊是极为宝贵的。另外,中学生的成长和成熟大部分要依靠外来的帮助,要依靠友谊的帮助。健康真挚的友谊可以成为行动的内驱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精神支柱。中学时代的友谊相对稳定、持久,有的可以保持终生,成为人生旅途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③要有参与意识。
  在未来的教育中,将会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在参与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表现出与决策者合作的愿望,不充当被动受限制的角色,而且会强烈地表示要更充实地生活的愿望,并在积极参与决策和充实地生活的交往中不断学习,"创造在学校学习与未来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之间的一致性和适应性。"因此,现在的中学生,要使自己具备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就必须抓住机会,参加社会上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提高自己,在活动中展示自己。例如,对城市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社会的犯罪问题,贫穷落后问题,人口失控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产生的原因,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与对策,培养学生关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另外,对于中学生还要适当地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商店、图书馆、博物馆、车站、机场、轮船码头等公共服务场所去参加社会服务性劳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参加平凡劳动的习惯,提高为社会服务和适应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此外,对于那些智商较高并具有特长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因为一般来说,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学生,性格内向,缺乏社交能力,好孤独,在集体活动中起妨碍作用。所以在发展个性特长的同时,不能助长个人主义,不该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要为他们开展一些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让他们多了解一些最新科技成果,引导他们构想未来社会的各项工作,生活体制和形态,通过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构想、创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④学会对感情的合理宣泄。
  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总会遭遇挫折。"别理我,烦着呢!"作为一时的宣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不能让它一味膨胀,要设法转移所思,调整心绪。因为一旦所有的人真不理你时,你会发慌甚至六神无主,不利于身心健康。
  感情的宣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的宣泄是直接针对引发感情的刺激来表达感情。当直接宣泄不利于别人或自己时,则可用间接宣泄,如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取得帮助;开诚布公地与矛盾对方交换意见,消除误会;必要时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也可以通过体育和文娱活动等方法消除心中的积郁。这样宣泄感情既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又不会影响团结,妨碍学习和工作,是一种合理的宣泄。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在上课时进行一些交往技能训练,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
  (3)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这部分我们就是要教给学生关注、了解社会的方法,所以,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上。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的活动将对教学非常有帮助。在社会调查中,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协同活动的方法。协同是各方互相配合来完成某项任务。协同活动是指若干人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泛指若干个体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教育(或教学)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本书所指的协同活动,是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
  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按照学生的交际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组织能力等混合编组或在教师指导下自愿结合编成教育教学小组,每组四到六人为宜,在这样 "无威胁" 的合作群体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协同活动注重学生之间智力的相互激荡,情感的相互感染,活动操作中互相合作(尤其是不同水平的学生间),活动结果的检查总结等方面工作,力图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而形成学生群体的积极的情感倾向、良好的人际舆论氛围,以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
  根据班级不同活动目标、不同活动内容的需要,协同小组的建立在人数多少、构建原则上具有灵活性。在校内的各类主题活动中,如大扫除、小队活动,可以以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组织能力为构建协同群体的主要依据;在课堂上知识技能学习中,可以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标准;在校外的社会实践中,如小队活动、春游、秋游中,以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为依据。这样一来,受不同活动目标、内容的限定,班级中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特点、不同领袖的协同群体。每一个儿童都有机会在不同类型的协同群体中担当领袖或普通合作者角色,使之既有作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强化者的机会,又有成为其他儿童社会化榜样或模式的可能。即便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合作者,也能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得到不同的社会化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
  比如,有一名学生,他的图画得不错,曾经得过全国大奖,是我们班的"画家",理所当然,他就成了"墙报小组"中的领袖,其他同学因为他的这个特长对他肃然起敬,他也成为这个群体中其他同学的榜样。但是在体育课上,他却因跑步速度太慢使这一组的接力跑只得了第二名。从其他伙伴对他的态度中,他明显地感受到压力,为了洗去"耻辱",自尊心很强的他每天坚持晨跑。因为青少年习惯于将同伴的行为作为评价自己行为的参照物,这个比较过程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形象与自我接纳的基础。青少年渴望从同伴对自己的反应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完善自我,因此,协同群体的构建合理与否对青少年社会化将产生直接影响。
  协同活动有以下的具体形式:
  ①游戏竞赛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策划者,规定一系列的游戏竞赛规则。班级学生以"获胜"作为协同小组的共同目标。组员自己商讨如何获胜的办法。在商讨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将小组的共同目标作为自己全身心努力的方向,即便是那些平时在集体中不受重视的平凡者,也同样有着说话和展示特长的机会,他们从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肯定中得到认同,从而进一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由于竞争是在团体间而非个体间进行,因此,每个成员都能从其他人的成功中得益,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使伙伴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②分层记分法:这是一种小组协同学习最常见的形式。首先,学生以学习能力异质的五人为一组,教师给学生上一堂课,共同学习掌握所学材料。要求学生不光要给出答案,还要充分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锻炼相应的技能。在小组协同学习期的最后,学生们进行小测验,测验由各组员独立完成。老师将小组中的成员分数累加起来,构成小组总分,以此决定胜负。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会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获得成功。
  ③互补拼接法:每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不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在协同活动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现象,让学生以优带"差",激"差"学优,取得共同的进步。这种方法在使用前可先将协同小组内成员按兴趣、特长等分层,但不能限定学生,更不能贴上"等级标签",避免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为协同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取长补短,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变得乐观、好学,这不仅对形成虚心好学的品质大有裨益,还使学生在协同活动过程中重塑了自我形象,使其在人际交往等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喜欢进行交流,进行互助,同学之间相处融洽。
  在进行协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①协同活动中,应注意避免因组员意见不统一、分歧太多而造成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
  ②在协同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内同学的交流相对小组间的交流多,难免会造成各小组的小集体主义倾向,这对班级大集体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应该注意避免。
  ③应指导小组中分工明确,千万不能出现搭便车、责任扩散的现象。
  (4)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
  提问:请大家说说哪些是公益活动?自己都参加过什么公益活动?除了参加这些公益活动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服务社会?
  教师总结一下大家参加过的公益活动的类型,并加以表扬鼓励,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进行社会实践也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活动方式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举一些前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例子。比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雷锋的事迹,其实学雷锋是永远都不过时的!
  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是很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多举些身边的例子,比如身边的好人好事、社区中的服务等。
  3.评价建议
  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构思联系班级与社会的特色活动,还可以坚持长期举办下去。这不仅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在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班级、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的表现,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描述性评语,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而本课中的活动则应尽量多的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评价,也就是说让学生组成协同群体,共同完成任务、共同获得奖励。

读书杂谈教案教材分析书中有秦汉的明月,盛唐的乐舞书中有人生的百态,历史的脉搏。然而我们该如何读书呢?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将在他的读书杂谈中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从孔孟论学习中得到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川江夜航教案设计理念1弊厝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即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预习阅读感悟交流,课后拓展探究,把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2弊靥逑肿小鹿的玫瑰花教案设计小鹿的玫瑰花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鹿的玫瑰花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小鹿的玫瑰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爱好小鹿的玫瑰花教案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教案一谈话导入1谈话师我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有风娃娃纸船和风筝小柳树和小枣树等。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去学习一个小鹿和玫瑰花的故事。2板书课题,师板书小鹿的玫瑰花。3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抓住时机,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并保护孩子富于幻想的天性。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我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反思小鹿的玫瑰花是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传递出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如何让孩子们从课文中感受到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情呢?首先,我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小鹿的玫瑰花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悟的童话故事。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花长得很好,渐渐地花骨朵儿已经长出来了。这时,小鹿却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见到他喜爱的玫瑰花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小鹿的玫瑰花教案教学目标会认个字,会写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真聪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教材说明本次写话教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写话的题目真聪明,这是半命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要写的人,根据人物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文字提示,提示学生哪些事情可体现人聪明,所以本次作文和其
高一物理下册二单元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教案一预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其等时性和独立性2。知道运动的合成分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分解合成问题。二预习内容1由分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白杨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设计的依据1重难点确定的依据。(1)从编者的编排意图上看,九册第六组导读中明确指出,训练的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且强调要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幼儿园中班蔬菜宝宝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蔬菜宝宝教案(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并正确运用我的影子会。2促进幼儿读图能力的发展,能把图画的主要内容和文字对应起来。活动准备小书人手一份教学大书有阳光的户外活动场地。活动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优秀教案设计意图四个太阳是一篇充满想象和美好心愿的儿童散文。通过孩子为四季画上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孩子期望每个季节的人们都能快乐幸福的美好心愿。从语言表达来看,四个段落开头写季节和颜色,四个太阳精品教案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4分)1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猜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2板题,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1)小朋友为什么要画四个太阳?(2)解析四个太阳教案师刚才姚老师欣赏了大家的画,发现小朋友画的太阳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我选了几幅,请这幅画的小主人站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课前老师是如何让学生准备作画的,案例中没有体现出来,但看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设计意图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变化,伴随着小蝌蚪的变化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变化上海版的三年级上美术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上海版美术教案让学生知道水与色的关系观察水彩色浓淡渗化交融的特性。2初步运用水彩画工具,表现水彩色的渗化交融的特点。3使学生在色彩游戏中提高兴趣。上海版美术教案教Unitampnbsp2ampnbspEnglishampnbsp6ampnbspSeniorampnbspTwounit2english6seniortwobybaiwutheimageforthislessonplanisentitledpoemgradelevelclasstwos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