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点
  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板书课题]
  二、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1、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2、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
  3、因之:之,指代师旅。
  4、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三、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 不吾知也
  2、 毋吾以也
  3、 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唯利是图(成语)
  6、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1、尔何如?尔:代词,你
  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1、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 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2、遂与外人隔绝 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 与:给予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四、小结
  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完成对孔子师生不同性格的具体体认。其次,借助课文内容,重点训练对常用词语、常见句式等的理解和把握。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加点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何伤乎?
  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二、学生讨论: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
  三、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四、思考并回答: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五、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六、小结
  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七、作业
  背诵课文

影子大王的教学案例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所学的内容影子大王,是湘版第二册教材,是属于造型表现课。由于该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因此本节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秦王扫六合优秀教学设计范文课程目标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及反思一开拓文本深化情趣师从你们的读书中,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已陶醉在闰土那充满情趣的生活中了。但是,还有许多人并没有读到这篇文章。所以也不了解闰土的生活,那我们该怎样把这么富有分礼物教学反思礼物,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东西,小朋友们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对礼物都是非常喜欢和新奇的!于是,我决定本周的数学活动就以分礼物为主题,通过分礼物的形式让孩子来感知7以内的数量,同时让孩子们过来人传授高考经验很多学生进入初三高三后,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总是徘徊在一个分数线上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升学周刊邀请去年高考文科最高分得主北大学生凌超,祁黄羊教学设计模板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祁黄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教学理念及教材简析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祁黄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四年级语文下册祁黄羊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祁黄羊的说课稿一说教材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课爸爸妈妈抚育我成长教学反思范文教学片断T(出示生命树,树上挂着班里同学们的宝宝照片)你们认识哪几位?学生认照片,有的同学一下子认不出自己的宝宝照了。T是呀,同学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同学我们都认不出来了。你
荷叶伞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感受。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小学语文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4中彩那天优秀说课教学设计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每五册十九课。中彩那天这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标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关于从现在开始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鲁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21课从现在开始。教材解析从现在开始是鲁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三个小动物轮流当万兽之王的故浙江潮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主动积累吞天沃日若隐若现人山人海等词语。2背诵浙江潮,熟读观潮。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4体会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颐和园的教学设计模版教学目标会认颐耸阁舫眺堤态这七个生字会写殿廊柱栽十一个字。会正确地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堤岸眺望姿态不一这些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及长廊万大班教案感谢啄木鸟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指导幼儿欣赏诗歌朗诵诗歌。2引导幼儿体会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萌发爱护鸟类的意教学识。活动重点欣赏诗歌朗诵诗歌。活动难点体会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萌发爱护鸟类的意山行教学设计参看范本特意选在深秋季节,来学杜牧这首山行,也许也是自己偏爱,总想在一个合适的季节来与学生共同品赏。一粗读。满黑板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一首正楷的山行,便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四年级语文颐和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会写,正确读写生字词。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得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难忘的一天的教学设计难忘的一天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表展览握及格责任八个字。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