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品学网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品学网,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大班纸艺肉骨头一活动目标1了解肉骨头的外形特征。2能用纸,团捏出肉骨头的造型。3喜欢纸艺活动。二活动准备1肉骨头图片。2报纸餐巾纸。3笔刷颜料记号笔。三活动过程一出示肉骨头,请幼儿说说肉骨头的外中班活动设计是谁毒害了小鲤鱼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猜猜中理解故事内容,追寻小鲤鱼生病的原因。2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初步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日常行为。活动重点猜测想象小鲤鱼生病的原因,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活动难点设想并清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咀嚼(jju)臃肿(yng)妩媚(wmi)b崎岖(qq)粼粼(lng)璀璨(cucn)c辩驳(b)嗜好(sh)红襟(jng)d万顷(qn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年轻的父母们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也需要体贴。研究发现,在愉悦的情绪中,孩子愿意学习,做什么事都积极,因此,孩子的智力水平也就会提高,反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语文教学计划314长童话的森林教学反思课题14长童话的森林课时第二课时(39)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锐减对人类的危害,知道怎样保护森林。2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2022年下学期幼儿园主题活动计划(2月份)主题活动计划(2月份)(xx年2月16日xx年3月16日)名称幼儿园是我家主题活动目标1。喜欢幼儿园集体生活,心情愉快,有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2。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2022年秋季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计划暑意渐去,小朋友们进入了新的班级,新的环境,迎来了新的老师同时我们也将在已掌握的各方面中进行一个提升,现将下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教育教学方面新学期,我将和我的老搭档童老师还有我们活泼关于问候的近义词同义词有哪些相信大家对问候这个词语都不陌生,那么关于问候的近义词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问候的近义词及其相关知识解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问候的近义词化险为夷的同义词及造句突见一位肩背书包的印族少年急步过去搀扶他,过往汽车也停车相让,终于化险为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化险为夷的同义词及造句,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化险为夷读音huagravex不便同义词有哪些不便解释1。不利。2。不方便不适宜。3。不熟习。4。不至于。5。缺钱用。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不便的同义词麻烦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有关腐败的近义词,同义词和造句腐败解释腐烂不要吃的食物木材涂上油漆,可以防止。(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下面品学网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腐败的近义词,同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
高中政治按客观规律办事说课案按客观规律办事说课案一教材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落脚点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在内容上体现了高二政治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3)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1)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高二政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说课设计1知识目标(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及其两方面含义矛盾动斗争性及其属性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坚持唯物辩证法教案反对形而上学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到底什么是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哪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高二教案(2。8按客观规律办事)2。8按客观规律办事b教学目标b知识方面识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含义。理解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4。4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4。4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4)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理解(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建立社会主义第一节ampnbsp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教案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教案第一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从容说课第一,本课是对第二课内容的进一步展开,侧重提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学案一体化班级姓名一考点知识填空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b)(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对这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