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輒贊微香,遙陳孤懇臣以所居北帝院,齋醮所給,鍾簴未周。 輒敢披心靈嶠,稽首仙都,輒備信儀,遙申禱祝。 輒因黃籙道場,虔申悔謝,仰希上聖,俯鑒沖襟,密賜福祥,潛祛災咎,壽年增益,家眷康宜,存歿幽明,同臻景祐。 輒欲興修祖殿,經始齋房。 輒犯真科,沈淪苦海,精嚴之用,響應在斯。 輒就所聞者條舉以對,可擬之爲行祕書。 輒因本命之辰,載申祈醮之禮。 輒依師授之旨,略纂昔賢之微,其如恍惚窅冥之理,在達者之自悟耳。 輒致吾等意,日言振數問之。 輒因六甲之辰,五元之首,同誠勵志,瀝懇祈恩。 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 輒以今日相率而來,敢申禮願,伏乞哀宥。 輒指大武巒山後煙雲以對。 輒敢具疏血誠,上干尊重,冀垂恩憐,或賜援拯。 輒伸薦告之文,庶達寅恭之志。 輒於六月十五日占踞臺北基隆山砲臺,經劉銘傳迎戰獲勝,立即擊退。 輒於六月佔據台北基隆山砲台,經劉銘傳迎剿獲勝,立即擊退。 輒依齋法,宿啟以聞,恩惟太上三尊,十方上聖,玄中大法師,監齋大法師,靈寶至真,三界官屬,垂神鑒映,省覽所陳。 輒捉筆署名,具招成獄。 輒敢觸犯忌諱,私布腹心。 輒聞有舅沈中書,内廷倉俸清且癯。 輒因書生之所深知,平日之所親見者,條為學校六事,陳述於左。 輒羾蘋蘩之禮,少旌葵藿之忱。 丁酉,遣侍御史趙湘至昇州設齋醮,訪民疾苦,被火家悉蠲屋税,仍令本州正其地界,無使豪族輒有侵冒。 輒因醮酌之筵,遙真焚修之念。 輒更沐浴燒香,掃除寢室以答之,此是帝君將誠勸於人者也。 輒奉蘋蘩之禮,庸攄葵藿之忱。 輒披凡慷,上讀宸嚴,傳度詞表文,謹當宣奏。 輒因本命之日,虔備香燈。 輒增損衡量若私造賣者,各杖一百,徇於市三日。 輒敢隨表進呈,干犯冕旎,無任戰汗憂兢、悚惕屏營之至。 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 輒休國其大父死,則負其大母棄之,謂鬼餘。 輒拋棄產金如視糞壤,乞侍左右,終身不退,乃賜之法名日處端,字日通正,號日長真子焉。 輒造重差,并為注解,以究古人之意,綴於句股之下。 輒如繩墨不失,何有不睹死生之訣。 輒攝媒人劉嗣之到臺辯問,嗣之列稱云云。 輒從舊本,略證乖論,其他意義之失貫,辭語之未倫,俱不敢議。 輒离职掌处所、笞五十。 輒入人死、天理人心必有報應。 輒試而開之則向日所泊之船源源而至市鎮又為之一空矣。 輒以淺識下生,輕品上聖,昇降失序,梯級乖本,戄貽謫玄府,絡咎冥司。 輒依法以然燈,儼在天而炳耀。 丁寧懇至,出於誠心,當時髃臣,亦每以禁止內降為言,輒見納用。 輒以劍三叩器邊,又祝又叩齒,凡三過止。 丁巳則宋之元符,廷無君子之蹤,而家蒙黨錮之禍,徽、欽覆輒,恐不旋踵矣。 輒有留滯半日,杖一百。 輒有謬見,敢私布於執政。 食輒令有餘,新陳相因,奈何忘之,既得民助,使神不恨。 輒致束芻之奠,冀飲釆菲之誠。 輒配人户收買製造官司抛降物色,以違制論。 輒徇己之愛憎,倚依形似,扇造語言,以中善良,豈朕所以圖治之義哉! 輒稽大法之鴻儀,式按沖科之妙用。 輒推廣其意,而述五言古詩一篇五十二句,以紀平居之懷,納之書藏,將示後人,俾知所自云爾。 輒邀真侶,恭啟仙科,點照太上北斗延生星燈。 輒奉箋文,自陳過目,不慚累瀆,謹用披宣。 輒令里媼訪求,遂置書無慮數千卷。 輒自誇張,駸駸乎欲與薄海諸大國頡頏。 輒採摭眾書,研尋篇軸。 輒荷樵尋路,遍處誌之。 輒因黃籙寶壇,助營香供。 輒具懇誠,故行關牒者。 輒領所部兵馳至普洱,擒定洲、萬氏及沙氏之屬數百人,剝其皮,號令通衢。 輒殫禴祭之儀,小效曝忱之獻。 輒傷死,死不復生,輒棄一人,為是連傷而不止,便絕滅無後世矣,一家無統絕去矣。 輒陳潢潦之儀,以答鴻厖之貺。 輒棄去,不欲人聞知,以是傳于世者絶少,士大夫亦不知瑋之能也。 一盤動輒數閱月,一役不下數千夫。 輒者何,兩足不能相過也。 丁酉,遣侍御史趙湘至昇州設齋醮,訪民疾苦,被火家悉蠲屋稅,仍令本州正其地界,無使豪族輒有侵冒。 輒用鄙見,纘其機括字要,分門比類,寫為一編。 輒敢張皇上書,惟舉一二偏僻不齊之事,意欲燍壞大法,公肆誕謾,上惑朝廷,外搖觽聽,宜加顯黜,以儆在位。 輒書金簡以為身模式焉。 輒陳迫切之情,上冒穹高之聽。 一編敝,輒易一編,幾於韋之三絕。 輒如前命、識以朱點、其他文、即非亞品、或涉率意應酧之作、欲槩取懼有瑕瑜之雜焉。 輒不可信八石四黃,非長生妙藥。 輒復畏死倖生,靦顏降附,豈得復謂之完人! 輒奉嚴於禴祀,庸祇降於飈斿。 輒有一二聞於孔之徒,非偶然也。 一誤於好動之員,以有事為榮,動輒請兵縻餉。 輒召對,賜食,圖其象一藏內庫、一畀其家。 輒申醮酌之儀,願達依歸之懇。 輒為伏地,拜口章一通,露在臣等前玉案上。 輒當前人之異恩,賞亦無名。 逢,輒邀環珮之班,庸對璇璣之御。 輒易其名曰景德鎮陶錄。 輒曰世守,豈老成憂國之心哉? 輒有因自相檢飭,自相發舉。 輒以南表參望之,以入前表數為法,除舉廣,除立表袤,以知從此東西之數也。 輒采差、助二法,隨上下所宜,條具梗燍。 輒休、炎人、儀渠,皆國名也。 輒以討其墳典,簡擇詩、書,依傍經史,約禮時宜,為書一卷,助幼兒童,用傳於後,幸願思之。 輒披露於懇誠,冀俯回於靈聽。 輒不閱月,不自謹重,徇人而去,殊可為深惜也。 輒圓融者,以違制論,不以去官赦原。 輒披肝膽之誠,上瀆清寧之鑒。 輒籲天而請命,庸謝過以祈恩。 輒按典儀,修崇齋事,更遵寶式,行香誦經。 輒畫旨衝革者,徒一年。 輒於六月十五日佔據臺北基隆山砲臺,經劉銘傳迎勦獲勝。 輒因本命之辰,虔誠奏醮。 輒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 輒荷樵尋歸路,遍處志之。 彼輒違背原約,悍然弗顧。 凡闻知朝廷、及总兵将军、调兵讨袭外番、及收捕反逆贼徒、机密大事、而輒漏泄於敌人者、斩。 凡家,每首輒變,三首而復初,如中、周、礥之類是也、部,三首一變,九首而復初,如中、閑、上之類是也。 凡所便宜封拜,輒朝服北向,望永曆帝座疏而焚之。 凡守边将帅、被贼攻围城寨、不行固守、而輒弃去、及守备不设、為贼所掩袭、因而失陷城寨者、斩。 凡便宜封拜,輒朝服北向稽首,望永曆帝座抗手焚疏,以煽誘沿海士民,稱恢復之師焉。 凡所引,輒加訓釋,以裁其義,多儒先所未發。 凡所便宜封拜,輒朝服北向稽首,望永曆帝座疏而焚之,以煽誘愚民,鼓動天下。 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筭紀,筭盡則死。 凡所便宜封拜,輒朝服北向稽首,望永曆帝坐,疏而焚之。 必有感於心,感久輒悲,悲不能已,乃悉假詩以寫之。 初,石室乾燥,每患乏水,輒咒之,甘泉應期而出。 初,翼輒發所部奴及車馬萬數,率大軍入沔,將謀伐狄,遂次于襄陽。 初仕輒冀清華,官多借題行間,每增監紀。 前者勿輒寫,恐其獲罪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