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有房颤能不能运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的房颤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据估计,在未来几年里,房颤患者的数量将继续显著增加。房颤是一种很难控制的复杂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预防措施和长期管理战略来应对此疾病负担。
  有大量证据支持身体活动和心肺健康在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和治疗以及预防过早死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身体活动对房颤患者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基于此,挪威一项名为"HUNT3"的随访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题为《Physical activity,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inpidual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HUNT study》。
  研究目的
  探究不同身体活动水平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风险的长期影响。研究方法
  研究者随访了1117例在基线确诊为房颤的患者(女性平均73.1岁,男性平均70.1岁),随访时间为2006年8月至2015年11月。基线时通过身体活动问卷调查患者进行锻炼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确定他们的身体活动水平。
  通过挪威死亡原因登记和病人登记处确定患者结局,随访结局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将不同身体活动水平患者结局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索身体活动对房颤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遵循身体活动指南运动的房颤患者要比不运动的患者降低了45%的全因死亡风险和46%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其中还降低了22%的心血管病,和30%的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图1 不同运动水平房颤患者生存率比较(Probability of survival 生存率;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身体活动指南;Inactive 不运动;Not meeting 不遵循身体活动指南运动;Meeting 遵循身体活动指南运动)研究结论
  遵循身体活动指南运动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提示和建议
  很多人得知自己有了房颤之后,可能害怕因为运动而导致心衰、休克等,从而静养不动。其实,如果得了房颤,除了日常的护理以外,还是应该进行合理、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房颤患者平时尽量选择一些比较轻缓的有氧运动,比如打打太极拳,或者是快步走、散散步,这些都有利于房颤患者的病情的恢复。也可以做一些广播体操、健身舞等。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的频率。注意在饭前、饭后不要运动。运动要讲究科学,每次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开始时,每天可运动20-30分钟,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到60分钟,每周锻炼不应少于4次。
  增加身体活动可有效消耗人体摄入的能量,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还有助于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缓解压力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适宜的身体活动总量至少相当于每天6000步。要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要起来动一动。参考文献:
  Garnvik LE, Malmo V, Janszky I,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inpidual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HUNT study. Eur Heart J, 2020, 41:1467–1475.
  撰文 | 马博士健康团 周明珠硕士生
  指导 | 马冠生博士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焦虑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焦虑症该怎样预防?过分的焦虑可以引起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以及影响患者注意力方面的改变。长期的焦虑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进而出现神经衰弱。由于长期的神经衰弱,个别的患者会服用大量的镇静催眠药物收藏!常用药品的禁忌大全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关于各种常用药品的禁忌,你都清楚吗?下面这份禁忌大全,赶紧收好啦!除了药品,关于疾病的忌口食物,你是否也正确掌握了呢?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我们喝下去的水都去哪了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根本无法存活。人体在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坚持三周,但在有食物没有水的情况下一周都过不去。水虽然不提供热量,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也是需求量广西105岁老人看上去像50岁,长寿秘诀是做对了这5件事文养生指南君!广西巴马有个老人很出名,老人姓于,已经105岁了,是当地众人皆知的长寿老人。于大爷虽然年纪大,但是体格特别好,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养鸡鸭,一天生活过得特别充实,生活上湿气重ampampamp脾虚?别怕,老中医的健脾祛湿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湿困脾土是湿邪对人体的危害之一,湿气重的人,一定会脾虚反之,脾虚的人也容易导致湿气重。这是为什么呢?四肢困重大家好,我是蔡药师。在分享祛湿健脾的方法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下湿邪和脾虚16种常用中成药功效一览表,建议收藏备用,从此疾病上门也不怕1。暑湿感冒中医喜欢用香苏正味丸。具有解表化湿,和中消食之功效。主治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2。积食中医喜欢用隔山消积颗粒。消积行气。用于脾胃气想要预防血栓,生活中要做好这六件事,事半功倍赵大爷今年70多岁,一年前发现自己的右手体温正常,左手却非常冰冷,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冰火掌一样。一周前,李大爷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这是血管闭塞引起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栓。医生经过介入大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大米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吃到,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大米很有营养。有的爱美的人,还认为主食吃多了,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发胖。但其实大米被誉为五谷之首,是有很多功效的。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哪些食物尽量不要进行二次加热?赶快告诉家人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来补充营养与能量,以维持生命正常活动,但病从口入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食也要以安为先!吃的安全放心,才真正对健康有利。而我们每天做饭做菜,难免会剩下一柚子不能与降压药同吃是真的吗?听听医生怎么说血压高逐渐成为了部分人的难题。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有着高患病率,高风险,低治疗率等特点。病情较轻的人不用使用药物,对于病情不稳定,相对较重的人来说,那么就需要吃降压药了。柚子作得了酒精肝应该如何调养?酒精肝好了后,这四件事也要尽量避免得了酒精肝之后是必须要戒酒的,因为毕竟大量饮酒是导致酒精肝的病因,无论患者处于病情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做到彻底戒酒,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和缓解病情的发展。对于轻度的酒精肝患者来说,戒
明天清明,饮食有讲究,牢记吃3样忌2味做3事,健康顺利过春天导语明天清明,饮食有讲究,牢记吃3样忌2味做3事,健康顺利过春天。明天清明,饮食讲究1低2高,顺应节气温和补益,吐故纳新过春天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由于清明天三月三,记得吃这种野菜,人称赛灵丹,很多人不懂吃明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每年这个季节,很多地方的荠菜已经长出来了。荠菜又叫地菜,是田间比较常见的一种野菜,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清热健脾祛湿等功效。民间有说法,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春季明日清明,到了吃蔬菜的时节了,记得做好这2件事,补足你的阳气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日,清明前12日,以前寒食节会持续三日,近代才减为一日。寒食节,为什么要吃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夏至养生要知道,这2样蔬菜吃起来夏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随着它的到来,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慢慢地进入真正的炎炎夏日,于是各地的人们都纷纷在夏至节气这天会做上不同的食物,并赋予美好的寓意,希望健康入夏,因此,快来看毛豆可不是蔬菜!豆类食物分类揭密很多人误以为毛豆是绿色蔬菜,也有人认为毛豆是淀粉类食物,但营养师指出,其实毛豆在营养分类是豆鱼蛋肉类,以提供蛋白质为主,可以替换其他鱼蛋肉等蛋白质类食物。毛豆豆子的种类很多元,主要春季少碰这7种蔬菜,建议了解春季正是吃蔬菜的季节,随着大家的养生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吃蔬菜的确能给身体带来好处,但吃蔬菜时也是有讲究的,若不重视一些小细节,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伤害。再三转告晚上总睡不着,还脱发,很可能就是失眠症1。晚上总睡不着,还脱发,很可能就是失眠症。晚上总是睡不着,如果时间连续超过三天以上,就需要考虑是失眠症。所谓的失眠症,指的就是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人类正常需要,影响马博士女性养生馆药食同源能入药的菊花开篇小序2022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马博士讲坛专为女性朋友开设养生馆中医健康科普系列。希望通过对药食同源四时养生未病先防和医养结为什么当下年轻人更容易脱发?黄帝内经中已有答案在当下时代的大背景下,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处于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易被脱发所困扰。而这些患者几乎都存在着一些共性。就比如说体型偏胖,舌苔白腻或是有齿痕,四肢痿软乏力,便溏黄帝内经的七情致病与吴谦序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清明前后湿气重,多吃8道清淡素菜,健脾除湿,身体轻松精神好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快到清明节了,这两天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让人打不起精神,虽然雨水滋润万物,但是对于人来说,雨水增多,空气就会变得潮湿,让人身体沉重,浑身都不舒服,有的人还会莫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