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医针药合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

  针灸治疗眼科病证的适应证较少,临床报道也不多。最近,笔者在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吉教授门诊时发现,针药并用可降低眼压,现总结如下。
  吕某,男,21岁,2008年3月29日首诊。主诉:头痛目眩,视物不清10余年,近两个月加重。患者7岁时头胀,视力减退明显,诊断为"青光眼",虽经过治疗但未见明显效果,视力逐渐下降,至3年前病情加重,又检查出"白内障"及"眼底病",先后经过3次手术,但病情无改善,头痛、眼胀时有发生,情绪不舒即加重。现症:神清,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不愿讲话,心烦,夜卧差,头痛目眩,动则尤甚,视物不清,视远更为困难,眼球活动不利,眼结膜呈昏暗混浊状,触按眼球,眼珠微硬,其瞳色亦微浊,晶珠混浊,眼压R(右)45mmHg,L(左)50mmHg,饮食一般,腹胀,大便干,有时呈羊屎状。脉沉弦,心率为72次/分,舌质干、边暗,苔黄腻。
  诊断:中医为高风内障、青风内障、园翳内障,证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西医为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
  治则:滋补肝经,抑肝潜阳,清头明目。
  方药:拨云退翳丸加减(《古今医统大全》)。
  药物:细生地15克,元胡12克,天麻12克,钩藤15克,草决明12克,蔓荆子12克,薄荷12克,枳实12克,白蒺藜12克,甘菊花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红花12克,桃仁12克,丹参15克,木贼12克,蝉蜕12克,蛇蜕12克,密蒙花12克,天花粉12克,黄连12克,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龟板胶15(烊化)克,炙甘草8克,7剂,水煎服。
  针灸取穴:百会,目窗,头维,太阳,睛明,球后,合谷,支沟,阴谷,曲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头部穴位以平刺0.5寸~0.8寸局部酸胀感明显为佳,睛明穴选取0.25mm×25mm毫针,左手抵住眼球,针尖向眼眶内上角右手持针徐徐压入5mm左右,不捻转不提插,有胀感为宜。球后穴选取0.25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右手抵住眼球,让患者略向上看,于眼眶下缘外1/4处,让患者轻轻闭目,右手轻轻压入深达1厘米~1.5厘米,不提插不转捻,留针30分钟,中间不行针。取针时用左手按住眼球,右手轻轻提针,出针后再轻按1分钟,防止出血。肢体上穴位均以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宜,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
  二诊(4月6日)服药7剂,针灸3次。效果非常明显,头晕头胀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眼压下降明显,右眼由45mmHg下降至32.1mmHg,左眼由50mmHg下降至34.2mmHg。原方又加酒大黄(后下)10克,郁李仁12克,炒枣仁12克,14剂。针灸加腹哀,大横,照海。
  三诊:又服中药14付,针灸10次。症状继续好转,已无头痛头眩之症,眼睛发胀已大减,精神畅快,视物又较清楚,眼压,右侧为25.1mmHg,左侧为24.1mmHg。前方去薄荷、蔓荆子、荆芥穗、黄连,加黄精12克,青箱子12克,又服14剂,针灸10次。
  四诊:又经过半个多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无头痛目眩,尚有眼干,口干,大便略干,手足有汗,舌质红,少苔,脉沉细,心率64次/分,家属反映于5月中旬左右,右眼压已降至17.4mmHg,左眼已降压14.1mmHg。
  患者因素体虚衰,肝肾不足,阴精不能上濡于目,以致目睛干涩,视物昏花,阴虚阳亢,故头晕目眩。
  张老认为,睛明视物与脏腑机能有关,如《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说明脏腑之精气,上聚于眼,眼睛才能发挥视物精明的目的。若脏腑功能虚弱,其精微不能上养于目,则可发生视物不清等眼病。
  在中药应用上,张老根据中医理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故常以滋养肝肾为治本之剂,常用六味地黄丸为底方,若有阴虚阳亢者加天麻、钩藤、草决明、蔓荆子、薄荷等,均为平肝潜阳之品,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较重,阳亢明显,草决明兼有清肝明目,通大便作用;若眩晕较重者,酌加祛风疏肝明目之剂,常用白蒺藜、蝉蜕、蛇蜕,具有驱风明目退翳作用,张老还常用大量活血祛瘀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等以增强营血以供养于目,所谓"目得血能视"。
  张老认为,十二经脉皆通于目,但以肝肾之经最为重要。故本证应以滋补肝肾为主,兼补脾胃以养气血,故以曲泉、阴谷之下合穴为主,兼用太溪、太冲,肝肾之原穴以补肝肾,用足三里、阴陵泉以补脾胃为治疗的基础。局部取穴也非常重要,如取睛明穴以明目退翳。诸穴以滋阴疏肝养肾为主,以清肝明目退翳为辅,肝肾之阴得补,疏肝理气情志畅通,清目退翳,睛明之气疏展则眼压可降。

治疗冠心病验案分享刘某,女,53岁,干部。自诉有高血压病史,近几日心前区疼痛,上引肩臂,后彻背部,劳累活动与情绪紧张时心痛即发,饱食亦易发作。恶热不恶寒,口干苦,食欲不振不眠,二便正常。刻诊血压20补阳还五汤治偏瘫原标题补阳还五汤治偏瘫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载于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方剂组成为生黄芪四两(120克),贴秋膘儿就是吃肉?养肺才是主打贴秋膘,就是吃肉补一补吗?正好相反,秋季的主打是养肺,饮食应以清淡温软为宜,不可盲目进补。肺是中医的五脏之一,肺是最容易受到外邪侵犯的脏器。秋冬季气温下降,天气干燥,最容易伤肺,从健康常吃苹果的人,一定要注意这四不吃苹果作为人们生活里最常见的水果,家家户户都会买来吃。但其实,吃苹果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是吃的太随便,可就要当心天然毒了,尤其是下面的这四种情况!苹果注意四不吃1。早起空腹不能吃这里给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要想身体好,首先要做到五不贪健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当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明白想健康,千万不能贪!一不贪睡我们都知道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于是认为多睡觉有利于健康。其实不然,睡眠时间过长,大脑的兴奋度降低,未来10年,大健康领域哪些品类会火?(未完待续)禹路语录洞察先机,比埋头苦干更重要!时代不是为哪一个人准备的,个人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否则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也不会打!未来10年,大健康领域什么品类会火?哪些品类会有较大的市场需天冷了,多吃3红3黑,温而补之,女人手脚冰凉更要多吃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深秋季节,寒风萧瑟,气温骤降,不少身体较为虚弱的人会感觉手脚冰凉,非常不适,尤其是一些女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即便是已经添衣加裳,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还是感觉冷,这隔夜菜隔夜肉隔夜水隔夜茶,哪个可以吃?和你想的一样吗一些人怕家里的食物浪费,经常会吃一些隔夜菜跟肉,可以水甚至一些隔夜的茶都要再拿来重新再泡一下。真的对身体健康吗?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要健康的节俭,否则一旦吃错了按摩五个穴位缓解血压升高头晕眼花怎么预防不适症状5个穴位按摩保健,能有效减轻眩晕,有需要的市民不妨学学。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坚持长期监测血压,按时按量服药,切忌自行停药。1hr按揉百会穴控制血压有妙招,20个要点请记牢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至少1名高血压患者,且很多急症,如心梗脑梗等追根溯源都和高血压密切相关。防治高血压已经不只是中老年人的必修课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同样要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有时候情绪的力量比医生更大今天是世界神精卫生日据计统我国1。7亿人患精有神疾病,心理康健和生健理康一样得值重视。养生仅不仅要养身体,是而要养身心,身体和情志互相影响。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肾伤
牙痛全靠忍,吃止疼药又怕副作用,牙痛该不该吃止疼药?英国一35岁男子霍斯金斯,因无法忍受牙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早些时间就有牙痛的症状但是一直未就诊,后来去了牙科诊所,牙医建议他拔除智齿。依照他们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规程,霍斯金斯所关于麻醉副作用有多大,会损害智力和记忆力吗?这些你一定想知道贵州市一名麻醉医生高医生为了给大家科普全身麻醉并不可怕,亲自上阵体验全麻过程。高医生一向身体健康,从小到大没做过什么大手术,更没接受过全身麻醉术。但作为一名麻醉医生,高医生一年里要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一般在每年5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夏季热中风比冬季中风哪个更高发?据统计,夏天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甚至高于冬天。这是由于高温天,人体的血流量比正常时高出34倍,尤其是大部分老年人本来就有动脉硬化,血管韧度减低,脆弱的血管经受不起快速血流的冲击,夏天需要补肾吗?90的人都答错了夏天需要补肾吗?对此,很多人是这样回答的夏天怎么可能需要补肾,天气这么热,身体也不会像秋冬季节那样感觉发冷,冬天才需要补肾吧?夏天补肾?我没感觉自己肾虚,为什么需要补肾?说到肾虚不炎热夏季,九种体质人群各自该注意什么?简单易懂,赶紧收藏从2018年以来,九芝堂就按照中国中医药学会的九种体质自测表,推出了九种体质自测小程序,方便了广大读者粉丝。如果忘记了测试或者已测试很久的亲们,请重新来测一测你的体质类型,因为随着老中医给大家推荐3款夏季养生茶饮,快喝起来用喝茶的方式给这个夏天降个温!夏季三款养生茶饮,清热解毒补气调脂祛湿降压。夏季与五脏之中的心脾相对应,夏季属心长夏属脾。炎炎夏日,人体代谢加快,对氧气需求增多。容易出汗,对身体内水身体出现这5种情况,千万别硬抗,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甲状腺是人体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它的作用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时,势必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不适,这些异常的症状或体征,为什么有人戒烟后还会患这种病?实验表明,身体是有记忆的湖北的顾大伯,71岁。顾大伯是个老烟民,有40多年吸烟史,一天也离不开烟。从2019年7月开始,顾大伯经常感到胸闷憋气,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顾大伯到医院看病,他以为自己得了哮喘。医饥饿感心慌手抖,是低血糖吗?这些危险需要注意说起低血糖我们可能并不陌生,不少人可能都有过低血糖的经历。然而,出现了头晕手抖就一定是低血糖吗?以及在我们认知中的因为饿了所以低血糖是低血糖症的全部原因吗?目前临床上对于低血糖的诊芝味本草第29期(骨碎补)治疗牙齿松动,缺不了这味中药唐明皇赐名故事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一次上山围猎,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只凶猛的金钱豹,吓得皇帝最宠爱的一位妃子从马上摔了下来,右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血流如注。恰逢御医不在身旁,皇帝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