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朱仁康临床惯用方

  朱仁康,字行健,1908年出生,祖籍江苏省无锡市。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1952年到上海市青海路公费医疗门诊部任外科医生,1956年由卫生部选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于1956年5月应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皮肤病中以红、肿、热、痒等炎症表现者居多。朱仁康先生根据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温病学说,同有热证表现的疾病,把其共同点归纳为"在卫汗之,到气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四大治法,并对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竹叶石膏汤等综合分析,撷其要领,创制皮炎汤,对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旋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多种急性皮肤病症有卓效。1978年前后开始整理40年的临床经验,1979年《朱仁康临床经验集》问世。1981年发表"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研究"(附108例疗效观察),分为血热风燥、血虚风燥两型,总有效率达94.9%。1983年完成"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成果,被评为卫生部甲级成果奖。1985年主编《中医外科学》,充实了当代外科临床成就和科研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医外科的最高水平。
  1.一味全蝎散治缠腰火丹
  皮肤病痒者居多,疼痛者间或有之,唯有缠腰火丹(南方称蛇丹)疼痛显著,尤以老年患者为甚。朱氏早年在家乡行医,曾遇七旬老翁患此症,经前医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疮疹虽平而痛如锥刺,经久不除,乃求治于其。遂拟于乡间铃医所授本方,全蝎30克,研末分为10包,早、晚各服1包,药后遣子来告,疼痛逐渐缓解。又嘱继续服前药30克,仅服2剂,痛止病愈。全蝎,辛平、有毒,入肝经。本草诸书均言其有息风镇痉、解疮肿毒之功,有用以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者;有治小儿惊痫抽搐者;有治破伤风者,亦有治诸疮肿毒者。诸说不一,但未见用此药止痛的记载。缠腰火丹乃湿热毒邪为患,热偏盛者投龙胆泻肝汤,湿盛者用除湿胃苓汤,大多获效。然而,往往由于湿热未尽,余毒未解,滞留经络,遗痛不止。今取全蝎以剔解毒邪,毒解络通,故能止痛矣。
  学习和使用体会
  朱仁康先生自从摸索到全蝎粉可以止痛的经验后,以后临症五六十年,治疗很多缠腰火丹后遗疼痛的病例,均获显效。若患处久留色素沉着,可配桃仁、红花、赤芍等药;若病发于头面者,可配菊花、蔓荆子、钩藤等药。
  2.利湿清热方(湿疹一号方)
  生地30克,黄芩、猪苓、泽泻、车前子各9克(包),木通4.5克,六一散9克(包)。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利湿清热。主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等。本方由龙胆泻肝汤精简而成。生地凉血清热;黄芩燥湿清热;猪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车前子、木通导湿从小便而泄。用于湿热型,见舌红、苔黄腻,脉滑等。
  3.健脾除湿汤(湿疹二号方)
  苍术、炒白术、厚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六一散(包)、桂枝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健脾理湿。主治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天疱疮等。本方由除湿胃苓汤增减而成。苍术、炒白术、陈皮、厚朴健脾化湿;猪苓、茯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桂枝通阳化气。用于脾湿型诸证,身起水疱、渗水,而具有脾胃症状,如脾运不健、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
  4.滋阴除湿汤(湿疹三号方)
  生地30克,玄参、当归各12克,丹参15克,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滋阴养血,除湿止痒。主治亚急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天疱疮等。生地、玄参滋阴清热;当归、丹参养血和营;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白鲜皮、蛇床子除湿止痒。用于湿疹反复不愈,日久伤阴耗血,舌淡苔净或光之证。
  5.小儿化湿汤
  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各6克(包)。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健脾化湿,主治婴幼儿湿疹。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六一散渗湿清热;炒麦芽消食和中。用于儿童湿疹,而有消化不良、纳食不多、乳积之证。
  6.凉血消风散(消风一号方)
  生地30克,当归、荆芥各9克,蝉蜕6克,苦参、白蒺藜、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消风清热。主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等。本方从《医宗金鉴》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生甘草凉血润燥;知母、生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蜕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7.养血消风散(消风二号方)
  熟地15克,当归、荆芥、白蒺藜、苍术、苦参、火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荆芥、白蒺藜、苦参消风止痒;苍术健脾;火麻仁、甘草润燥。适用于血虚风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之证。
  8.消风清热饮(风疹一号方)
  荆芥、防风、浮萍各9克,蝉蜕6克,当归、赤芍、大青叶、黄芩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消风清热。主治急性荨麻疹。荆芥、防风、浮萍、蝉蜕疏风清热;黄芩、大青叶苦寒清热;当归、赤芍和营活血。适用于风热型,舌质红、苔薄,脉细滑等。
  9.祛风胜湿汤(风疹二号方)
  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蝉蜕6克,茯苓皮9克,陈皮6克,银花9克,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祛风胜湿,佐以清热。主治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本方由《局方》消风散精简而成。荆芥、防风宣散肌表风邪;羌活祛风胜湿,蝉蜕散风热、消瘾疹,合而用之使湿随风去;陈皮、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中;银花、甘草清热化毒。适用于风湿热类型的皮肤病。用法:水煎服。儿童用三分之二量,幼儿用半量。
  10.固卫御风汤(风疹三号方)
  炙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姜3片,大枣7枚。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调营固卫,以御风寒。主治冷激性荨麻疹。本方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组成。炙黄芪、炙白术、防风固表御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佐赤芍活血祛风。日久发作不休可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
  11.健脾祛风汤(风疹四号方)
  苍术9克,陈皮6克,茯苓、泽泻、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木香3克,乌药9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健脾理气,祛风散寒。主治肠胃型荨麻疹。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大枣健脾助运;荆芥、防风、羌活、生姜祛风散寒;木香、乌药理气止痛。用于身发风癗,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泻、腹疼阵作等。
  12.活血祛风汤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荆芥各9克,蝉蜕6克,白蒺藜9克,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活血祛瘀,和营消风。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本方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重用活血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佐以荆芥、蝉蜕、白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
  13.止痒息风方
  生地30克,玄参、当归、丹参、白蒺藜各9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炙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养血润燥,息风止痒。主治皮肤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生地、玄参滋阴润燥;当归、丹参养血润肤;煅龙骨、煅牡蛎、白蒺藜息风止痒;炙甘草润燥。用于血虚阴伤,皮肤干燥发痒,舌淡苔净,脉细弦。
  14.养血息风方
  黄芪15克,当归、白芍各9克,川芎6克,红花、玄参、荆芥、白蒺藜各9克,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主治皮肤瘙痒症(老年性)。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玄参滋阴润燥;红花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黄芪补气,气行血亦行;荆芥、白蒺藜消风止痒,甘草润燥。本方适用于老年气血日衰,血不养肤,皮肤干燥发痒,舌质淡、苔净。
  15.乌蛇驱风汤
  乌蛇9克,蝉蜕6克,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白芷、黄连各6克,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搜风清热,败毒止痒。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症。乌蛇、蝉蜕搜剔风邪;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止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败毒。用于风热之邪内郁日久,未经发泄,皮肤剧痒,使风湿之邪复从表而出。
  16.皮炎汤
  生地30克,丹皮、赤芍、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连翘、竹叶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包括漆性皮炎)、植物日旋光性皮炎。本方由犀角地黄汤、白虎汤增减而成。生地、丹皮、赤芍清营凉血;知母、生石膏清解肌热;竹叶轻清风热;金银花、连翘、生甘草重在解毒。适用于中药毒及风毒肿之证,见舌质红绛、脉滑数等。
  17.增液解毒汤
  生地30,玄参12克,麦冬、石斛(先煎)、沙参、丹参、赤芍、天花粉各9克,金银花15克,连翘、炙鳖甲、炙龟甲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养阴增液,清热解毒。主治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生地、玄参、麦冬、石斛、天花粉、沙参养阴增液;炙鳖甲、炙龟甲滋阴潜阳;丹参、赤芍凉血和营;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毒热伤营耗液而致皮肤剥脱、潮红等。
  18.消炎方
  黄连6克,黄芩、丹皮、赤芍、蚤休、金银花、连翘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疖肿、毛囊炎、脓疱病、丹毒、脚气感染等。黄连、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金银花、连翘、蚤休、生甘草清热解毒。适用于一切火毒诸证。大便干结,可加大青叶、大黄。
  19.凉血清肺饮
  生地30克,丹皮、赤芍、黄芩、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桑白皮、枇杷叶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肺胃经热。主治痤疮、酒渣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生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渣鼻等。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大青叶。
  20.白疕一号方
  生地、生槐花各30克,山豆根9克,白鲜皮、草河车、大青叶、紫草各15克,黄药子12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凉血清热,解毒治疮。主治牛皮癣进行期。生地、生槐花、紫草凉血清热;山豆根、草河车、大青叶清热解毒;白鲜皮消风止痒;黄药子凉血解毒。用于牛皮癣进行期,血热风燥之证。
  21.白疕二号方
  土茯苓30克,忍冬藤9克,生甘草6克,板蓝根、威灵仙各15克,山豆根9克,草河车、白鲜皮各15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牛皮癣早期。土茯苓、白鲜皮、威灵仙祛风除湿;板蓝根、山豆根、草河车、忍冬藤、生甘草清热解毒。
  22.去疣二号方
  马齿苋60克,蜂房9克,生薏苡仁30克,紫草15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解毒去疣。主治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清热解毒;生薏苡仁除湿去疣;紫草凉血清热;蜂房以毒攻毒。合而用之,去疣解毒。每日水煎服1剂,7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23.去疣三号方
  马齿苋60克,败酱草、紫草、大青叶各15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解疣毒。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败酱草、大青叶清热解毒;紫草凉血清热。综合起来,清解疣毒。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24.去疣四号方
  当归、赤白芍、桃仁、红花各9克,熟地12克,牛膝9克,赤小豆15克,山甲片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活血去疣。主治多发性寻常疣、跖疣。本方以山甲片为主药,取其攻窜之力。其余均为养血活血,以助其势。每剂水煎2次,另加黄酒50克,早、晚分服。5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25.皮癣汤
  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主治泛发生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丘疹性湿疹。生地、当归、赤芍凉血润燥;黄芩、生甘草清热解毒;苍耳子、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祛风除湿,清热止痒。此方适用于血热风燥之证,起红色丘疹,瘙痒极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26.风癣汤
  生地30克,玄参12克,丹参15克,当归、白芍、茜草、红花、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养血和营,消风止痒。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生地、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营;玄参、生甘草滋阴润燥;茜草、红花活血;黄芩除湿清热;苦参、苍耳子祛风除湿;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之证,见皮损肥厚浸润,瘙痒剧甚,舌质淡、苔薄等。
  27.通络活血方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草、泽兰、牛膝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主治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下肢结节病。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王不留行通经活血;青皮、香附理气,气行血亦行;茜草凉血清热;泽兰活血破瘀;牛膝引药下行。用于风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
  28.凉血除湿汤
  生地30克,丹皮、赤芍各9克,忍冬藤15克,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豨莶草、海桐皮、六一散(包)、二妙丸各9克(包)。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凉血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性湿疹(粟疮)。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忍冬藤清热解毒;豨莶草、海桐皮、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六一散、二妙丸利湿清热。
  29.温肾健脾方
  吴茱萸6克,蛇床子12克,补骨脂、仙茅、益智仁、苍术、茯苓、小茴香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温肾助阳,健脾理湿。主治肾囊风(慢性阴囊湿疹)。吴茱萸、补骨脂、仙茅、益智仁温肾助阳;苍术、茯苓、小茴香健脾理湿。用于肾阳不足,脾湿内生,阴囊发凉、潮湿、出汗、发痒之证。
  30.活血疏风方
  当归、丹参各12克,赤芍、红花、荆芥、威灵仙、白蒺藜、苦参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活血疏风,除湿止痒。主治阴囊湿疹,皮损暗黑、瘙痒略见出水。当归、丹参、赤芍、红花重在活血;荆芥、威灵仙、自蒺藜、苦参重在祛风,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
  31.疏风清热饮
  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各9克,蝉蜕4.5克,生地15克,丹参、赤芍、炒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疏风清热。主治荨麻疹(风热型)。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蝉蜕疏表祛风;生地、丹参、赤芍凉营清热;黄芩、炒栀子、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
  32.乌蛇搜风汤
  乌蛇6克,羌活、独活各9克,防风、炙僵蚕各6克,生地15克,丹皮、丹参、赤芍、黄芩各9克,金银花15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搜风祛邪,凉血清热。主治慢性荨麻疹。乌蛇、炙僵蚕搜剔风邪;羌活、独活、防风祛风外泄;生地、丹参、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金银花清热败毒。适用于风邪久羁,缠绵不愈之证。
  33.搜风流气饮
  荆芥9克,防风6克,菊花、僵蚕各9克,白芷6克,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乌药各9克,陈皮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疏风达邪,和营理气。主治赤白游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肠胃型)。风热阻于营分则发赤肿,风热阻于气分则发白肿,又称风注。又有风热阻于脏腑,气机失利则腹疼泄泻,均宜此方治之。
  34.清暑解毒饮
  青蒿9克,厚朴、黄连各3克,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各6克,绿豆衣9克,生甘草3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暑邪,解热毒。主治小儿头面痱毒、热疖。青蒿、厚朴、黄连清暑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金银花、连翘、绿豆衣、生甘草清热解毒。
  35.消炎方治疖肿
  黄连6克,黄芩、丹皮、赤芍、金银花、蚤休、连翘各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于发际及臀部的疖肿,反复发作,俗称"坐板疮"、"发际病"。也可用于毛囊炎,脓疱病、丹毒,脚气感染等。每日1剂,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清热凉血;金银花、连翘、蚤休、甘草清热解毒。发际疮可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10克,赤芍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大青叶各10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随处可生,临床上见到多个疖在一定部位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最常见是生在臀部的,称"坐板疮",发于颈后际部位的,称"发际疮"。除服药治疗外,还应要求发际疮患者宜勤理发,坐板疮患者宜勤洗澡、勤换衣服。此外还应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少食甜腻饮食,经常保持皮肤清洁。
  病例1:崔某,男,35岁。臀部常起疖肿已两年,诊断为坐板疮。经常发生小硬结,潮红疼痛,渐兼破溃出脓而愈,时隔一两个星期,又发生两三个结节,如此反复不断,甚为痛苦。内服消炎方,先后共20余剂,未再复发。
  病例2:张某,男,31岁。头部长小脓疮已5年,开始在头部起几个小红疙瘩,渐成脓疱疼痛,继之此起彼伏,成批出现,波及整个头部、颈部、额部,诊为发际疮,屡治少效,后用消炎方加荆芥、防风各10克,随症加减,共服30余剂,不再复发。
  36.治疗银屑病
  (1)克银一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化裁加减:伴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口渴加麦冬、玄参、鲜芦根、鲜茅根;心烦者加栀子;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瘙痒显著者加白芷、白鲜皮、白蒺藜;鳞屑干而厚者加虎杖;皮损鲜红,面积大者,重用生地、丹皮、赤芍,加紫草;皮损灼热,加生石膏、知母。外用药物:朱仁康先生强调进行期皮疹宜安抚,可用性质温和、刺激性小的单软膏、凡士林软膏、玉黄膏等治疗,切忌使用刺激性强的角质剥脱剂,或用热水烫洗。若无明显干燥瘙痒等不适,可不涂外用药物,仅以内服为主。
  学习和使用体会
  银屑病辨证分型方法很多。朱仁康先生认为,虽然临床表现各异,但以血热风燥证、血虚风燥证最为多见。血热风燥证特点:本证多见于进行期,发病急骤,身起点点红粟,部分扩大或融合成斑块,基底鲜红,鳞屑层层,易于剥离,有点状出血,周围绕以红晕。皮损新出者不断,常波及耳孔、乳晕、脐凹、阴部及头面、躯干、四肢伸侧,并可有同形反应。常伴有心烦燥热,咽痛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病例:鲁某,男,25岁,工人。1992年4月28日初诊。半年前,患者躯干、四肢泛发玉米至核桃大小的红色斑丘疹,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瘙痒不著。1个月前因患扁桃体炎用青霉素针、冬凌草片等治疗,咽痛渐止,但皮损突然加重。查体:躯干、四肢可见片状、地图状皮损,色鲜红,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上覆较厚的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头部散在数片钱币样大小皮损,头发呈束状,伴心情焦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朱仁康先生辨证为血热风燥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法。处方:土茯苓30克,北豆根、白鲜皮、板蓝根、忍冬藤各15克,甘草6克,大青叶15克,竹叶6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为主加减用药,连服2个月而愈。朱仁康先生认为,血热风燥型银屑病大多由于素体蕴热,或性情急躁,心火内生,或恣食鱼腥、辛辣,或外感风热而致血热内蕴,郁久化毒,外壅肌肤而发病。本证型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治以克银一方为基础,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忍冬藤、北豆根、板蓝根、草河车、白鲜皮清热解毒;威灵仙辛温,辛能走表,温能通络,既可引诸药达表,又可防止苦寒药伤中之弊;更加大青叶、竹叶、生石膏、知母以清气分之热;配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故证属血热毒邪炽盛、生风化燥所致者,均屡屡取效。
  (2)克银二方化裁伴有口渴者加天麦冬、天花粉;便秘者加何首乌、当归、肉苁蓉;瘙痒者加白鲜皮、白芷;皮损颜色暗红者加当归、桃仁、红花;皮损厚硬者加三棱、莪术;皮损干裂者,加北沙参、麦冬;鳞屑厚者,加当归、鸡血藤。外用药物:朱仁康先生认为本证宜内服药物为主,配合红粉膏外涂以润肌止痒。
  学习和使用体会
  血虚风燥证特点:病久不退,皮疹小如钱币,大似地图,皮肤干燥,呈淡红色斑块,鳞屑层层,干燥疏松,抚之即落,甚则皲裂,招致出血,瘙痒或痛,舌淡苔净。治法:养血活血,滋阴润燥。
  病例:李某,女,40岁,干部。1992年10月18日初诊。15年前全身出现多处片状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轻度瘙痒,冬重夏轻,反复发作,曾多次诊治,效果欠佳。此次复发2个月余,伴头晕、乏力、睡眠差。查体:精神不振,消瘦,面色少华,皮肤干燥,躯干、四肢均可见点片状、钱币形淡红斑,上覆干燥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血虚风燥。治拟养血润燥,清热解毒。处方:生地30克,丹参、玄参各15克,火麻仁10克,大青叶15克,北豆根10克,白鲜皮、草河车各15克,连翘、当归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先后调治3个月而愈,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多因身体羸弱,气血不足;或久病伤阴耗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本例治疗以克银二号方为主加当归组成,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玄参清热养阴;火麻仁润肠通便;大青叶、北豆根、白鲜皮、草河车、连翘均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故获良效。
  37.治疗异位性皮炎
  (1)湿热型多见于发育良好的肥胖儿童。由于血热脾湿,浸淫肌肤。症见面颊部及全身发生潮红,表面起红色粟米样丘疹,破溃后糜烂、渗出,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1岁以内儿童用牛黄清热散,每日3次口服,儿童及成人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生地、牡丹皮、龙胆草、黄芩、栀子、茯苓皮、泽泻、木通、车前子、六一散。外治:渗水多时用地榆30克,马齿苋30克煎水取汁,置于盆中待凉,用6~7层纱布浸汁,稍拧,湿敷于皮损上,每10分钟重复1次,每次共30分钟,每日2~3次。然后用祛湿粉(黄柏、白芷、煅石膏)香油调搽或湿疹膏(青黛、黄柏、煅石膏、氧化锌、凡士林)外搽。
  病例:宋某,男,4岁。2003年6月初诊。全身起疹反复发作3年,加重4天。患儿出生2个月即患"婴儿湿疹",且有过敏性哮喘病史,来诊时头面部散在红斑、丘疹伴渗出、糜烂,结黄色痂。眼周及颈、背部也有相同皮疹,双肘屈侧、双下肢有大片红斑,伴严重瘙痒。平素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处方:生地、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各8克,龙胆草、黄芩、茯苓皮、泽泻、车前子、滑石各6克,甘草2克。外用生地榆、马齿苋煎水湿敷面、颈、双肘屈侧及下肢,湿疹粉10克香油搽。其余有皮疹部位用湿疹膏与去炎松软膏混合外用,每晚予扑尔敏2毫克口服。3天后来诊,渗出已停止,疮面缩小,仍有潮红丘疹。大便干结症好转,上方加丹皮、赤芍各6克,续服7剂。三诊:服7剂后,皮疹基本消失,继续用湿疹膏外搽。
  (2)脾湿型多见于2~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脾运失健,湿从内生,浸淫成疮。症见皮肤内大量密集水疱,色暗淡不红,搔痒后渗水,后期干燥脱屑。面色无华,饮食不香,纳差,大便溏薄,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舌质淡、舌体胖伴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滑等,治以健脾利湿为主,以除湿胃苓汤加减。处方:苍术、陈皮、厚朴、猪茯苓、泽泻、六一散、白鲜皮、地肤子。外治:若有渗出时,除同上述湿热型治疗外,慢性皮损肥厚浸润者可用皮湿二膏(地榆、密陀僧、凡士林)。
  病例:李某,女,5岁。2003年10月初诊。全身起疹反复3余年,秋冬季易发。来诊时颈部、背部、四肢皮肤粗糙,可见散在丘疹,丘疹色暗红,伴血痂及融合成片状的脱屑斑块,轻度肥厚,伴瘙痒,纳差,便溏,消瘦。患儿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治宜健脾利湿为主。处方:薏苡仁8克,苍术、陈皮、厚朴、猪茯苓、泽泻、滑石、白鲜皮、藿香、佩兰各6克,甘草2克。每日1剂,水煎服。局部用皮湿二膏、五石膏(炉甘石、煅石膏、滑石、青黛、枯矾等)外搽。服药7剂来诊,已无渗出,瘙痒减轻,饮食增加,大便正常,面色红润,体重增加2千克。
  (3)阴伤型多见青少年或成人。由于病延日久,长期渗水过多,致伤阴耗血,血燥生风,亦可因长期服用苦寒燥湿之品或淡渗利湿之品,造成伤阴耗血。症见头面、四肢及躯干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呈苔藓化,伴抓痕及血痂,瘙痒剧烈,部分患者皮损肥厚干燥或伴皲裂。舌红苔剥或舌淡苔光,脉沉细。治宜滋阴除湿止痒。处方:生地、玄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
  病例:吴某,男,18岁。2003年l2月来诊。周身起皮疹已10年,自8岁开始患湿疹,10余年来时好时坏,反复未愈。来诊时,全身散在大面积集簇性疱疹,部分糜烂,四肢皮肤粗糙,色暗,轻度脱屑,伴明显抓痕及血痂,尤以肛门、会阴、阴囊外为重。脉细滑,舌质淡,苔净。治宜滋阴养血,除湿润燥。处方:生地30克,玄参、丹参、当归、滑石、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各9克,甘草2克,5剂,每日1次,水煎服。并予口服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外搽湿疹膏与去炎松膏混合使用。5天后复诊,称药后瘙痒明显减轻,皮损好转。上方加地肤子15克,继服5天,外搽五石膏。三诊药后复诊,躯干、阴囊、肛门等处皮损已消,仍嘱服上方7剂,外用药同前。后未来复诊,2006年5月其父来院称前年治愈后,2年未复发。
  学习和使用体会
  异位性皮炎又名遗传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特应性皮炎等,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Ⅰ型、Ⅳ型并发的变态反应,与祖国医学提及的"四弯风"、"奶癣"、"顽癣"等相似,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在临床分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3个阶段。临床治疗缠绵难愈,且易复发。
  朱仁康认为,本证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食五辛发物,遗热于胎儿所致;或后天饮食失调,致脾胃虚弱,湿从内生,外感风、湿、热邪,郁于皮肤腠理而成本病。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
  异位性皮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无论所发部位在何处,要以辨证论治为准,重在寻找内因,病因是心火还是脾湿。
  其证表现虽在皮肤,其根源则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本病的症状轻重,所以健脾养胃十分重要。长期使用苦寒燥湿之品易伤阴耗血,使用生地、玄参、当归等滋阴养血而不助湿,茯苓、泽泻健脾除湿而不伤阴的药物用于反复不愈者,疗效较好。

被公认为3种最疼手术,很多人或经历过,不妨提前了解一下导语其实说起手术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不仅仅是身体上损伤还是精神上的损伤,对于每一个平常人而言都是个打击。但是要说哪一个手术是最痛苦的,最为痛苦的一个也就属于生小孩了晚上睡觉,把脚放在被窝外会怎么样?听听医生的说法导语睡眠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良好的休息,才能够让你辛苦一天的大脑得到很好的调整。那样在第二天就会用良好的精神头来迎接新的挑战。只有保证良好的休息才能够使身体更好的循环新激活胰岛素的冠军,并非茄子,多吃2果,胰岛功能或慢慢变强导语现在高血糖已经不是只有老年人会患的疾病了,随着现在生活饮食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血糖升高的现象,三十岁四十岁的人群也有很多人患有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总得患病30岁的苏州女子,每天坚持夜跑5公里,一年后身体有什么变化导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人选择了跑步,是一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运动,跑步不仅能促进人的新陈代谢,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许多疾病发生的概率。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在李兰娟早上是养肝黄金期,常吃4种早餐,或可让肝脏变红润导语大家对于李兰娟院士应该不陌生,疫情期间为了人民群众奔赴在一线,为了疫情的消失艰苦奋斗,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李兰娟不只是疫情期间的大英雄,对于肝脏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厉害的,尤对肾不好的4种水,或该拉入黑名单,很多人却当成宝贝几乎天天喝导语人生活着是离不开水的水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表面是被水覆盖71的。正常情况下人每天摄入的水是需要维持皮肤内脏肺肾脏排出体外1。5升左右的水。用来保证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提醒各位女性月经结束后,这5件事尽量不要做,早了解早受益导语对于女生而言,每一个月我们都要与大姨妈会一次面。一般月经期维持到三到七天是正常的。月经关联着女性健康。不仅能够反映出我们这一个月的身体状况,与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每个月的月女孩的身高跟第一次来例假的时间有关系吗?建议有孩子的了解下导语对于孩子的身高,都是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还是长得比较高一点,一个是因为身高高点的孩子整天看上去比较好看,另一个就是,身高高一点看起来你比较健康,基因占有常吃鱼对身体是好是坏?提醒这3种鱼尽量少吃,不妨看看导语小时候经常听家里大人说吃鱼聪明,根据研究表明吃鱼不仅是能够变聪明,就连记忆力也会变好,所以经常吃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在海鲜市场各种各样的鱼供我们挑选。鱼当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钙元素为啥一看病就要抽血?抽完的血,最后到哪去了?本文带你了解真相导语每年去医院检查体检的时候都会有抽血这一个项目。而且在体检的时候需要用到许多管血,很多人都是特别怕针头的。可能不是很疼,但是有天生的恐惧感。前几天小李去医院看病。碰到一个小姑娘。男性耗阳的5个行为,烟酒并没有上榜,榜首很多男性都在做导语阳气可能大家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有所耳闻过,阳气在中医中指的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气体,称之为阳气,还有一个名字被称为元气。01那构成阳气的到底是什么呢?阳气是人身体中所储存的营养
为什么吃动物血后大便会变黑?难道是身体排毒的效果?不要乱猜都说以形补形的概念不靠谱,可世事无绝对,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并非所有红色食物都没有补血的功效。在营养学中,常说的补血主要是指补铁。铁作为血红蛋白的养料,可起到补血的功效。相比于其他食食道癌是怎么回事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道癌患者早期往往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有隐痛或者明显的异物感。进食以后症状会加重,吞咽食物的时候,胸骨后有哽噎感,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随着病情的月饼该怎么吃?月饼该怎么吃如果又想吃月饼又怕热量超标,就想办法平衡热量。以下方法供你参考1。控制量,一天只吃一块,可以把一块月饼分两次吃完。2。月饼代替部分主食。比如早晨吃半块月饼,主食就不要吃10大最佳果蔬10大优质蛋白10大好谷物按照这个吃就够了生活中哪些食物更为优秀?我们汇集了10大最佳果蔬10大优质蛋白10大好谷物榜单一十大优质蛋白中国营养学会专家依据食物的两个金指标,评选出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金指标的第一5类人警惕秋季抑郁!自我调节用3招秋季抑郁多发人群多集中在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2。工怍压力大的上班族。3。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老祖宗曾训诫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指哪三觉?究竟什么意思?引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当中,有着太多神奇的奥秘,后人发现的奥秘中,很多都令现代社会的人感到无比精妙,这同样也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都知道西方有洋医东方有中医的道理,那么中医体质虚弱怎么办?教你一招换季不生病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不少体质虚弱的人又开始感冒咳嗽流鼻涕。中医认为,卫气是人体防范外邪侵袭的第一道防线,正所谓卫气一足百病消,卫气不足百病绕,那么,你的卫气充足吗?卫气不足葵花籽会伤肝不浅?内科医生避免转氨酶偏高,日常少吃这2物导语大家每天能够健康地生活,自然离不开我们体内器官的新陈代谢。肠胃每天都需要参与,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过就目前影响大家疾病最为严重的当属肝病,也是目前大家急需重视的一种慢性疾病。这吃醋泡姜可以治病?长期食用醋泡生姜的人,身体咋样了?导语醋和姜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会让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加鲜美。有一些家庭的厨房中,常常会摆放一个玻璃罐,里面放的就是自己制作的醋泡姜。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吃上一两片。尤其是在炎热的天多喝热水,保重身体我的生活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从早到晚离不开喝热水,只有喝热水,才能保重我的身体我小的时候,很不爱喝水,经常是嘴唇发干,老是被父母提醒要喝水,夏天口渴也是喝水缸里的凉水,到了冬天不得已晚上吃苹果容易伤胃?医生建议晚上最好不要吃这4种食物胃是身体当中重要的消化器官,胃又是喇叭,当胃部出现不适的时候很容易向我们喊疼,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十人九胃病,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喊胃疼,甚至疼到无法吃饭。如果出现了胃病,在平时饮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