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4岁的女孩是如何走向绝望的?父母需要知道孩子只渴望一个拥抱

  上海南汇一名14岁花季少女,因不堪父母长期畸形的爱,纵身一跃,生命永远定格在14岁。
  为何花一样的年龄,本该憧憬未来、享受青春美好的时候,却决绝离去呢?
  女孩留下了1500字三页的遗书。从遗书的字里行间,透着让人不可思议的平静,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一样。
  在这平静背后,是吞噬她人生的绝望。
  是什么让她走上了不归路?
  有人说是学习上的压力,让她在即将开学进入初二年级时义无反顾地撇下一切走了。
  也有人说,她太脆弱,遇事想不开便走极端之路。
  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女孩小小的心灵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是什么摧毁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有一句话"家里养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爱。"
  她的悲剧正是缺少了家庭的阳光和爱。
  她就是那朵自杀的花。
  14年的时间她经历了什么?
  如果说她缺少家庭的阳光和爱,也许很多人不赞同,认为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呢?
  确实,按常理,应该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如果说这个14岁的女孩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是不是有悖常理?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爱?
  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而她的父母对她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她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喜欢是这样的:
  她在遗书中写道: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龄(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得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她没有感受到父母真心的喜欢和爱,感受到的是父母对心目中能给他们带来荣耀和面子的"女儿"的喜爱。
  "女儿"只是他们达到利已的工具。
  她的父母对女儿如果也算有爱的话,那只能是畸爱。
  女儿达不到他们预期的人设,后果如何?
  "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后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打在背上还行;被皮带或电线抽,腿上最疼,然后是背上,最后是双臂。"
  而且还有更摧毁自尊的手段: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让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众,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声骂最难听的话,还说的冠冕堂皇,最后是耍泼妇"。
  看到这里,你们心疼吗?那个小小的她,是如何度过漫长的14年。
  当别的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她却抱着破碎的童年在哭。
  "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毁了她的童年,你们已经毁了我。"
  字字诛心,句句泣血。
  长期以来,她都处于一种极端糟糕的状态。
  "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骂或被打,躺在床上接着听主卧传来的谩骂声,剩下的时间用来回忆一天的难过。"
  她对父母的行为作出了拷问:
  " 这年头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长辈。"
  女孩觉得"离开"是最好的结果,她自认为她的存在"伤了父母的心和肺,折了父母的寿",当然,这也是父母对她说的。
  其实女孩的"消失"并非冲动,而是早有想法,人世间亲情的羁绊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她。
  她早就有了要"消失"的念头,但她的父母却没有觉察,依然不断地施暴,连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被拿走了。
  女孩走之前,如果尚有一丝眷恋,那决不是她父母。
  "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这一句看了让人想哭的话,是多少的伤害才凝成这一句。
  女孩走了,但愿天堂没有辱骂和殴打,没有父母的虚荣和虚伪。
  悲剧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伤心]共存家庭关系的影响
  从女孩决绝离世中,让我们有很多的感慨和反思。
  我国的家庭关系有个明显的特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共存关系。
  共存关系一定隐藏着剥削和控制。
  比如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就是我养你大,付出了,你要养我老,我就要赖着你。
  养老不是因为亲情和感恩,是因为你必须为我负责。
  很多地方盛行的嫁女收不菲的彩礼,就是典型的我养你大,你加倍还我的思想。
  家庭的共存关系让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了清晰边界。
  父母认为,你是我生的,必须要听我的,服从我,我需要从你身上榨取我需要的东西你不能反抗,否则就是暴力相向。
  悲剧中14岁女孩就是这种共存家庭关系的牺牲品。
  她的父母认为:我养了女儿,就要榨取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面子、荣耀、虚荣心等。女儿是她的物品,可任由控制和处置,打骂、羞辱,无所不为。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影片《囧妈》?
  在《囧妈》中,妈妈总要干预儿子,要求儿子来达到其想象中的儿子的样子。
  儿子有别的想法,妈妈就说:"你不是我儿子你是谁的儿子啊?"
  就是说我是你妈,你必须听我的,我看着你长大,你要成为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多少的家庭在共存关系中,子女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思想,父母的要求就是行为模式,父母的思想就是子女的思想。
  [伤心]披着"爱"的外衣的暴力伤害。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14岁的悲剧女孩,她从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恨和伤害。
  在《原生家庭》家庭中,作者苏珊博士详细阐述了原生家庭伤害对个体的影响,把有害和有毒的家庭模式分为七种。
  很不幸,14岁的悲剧女孩的原生家庭具备了三个有害的行为模式:操控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
  女孩被原生家庭深深、持久地伤害着,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她对世界的感知是灰暗的。
  我们对女孩所受的伤害不能感同身受,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不能体会到这种原生家庭的噬骨之痛。
  而且更让人害怕的是,她的父母在人前却是另一番模样,给人一种完美人格的假像。
  给人的错觉是:多好的父母,女儿一定是幸福的。
  [伤心]女孩的离去是最后的绝望,也是最后的抗争和报复。
  女孩的离去太极端,也太残忍,对她的父母、她的家庭来说是永远的痛。
  但换个角度来看,不正是残忍的父母教育出残忍的孩子,极端的父母培育了极端的孩子吗?
  孩子耳濡目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极端的方式解决痛苦并报复其父母。
  女孩承受了长期的痛苦和压抑,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纵有再多的不满和痛苦也无从摆脱。
  她没有力量挣脱面临的苦难,她其实是痛恨父母的,三页的遗书,没有一声亲昵的称呼,满满都是控诉。
  影片《天空之城》也有一个极端的孩子,多次欲自杀,自杀的理由仅仅是不想再做"父母"的孩子,要报复父母。
  其最终的结局是母亲知道真相后无法接受而自杀,孩子则从此浪迹天涯。
  女孩选择在初二开学之前离世,她的决绝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引发的,而是之前无数次痛苦的叠加与绝望。
  女孩走了,她还太小,心理太脆弱,太傻,以极端方式抗争极端的生活,但她不知道,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也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倔强地活下去。
  从悲剧中的思考
  悲剧已经发生,我们除了痛惜之外,不应该思考更多吗?
  [心]很多亲子关系的悲剧,都是不平等关系造成的。
  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为一个个体,父母做孩子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控制者、剥削者。
  [心]父母有情绪,但不能歇斯底里加害孩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心]孩子可以优秀,也可以平凡,但不管优秀或平凡,都不应由父母来决定,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式。
  在孩子经受挫折时,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
  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所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
  而不是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父母,学会如何爱孩子是当父母的必经之路。
  父母不应让孩子生活在有害的生活环境中。
  希望为人父母,都可以读一下《原生家庭》,避免孩子带着原生家庭的伤害负重奔跑在人生的旅途中。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需要爱和管教,但爱和管教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
  不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不管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恰到好处,让孩子感受到"爱",而非"恨"。
  很多时候,父母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也许能够把他从绝望中拉回来。
  我是榕芷蔓蔓,感谢你的阅读,期望你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今天的话题分享到这里,期待明天继续和你相遇,我们不见不散。
  [玫瑰]下面是往期文章,欢迎你点击蓝字 阅读[心]
  孩子成长中的那些事,你以为是爱孩子,却是害孩子
  乖孩子好不好?别走进教育的误区,乖孩子的假面人生真可怕
  孩子早恋怎么办?教你一招解决问题
  从"双减"政策看中日教育的差异

工作和育儿两不误却没幸福感没有满足感的妈妈应该这样做很多女性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对现在有丈夫有孩子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不满,但总觉得不满足。或者,养育孩子工作,每天都很努力,但这样就可以了吗?有这样的迷惑这难道不是很多育儿中的女性的让孩子爱上学习,送你东大式学习法诀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大家都在做什么呢?其实,通过打招呼或在学习方法上下点功夫,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今天维子带大家走进东大式学习法的作者,一起共勉下面介绍6种方法,让孩子偷偷爱上育儿焦虑吗?原因在于维子带你一起聊一下虽然很爱孩子,但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得焦躁不安。也许会对这样的自己产生自我厌恶。今天维子带大家一起聊一下育儿时不可避免的烦躁不安烦躁不安有哪些原因呢?烦躁就是愤怒的情绪。当与自己的孩子丢三落四,日本妈妈给出这样的招数,不放试一下我家的孩子,经常忘东西?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健忘束手无策!如果频率过高,就会有人说这么丢三落四的只有我们家的孩子吗?或许有人会感到不安吧。今天我们我们就为孩子丢三落四而烦恼的经验和避免暑假怎么过?不擅长和孩子一起玩?没关系这么玩大家都开心并不是说当了父母,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方法。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玩才好而烦恼,其中也有因为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太无聊而感到痛苦的家长。即使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一起玩,也没有你对青春期的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付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在批判和尝试父母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并成长。所以,即使被这个时期的孩子说自大的话,也不要过度生气或消沉。如果监护人能够从容地接受,孩子就能迈出迈向大人的一步。如果你在青为什么要忍耐?家中要培养忍耐吗?还是不忍耐呢?忍耐的力量,是一生健康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力量。如果不能适当地忍耐,小学以后在学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障碍。把孩子的心理活动换成加速器和刹车来思考经常听到我的孩子是个急脾气,面对孩子情绪爆发无法控制的孩子束手无策吗?我们一起解决吧面对情绪爆发无法控制的孩子,该如何应对呢?对于感情爆发,自己无法控制这种心情的孩子该如何应对呢?先等待平静下来在孩子混乱的时候,紧紧抱紧孩子,等待他冷静下来吧。通过抚触,孩子混乱的难道我是不称职的父母!会不会经常被困扰呢?伤自尊烦躁的时候,明明不是孩子的错,却迁怒于孩子,孩子哭闹反抗,家庭内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恶化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自己的自尊心也会变得很低。在觉得作为父母,作为一个人,我不行之前,先把状况往孩子成长必不可缺父母不缺席!你在缺席吗?关系和敏感度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体贴的孩子有自制力的孩子这样的父母有很多吧。但是,也有很多父母为该如何与孩子相处而烦恼。随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我们了解到,对孩子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父母的态度是什想到孩子的未来会不安吗?不要紧张,有办法帮到你一想到孩子的未来,你会感到不安吗?孩子将来能养活自己吗?能找到像样的工作吗?连这么基本的功课都学不好不要紧吗?会不会被嘲笑是坏儿子呢?会不会过着没有目的的平凡人生呢?只要有这样的不
五下期中考试感想五下期中考试感想1。开始考课外知识了。有一道选择题,考察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后来成了什么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这道题,绝大部分同学都选错了。所以,哪怕是囫囵吞枣,四五年级语文学习建议五年级调考有感语文越来越难了!基础都是选择题,一道选择题,考察十几个易错读音,十几个易错字。下面读音全对的是谁?下面书写全对的是谁?以前是会一个知识点,得一点儿分。现在是,错一个知如果暑假学校托管,你愿意参加吗?如果暑假学校托管,你愿意参加吗?听说北京,河南开始试点。暑假期间,学校托管,老师排班负责。不准上文化课。不负责中餐。你愿意把你的娃送去吗?你们是不是以为,送到学校了,老师会带着孩子跟风扎堆过剩恶战,为什么我们深陷内卷?其实,内卷这个词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原来没有受到大众的关注。那么,为什么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刚过去的当下,这个古老的概念忽然焕发了青春,开始一步一你真的会与犯错的下属沟通吗?不管我讲了多少次,他依然我行我素,出了问题也不改!他方方面面都不错,怎么总在小问题上出错?作为管理者,你是否经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学会以下几个沟通方法,烦恼去无忧。心理君有话说01书单致新生!大学期间不可错过的5本实用手册开学有一段时间啦,大学生活还习惯吗?新鲜感过后,是否想过接下来的这几年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心理君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书单,让你在大学期间完美平衡生活学习社交,成功蜕变。以下Enj经常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吗别让侵入性思维害了你作者昱轩来源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Hi,今天的话题,有点私密。你的脑海里,会不会突然产生一些这样的念头吃饭时,想把碗摔在地上听听声音切菜时,想象如果切到了手指会是怎不要和老师家长赌气昨天心理健康课,又给孩子们絮絮叨叨讲了大半节课内容如下1。不要用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方法和别人赌气。比如,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就不好好学这门课,想气死这个老师。我打了一个比方你去追公汽暑假托管的理想思路我想象中的暑假托管班把学校教室租给培训机构吧!让培训机构的老师来上课吧!每天按照课表设计每天早上两节课,下午两节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四个班,就需要四个培训老师。我们就按照一个月来想减肥早睡告别拖延症你需要的不是自律心理学书单本文作者向睿洋,华章心理策划编辑,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学士,知乎心理学优秀答主向伯每逢新年或生日的时候,你是否都会对新的一年立下几个flag?面对镜中自己不要被迫焦虑我很不喜欢现在一些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有危机意识,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报一些网课,学理财,学财务,学法律,学PPT这样才能在将来下岗之后,迅速找到新工作要自律!跑马拉松,练瑜伽,不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