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突出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特点,着重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参考成人学习理论,对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成人学习理论;教学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是国家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纳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2004年和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得到了重视,在课程规范化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为受到关注,但对于课程教学方面的讨论稍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根据一些研究者开展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目前课程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效果甚微。[2]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及对理论的运用能力是符合当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要求的重要议题。
  一、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学习是一种改变由经验形成知识和行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组织与再组织。成人比儿童具有更多的经验,对理解新鲜事物并掌握其认知结构具有更强的"能力。成人学习有四个法则。
  第一,效果法则:成人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效果最佳;
  第二,联想法则:成人更愿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强化对认知对象的掌握;
  第三,有备法则:成人往往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学习,强调学习的目的性;
  第四,练习法则:成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接受指导性学习,更愿望交流、反馈,主动性和参与性突出。当成人的兴趣和经验得到满足时,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学生已属于成人的范畴,成人学习理论可以适用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根据成人学习的法则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性。
  此外,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也能给予"形式与政策"课教学设计很好的启发。按照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所学内容的比例(详见图1),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他指出,学习效率在30%以下的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包括"参与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向别人讲授"或"立即在实际中使用"。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3]
  紧接着,"教社政[2005]5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4门必修课承担着基本理论的教学任务,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承担着将理论与现实对接的重要任务,着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最新国内外热点难点焦点事件的解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将知识内化成为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学会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方法观察形势,用因果联系挖掘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把握形势发展与政策制定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做到真与善的统一。[2]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更加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更加需要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方法的应用体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获得审视判断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是很难有效达成本门课程教学目的的,而成人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实现"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较为吻合,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互动性,改变学生原来由经验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行为,全面提升"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组织
  在成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而广,时效性强,课程时间跨度大,但每个学期安排的课时却很有限。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成人学习法则中的联想法则和有备法则,大学生学习更愿意接受与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特别是与他们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引导到当前社会、国家发展形势,从分析形势具体到解读政策,最后教育落脚点仍然要落回到大学生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生活中。授课教师要善于选取现实中的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政策解读不接地气,不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遭到大学生的抵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从选定主题开始,即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作为内容主线,筛选各类翔实的支撑论证素材。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学习金字塔中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排序,"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尤其是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因此,教学素材的数量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图表、视频、翔实的数据和完整的案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教学方法对素材使用的要求。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素材必须来源于正规的官方媒体和渠道,是国家和社会对外正式公布的数据和事件,能够正确代表国家和社会主流的观点,切不可随意在网络中搜索、下载未经证实的素材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实质上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极为有限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求。学习金字塔中更为高效的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需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辅以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利用互联网延伸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话题讨论、优秀视频和读物推荐、学习成果分享、教学答疑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思考。课堂教学应着重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以教学主题引导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层次丰富,内容联系紧密的教育活动链。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分析与评述,倡导、鼓励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取向,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教学成果。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具备成人学习特点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包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116-117.
  [2]苏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4:14-15.
  [3]周树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27-129.
  [4]林钻辉.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课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5):128-130.

以社区为依托的教劳结合试验深圳特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而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难题学生劳动观念相对淡薄,不了解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现象客观存在,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从探研三新破旧套着眼素养务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新思考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导航人,语文教师更责无旁贷。面向瞬息万变的新世纪,面对革故鼎新的语文新大纲新教材,能否更换教学新理念,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三新课题。奥尔夫教学法给我的一点启示摘要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挖掘和培养人的多种生存必备要素,向创造力自信心,竞争力等等。如果有了这些能力,就能在漫长的一生中承受得起社会的各种挑战,会生语文教师,解放你的心灵作者文继炬这里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无论春华秋实,夏日的云影还是冬天的树木,无论晨曦暮霭,正午灿烂的阳光还是潇潇不绝的夜雨,都可以在这里观赏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大至星汉日月,惊雷狂飙,小至花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体质比赛研究研究目的为了解重点高中学生与普遍高中学生身体发育和视力状况,给总结研究中学体检和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师大附中高中部学生与普遍高中学生的体质检查表等资料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实施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学生数学意识实施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在学生中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的初步实践与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在学生中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的实践,使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变得更加客观和实际,体质评价的结果易于检查和对比,具有重要的信息反馈与调节功能,为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管理提供了可研究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解决问题和策略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品学网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解决问题和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浅论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解决问题和策略以前还没接触论文的时候我以为写论文跟议论文一样,后面才发现有很大的不同,论文的格式要求严格,所以写起来比较难。以下是由品学网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浅论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解决问研究中学生物教育中的生态环保教育摘要依据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教育,并从中引出环境生态与反贫困之间的联系。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各种活动也应该在遵循生态系统客观规律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也是我们在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不仅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
关于中国传统华夷之辨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华夷之辨总体脉络宋代论文摘要传统华夷之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近代,这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曲折发展。学界对于华夷之辨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本文拟对学术界传统文化在信息道德修养中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接踵而至的各类信息,不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在如此庞大的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与垃圾信息并存,可以用律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之必要内容提要信息化时代的律师事务所,面临崭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传统的律师事务所管理与业务发展模式早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为此,今天的律师事务所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信乡土景观得克萨斯州景观设计的符号和象征美国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或私宅设计方面深受自然景观的启发。为什么自然界能够成为景观创作的灵感和象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土壤气候地质和植被,这些丰富的自然特征不仅浅析爱情小说追魂爱情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也是社会延续的根基。恋爱结婚实在是一种社会延续的责任。古人云ldquo食色,乃人之常情也。rdquo渴求爱情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是ldquo上天rdquo浅析春节文化的智慧内涵在中华民族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开始进入除旧布新的迎春阶段,人们开始为迎接春节忙碌起来,迎春习俗在这一时段集中体现出来韩国春节民间传统祈福驱祸文化分析春节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机的节日,随着春节的到来,春天将降临人间,人们将开始新的一年的劳作和追求,人们也都会希冀在新的一年交好运。韩国称春节为旧正,旧正也即农历新年。春节在韩国是一个重春节后的文化反思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总会留下一些话题供人们消遣和讨论,例如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大了放烟花炮竹越来越少了等等,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这一重大节日的变化,也引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意蕴探析一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习俗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包含很多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一)登高野宴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重阳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新探知识产权制度是社会为保护个人和团体的智力成果,通过给予权利人一定时间内知识的专有权,权利人可以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并限制和禁止他人未经其同意而使用的制度。对重阳文化而言,就目前来看重阳节起源中的文化初探按照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人类独有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是靠历史记载建立起来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语言是固化思维的成果,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才逐步向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