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试论清代农业的成就

  
  [摘  要]本文从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量、新生产部门、生态农业、农学著作及养活的人口等多方面论述了清代的农学成就,并指出其在中外农业 发展 史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清代农具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 分析 。
  [关键词]清代农业;农业成就
  On the Agricultural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land productivity, the grain yield per mu,the new production pision,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e agronomy work and the populations supported by agriculture,etc,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fact of the agronomy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nd points out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in Chinese and global agriculture. Meanwhile, the reason why the farm implement was not developed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was not high in Qing Dynasty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The  agri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Agriculture achievement
  农业是农业 社会 中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农业社会的 经济 基础。农业的兴衰是农业社会中经济兴衰的直接标志。本着这种认识,作者认为考察清代的农业成就,对于了解清代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所说的农业成就是指清代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超越前代的水平而言的,也是和同时期西方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代的农业。
  一、        清代农业的成就
  (一)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
  清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同耕作制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一是从清以前的一年一熟制,发展成了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一年三熟制。二是耕作制的发展遍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闽广地区,是一种全国范围的变化;这种全国范围出现高复种指数的大变化,在 中国  历史 上是从未有过的。
  清代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增加,以及栽培技术的发展,从而促成了耕作制度的大发展。耕作制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1.黄河中下游的二年三熟制
  
  2.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
  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有二种形式,一是水稻同旱作物一年二熟,二是种植双季稻。稻与旱作物一年二熟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又以稻麦复种为主,这是利用稻田秋后空闲的时机,种植冬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种办法。清代这种耕作制度在长江流域分布极广,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成为这些省份利用冬闲田的一种主要方式。
  双季稻是长江流域又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双季稻在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闽广地区,到清代才发展到长江中下游。清·道光时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以余所知,浙东、闽南、广东、广西,及江西、安徽,岁种再熟田居其大半,近闻两湖、四川在在亦渐艺此。"表明到十九世纪中叶,双季稻已发展到长江流域各省。笔者又查考了长江流域的方志,查到有51个县有双季稻种植的记载,其中只有二个县是明代开始种双季稻的,其他49个州县都是到清代才具有双季稻的记载,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绝大多数是在清代发展起来的[4]。
  3.闽广地区的二熟制和三熟制
  
  至于珠江流域(包括福建)的三熟制则完全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制度,它包括三季稻、稻稻麦、稻稻菜、稻稻烟、烟稻瓜、稻豆麦等多种三熟制的种植方式。分布的地区包括,福建的福州、台湾、临汀,广东的广州、嘉应、新会等地[7]。
  清代多熟制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两湖地区,乾隆时稻麦二熟制已经普及,据记载"种麦之田十居七八。"[8]江西赣州是个双季稻地区,康熙时"田种翻稻者十之二。"[9]山东是一个二年三熟制地区,据有的学者 研究 ,复种率达25%,由此可见多熟制的推行,土地利用率在不同地区分别提高了20 80%。扩大复种面积是相当可观的。
  *本文根据作者2004年4月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所作的学术报告整理。
  [1] 清·祁隽《马首农言》。
  [2] 清·吴树声《沂水桑麻话》。
  [3] 清·《凤台县志·食货》。
  [4] 拙作《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5] 东汉·杨孚《异物志》:"稻交趾冬又种,农者一岁再种。"
  [6]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7]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8] 《孙文宅公奏疏》卷八,"请开曲麦疏"。
  [9] 乾隆《会昌县志》。
  (二)提高了粮食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粮食不足的矛盾
  
  由此可见清代多熟制的推广,取得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二)粮食亩产量达到超历史生产水平
  粮食亩产量是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综合利用的结果,所以亩产量的高低,可视为衡量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我国历代的粮食亩产量,不少学者都作过研究,虽然具体的产量数字,不同学者得出的数字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清代(前期)的粮食亩产量都高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现以吴慧的研究为例来说明。据研究,秦汉时我国的亩产量为264市斤/市亩,唐代是334市斤/市亩,清以前亩产量最高是明代,为346市斤/市亩,清代的亩产量达到了374市斤/市亩,分别比汉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亩产量高了8%,清代是历史上亩产量最高的一个历史时期。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括弧内为笔者校正数字。
  (三)新产业部门的建立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这种农业生产 内容 单一,生产范围狭小。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渗入到农业生产,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部门,据初步统计,约有13个之多。这些新的生产部门包括植棉业、棉纺织业、桑秧业、蚕种业、柞蚕业、丝织业、烟草业、蔗糖业、养珠业、养蜂业、渔苗业、海洋渔业、花卉业等,其中海洋渔业在东南沿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海民生理半年生计在田半年生计在海,故稻不收谓之田荒,鱼不收谓之海荒。"这些新的产业部门,有的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但大部分形成于清代,由于新产业部门的建立,这就大大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容,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范围,标志着清代的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四)生态农业的创立
  
  (五)农学的发展
  
  其次表现在农学研究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蝗虫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历史上只有宋代的董煟写过2本有关治蝗的著作,清代随着蝗灾的严重,研究治蝗的著作不断出现,保留至今的治蝗书,至少还有26部,清代成为我国研究治蝗技术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对农作物的研究,也是清代农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于外来作物如番薯、棉花、烟草等的研究,清代的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写下了3部番薯著作,11部棉花著作,10部烟草著作,其中对棉花、烟草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工作,从而为我国传统农学研究外来作物填补了空白。
  此外对于野蚕的系统研究,也是从清代开始的。尽管野蚕汉代已见记载,但很长时间中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清代的学者在关注桑蚕的同时,也注意了野蚕的研究,并写下了18部野蚕著作,这也是清代农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上述列举的事实说明,清代在农学上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巨大的。
  [1] 李翊《戒庵老人漫笔》。
  [2] 同治《高明县志》。
  清代农学著作统计表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474-486页。
  (六)创造了以少量耕地养活大量人口的记录
  按照我国史书记载,在明代以前,我国人口都没有超过六千万,明代开始达到一亿几千万,也就是说,明代以前,我国农业生产最高只达到维持六千万人生活的水平,到明代开始提高到维持一亿几千万人。清代我国人口进一步发展到三亿至四亿。这表明农业生产已达到了养活三亿至四亿人口的水平,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二、对一些 问题 的看法
  (一)怎样看待清代的农具没有 发展 的问题
  
  农具没有发展,能说农业有发展吗?我们认为这是两个问题,尽管二者有联系。推动农业发展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农具以外,还有肥料、水利、品种、技术等因素,不能用农具有没有发展,作为衡量农业生产有否发展的唯一条件。
  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清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都是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农具,到明清时期,这些农具仍适应个体农民的 经济 水平,能满足在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客观上没有需求,因而阻止了人们的创造。二,明清以前创造的农具,都是以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为动力的铁木工具。农具的进一步发展是以蒸汽、电力为动力,以及使用合金钢和许多 现代  科学 技术,这个条件当时的 中国 是不存在的。同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原因也阻碍农具的改良。由此可见,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受整个 社会 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的,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但一如上述,农具的停滞并没有阻碍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
  (二)如何看待清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1] 《礼记·王制》;《孟子·万章下》;《吕氏春秋·上农》。
  [2] 《切问斋文钞》卷十五"财赋"一。
  三、清代农业在中外农业史上的地位
  (一)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是中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乾隆时,中国人口已达3亿。当时全世界有9亿人口,中国的农业养活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二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 内容 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 时代 ,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可见,清以前的农业技术,重心都在于开发、利用黄河、长江流域的土地。即是以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生产,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想尽办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发展生产,创造了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新的发展。
  (二)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乾隆时期,即十八世纪,中国仍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学者亚·沃尔夫(Abraham Wolf)在他的名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 哲学 史》中说,十八世纪西欧的农业,在耕作制方面,开始从两圃制、三圃制发展到诺福克轮作制,即四区轮作制,土地利用率从50%、66%提高到100%;在农具方面,耕作农具从6-8头牛拉动的轮犁,发展到二匹马拉动的木犁。播种农具,由手工播种,发展到畜力条播机[1]。
  
  
  
  这说明,清代除劳动生产率不如西方高以外,其他的指标都高于西方或等同于西方,清代的农业在十八世纪时并不比西方落后。对此,国外的学者也都认为,十八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发达的农业。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4]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圣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5]
  事实说明,到清乾隆时期,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还是相当先进和发达的,清前期的 政治 改革也是有成效的,中国农业的落后是十九世纪时的事,这个问题只能留待以后来讨论了。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2]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哲学史[M].周昌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5]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
  (1).
  [6]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 《赴华使团》,转引自载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15页。
  [3] 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7页。
  [4]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一期,138页
  [5] (法)谢和奈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416-417页

谈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之教学互动论文一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现实状况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体系发生了飞速的革新,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1案例教学与实践性知识案例教学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又称产婆术)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就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案例教学在初中思品课堂的应用论文一关注时效新闻,反映热点问题在中学阶段,初中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们仍然是庞大社会群体中的一类群体。由于对社会接触较少,且他们的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因此有着很强的接受新鲜事物关于开放式基金调整绩效分析的论文摘要目前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的研究很多,但对风格调整收益的研究确不常见。但随着基金风格的明确,对风格调整收益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配合Sharpe模型,我们采取Lobosco方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目标探讨论文摘要有机农业是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产业生产有机农业是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互联网在光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应用提出全方位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各项措施效果良好,并对后续可能的发展进行展望。关键词光电专业毕业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一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特色与创新我校高管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以及企业对我校毕业生高度的评价,一方面在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琢磨出来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迅猛发展。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星级酒店达1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近800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已全部进驻中国,这些酒店集团在中简单的软件工程论文有看过最简单的论文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简单的软件工程论文!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简单的软件工程论文1摘要软件工程法是对计算机的软件质量进行保障等重要方式。软件工程法的相关思想优化贸易结构培育外包市场的论文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1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二是以推广宣传水利科技论文1水利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政府重视不够政府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对水利科技的推广应用普遍不够重视,很多地方没有成立推广
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论文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森林的调节,它是整个地球的调节中枢,只有很好地认识森林,了解森林,保护森林,才可能扭转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森林的资源广阔,我们应努力建造浅谈土地整理质量管理策略论文1土地整理工程质量内涵分析土地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就是避免对生态系统原有生产能力动植物生存家园造成损害,避免土壤退化沙化情况出现,对生态环境发展进行有力保护。耕地就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探索论文摘要信息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分析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而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几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论文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不断出现。我们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由于中考高考在目前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试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仍未放松。思想品德课作为我心中的孔子议论文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却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纵观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领略的警句中他的这句话让我感悟极黑龙江小学课改中人文与社会教学实施研究论文一教材的编写教材作为人文与社会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实际进行编写,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笔者通过参考相关的资料,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作为参照。在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章主要针对建筑节能及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展开论述。文章首先指出发展建筑节能的若干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政阐述人生价值观吃饭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论文摘要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人生价值观对高职学生未来发展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学校需要给予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矫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本文介绍了在数学教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论文说课是教师面对评委或同行,系统地说出某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备课,上课的理性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说课的重点在于说理。其内容和要求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评价依据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