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日本的地理和国运

  一、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地理环境和英国差不多,都是孤悬海外,和欧亚大陆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样的地理环境,在特定时期有非常大的优势。
  面临分崩离析的欧洲大陆,英国在大航海后长期执行均势战略,也就是利用自己远离欧洲大陆的条件,联合欧洲大陆的弱国,围殴崛起的大陆强国。
  不论是俄国西进,还是法德崛起,英国都能发挥搅屎棍的作用,拉拢一群弱国兄弟,把最强的那个陆权国家削落王座。
  于是,英国便常年保持欧洲最强国的地位。
  而面对统一数千年的中国,日本基本没有能力执行均势战略,只能苟在海岛上猥琐发育 ,明朝万历年间想登陆朝鲜冲塔,也被明朝的"抗日援朝"给揍回去了。
  不过海洋也是一座天然的屏障,让日本避免被中国征服的命运,元世祖忽必烈曾经两次出兵东征日本,却因为遇到海洋飓风,都惨遭失败。
  于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便成为受中华文明影响,又能保持相对独立的国家。
  既然是海权国家,必然是农商并重。
  到19世纪的时候,由于全球化贸易的影响,日本西南的萨摩藩长期和琉球保持贸易关系,积累了相当丰厚的财政储备,隔壁的长州藩也改革财政制度,府库有数额巨大的财富。
  此外,再加上英法美等国到日本开拓势力范围,那些西南的藩地,便在和列强的贸易交流中,逐渐雄壮起来。
  长州藩甚至购买英国武器,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奇兵队。
  早年间德川幕府封藩的时候,和德川家族关系越近的领主,封地便离江户越近。如果关系远甚至反对德川家族的领主,基本都被封到犄角旮旯去了。
  所以 西南的萨摩、长州等藩,从根子上来说,和德川幕府就不亲密。
  现在政治上不亲近"中央"的藩地,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崛起,身后还隐藏着欧洲列强的身影,会出现什么事呢?
  根据历史规律,必然是地方和"中央"争夺国家政权。
  于是在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日本西南的倒幕运动此起彼伏,那些武士们拼的一身剐,也要把德川幕府拉下马。
  在这个过程中, 武士们拯救亡国危机是真的,和德川幕府争权也是真的 ,并不矛盾。而且救国和争权结合在一起,往往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1868年初,德川幕府彻底战败,发源于西南藩地的倒幕派,取得决定性胜利,日本即将进入"明治维新"的年代。
  而领导倒幕的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肥前藩的武士也成为日本新贵,即将执掌日本的军政大权。
  这四大雄藩在日本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当于清末民国的广东和江浙,所谓倒幕运动,和同盟会"驱除鞑虏"差不多,本质上都是 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改造国家。
  至于史书里的伟岸宣传,其实大可不必太认真。
  二、
  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维新的时机恰到好处。
  19世纪初期,拿破仑在欧洲四处征战,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旧贵族的利益,于是各国组成反法同盟,不惜一切代价要灭了拿破仑。
  在反攻拿破仑的历次战役中,1812年是转折点。
  库图佐夫指挥俄军烧掉莫斯科,导致拿破仑的军队得不到补给,最终在寒冬中饥寒交迫,被以逸待劳的俄军追杀,拿破仑大败回国。
  此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出任反法同盟的盟主,并且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指挥俄军西征,直到攻陷巴黎雄视欧洲。
  那时候的俄国跺跺脚,欧洲都要抖三抖。
  虽然俄国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和奥斯曼帝国围剿,导致稍微损伤一些国力,但俄国的底蕴太强了,英法不相信仅仅在欧洲围堵,就能困住强大的俄国。
  于是英法想在东亚选一个国家,做为自己的盟友,堵在俄国的东部。
  换句话说,英法要在东亚搞均势战略。
  而这个制衡俄国的盟友不能太强大,要不然崛起之后容易噬主,但也不能和非洲国家一样太弱小,那就起不到制衡的效果。
  经过反复考量,英法选中了日本, 不过法国支持的是德川幕府,英国则支持倒幕派。
  要说法国也挺可悲的,在北美洲因为宗教问题错失良机,在日本又选中穷途末路的德川幕府,每次都坚定的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法国输给英国,真的不冤。
  正因为有英国的幕后支持,才有了伊藤博文、井上馨、大久保利通等维新志士到英国留学,见识了日不落帝国的繁荣强盛。
  也正因为认英国做爸爸,日本才有机会开始"殖产兴业"的工业化进程。
  1873年,日本在"废藩置县"后,大久保利通制定新的土地税法,通过确定土地所有权的方式,让政府和土地发生直接联系,日本政府便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而这部分财政收入,绝大部分做为国家资本,被用来投资各项国家工程。
  比如铺设铁路、修建公路、建立中央银行发行纸币、整训军队等等。
  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投资了造船、煤矿、铜矿、军工、纺织和啤酒等20多家近代企业,并且聘请数千名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让这些企业直接成为日本的制造业标杆。
  其实这些企业类似于中国的国企,在日本工业化初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因为在世界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崛起越早的国家,本国资本家的力量越强,很容易对落后国家和资本进行降维打击。
  而参与工业化越晚的国家,由于本国资本家的力量太薄弱,可调动的资本也不够,便容易出现保守的心态,心甘情愿做外国资本的跟屁虫。
  所以落后国家想完成工业化,国家用行政力量以及雄厚资本,主导一段时间的产业投资,便是必经之路。
  日本、苏联和新中国,都有一段国有化的时期。
  如果这些国家开始就用私人资本,大概率不能快速崛起,甚至不可能完成工业化。
  也就是说,日本学习英国,但没有全盘接收,而是改造成"修正资本主义。"
  但国家资本创办的企业,往往效率不是太高,这点我们都无须讳言,毕竟不用到市场里竞争搏杀,便不用追求生产效率,而资本的核心要求就是效率和增殖。
  那么在国家工业化有初步起色之后,国家资本就要退出某些领域,让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竞争,然后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达到资本效率的最大化。
  这样对国家非常有利。
  于是进入19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把很多国有企业,低价卖给私人,培养起大量的民营资本家。
  其中资本最雄厚的称之为财阀,如三井、三菱等家族。
  财阀的实力雄厚,很容易侵夺国家的权力,那日本为什么要培养财阀呢?
  其实还是效率的问题。日本的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但问题是民间小型企业的效率也不高啊,于是为了兼顾市场和效率,日本便选择了财阀的路线。
  而 只要把财阀绑定在国家的战车上,那些财阀的企业,其实就类似于民间的国企。
  伊藤博文就和三井家族说:
  "我们不会苛刻,贵公司可以用成本价取得煤炭,再用它发展你们的事业吧。"
  直截了当,一点都不含糊。
  所以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日本工业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远比世界平均3.5%的增长率要高效。
  到1900年,日本便修成5500公里铁路,而和铁路相关的钢铁、煤炭、运输、机械制造、纺织等产业也水涨船高,尤其是纺织产品,运到海外可以和欧洲产品竞争市场。
  于是日本逐渐有了"亚洲工厂"的称号。
  总而言之, 在英国的荫蔽下,日本避免了被殖民的命运,还争取到改造国家的窗口时间 ,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强国,也是截至"二战"前,最后一个赶上工业化列车的国家。
  之所以要加个"二战前",是因为在二战后,中国在苏联老大哥的照顾下,完成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化任务,极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弯道超车的国家了。
  所以说,失败的理由千奇百怪,成功的道路极其相似,想得到世界霸权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你必须有可利用的价值,而且还要处在关键的地理位置上。
  从这方面来看,每个崛起的国家,都是历史的幸运儿。
  三、
  地理环境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原因,同样也决定了日本的最终走向。
  做为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属于地小物贫的国家,如果始终停留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前途。
  要想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国家,甚至是保障国内经济循环,日本都必须和英国一样,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陆海军,开拓海外的势力范围。
  而在"二战"以前,丛林法则是世界各国的潜规则,只要国家的实力足够,就能到国外抢夺殖民地,其他强国非但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要求分一杯羹,有钱大家赚。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开拓海外殖民地,其实是国内政治家的共识。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日本只有两条出路:
  其一是向北进攻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吞并中国的满蒙地区,进而攻占华北和西伯利亚。
  其二是南下占领台湾,并且以台湾为基地,夺取中国的江南地区,以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等国。
  那个山县有朋就直言不讳的说:
  "朝鲜应该属于日本利益线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保护日本的主权线。"
  这个想法,类似于俄国一直追求的地缘缓冲范围,一旦出现国家安全危机,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必在本国的核心地区开战。
  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并且建立国家的地缘缓冲范围, 日本在数十年的"明治维新"时期,资金不停的向军队倾斜。
  1873年,日本建立财政预算制度,同年就公布了第一个财政预算表。
  在这份财政预算表中,军费是1000万日元出头,占财政总支出的17.1%,比例相当的高。而到了1883年,军费增加到1900万日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5%。
  再过十年,也就是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日本军费是2280万日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7%。
  短短20年时间军费翻倍,这速度相当恐怖了。
  军费虽然暴增,但日本的财政收入却没有翻倍,1873年的财政收入是7000万日元左右,1893年也就增长到8900万日元出头一些,其中70%以上是地税。
  也就是说,日本政府把本该用到民生领域的资金,转移到军事上,用来发展军工产业、招募士兵、培养军官等等。
  即便是建造电话电报、运输、铁路等产业,日本的最初目的,也是用来为军事服务,比如电话电报能传递军情,铁路和公路可以运送兵员装备。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得到清朝2.3亿两白银的赔款,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3.6亿日元,其中的3亿日元用在军事上。
  前些年公知说,日本把赔款用在教育上了,其实都是鬼扯的,一个字都不能信。
  而资金向军队倾斜,必然导致发展不均衡。
  我们在前文说,1873年的军费是1000万日元,而那年日本文部省申请200万来推行学区制,结果大藏省只批了100万,司法卿申请90万日元经费,到手只有45万。
  军费比其他部门经费的总和,都要多几倍,这样的国家发展怎么可能健康?
  当然了,日本搞工业化增强国力,初衷就不是改善人民生活,而是要打仗的。
  那除了地理环境的制约,日本想发动战争,还有什么原因嘛?
  当然有。
  明治元勋们认为,日本屈服于欧美列强,实在太不甘心了, 必须"失之于西洋,取之于东洋",用满蒙和朝鲜的利益,做为自己屈服于列强的补偿。
  怯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说的就是日本阴暗的国民心理。
  不过日本牺牲国家整体进步,起码打造出战斗力不错的陆海军,但军队成型之后,问题随之出现了——军队只听天皇的命令。
  早年间山县有朋规划日军指挥系统时, 刻意让军队脱离政府和国会的监督,并且设立参谋本部,直接对天皇负责。
  于是日本军队成为相当独立的单位,除了天皇以外,再没有人能直接指挥军队。
  这样做的好处是,军队可以避开其他干扰,保证军令畅通无阻,尤其是战争时期,军令畅通能极大提高战胜率。
  但问题是,军队也需要制衡啊。
  当军队做为独立单位,不受政府和国会制衡的时候,日本便出现天皇一人面对整体军人的局面。
  如果日本天皇是战争狂人,那么天皇和军队的合体,直接就是一部战争机器。
  而反过来看,明治维新时期制定的宪法,赋予日本天皇神一样的地位,拥有世俗世界的绝对权力,如果天皇不喜欢战争,军队通过巨额军费培养的实力,也足以裹挟天皇,进而裹挟整个国家发动战争。
  所以 日本天皇和军队的关系,类似于崇祯皇帝和朝堂文官的关系。
  失去魏忠贤制衡的朝堂文官,和失去政府制衡的日本军队,对于皇帝的命令,其实处于可听可不听之间。
  至于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不听,要看命令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利益。
  "二战"前后日本军队独走,绝对不是偶然事件,而是 地理决定的日本出路、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权结构,共同在日本种下的荒诞基因。
  四、
  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各国在战场上生死相博,资金和生产力向战争倾斜,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减少。
  但世界各国人民的需求是稳定的,于是便给亚洲国家送来机会。
  中国在"一战"期间轻工业涨势喜人,面粉和纺织品大量出口,日本的出口额更是从14亿增长到68亿日元,结果国内冒出一堆暴发户土老板,即便是公司的普通白领,平均收入也比战前增长4倍。
  可谓是欧洲的大炮一响,给日本送来黄金万两。
  但是为满足战争期间的订单,日本大量招收工人搞生产,导致人力成本提高,进而引起出口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战争时期产品稀缺,市场还能容忍,等战争结束欧美国家缓过来,直接把物美价廉的商品铺满市场,谁还要死贵的日本货啊。
  于是在1920年,很多公司的市场份额减少,不得已大量裁员,紧接着便是股票跌落和银行倒闭。
  日本短暂的黄金岁月结束了。
  经过两年时间的经济调整,日本稍微能喘口气了,又在1923年遇到"关东大地震",东京死亡10—20万人,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1927年,日本刚爬出经济困顿的大坑,还没站稳呢,由于金融系统的贷款坏账问题,台湾银行出现挤兑危机,无奈之下关门休业。
  台湾银行省事了,但挤兑危机蔓延到其他银行,引起全民性金融恐慌,日本政府被迫宣布"三星期内停止所有账户往来",准备想办法救市。
  这次金融危机尚未结束,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来了......
  整个1920年代,日本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和一战时期的美好生活,仿佛是两个世界。
  经济危机的后果非常严重。
  女工离开纺织工厂之后,为了谋生而去出卖肉体,男性白领没有出卖肉体的条件,便想回到农村生活,然而农村的经济也不景气,农民早已被高额田租,折腾的苦不堪言。
  整个日本民怨沸腾。
  日本人希望救世主降临,拯救这个黑暗的世界,顺便对自己的苦难做出补偿。
  由于长久以来的舆论宣传,军队便成为日本人最佳的精神寄托,可问题是,大部分军人也来自农村,农村经济不景气,让军人也一肚子怨气。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日本变成现在的样子,都是财阀资本家的问题。
  事实上,财阀确实有问题。
  日本最大的八家财阀,原本就占私人资本的20%,1927年的金融危机中,这些财阀又利用雄厚的资本,低价兼并大量企业,并且逐步控制日本金融。
  这么来看,日本军队的感觉并没有错。
  独立的政治地位、凋敝的国民经济,以及长期养成的国家主人翁意识,让日本军队产生独立的意志。
  面对国家的危机,他们自愿为国家做出牺牲,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愿意做自认为能拯救国家的事。
  于是日本军队接受北一辉的法西斯主义, 要求日本以天皇为中心,依靠军队改革国内政治,在国外进行军事扩张,最终成为"太阳旗给全人类阳光的革命帝国。"
  认定自己是正确的,他们便去实际操作了。
  1928年6月,驻扎在中国的关东军暗杀张作霖,想挑起中日战争。
  1931年9月,关东军的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策划九一八事变,随后关东军鲸吞中国东北。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至此,被军队裹挟的日本,彻底走上邪路。
  直到中国人民的持久战和美国的原子弹,才打破日本被军队裹挟的历史惯性,也摧毁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强国幻想。
  五、
  最后总结一下吧。
  日本的地理环境,让日本成为英国的理想盟友,而数千年来深受中华文明影响却保持独立的特点,塑造了日本自卑且自傲的国民心理。
  同样是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要在百年前的丛林世界崛起,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强国,只能走侵华的道路。
  不论历史上有多少偶然和巧合,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对于我们来说,日本是刻苦铭心的仇人,但对日本来说,只有侵华和给欧美做狗两个选项。
  这么说不是替先辈原谅日本,而是站在21世纪的角度回溯历史,冷静客观的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百年前的国家博弈,是用枪炮和血肉争夺国家利益,没有任何温情脉脉可言,我们现在看待百年前的事,也应该用相同的态度,千万不要让主观情绪,干扰自己的判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要警惕这个隔海相望的邻国,防止未来的日本再起野心,也要吸取日本军队独走的教训, 在党指挥枪的原则下,把枪杆子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
  最重要的是,哪怕内忧外患,也不能放弃民生经济。
  保住了饭碗,就是保住了国运。

80年代山西老农发现藏金洞,拿2块金砖去银行换钱,惹上了大麻烦20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个老农,上山砍柴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藏金洞,里面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东西。老农当时已经年近六旬了,虽然没啥文化,但是见过不少好东西,他看到洞里的宝贝后立刻黎敬忠鸣沙演绎第八回庙堂兴学子社会搞四清黎敬忠文图一九六二年,庙堂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学校大都设在庙堂之上。三道渠小学就设在三道渠庙里。离外婆家与庙仅仅一路之隔。外婆家小房子,温暖温馨。我与宋天才常常翻上滚下,好曹操到底相貌如何?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早年参与镇压黄巾军,后因董卓擅政,与袁绍等共讨董卓。之后又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建安元年宋高宗赵构的操盘理念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本来皇位对他来说神马都是浮云,但金兵南侵北宋灭亡给了皇室里的屌丝赵构,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宋高宗赵构宋王朝只有太祖赵匡胤创立并保持了一个明显的主要上升趋势,长子已经25岁,为何赵匡胤还要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自秦汉自秦汉一统之后,中国的皇位传承历来是子承父业,若是皇帝没有子嗣,才会出现藩王继位的情况,然而历史总有意外发生,就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逝世之后,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并且自斯大林准备在希特勒攻击之前夺取斯瓦茨伯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使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国际局势变得复杂,苏联矿工在那里经营煤矿。1940年为了保护水雷,莫斯科考虑由红军完全占领这些岛屿。1940年4月9日德国人发起了威斯没有班德拉,就没有乌克兰的今天坦坦荡荡的小富贵儿知道乌克兰的班德拉吗?20年来,乌克兰经常举行纪念班德拉的活动班德拉(),沃伦惨案制造者,二战时乌克兰伪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亲美反俄的尤先科上台后,捧其为民族英雄中共十大王牌军王牌铁军43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洗礼,一路从战火中走来。从诞生的那天起,经历了十年国内革命战争十四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对苏对越对印一系列的反击战争,中国人纵横天下近200年的关陇集团,曾建立4大王朝,为何会灰飞烟灭?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对是贵族世家们的天堂。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等等士族,都是手握天下军政大权的顶级豪门。南北朝时期,北方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博陵崔氏等豪门他是天下第一女相士,预言非常准,被汉高祖刘邦封侯古人常说天机不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命运,不能逆转。然而,有一种人,我们通常叫他们术士,他们可以提前预测,让人们寻求好运,避免厄运。汉朝就有这么一位神奇女术士,他就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公共科目三史知识点(后半部分)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朱元璋于公元1368登基称帝,在位近30年。但是他死了之后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看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惠宗皇帝。这主要是为什么呢?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标传如果没有吴三桂,李自成单挑多尔衮,谁厉害?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一带和李自成农民军进行了一场战役。这在历史上称为山海关之战或者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也就是说吴三桂和多尔衮两人合力打李自成。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百年航程有侨精彩(4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庄世平1934年出国后,曾长期旅居泰国,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为抗日募捐和输送物资做出贡献。1949年,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庄世平兴奋不已。1949年12跟总书记学党史第二集照亮前行之路的理论明灯1928年的一个深夜,井冈山茅坪的一座八角楼上,透出一丝光亮。毛泽东正在奋笔疾书。八七会议秋收暴动三湾改编的一幕幕,不断在他脑海里闪现。在八角楼的油灯下,毛泽东先后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明天你好,12月1日历史上12月1日都发生了什么?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逝世1167年意大利北部的诸城结盟为伦巴底联盟1420年英法百年战争中,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成功占领了巴黎1716年法国雕塑家狗被哪个皇帝封为了狗官,又是哪个皇帝发明了开裆裤?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很多,有位皇帝竟然把狗封为狗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竟然还发明了开裆裤,真是荒淫无度!汉灵帝其一,卖官。在历史上有一些皇帝是很热衷于卖官的,汉灵帝就是其中之一。官二十六岁的朱元璋,只带二十四人,是怎样开创霸业的?离开濠州以后,朱元璋身边只带了二十四人,接下来怎么走?他该怎样去开创自己的霸业呢?二十四人,太少了,怎么办?先招人扩大队伍吧。之前攻打过定远,朱元璋对这里很熟悉。招兵买马,轻车熟路清朝时,后宫妃子为何会在脖颈上挂条白布?原来是为了方便皇帝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最喜欢古装电视剧中女主们美丽的衣服,不同年代的衣服有各自的美感,唐朝的恢弘大气,宋朝的清丽婉约,明朝的端庄贤淑。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当政,但是代表清朝代表满族的铁血壮魂撼山河读林觉民与妻书来源新乡日报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深切缅怀孙中山林觉民等革命皇帝的赐姓在古代,赐姓主要是皇帝赐给立功显赫大臣的一种激励方式,通常与物质激励相结合,被赐姓者不但能在物质方面通常会获得大量赏赐,而且在精神层面是一种极荣耀的事情。当然,赐姓也用赐恶姓的,那为什么苏联T64被视为划时代的坦克?苏制T64跟同期世界上先进的坦克相比,防护能力更优秀,火控系统更先进,进攻能力更强,是三代坦克的领军者所以被称为划时代的坦克。二战中苏制坦克性能优越,但是冷战开始后,苏制坦克跟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