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课文人生寓言的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两件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意图1。根据低年级识字是重点的教学要求,本课以听读识字为主,结合部件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小组合作识字等方法,使识字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读书是积累语言理解两件宝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用手又用脑才能把事情办好。2学会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3继续巩固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阅读方法。4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北师大版两件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两件宝教案教学目标认识11个生字。通过读课文,了解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激发创造热情。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教具准备小黑板识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组织石壕吏说课文稿一。说教材石壕吏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由于前面已学过了前两首,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主要就是体会杜甫不同课文爬山虎的脚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课文生物入侵者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生物入侵者标题生动形象,引起读者注意,文章开头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具体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北风和小鱼说课文稿一说教材本文是一则寓言童话,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小鱼却不害怕。让我们看到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鱼面对强者毫不畏惧。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北风第1课ampnbsp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ampnbsp教学设计第1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第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教案讨论会学习与探究之二课程标准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活动目标通过搜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第21课ampnbsp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掌握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范例教学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
曹冲称象教案范文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曹冲称象。本课通过折纸描线裁剪粘贴描绘来制作曹冲称象的纸模型,让学生体验如何把一个立体物变成平面图,再由平面图变为立体物的神奇过程,同曹冲称象教案设计导学流程一导入1小朋友,昨天我们上课时同学们都做了实验,很多同学都能想出曹冲的这个办法,用它来用小秤称大物件。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读这个故事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二年级曹冲称象说课稿曹冲称象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龄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课文曹冲称象说课稿1一说教材曹乡下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采用词语突破法,引导学生自悟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幼儿园小班青菜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青菜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下雪了教案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将纸张撕成碎片的技能。2。通过撒雪花的活动,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陈情表的教案教学目的1表等有关文体知识。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3学习本文陈事抒情叙理的方法,概括段落与全文意思。4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常见的文言现象。教学重难点陈事抒情叙理桂林山水优质课教案范文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对子歌教案范文教材分析本课为归类识字。内容都是表现大自然现象的生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图识字。第二部分是对子歌,以对子歌为载体,呈现复现生字。教学目标1认识12个二类字,会写6个一类字,认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范文我叫神舟号一课比前3篇课文要长得多,而且分3个自然段。针对本班大部分学生拼读能力较差的原因,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已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也准备花上一两节课的时间来带领孩子们读好课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