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
  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二、教学重点
  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1.眼球和耳的结构。
  2.近视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讨论观察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近视的成因等CAI课件;眼球及耳的结构模型。
  2.学生准备:调查本年级近视人数及其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植物、动物一样,人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变化,通过我们的大脑和激素来调节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人究竟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如何调节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呢?好,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奥妙吧!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家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一些人体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时,你是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的。
  学生甲: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天气突变,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这是我们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
  学生乙:如我们观看精彩的相声、小品或滑稽的节目时,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还有我们看到山楂、酸梅时,口里会流口水。
  教师: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个例子,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
  学生:眼睛、耳朵。
  教师: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眼睛看到了电闪,耳朵听到了雷鸣,神经把这些信息传到了大脑,大脑经过分析作出了天要下雨的判断。
  教师:你对天气骤变的一系列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做出的?
  学生:神经系统和有关的肌肉。
  [讲授新课]
  教师: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人是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感知这些变化的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甲:眼是视觉器官,可以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产生视觉。
  耳朵是听觉器官,可以听到周围环境物体发出的声音,产生听觉。
  学生乙:还有舌是味觉器官,可以尝到食物的酸、辣、苦、甜、咸,产生味觉。
  鼻是嗅觉器官,可以闻到周围的香、臭及各种气味,产生嗅觉。
  学生丙:我们皮肤也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
  教师:太好了,同学们概括得相当好,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人有这么多的高级的、完善的感觉器官,不断地、广泛地、及时地收集外界传来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通过我们的大脑进行汇总,综合分析,然后做出适宜的,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己的反应来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视觉使我们能够读书、看报、看电视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首先看看眼球的结构。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用照相机可以照出很美丽的照片。大家看,我这儿有一台照相机,你们都照过相,那你们能否说出照相机由几部分组成?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甲:照相机主要由镜头、机身(光圈、暗箱)构成。拍照时放入胶卷,调节光圈,使光线进入量达到最适,调节焦距使成像最清晰,按快门后,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在胶片上成像。使一个人的某一瞬间定格在胶片纸上。
  学生乙: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教师:可适当引导、补充。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这一页的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彩图,结合自己来认识一下自己的眼球是由几部分构成的,从外到内由几层组成,每一层的名称分别叫什么?有什么功能?
  学生:对照彩图、阅读教材。
  教师: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眼球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边观看边说出结构名称及作用。教师同时用鼠标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点击每部分结构。每指到一处,即出现这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的文字描述。
  学生:按老师要求,边观察多媒体课件,边说出眼球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教师:下边大家自己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笔记。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都很不错。那么,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大家阅读P90第一、二自然段。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件学习视觉的形成过程),并思考在视觉忝的过程中,哪些情况的出现能够导致失明?
  学生甲: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学生乙: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神经受到损伤,人就会失明。
  教师:引导补充,视觉中枢受到损伤也会引起失明。
  教师: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看电影迟到了,刚进电影院时伸手不见五指,过一会儿,你才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你会感到外面太亮了,不由地眯起双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这是因为瞳孔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形成视觉。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透彻。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大家应该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作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谈看法
  教师: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相关的网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照相有时需要拍摄近处的物体,有时需要拍摄远处的物体,此时我们需要调节镜头从而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物像。而我们看物体时我们也需要看清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我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学生:我们的眼睛也可以调节。
  教师:怎样调节呢?
  学生:不清楚。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
  教师:眼睛是怎样调节的呢?
  学生甲:晶状体通过自动改变凸度而改变焦距使物像变得清晰。
  学生乙: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光敏感细胞兴奋 视觉神经 大脑,产生视觉。
  教师:同学们理解也很透彻,经过晶状体的调节我们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了,可是我们的很多同学却对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了,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得了近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各年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表》)。注意分析一下这张表。这张表是1985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统计表,从中分析发现问题。
  附:各年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表
  年龄视力不良率(%)年龄视力不良率(%)
  77.921331.02
  87.911434.80
  99.241541.04
  1012.691647.78
  1116.461752.49
  1220.481853.28
  学生甲:从表中可以看出,左边7~12岁为小学生,右边13~18为中学生。
  学生乙:从表中可看出,随年龄增长或随学龄增长,青少年视力不良率呈大幅上升趋势,至18岁时,视力不良率达到入学前的7倍多,视力不良率触目惊心,非常值得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大家再分析一下,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切身体会,也可以参阅课本P91页。
  学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教师:对。从刚才分析的表中可知:7~8岁年龄段的视力不良基本上是天生的,属于遗传因素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率从7.9%快速升至53.28%,这部分学生视力不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从生活、学习经验来看,哪些环境因素可以造成学生的视力不良,特别是造成近视眼?
  学生:1.看书时间过长;
  2.看电视时间过长;
  3.玩电脑、上网时间过长;
  4.光线不好;
  5.课桌椅不合适等;
  6.不注意用眼卫生;
  7.不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等。
  教师:对。这些不良的、不科学的用眼习惯导致了近视眼的形成。近视眼顾名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那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要从成像原理说起。
  教师:如果一个人的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由于光线照明等条件不好,总把书本放得离眼很近,眼球中的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这就造成假性近视。中小学生的近视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调节紧张的因素,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到正常。否则,如果不加重视,则睫状肌的痉挛就不能消除,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正常,再进一步发展,眼轴会变长,成为不可恢复的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没有明显界限,其变化是逐渐进行的。那究竟什么是近视眼。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概念。
  学生:看书找出近视眼的概念。
  教师:演示多媒体——近视眼的成像和近视眼补救措施。并强调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可是戴上眼镜后给我们的运动带来许多不方便,如踢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那么我们能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如何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大家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并订出措施)
  预防方法: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是: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3.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是: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教师:好,近视的道理我们搞清了,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近视的原理,推测一下远视是怎么回事。
  学生:远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致使近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后方,这种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做远视眼。
  教师:那么要矫正远视眼,应配戴什么眼镜?
  学生:配戴凸透镜。
  教师:对。无论是近视,还是远视,尽管看不清物体,但仍能看得见,如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视神经等部位受损,都可能导致失明。据调查,我国因各类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就多达400多万人,其中,青壮年约占70%,儿童约占15%。这些患者,一旦把损坏的角膜切除,换上一个健康的角膜,他们就会重见光明。然而,我国角膜材料来源十分匮乏,每年只能给约700位患者实施角膜移植手术。邓xx作为一代伟人,在他去世时,留下了捐赠角膜的遗言,使他对盲人的一片爱心得以延续,为我们做出了关爱残疾人的榜样。
  [课堂小结]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总结复习本节课内容。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当人们打开音响,尽情地享受着美妙的音乐的时候,当人们在教室专注地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时,当人们在大自然静静地倾听小鸟对话时,你是否想过这些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哪种结构而被我们感知的?
  学生:耳朵。
  [讲授新课]
  教师:对,人体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80年代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收音机获得国内外新闻的,80年代后,电视进入了每一个家庭,人们依然是从电视的音响中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耳接受了声音的刺激,人们通过耳而获得听觉。那么,耳是如何接受声音的刺激?又是如何产生听觉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耳与听觉"的秘密吧。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观察图IV-51,(同时传看耳的模型)并思考回答几个问题:
  (1)耳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
  (2)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叫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学生生:阅读教材,传看模型,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并回答问题。多媒体画面:点击画面出现耳的基本结构图像,点击图的各部分结构即出现相应结构的名称并显示其功能的文字描述,学生每回答一个结构,教师就点击相应部位,相应部位就闪烁发亮,并出现文字描述框。
  学生甲:耳可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教师:外耳又有哪些结构?各有何作用?
  学生乙: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呈漏斗状,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传导声波的途径。
  教师:中耳由几部分结构,各结构有何作用?
  学生丙:中耳由鼓膜、鼓室、听小骨三部分构成,鼓膜很薄,可接受声波的振动,鼓膜振动又可引起三块听小骨振动,传入鼓室。
  教师:很好,那内耳由谁来介绍?
  学生丁: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构成,半规管与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能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一种声音信号,通过神经传至大脑的听觉中枢。
  教师:答得相当精彩,很好。下面同学们将刚才的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师:想一想,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学生: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结构损伤,都可能导致耳聋。
  师:好,那究竟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家看大屏幕。(教师演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教师:好,大家根据刚才所观察的情形,结合课本94页内容,总结一下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生: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神经冲动耳蜗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教师:耳是用来接受声音刺激的感觉器官,由于耳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使人们能尽情地享受音乐艺术之美。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声音反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噪音。如刺耳的鞭炮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耳的卫生保健呢?
  学生: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教师:很好,大家要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人除了眼、耳等感觉器官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它们又各能感受何种刺激呢?大家阅读教材94页最后一段,然后回答。
  学生: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能产生嗅觉。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产生味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产生触觉。
  教师:好,至此为止,我们就是凭这些感觉器官来全面地、准确地、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作出判断和反应,来更好地、更安全地适应环境。
  [课堂小结]
  演示多媒体课件,总结回忆本节内容。
  八、巩固练习
  1.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
  C.脉络膜D.视网膜
  答案:D
  2.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B.视觉中枢
  C.视神经D.感光细胞
  答案:B
  3.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
  C.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D.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
  答案:B
  4.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以下哪个结构有关()
  A.鼓膜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
  答案:C
  5.请把以下耳的基本结构的名称,按照它的位置进行分类。
  鼓膜、半规管、听小骨、鼓室、外耳道、前庭、耳蜗、耳廓
  位于外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中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内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6.患近视眼的人看不清__________(请选择:远处、近处)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线所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校正。
  答案:远处视网膜的前方凹
  7.你和小组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是怎样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的?参看下图,描述产生听觉的过程。
  同学发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 __________ __________振动 __________ 内耳的__________ 刺激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声音信息 大脑(产生听觉)
  答案: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8.人体除了听觉、视觉,还有哪些感觉?请你举例(至少两种)。
  答案:略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物像 光敏感细胞 视神经 大脑,产生视觉。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
  (2)矫正方法:
  3.预防近视眼的措施
  (1)三要:
  (2)四不看: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耳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
  4.避免中耳炎;
  5.避免外耳道感染。
  四、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鼻
  味觉——舌
  触、冷、热、压、痛觉——皮肤

文明之花开心中的主题班会教案活动意义通过本次主题队会,让队员们对中国传统美德有所认识,了解日常礼仪常识,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孩子。活动准备有关节目准备匆匆课文详细教案目标要求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课文林海教学教案设计林海一教学目的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第3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学习关于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朱德的扁担课文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战士杨氏之子课文教案编排杨氏之子课文教案编排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秋天的雨课文教案秋天的雨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中班做个乖学生教案中班做个乖学生教案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做个乖学生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向往当个小学生。2通过观赏讨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形为习惯。活蜡烛课文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会过马路教案目标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准备事先在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
四年级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小学也有需要掌握的简单成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四年级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关于高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想必大家对高字都不陌生,以该词开头的词语都有哪些呢?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字开头的词语,供大家参考查阅,一起来看看吧!高字开头的词语高中高手高级高低高人高声高楼高贵高度高粱高关于精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大家学过以精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呢?都还记得吗?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精开头的词语,供大家参考查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精开头的词语精彩精湛精辟精神精心精美精致精细精炼精微精练用扮字组词基本定义详细解释造句扮字的组词如下扮演装扮打扮妆扮假扮改扮扮戏扮相道扮穿扮扮酷扮作文扮刷扮扮嘢扎扮扮会扮桶扮妆杂扮整扮扮鬼脸扮戏子扮故事短打扮乔装打扮女扮男妆男扮女妆轻妆软扮小打扮儿女扮男装梳洗打扮男赏心悦目的反义词是什么赏心悦目意思是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赏心悦目的反义词,近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赏心悦目的反义词不堪入目注释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触目惊心注释看见分外的意思是什么分外的意思指超过平常属性词,指本分以外。英文解释particularlyespeciallynotone39sjobdutybeyondone39sduty分外fegravenwa关于代议制的意思和造句代议制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代议制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代议制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代议制的意思代议制是由公民定期选举出极少数人做社会之主的制度,有人称之为aab式的词语大全含解释什么是ldquo词rdquo一直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ab式的词语大全夜夜曲是什么意思,yegraveyegraveq乐府杂曲歌辞。乐府诗集m帜有哪些组词帜组词标帜徽帜拔帜易帜自树一帜树帜独竖一帜赤帜旌帜幡帜拔帜树帜军帜旗帜独树一帜别树一帜易帜旗帜鲜明详细解释名(形声。从巾,只(戠zhiacute)声。本义旗帜的通称)同本义bann多音字当组词充当dng担任某种职务或取得某种身份担当dng指敢于承担责任当家dng本义为主持家政。又比喻在一定范围内起主要作用当权dng掌权掌握权力掌握政权。当政dng执掌政权把持政权当时dn棵的组词是怎样的棵的组词棵子棵把棵松棵儿花棵棵秆发棵棵子棵把塌棵菜发棵花棵青棵树棵棵秆一棵树棵松棵儿详细解释量(形声。从木,果声。本义指植物的株数)同本义usedfortrees,cabb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