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蜡烛课文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5、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 学生自由讨论。
  ⑵ 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 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 她的结婚的花烛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
  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设计范文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用几,用,鱼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2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区别形近偏旁。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有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能运用声旁猜字。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目的1。学习两组形近字,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2。练习运用看声旁猜字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悟课文内容,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瀑布精品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3背诵课文。(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够语文课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一说学情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学完了生字,读课文时能做到准确流利,并且对课文从小就要爱科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写作要求。2了解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重点难点1重点序言的写作要求。2难点用语严幼儿中班科学彩色的世界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表面的缺乏概括能力的,因此,为幼儿设计开展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个生字,会写方半巴个字。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以猜谜语入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悟这篇课课文泉水的教学设计模板课前透视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模板文本透视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文章词如玑语如诗景如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亡人逸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人教第十册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一第一课时一读读背背读对品学网,读准字音。读懂问题哪些是写景物的词,哪些是写心理感受的词。描写景物的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物。联系实际,如在哪篇课外读物或收看天气预报,看电视节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花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一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花园的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1。5(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充分纸团疑云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提供的材料,确定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文章。2感受老师耐心教育,或同学互相鼓励,或下决心学好功课的进取心。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围绕纸团疑云展开想象,想象纸团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七年级上册是学生接触地理的开始篇,而上册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又是本册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如何开好头,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真正让光合作用说课稿范例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2。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