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三级行政区划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广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三级行政区划。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课就是区域地理下介绍中国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这部分的教材内容简单却十分重要,学生掌握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他对以后知识的学习,甚至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
  行政中心。
  (2)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图比赛等活动,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面积大小,在同学交流拼图方法中学习不同的记忆方法。
  (2)通过对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电话区号等号码的调查,学习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和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和对地理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中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难点:熟记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详略分布
  省级行政区划详学,其他的略学
  二、说教法
  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读图表分析法、分组合作法。采用这三种教法的依据有二,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这就要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引导学生读图表、联系社会实际促进其积极思考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书中图表、地图册,再借用中国行政区拼图,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
  三、说学法
  在当今的新课改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读图表完成活动题,以训练学生基本读图技能;积极动手完成中国行政区拼图,交流方法以寻找更多的有效的记忆方法。
  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好亲人朋友的身份证号码及发证单位,探究其中的关系;每位学生准备一幅中国行政区拼图进行拼图比赛,以寻找记忆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导入
  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抄写亲人朋友的身份证号码及发证单位。
  (二)新授
  1.过渡阶段
  从学生收集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发现没有一个是一样的,(教师提问)你知道是怎样区分的吗?引导学生找出身份证号码与发证单位之间的规律,从而过渡到三级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说出三级行政区划的组成(省--县--乡)
  2.重点突破
  要求学生读图表,数数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是由哪些行政单位组成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他们的分布状况如何,训练学生读图能力。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组成与分布。读表掌握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提出活动要求,对照中国政区图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题,加强记忆。
  3.难点化解
  把全班同学分组,要求每组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拼图比比看哪组同学记的数量最多,方位最准确。同时要求每组同学说出记忆的方法。
  教师给出课本中的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它们特别的形状来记忆;二是编顺口溜来记忆。
  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则要在今后学习中逐渐熟记。
  4.拓展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的知识之窗,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三)反馈练习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引入练习。
  (四)归纳总结
  提问: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管理模式是三级?再回到中国政区图边看图边回顾省级行政区划的组成与分布以强化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
  中国行政管理模式
  1.行政管理模式
  (1)内容: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作用:便于行政管理;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省级行政区划的组成与分布
  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关于萝卜的歇后语集萃糠了的萝卜没有辣气(比喻对手或敌人没有多大力量了。或不那么厉害了。)糠心儿的萝卜蔫坏(不声不响悄悄地)空手挖萝卜一个个地提拔空心萝卜中看不中用(比喻外表看起来不错,但没有一点用处。早教课程教案模板早教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早教课程教案模板,内容仅供参考。早教课程教案模板1活动目标宝宝方面1。通过看看幼儿教案3的组成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3在游戏中学习的短歌行优秀教案短歌行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教学目标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大班语言活动福气糕教案范文活动目标1乐意与同伴轮流谈话,不抢着说话。2能围绕新年礼物,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3学习通过小组谈话交流以及教师提问的方式,逐步把握谈论新年礼物的经验。活动准备1福气猫手偶。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范文教学内容本课为京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教学方式提问法谈话法教学目标认数12345。会正确数出数量为12345的物体个数。掌握15的数序,比较熟练的书写12345。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蒲公英教案一教材分析蒲公英(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所作的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告诫人们,在选择人选生道路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指导,脚踏实地地做人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重难点1品味文中优美细致的语言描写,赏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2领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鸟语花香,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与感悟教学内容课文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卢沟桥烽火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通过了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电梯里的安全设计意图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
乾饭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稀饭稀饭xfnricegruelriceporridge指用米或小米等煮成的粥乾饭词典解释词语解释1。干粮。墨子?备城门为卒乾饭,人二斗,以备阴雨。后汉书?党锢传?羊陟帝嘉之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分为三类(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九年级英语Unit7SectionA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初二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三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蜗牛课堂教学反思范文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明天,我们毕业优秀教学反思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结构谨然,词句优美,用了一系列排比比喻句,描述学校生活,抒发对校园老师同学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篇课文是孩子们最后一篇文章,我真佩服教材的编辑者,在孩子们即将离开美术课的教学反思寻找兴奋点,理清知识点,这是在课堂中比较要注意的。像上次我上补充教材恐龙,有关恐龙的知识浩如烟海,人们对恐龙充满了无穷的想象与猜测,学生对恐龙有关的兴奋不已,特别是有关恐龙的灭绝,花孩子的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记本课生字,写字做到工整正确。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了解课文内容。4激发孩子们自觉形容干事很快的歇后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大脚女人走路迈不上小步子飞奔的火车一日千里云南走贵州两省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水车叶子只顾来,数不清牛瘦骨不瘦底小学英语语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复习比较级比较级一形容词的比较级1形容词比较级在句子中的运用两个事物或人的比较用比较级,比较级后面一般带有单词than。比较级的句子结构通常是什么动词be(am,is,are)形容词比古诗两首课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内容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体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课时)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2借助字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