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

  说课稿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1、世界降水的分布。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 ,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归纳,提升思维能力。
  2、谈话法:谈话法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本课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可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所学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将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
  四、说教学过程
  (造气氛,导新课)
  用电脑动画音视频材料演示降水全过程。其中用电影制作了水滴、冰晶在空中动态的运动过程,说明雨、雪、冰雹的形成,用图片展示降落的雨、雪、冰雹,形象地展示降水的三种主要形式,使学生直观获取,得出降水的定义。
  (学习新课)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1、降水的定义
  什么是降水?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
  (过渡)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又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2、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
  教师展示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依次介绍:雨量筒、雨量杯,讲解测量方法,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讨论结果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问题情境:
  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2.看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10、11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6、7、8月);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小结:该地降水冬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学生利用所提供资料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教师根据学生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作品展示并做评价,总结降水柱状图绘制的基本过程。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让学生讨论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的定义,说明"等降水量线"的.定义。
  定义: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然后出示"降水的分布"。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让学生对照课本56页活动1 5的五个问题,观察大屏幕。
  画面1:点击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使之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点击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使之闪烁,请学生读出降水量。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画面2:点击回归线,使回归线两侧闪烁,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画面3:在底图上显示南北纬30、60并闪烁,让学生说出中纬度的纬度范围,然后对中纬度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总结得出规律三: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也少。
  画面4:在《世界年降水量图》中分别显示出赤道、南北回归线、中纬度地区、两极附近地区,由学生总结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画面5:降水与地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 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 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五、说板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二、降水的测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
  六、说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实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本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赋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也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必须为之努力的地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比如有关气候知识、地理环境分异等有着重要意义。
  2、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五带的形成,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光照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变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但本节知识在现实中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
  学习热情高,教学中要多加利用和保护。
  三、说教法
  教师导学法、对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导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说学法
  1、自主探究
  通过制作地球光照模型、晨昏仪模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理解。
  2、学会读图、绘图、用图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图示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理论。
  4、及时归纳总结
  适时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五、说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作息时间的调整、俄罗斯与美国的夏时制、夏季为何有午休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
  2、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
  (1)比较任意一点位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时间长短,使学生掌握判断一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即可。
  (2)展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照图",让学生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将通过提问来督促。分析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后,播放全球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补充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3)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由于这部分知识空间性强,为利于学生掌握,要求学生在课下制作晨昏仪模型(二分日的比较简单,只要做一个夏至日的就够了,翻过来就是冬至日的).
  空间分布规律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或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赤道,则全球昼夜等长。
  时间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北(或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②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
  极昼与极夜: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极点出现极夜。
  ②从春分到夏至与从秋分到冬至,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从夏至到秋分与从冬至到春分,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缩小。
  讲完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一个探究活动,即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一样长,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
  (首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及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通过公式"正午太阳高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计算一些特殊点、特殊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任意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程度较好的班级可以指出:在任意时刻,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且每111公里递减1度。)
  时间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朝向地球上某条纬线移动时,则该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推论:夏至日那天,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四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3度,五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课堂练习
  ①自主探究今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掌握直射点移动的量的规律。)
  ②读某日太阳照射示意图,填空:
  (1)指出A、B、C、D、F、H、L、N、S各点的昼夜长短关系并按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2)说出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范围;【参考答案:极昼---(90-a)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90-a)S及其以南地区】
  (3)说出C、J两点的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强化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4)已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N,计算N、G、H、I、J、K、L、F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力图给学生一个一般规律,,产生整体印象而不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割裂开来)
  【参考答案:N-- a、G--2 a、H--2326 a、I--6634 a、J---90、K--(90-a)、L--6634- a、F--0】

音乐课的情感体验之创设情景成功导入在音乐教学中,根据音乐课轻松愉悦的特点,以眼下流行的一句话想唱就唱,想说就说为切入点,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音乐的各种感受,甚至是疑问,让我们共同来解决音乐美与心理健康(一)教者应努力让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还原,回到单纯的理智的向上的积极的可触可感的真境,怎样做呢?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既活跃又严肃,既和谐又清净的文化环境,如校园音乐教学的导入音乐教学的导入激发音乐审美注意与审美愿望。导,指的是引引导之意。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的作用在于中断学音乐教学的复习总结音乐教学的复习总结深化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美的认识与理解在师生共同进行了审美感知与审美探索的基础上,音乐课堂教学进入到复习总结阶段,它是对音乐审美对象(歌曲或乐曲)的重复过程,目的抓住兴趣顺势而为音乐教室里,我正陶醉在回忆的旋律中,上课的学生来了。嘿!这是什么呀?蛮好听的。这是猫。前几天人民大会堂刚演完,票巨贵。听着学生们的对话,语气里充满着兴奋好奇,我迟疑了一下,直到上课音乐教学反思备课艺术的探究备课,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查阅资料要确定教学目的要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要考虑教学方法。要设计编写教案,还要借鉴相邻相关学科的教学经初二音乐教学反思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初二音乐教学反思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新千年的奥尔夫多年来,教育界忽而强调创造,忽而强调基础,教育目标漂移不定。怀特海明确认为两者都需要。重温怀特海的观点,有关创造和基础的片面论点应该结束了。怀特海的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的50年实践下蛋罗教学反思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课堂中的尴尬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音乐新课程也和其它学科一起走进了学校,步入课堂。很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举行小小音乐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审美体验渠道,但是小小音乐会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教师如
六个矮儿子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不能依赖父母,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岳阳楼记教案设计岳阳楼记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望海潮教案望海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能力目标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案范文一创设情景。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大班风车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制作小风车,提高动手能力。2在教师剖析范例的情境下,探索了解风车的制作方法,采用例推的方式,观察制作风车的图示。3在制作的过程中,积累操作的经验,尝试有目的地解决幼儿园小班体育小兔跳跳教案(一)活动目的1学习用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腿部力量。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布置小兔子的家,兔子头饰人手一份,蛋糕一个,磁带一盒。2自制蘑菇白菜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猪变干净含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勤洗澡,爱清洁的卫生习惯。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讲究卫生。难点怎样让幼儿做到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学准备小猪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成功一定有方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自信,通过积极努力,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勇敢地追求理想。2通过活动,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坚持不懈的努力。3了解改变自己的一些方法,进行电脑报刊制作教案分析教学内容电脑报刊制作修饰版面(拓展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制作板报的修饰调整版面内容的拓展。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完计算机文字处理,学生已学会了用计算机进行的输入编辑排版的制作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为大家分享了古诗朗诵长歌行的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幼儿园中班健康保健老师好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保健老师的工作,感受保健老师对他们的关爱。2学会如何向保健老师问好。3愿意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活动准备1保健老师图片。2保健老师给小朋友检查身体的图片。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