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九向生命鞠躬

  张强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蚂蚱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答:
  10.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11.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答:
  12.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 难以想象 鞠躬
  13.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答:
  14.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9.(3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蚂蚱艰难脱逃。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说明:情节大致清楚即可。
  10.(2分)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突出蚂蚱生命的顽强。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11.(3分)倔强。被重新用草秆穿透身体的蚂蚱,死死抱住另一草茎,使草秆渐成弓形,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草秆缩短,身体退出。说明: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2.(3分)惊讶、震撼、震惊。说明:一词1分。
  13.(3分)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
  14.(2分)不赞同。因为蚂蚱也有生命,"我"的行为太残忍。或:赞同。因为蚂蚱是专吃庄稼的害虫,害虫就应该消灭。说明:不赞同给1分,理由1分;赞同只要说得有理,同样给分。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风格,课堂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作者的风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领略文本,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正因为搭石一文的作者刘章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所以他才能用元帅和小棋手课程教学设计预设目标1学习小棋手的勇敢无畏,执着追求,感受大元帅发现培养人才的良苦用心,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了解聂卫平成功的原因。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3抓住我输了?不!我赢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安排,是整合在一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展开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在这组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文教学,事先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体育教案复习防守有球队员运突投授课内容B1学生技术教学实习2复习攻守技术U3攻防重点技术总复习课的任务B1掌握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巧2提高攻守技术的熟练程度3进一步熟练掌握攻防重点技术的考核内容4培养学生的集体育教案三四年级体育教案时间第一周第一节课型一课时内容(室内课)1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认真上好体育课。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活前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增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模板教材简析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兰兰过桥的教学设计模板一学习目标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旨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嫦娥奔月的教学反思范文经过反复斟酌比较,才定下教案。我大体的思路与以前大相径庭,在第一课时读熟字词句概括文章的大意的基础上,第二课时一上课便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小组展示时我出关于拼音的教学反思拼音教学已经进行好长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一写教学反思。教学过后,时时都有心得从心间蹦出来,但在蹦的一瞬间总没有时间去写。等有时间可以写的时候,刚才蹦出来的东西早就蹦天然的斑纹课文教学反思范文这一课属于造型amp表现领域的课程。任何物体都有肌理,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10以内的相邻数教学反思范文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习的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教学反思范文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这一课题,看似很简单,但其实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整个制作包含的操作步骤相当多,而且是环环紧扣,一个环节做不起来,下一个环节就无法进行下去。在教学中,我结合新课程三个小伙伴的教学反思范文三个小伙伴写了三个小动物一起栽树,它们相互配合,各显神通小野猪用硬硬的嘴巴拱树坑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小象用长长的鼻子浇水,在共同的努力下,最终圆满完成了栽树任务。本课语言简洁生动,种一片太阳花优秀教学反思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学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路,68小节以个性体会的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太阳花盛开绚烂之极的美,910两节以开放性讨论的方式母亲的恩情优秀教学反思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一是语言同语言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一较好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转泊船瓜洲课文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