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

  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 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取自"北京音乐教师"

课文一条鱼儿水中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儿中羊走三五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儿中。2正确认读声母y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课文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看图引题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今天,通过课文学习,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进这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二看图读文小学课文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的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语文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课文火烧云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交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植物在成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用一个完整的长期种植活动贯穿始终,由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和硕果累累三组主题探究活动组成。本课首先带领学生运用观察法,小组合小学课文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4带领学生品中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2定义本标准识字4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简析与前3节识字课相同的内容韵文情景图会认的字会写的字不同点在了解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会生字,且本课14个生字中有11个字化石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化石鱼是小金鱼的祖先。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质疑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河公公的话。教学准备
2019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如何写好作文的结尾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常见的作文结尾方式。2根据作文内容,写出合适的结尾。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古人曾经归纳过好文章结构的标准,即凤头猪肚豹尾。那这六个字怎么理解呢?二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学案及答案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寄语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背诵本诗。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2019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如何概括段落内容篇知识导学记叙文的阅读包括很多方面,段意的把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记叙的段意是指记叙文整篇文章中某一段落或几个段落记叙的最主要内容。因此,要把握记叙的段意,首先要认识和了解记叙中考语文仿写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仿写课题仿写课型复习课主备组长审核领导审核课时2课时班级组别姓名一预习导学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2019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立意立意技法点拨中考作文要求学生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取鲜活的素材表达中心表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表达自尊自强自信自律的情怀,表达对真善美的赞颂与向往,表达对老师家长的尊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1。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HappyNewYear教学反思教材选自于新标准英语第三册,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newyear因此整个单元教学设计上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由于这篇课文非常的贴近生活,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图片实物情景等教学手段高三语文的教学反思篇一语文教学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教学反思浅谈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bpmf的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刚上一年级不久,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高度很集中,这必然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备课时我就想,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并不难,主要是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