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
  1.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
  教学课时 。 第 一 课 时 总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 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步: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教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 总第2课时
  一、学生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紧扣"土地",师生讨论分析全诗。
  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2、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3、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表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二、问题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回答: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回答: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3、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回答:"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本诗的抒情色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
  7、"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着一"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回答:"也"一词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8、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回答: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9、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10、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回答:第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情深绵绵。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三、写作特色: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2、抒情方式巧妙
  四、中心归纳: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意象,抒发了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五、板书设计:
  比喻、对比、象征、直抒胸臆
  六、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练习一、二、三
  七、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3、阅读理解并背诵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2)诗中( )一词 表达诗人对中国土地的赞美;( )一词抒发诗人对中国土地的眷恋之情。(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这句诗?"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长江"表达的诗意分别是什么?(4)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附文 中国的土地 (刘 湛 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乡愁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第三课时 总第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
  二、 朗读
  1,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评点。
  4、指名读席幕容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三、 品味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可能的以下说法: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发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2,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3,品味词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乡愁》
  4,迁移
  综观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每一首诗中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第二首诗中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是没有年轮的树。
  (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如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教后反思:
  2.我用残损的手掌
  从容说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 "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总第 4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 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 现 ( 闻一多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教后反思: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 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 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解说: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选用。基础好,学校资料丰富、设备先进或附近查找资料方便的可选用2;基础中等的,可选用1、3。也可综合运用3种方法,勾连起课内课外。)
  媒体设计: 1.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2.运用文学讲座法,最好事先设计好提纲及思考题,制作成待用软盘,以便在媒体上展示。
  3.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数:课内教读2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第一课时 总第5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能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困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当代探索诗歌。 (解说:设计这个导语,目的有两个。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引起对新诗的阅读兴趣;二是以尽量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奠定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②学生自由诵读。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解说:先由学生体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识;然后巧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料;最后老师向宽拓展,把学生眼界打开。)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解说: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在引导、点拨中渗透分节概括这一能力训练点,一法多用,一石两鸟。)
  ②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解说: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③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解说: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提这几个问题,有搭桥铺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④诵读全诗。 (解说:再次强化感受。)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解说:落实节奏美教学。)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落实语言美教学重点。)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解说:这两个题目前者进一步落实概括能力训练,后者抓住具体句子并具体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解说:总结学习方法,养成积累习惯。)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五、齐声诵读全诗。 (解说:把感受推向高潮。)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6课时
  从容说课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诗歌先抑后扬,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是鉴赏全诗的要点。
  教读本文,要注重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对诗歌深刻内涵的理解,要联系时代背景材料。欣赏过程中,对诗中重要意象的分析,教师可用词论点拨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
  ( 一 )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后反思:
  4.外国诗两首
  从容说课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 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了解诗人简历及写作背景,诵读、研讨、理解诗歌内容。
  一、导语设计
  (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 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休斯(1902 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
  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5.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学生熟读全诗。
  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
  (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
  1.b 2.c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祖 国 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统摄全诗)
  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
  中心诗句: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幼发拉底河沐浴
  深邃 刚果河畔盖茅舍
  中显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自豪 密西西比河听歌声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5.孔乙己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主题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总第8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二、时代背景介绍 具体内容见教学用书。
  三、讲析课文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出示幻灯片先让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注音,然后集体订正)
  阔绰(chuò)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比较"绽""淀"字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注音"中间"读jian 拭(shì)擦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打折(shé)打断 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戕:杀害。
  2、请一位同学表情朗读课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⑴努力掌握叙述和描写的中心 ⑵作者是怎样描写社会风情的。
  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出行引导和评价
  要点提示:⑴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⑵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
  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b、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3、提问:前3段的描写与叙述,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自由回答)
  4、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小说的三要素,并附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学生集体朗读前3个自然段,强化对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6、布置课外作业
  ⑴阅读课文第4-8自然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划孔乙己形象的。
  ⑵完成"理解分析"第一题
  板书设计 孔乙己
  1-3自然段 交待了社会环境
  环境
  小说三要素 人物
  故事情节
  教后反思:
  第二教时 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让学生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惨遭遇,领会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2、教育学生不要"死"读书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性格。
  先找一位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认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1、要求学生回忆表现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然后确定这几段所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2、师生共同分析这几种描写方法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a、要学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话,并着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b、找出肖像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
  c、找出有关孔乙己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进行分析
  d、提问: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这些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地?
  二、理解课文多次描写"笑"的含义。
  教师讲述、提问: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乐的。想一想:⑴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⑵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⑶体会"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效果。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用"双体互促"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三、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们说话"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为什么不能与"他们"谈天,孔乙己与孩子们说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提示:这一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写了孔乙己和孩子们说笑,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四、分析孔乙己将要弄到讨饭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 1、首先要学生在书本上找出答案 2、教师再作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科举制度的罪行
  五、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努力体会作者的悲剧色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9-13自然段,进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题
  板书设计 孔乙己
  穿长衫 站着喝酒——虚荣心十足
  长衫又脏又破——懒得出奇 轻视劳动
  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学问,热衷功名
  教我识字,分豆给孩子——心地善良
  不会营生
  讨饭的原因 轻视劳动  科举制度的毒害
  好喝懒做
  教后反思:
  第三教时 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主题,全面分析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揭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2、理解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请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第九段至结尾,注意语调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其他同学要认真体会"悲凉"的气氛。
  2、第九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其含义有哪些?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
  3、"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注意回忆第一课时讲述的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
  注意分析秋景的特点,然后再联系孔乙己的命运进行分析。
  二、"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自由发言)
  三、分析课文第11自然段
  1、全班齐读一段 2、读毕思考并完成下列练习:
  a、写出本文段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b、在文段中找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的句子各一个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c、分析文中"摸"字的作用。
  四、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上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请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回答,提示:可从选材,组材,表达中心的作用去考虑
  五、请一位同学全面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文章揭示的深刻主题。 先请一位程度稍差的学生分析,教师指出其分析的片面性,后找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分析,肯定其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方法
  教师作全面归纳
  六、布置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热衷科举————中毒深
  轻视劳动————被凌辱
  人物性格 麻木不仁————受嘲笑
  心地善良————教写字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反思范文在教授二年级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学生用优美抒情而有连贯的声音歌唱。同学们在欣赏了歌曲后,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出草原上美丽的景色蓝天白云草地蒙古包牛羊成群于是我请大家用模声词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摇篮曲的教学反思四年级的第六课摇篮曲,选编了四首中外著名的摇篮曲,分别是我国已故作曲家贺绿汀的摇篮曲,是由大提琴独奏的聆听乐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在古今摇篮曲中颇负盛名的摇篮曲,是由管弦对课文读书要有选择的教学反思今天,我讲了读书要有选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一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教给自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是这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首先,我从学生课外喜欢哪课文火烧云教学反思范文火烧云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学生自己读就能读懂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运用前几课的教学方法学习。新课开始,我让学生谈谈你印象当中的火烧云,用一句话来描述。学生回答完以后,课文鸟教学反思范文鸟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平白如话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首先展开议论,讲出鸟儿性命微小,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同样有骨有肉有皮肤,同样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样拥有美好课文学画教学反思范文学画是写古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课文的第二段写了大雨后荷花的美丽风姿和王冕学画荷花的原因,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一段时,我的做法如下。1图文结合,初步感知内容。先指导学生从整课文琥珀教学反思范文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0课琥珀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一块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教学这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因小学课文一年级的数学上册比一比教学反思通过比一比这一节课,我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秋天的图画课文教学反思一写话要求秋天的图画是二年级语文乐园四的语文生活中一次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美术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二年级上册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案教学内容教材45页。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整理乘法口诀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2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感悟,发现乘法口诀的奥妙。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整理19幼儿园小朋友过小桥安全教案过小桥是幼儿园的学习教材。相信大家一定比较的陌生的吧。幼儿园小朋友过小桥安全教案,我们来看看下文。活动目标1能大胆尝试各种平衡器具的运动,发展平衡能力。2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拍皮球体育游戏教案小朋友对一些新事物都有浓浓的兴趣,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例如拍皮球。下面是关于拍皮球体育游戏教案的内容,欢迎参阅!设计背景近段时间,我班幼儿对拍打皮球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自由自由活动的窗口的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技能领域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示自身窗口。认识领域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示美的窗口。发明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示窗口,培养同学发散思维和创作能力。情感领域善于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那种欢乐与激动,并能仿照说写出句子。培养学生的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蝴蝶和花教案一欣赏作品,唤起回忆。1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一起画了蝴蝶和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形状花朵大小蝴蝶对称美及画面的布局。案例分析通过绘画为幼儿接下来的剪纸作一铺垫。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力和古拉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古力和古拉,并把蛋变成蛋糕的乐趣,观察画面,敢于表达。2感受古力和古拉一起动脑筋想办法的快乐。活动准备1古力和古拉的PPT2欢快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哇,小朋友们每天正能量的好句好段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每天正能量让我们每天都好心情。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每天正能量的好句好段,供大家阅读!每天正能量的好句好段1。强者征服今关于学会感恩的好句子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关于描写学会感恩的句子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关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