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桂花雨的小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情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总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2)能力目标:能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3、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说学法
  素质教育应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在是教学生念书,而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训练指导。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学生可以围绕"作者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提问,然后抓住重点词语"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懂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体验成功欢乐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桂花图片:这是什么?
  2、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昨天我们品味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谦虚,不骄傲;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令人陶醉。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因为原因是什么呢?
  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体引入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这样设计运用旧知引入新知,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和本节课的新知产生有机的联系。
  (二)、精读感悟课文2——6自然段
  第一步:质疑问难,直奔重点。
  1)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学生抓住"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写下有思考价值、牵一而动全身的问题。(怎样摇?摇桂花的心情如何?摇桂花的"乐"在哪里?是怎样的桂花雨?为什么叫桂花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设计直奔课文的重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第二步:精读感悟,自主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2、3、4自然段。要眼到、心到、手到。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自己学习2、3、4自然段,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问题。
  2)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内交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教学生是为了不教,注重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3集体交流。随学生的交流而灵活探究,学生说到那一个问题,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以学生的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以读代讲,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交流的要点:
  1)、2自然段回答为什么摇桂花?采用指名读的方式。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理解"浸",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桂花的芳香。
  2)、4自然段回答桂花有什么用处,采用引读的方式学习。
  2)、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A提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急切的心情?接着指名读,评议,齐读。
  B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读读母亲的对话,互换角色读。
  C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首先指名读有关的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评议,听出快乐吗?
  接着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与作者一起感受摇桂花的快乐,学生看图想象边表演边说摇桂花的动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D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3、4自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重视以读促理解,重视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自主发现。在充分的读中体会到课文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读、悟、说、想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语言文字训练。以情促练,又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快乐,进入语言学习的奇妙境界,这便是以练激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顺学而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地推动课堂对话的发展。并在训练设计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
  第三步、突破难点,升华感情
  重点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学习小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然后抽生读5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全文,读出作者对"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的热爱之情。带着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回到课文,实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整体的回顾。
  3、拓展了练习。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完成读写结合的迁移。

分桃子教学反思的内容分桃子教学反思授课人姜帆授课时间2011年11月15日第一课时授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分桃子课型新授课课后专家意见这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并掌握两(小班语言小熊请客教学反思范文众所周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纲要指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结合幼苏教版学会安慰的教学反思为期两天的课堂教学比赛落下了帷幕,这当中有收获,有感动,也有遗憾。收获的是让自己多了一份经验和见识。感动的是,刚认识的孩子就给我唱起了歌,为的是帮助我缓解自己那所谓的紧张时。遗憾的数与代数总复习教学反思这几天进行了数与代数的整理复习,在复习中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思路大胆新颖独特。根据学科结构论,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本人于周五下午代表市高一数学备课组在中学上了一节区内研讨课,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议。本人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本节课提出的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其实,老师们认真听我这位新老师上课,课后积极评七星瓢虫教学反思今天的区域活动是科学区七星瓢虫,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我准备了精美的课件。看到课件上七星瓢虫图片,麦迪喊起来七星瓢虫。辰雨说七星瓢虫是红颜色的。晨旭说它的身上有七个黑水乡歌教学反思水乡歌教学反思一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每一八年级下学期暑假生活指导答案2019英语PartOne1hurt2queue3quiet4enjoyed5arrive6surprised7laugh8care1guess2message3show4pick5enjoy2019小学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英语答案ExerciseOne一英汉互译1。看一看2。教师节3。给你4threeballpens二补全下列单词1。e一支钢笔2。u一把直尺3。ae一支圆珠笔4。a一个笔袋5。oo一个书签62020初二英语下学期暑假作业答案暑假英语作业(111)参考答案15CBCAC610BDBCB1115AABDC1620BBCCB2125DCCBD2630CCDBC3135DACAC3640BDABC4145AB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暑假作业答案快乐的暑假又要写暑假作业是不是觉得有点枯燥,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暑假作业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但是不要直接抄哦,!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小明暑假随父母到
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教材简介这篇课文以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同时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明白孩子长大了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会认15个生字。2能力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3情感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课文麋鹿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保护关于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个目标一般放在后面,不作为第一条目标。不一定要按照教参上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篇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相结合来写表达效果。2关注凡卡的命运。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体会课文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凡卡的信文内容预设目标1通过反复朗诵,自读自感自悟,体会凡卡所遭受的非人折磨。2学会质疑问难的本领,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与他人辩论的好习惯。教前准备文字投影教学过程一凡卡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幼儿园小班拖小猪的教案一活动目标1练习拖物走,能保持身体平衡。2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及耐心细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3喜欢参与集体活动户外活动。二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个小皮球。2幼儿人手一个竹圈(直径约25厘跨跳运动会教案游戏目标1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2学习身体协调的跨跳,能运用正确跨跳动作跨过50厘米宽30厘米高的障碍物。3能遵守游戏规则,感受运动游戏的快乐。游戏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跨小学作文指导教案范文教学目标l使学生懂得写事记叙文必须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几个要素。2学习围绕中心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方法。3学习从记叙诸要素等方面修改文章,从而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有趣的颜色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2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