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2)矛盾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事事有矛盾
  (2)时时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2)同一事物在它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在它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
  (1)每一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食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2)还未进入人们视野,还未能对其具体矛盾做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
  "时时有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有时表现为差异,有时激化,最后是矛盾的解决。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民下三个方面:①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③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是在总体上、在相互联系上把握事物的依据。
  (3)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原理应注意两点:①弄清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含义,是掌握这一原理的前提。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者叫"共同本质"。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征,或者叫"特殊本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含义相同。②准确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挖掘这一哲学原理的关键。首先,要弄清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怎样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是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千万注意,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共同点、共同本质。导致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理解不够,混同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总是与它的同类的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具有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其次,我们要弄清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形式与矛盾普遍性两层含义的关系
  (1)从空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说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每一事物矛盾的特点却不同,且每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地位作用也不相同,这分别的矛盾特殊性的第一、第三个表现。
  (2)从时间上看,"矛盾普遍性"是说时时有矛盾;而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终的特点会不一样,即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特点不同,这是矛盾特殊性第二个表现。
  所以,矛盾特殊性表现形式与矛盾普遍性的两层是分别对应的。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在辩证法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理论抽象难懂,所以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注重具体,拒绝抽象;注重科学,拒绝肤浅;注重体验,拒绝说教。通过遵循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由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
  (三)基本教学思路
  课前预习这一目内容,同时要求同学完成这张调查表
  问卷调查
  1、学习中最令你头疼的问题
  A、成绩不佳 B、缺少方法 C、压力太大 D、学习比较枯燥
  2、语文学习中,你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A、记忆量太大 B、没有兴趣 C、作文不会写 D、成绩没有提高
  3、对你而言,最害怕的学科是
  A、数学 B、语文 C、外语 D、其他
  4、你与父母之间有冲突吗?是如何处理的?
  A、偶尔 交流 B、经常 交流 C、偶尔 冷战 D、经常 冷战
  5、你会把你的烦恼与父母沟通吗?
  A、会 B、视具体情况而定 C、偶尔 D、从来不
  6、课外时间,你最喜欢哪种活动放松自己?
  A、听音乐 B、聊天 C、上网 D、看电视
  7、在高中阶段,你的主要目标是
  A、上名牌大学 B、获得高中文凭 C、交朋友 D、全面发展自己
  8、老师在处理违纪学生,你觉得下列哪种做法最合理?
  A、坚持公平原则 B、再给一次机会 C、听他(她)阐释理由
  D、不分青红皂白,严格要求
  调查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做了如下统计,抽取100人为一单元,单位:%
  1A: 45B: 15C: 20D:20
  2A: 50B: 17C: 12D:21
  3A: 46B: 08C: 32D:14
  4A: 27B: 42C : 18D:13
  5A: 35B: 27C : 29D:09
  6A: 18B: 14C : 39D:29
  7A: 78B: 06C: 06D:10
  8A:43B: 23C : 30D:04
  通过大家反馈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周围,不管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与同学的交往中,我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可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目内容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得始终
  2、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p70页)
  根据不同的回答,请判断这是哪位老师说的观点
  问题:"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
  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
  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
  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
  各记大过一次——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公布答案,分别是历史老师、英语老师,物理老师和教导主任)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不同学科老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简单小结:
  矛盾普遍性
  表现在 2个方面
  特殊性
  概念
  表现在 3 个方面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
  (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所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例1:想一想:问卷调查中,每一问题为什么总有相对集中的回答,但却为何没出现一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出现不同的回答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对集中的回答"表明事物之间有共同点,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矛盾的普遍性;"没出现一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例2:书本例子与白马非马通过回答,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关系。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__相互联结_______。(具体关系见书本P71)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在不同的场合是_可以相互转化的。
  "……走自己的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邓小平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当堂练习]:略。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时矛盾问题的精髓。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在我教上一目时已经深有感触,教好哲学,特别是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个人觉得要作到以下几点:
  (1)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要丛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案,组织课堂教学。
  (2)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会六下太多的印象,关键是要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事例、问题、情境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解决,让学生极力知识的生成过程。
  5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范文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练习,它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的,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范文转眼间初中新的课程又将开始了,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小稻秧脱险记的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蒲柳人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分析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二重难点1感受松鼠的可爱,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二重点难点分析本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轮流交流的习惯。3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4乐于与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幼儿园中班我爸爸教案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绘本,了解爸爸的各种爱好及他勇敢的性格特征。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能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爸爸的本领。3让孩子体验父子亲情,爱自己的爸爸。4大胆地参与讨论不等式的解集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矿泉水瓶的妙用教学反思经选材构思操作练习和完成操作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终于等到今天把课上完了。作为新老师的我来说,上这堂课算不得成功,需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整堂课,主要是围绕52个矿泉水瓶进行的,掺杂各年度教学工作反思20xx20xx学年,又是一个忙碌的学年,在匆匆忙忙的过程中,难得停下来认真反思,认真总结,所以借这个机会,我对这一学年进行反思,希望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促进下一个年度自己的高一英语的教学反思反思是一种品质,使我们清醒。不断地反思,我们会拒绝重复性错误。反思,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错过即将到来的机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英语的教学反思,欢迎来参考!篇一高一英语教学反高一文字排版的教学反思今天给学生安排的课堂任务是网上搜索一段与你们小组名字相近的散文诗,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加上字体字号字体颜色及文档背景颜色的调整,小组推荐一个优秀作品展示。八个小组,只有一个小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范本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如下语文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反思范文一个稳定的兴趣,总是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范文案例一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图,引导观察。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它生长茂密的样子。请大家仔细看图,在这郁郁葱葱的叶子下面,隐藏着什么?生叶子下面隐藏着美术童话屋教学反思范文课程改革给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改变过去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算好?如何更好的把小组有关秦兵马俑教学反思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秦兵马俑的教学反思案例这篇课文可真长,内容可真多,这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最初印象,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篇比较棘手的课文,上下来的感觉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气氛很是沉闷,他们居然对它不感兴趣!第一课时,几乎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