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诗两首雨巷教案

  2 诗两首——雨巷
  [教学目标]
  一、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二、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三、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象征的用法
  二、分析"雨巷"、"我"、 "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人众多,其诗风更是多种多样。哀婉低沉者有之,雄浑豪放者有之。即使同一作家,其诗风也有诸多变化。以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来说,虽然大多是《女神》、《太阳礼赞》等感情奔放的豪迈之作,也有象《天上的街市》这样细腻婉约的诗歌。同样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感情激烈,直接讴歌对祖国的热爱;而《雨巷》则哀怨凄伤,主旨寓于意象之中。
  二、作家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等。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三、创作背景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行走,这首诗既实又虚。
  四、整体把握
  (1)教师朗读或听录音(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2)学生齐读(学生结合生活阅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并叫一学生到黑板那画出来)。
  (3)诗歌可分三个部分:
  a、彷徨求索(1—2)——寻找理想。
  b、理想出现(3—4)——可望而不可即。
  c、距离拉开(5—7)——继续彷徨追求。
  《雨巷》写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希望能遇上一个丁香般结着忧愁的姑娘,这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地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诗人的想像似乎变成了一种现实,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飘过了,投出"太息般""凄婉迷茫"的眼光,最终又消失在雨巷尽头处。诗中塑造了两位彷徨者的形象,他们在彷徨中探寻着,相互走近又相互远离。这是诗人与理想的邂逅,又是诗人与理想的失之交臂。
  五、课文分析
  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1)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幽深潮湿,两边是寂寥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2)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瞬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2、"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明确:《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忍受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3、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
  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
  (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5、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明确:不可去掉。"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6、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因为她最佳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而发出叹息。
  六、艺术特点,(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
  (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2)音节和谐,节奏优雅。
  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3)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
  七、拓展研究
  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
  九、作业设计
  以"丁香""雨巷"等为意象,写一篇关于江南小巷的短文,要求文采丰富,不少于300字。

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小学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势。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十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完成比一比,组词。2完成抄一抄。3完成读一读,填一填。4完成用加点的词造句。5读一读。教学重难点1完成形近字组词。2完成抄写易错字。3完成积累成语。4完成造句。5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打扫森林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态平衡异想天开等词语的意思。2多种形式读课文,能抓住重点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深刻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3激发学生阅读大自然书籍的兴趣。课文网上呼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4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二)中心思有关诗五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两首诗。2体味分析两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预习指导1。自一年级语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要点学会本课的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初步背诵二五小节,仿写诗句。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窦桂梅教学设计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当代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于199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跨越百年的美丽窦桂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跨越百年的美丽窦桂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
高中二年级美术课教案教材人美版第11册课业类型设计?应用教材分析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精选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工程问题应用题。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水果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水果歌,欢迎阅读。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儿歌,一年级上册angengingong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够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音节。两只小狮子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四季风光的语文活动课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2激发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面,注意积累知识,进而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3牧童短笛的教案教学内容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3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P23综合训练)。教材分析及说明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哪座房子最漂亮第一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认识四个新偏旁广,户,突宝盖,尸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很大,农民盖了很多新房,最漂亮的房子是小学堂重难点学习生新文化运动说课材料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共有三个目标)第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领袖及发展概况。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第二德育木兰从军教学反思范文在教学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还布置学生完成我的预习作业。观看完影片,孩子们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位女英雄,也认真地按我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现在就来谈谈我这堂在反思中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读后感读了这篇文章,总体感觉是反思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才能够顺利地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幼儿在教学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学期我所带的幼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