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牧童短笛的教案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3、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P23、《综合训练》)。
  【教材分析及说明】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此歌已教了两课时,本课时在时间和教学安排上不作重点。
  2、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占整堂的二分之一。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另外,为上课时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课前可用空白磁带把本曲连录3—4遍。
  3、口琴教学
  口琴教学是我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生活,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是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再扎实一下本曲的吹奏方法,本曲仿佛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同学们吹奏的庄重、严肃、有力、饱满。
  【教学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继续开展乐器进课教学,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训练(P23)要求奏准音高、吹奏的饱满,有力富有弹性。
  【教学重点】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课时】第三课时
  【教具】录音机、磁带、口琴、小黑板、图画。
  【课的类型】欣赏课
  【教学步骤】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 2/4
  05 13 6 5 5 4 3· 5 2 1 1-‖
  B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小黑板)
  1=C 2/4
  01 34 5- 56 71 5- 56 54 3 1 22 65 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练习时,宜集中看着教师教鞭指谱进行视唱,要求看清楚划拍的上下动作和所唱的音的时值。另外,视唱时应注意换气,只能在记号处换气,不可在其他地方换气。
  注:这两条基本练习,都是以后半拍起唱的,其目的是复习《我们的田野》作铺垫。因此,一定要注意练好。
  四、口琴练习
  口琴练习内容在课本P23《综合训练》部分,本曲上节课已学过,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
  本曲情绪庄重严肃,具有进行曲的特点,特别是二声部低音的重复,好似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
  第一声部坚定有力,精神饱满;
  第二声部短促跳跃,富有弹性。
  具体方法:
  1、把学生分成两组,先让学生分别同时认真地听老师弹奏全曲。(老师左右手分别弹一个声部,再弹奏全曲)
  2、学生分部学习练习曲。
  3、教师指挥,学生吹奏全曲。
  4、教师指出优缺点,激发学生再次吹奏好全曲。
  五、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
  第一乐句 65 3·5 13 2
  错 唱 成 65 3·5 13 2 20
  第二乐句 35 6 6·6 5 3 2- 20 32
  错 唱 成 35 6 6·6 5 3 2—
  第三乐句 32 1 7 61 5
  错 唱 成 32 1·7 61 5
  最 后 12 3 3·3 333 25 1-
  错 唱 成 12 3 3·3 2  5  1-
  2、教师用风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音乐教案-牧童短笛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

教育笔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新学期开始,今年我接任的是大三班。大班的孩子大多活泼有余,而我刚接触这个班级的孩子,我就发现孩子们很乖,很听话。这让我有点小小意外。可是我的兴奋劲还没过去,我就感觉到有点吃力了。原教育随笔致远口袋里的秘密今天在门口接孩子的时候和致远的奶奶简单的说了几句后,致远的奶奶告诉我说刘老师,我们家致远是不是在幼儿园总是不好好吃饭呀,他回家之后总是特别饿,近几天我发现在致远的口袋里总是有一个鸡教育随笔和家长交流得来的启示大班了,家长们发现孩子懂事了,有的家长还来和老师分享呢。如果遇到搞不定的事,还会向老师请教一二。一天早上来园时,子越奶奶告诉我们,子越在家可听话了。昨天蒋老师说看电视不要看时间太长教师随笔冬日里的意外的惊喜冬日里,寒风凛冽,人们裹得紧紧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带给大家意外的惊喜水韵幼儿园里活动丰富多彩,英语活动亦如此。作为英语老师的我有种自豪的喜悦。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超乎了我的想象。幼儿教育随笔爱的回流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教师的爱则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力获的爱,教师都有义务奉献爱。记得工作第一年,班教育随笔苹果长在肚子里老师,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吗?我的肚子里有没有水?晓坤小朋友急急地跑过来问我,他的小脸胀得通红。我很纳闷,怎么肚子里会长平果呢?我揽过晓坤轻轻地说晓坤,别着急,慢慢说。彤彤说我的肚子骄傲的反义词和造句骄傲,jioagraveo。亦作ldquo骄敖rdquo。亦作ldquo骄慠rdquo。亦作ldquo骄驁rdquo。自负而轻视他人。品学网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个词的反义词以及造门庭若市的反义词及造句门庭若市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对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门庭若市的反义词以及造句。门庭若市的反义词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户限为穿宾客以逸待劳的反义词近义词及造句以逸待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yigravedagraveilaacuteo,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出自孙子middot军争。下面是小毛手毛脚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毛手毛脚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马马虎虎同义词粗心大意反义词认认真真小心翼翼毛手毛脚在汉语词典的解释1。指小偷小摸。三侠五义第七六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2。动手开创的反义词近义词及造句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mdashmdash周恩来。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开创的反义词近义词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开创反义词废止开创的近义词始
七年级下册朋友阅读答案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七年级下册朋友阅读答案,以供海峡传声木心访谈录阅读答案参考海峡传声木心访谈录(记者)问从今年四月您在联副发表一九九六年后第一篇作品以来,短短几个月,已经引起国内文坛及读者的轰动,人人争问木心是谁?(木心)答当有人问木心是谁?我的本能反应是粗糙也是一种美现代文阅读答案某日,在一朋友家中听古典名曲化蝶,是用那种老式唱机播放的。塑胶唱片在金属唱针下面不慌不忙地转溜着,如泣如诉的旋律,宛如一泓清波,一圈一圈地迭漾开来,伴着哧哧哧哧的电流声唱片咝咝咝的钓鱼的医生阅读试题及答案钓鱼的医生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钓鱼很有经验。钓竿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四课第二框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篇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辩证关系继承与发展是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2)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要求把握第三课ampnbspampnbsp时代精神的精华ampnbsp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本课设计意图(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第六课ampnbsp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案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案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忆一忆1我国的文化建设(文化职能)包括哪两方面?为什么要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192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主观能动性的发走进世界贸易组织教案第三框题走进世界贸易组织一课程标准5。14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举例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二新课教学(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课堂探究19高二政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第六讲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备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辩证否定的含义形而上学否定观肯定一切否定一切扬弃的含义创新意识。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高二政治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导学案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五课时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欧盟的诞生和发展1成立和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阶段时间内容1952年1967年1979年1993年XX年2地位3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