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传统饮食健康思考阅读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阅读说说
笑话童话
思考爱好
社交魅力
健康生活
男女两性
饮食安好
周易运势
传统初中
八卦奇闻
时事新闻
企业仲裁

毛泽东诗词《七律》原文、注释及赏析

5月21日 亡命徒投稿 造句
  毛泽东诗词《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附:周世钊原诗
  七律
  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创作缘起】
  1955年6月,毛泽东来到长沙,6月20日这一天,他在湘江游泳后,登上了岳麓山。陪同他的有他早年的同学和朋友、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周世钊。后来,周世钊将自己所作的《七律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及其他几首诗词寄呈毛泽东。毛泽东于当年10月4日回信说:“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下文便录示了这首诗。细省书信中的语气,和诗似作于写信的当天或稍前,亦即1955年秋;而诗纪春令,是追咏前游。
  【注释】
  〔春江句〕江,指湘江。见前《沁园春长沙》篇“湘江北去”句注文。浩荡,形容水势阔大。暂徘徊,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四首其三曰:“林泉恣探历,风景暂徘徊。”这里指在湘江稍事流连。
  〔又登句〕层峰,高峰。指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峰。望眼开,谓登高望远,视野为之开阔。
  〔风起句〕绿洲,指橘子洲,见前《沁园春长沙》篇“橘子洲头”句注文。吹浪去,唐代包佶《对酒赠故人》诗曰:“风吹浪不回。”
  〔雨从句〕青野,长满绿油油的庄稼的田野。据周世钊《难忘的一天》文中所记,当天下午下了一阵小雨。以上二句写在岳麓山上眺望时所见。
  〔尊前句〕尊前,指筵席上。尊,酒杯。按毛泽东年轻时在长沙曾与周世钊等杯酒谈宴,数十年后重新相聚,又饮酌言欢,故云。据周世钊文中所记,当天下午二时,毛泽东和他在岳麓山上的望湘亭中午餐。
  〔域外句〕域外,国外。鸡虫,杜甫《缚鸡行》诗曰:“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鸡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人转用以喻指争权夺利的小人,如鲁迅先生《哀范君三章》其一曰:“白眼看鸡虫。”这里疑指萧瑜。萧瑜(18941976)又名子昇,字旭东,湖南湘乡人。他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学和好朋友,毕业后在长沙楚怡小学教书。1917年夏,与毛泽东徒步游历了湖南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1918年春与毛泽东等共同发起并组织新民学会,任总干事。1919年3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在留学法国的十多个新民学会会员讨论应以何种手段改造中国与世界时,他同在法国的蔡和森等多数会员和留在国内的毛泽东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意见分歧。他不赞成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主张“温和的革命”,教育救国。当大部分新民学会会员先后成为共产党员时,他与同志们分道扬镳,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1924年回国。曾任国民党北京市党务指导委员。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农矿部政务次长等。1934年在北平故宫博物院任监守时,盗卖文物,携款潜逃,再到法国。从此长期侨居国外,后定居于南美洲的乌拉圭。他发表过许多攻击毛泽东的言论和文章。但毛泽东不忘旧情,多次托人捎信给他,欢迎他回来。50年代,我国某文艺团体访问乌拉圭,毛泽东曾特意让该团的同志向他致意,请他回来看看。70年代,中美建交,毛泽东又托人去看望他。但他坚持反动立场,奔走于美国,四处游说,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希望美国继续支持台湾国民党政权。1976年3月客死于乌拉圭。由于他与毛泽东、周世钊等是老同学,又同是新民学会最早的会员,故毛泽东和周世钊此次聚会话旧时,很自然地会谈到他,并为他后来的种种不光彩的经历而发出感叹。
  〔莫叹句〕白居易《香山居士写真》诗曰:“勿叹韶华子,俄成皤首仙。”韶华,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卅年句〕卅年,毛泽东1925年秋自韶山赴广州,途经长沙,曾游岳麓山一带,作有《沁园春长沙》词。至此次重登岳麓山,恰过了30年。赫曦台,《乾隆长沙府志》卷一二《古迹》载:“赫曦台,在岳麓山上。文公(宋代朱熹)《云谷山记》曰:予名岳麓山顶曰‘赫曦’,张伯和父为大书台上。悬岩有古篆字数十,隐见不明。嘉靖戊子(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知府孙存建。”赫曦,形容光明盛大。以上二句是说,不要感叹青春逝去得太快,3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登上了赫曦台。空间范围内的旧地重游,在毛泽东笔下转换成为时间范围内的逝水复还,他兴致勃勃,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押韵格式】
  本篇韵脚分别是“徊”、“开”、“来”、“哀”、“台”。
  【周世钊原诗注释】
  〔作者〕周世钊,见前《七律答友人》篇诗题注文。
  〔题〕一作《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
  〔滚滚句〕江声走白沙,用杜甫《禹庙》诗曰:“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这句是说,滚滚湘江,水声激荡,从沙滩上奔驰而过。
  〔飘飘句〕谓红旗飘拂,卷起了天上的红霞。以“红霞”为红旗的比况之辞,亦可通。
  〔直登句〕云麓,即云麓宫,在岳麓山顶峰上,是一座道教宫观。旧有宫殿久废,清乾隆时构殿五间,其后为三清殿,冶铁为瓦,立石为柱。咸丰二年(1852年)毁,同治二年(1863年)修复。三千丈,极言云麓宫所在之山峰的高峻。
  〔来看句〕云麓宫右有望湘亭,可俯瞰湘江与长沙市区。百万家,极言长沙的富庶、人烟稠密。
  〔故国句〕故国,故乡。空兕虎,谓过去为害地方的反革命势力被扫荡一空。兕,犀牛一类的野兽。兕虎,喻指凶恶的敌人。
  〔东风句〕谓春风吹拂,遍地都是绿油油的庄稼。绿,这里用作动词,谓东风吹绿了桑麻。桑麻,泛指农作物。
  〔南巡句〕南巡,指毛泽东巡视南方。升平乐,天下太平的欢乐。
  〔何用句〕何用,哪里用得着。书生,作者自称。颂物华,歌颂美好的景象。以上二句是对毛泽东说,您已经亲眼看见了人民的幸福和欢乐,还用我来歌颂这一切么?这是谦称自己的诗篇对毛泽东来说原本可有可无,但自己从心底里感到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因此还是忍不住要作诗加以赞美。
  【鉴赏】
  这首与老朋友唱和的诗,追写登长沙岳麓山时所见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友人、对家乡的一往深情,表达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写故友重逢,重游岳麓山,在山下游泳后,登上了山顶,极目远眺,视野顿感开阔:碧水荡漾,重峦叠嶂,近水远山,空濛飘逸。诗人饱览自然景色时的欣喜之情,含蕴于字里行间。毛泽东诗词善用副词,多巧妙遒劲,如《蝶恋花答李淑一》“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中“忽”、“顿”二字,就极传神生动地表现了烈士闻知革命胜利消息时喜出望外的情状。又如《水调歌头游泳》词起笔“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用民谣和典故点明行踪,“才”、“又”二副词,前后呼应,紧凑而轻松,自然又亲切,毛泽东那风尘仆仆、巡视大江南北的忙碌情形和自信、乐观的情怀宛然若见。
  本篇这二句中的“暂”、“又”二副词,亦用得很好,游泳,登山的轻松喜悦,溢于言表。
  颔联“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谓站在岳麓山顶远眺,只见起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的风,吹浪而去,刮过绿油油的田野上的雨,飘然上得山来。这是一联极巧妙工整而且新奇美丽的对仗,它把岳麓山的雨景描绘得异常生动。尤其是“雨从青野上山来”,亲切,愉悦,独具匠心。一般人写山中雨景多是雨从天降,由高至低,而毛泽东此处却以心驭景:风吹动田野的庄稼,伴随着雨水,由远及近、由低至高扑面而来,似乎风雨也有了感情,感受到了诗人回乡登山远眺的喜悦心情,特地上山来向诗人问好致意
  这两句的结构颇似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联。王诗前一句写碧水护田,以田园境界的优美取胜;后一句写山色推门而入,以壮美取胜。毛泽东的这两句,也是壮美、优美兼而有之。特别有意味的是,作者笔下的风、雨、山、田,充满了生机和情感,风起绿洲风也绿,雨从青野雨亦青,让人呼吸到一种青春气息。风本无形,却因吹浪远去而获得了浪之形骸;雨从天降,却因诗人的登高送目而飘飘然上得山来。诗人是在写景,又是在抒情,在写意,以意驭象,使优美的风景成为心意的象征。象征什么?象征诗人内心的喜悦,象征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树,人的风采与力量总是表现在万物流转、生机蓬勃的自然画卷上的。
  颈联“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引出了当日陪同登山的老朋友,亦即此诗和赠的对象周世钊,并记述那天下午在岳麓山上一道用餐、畅叙契阔的情景。几十年过去了,青年时代志同道合的学友,经过时代风雨、大浪淘沙,而今或清或浊,有泾渭之分。诗人成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周世钊现在也在社会主义的教育战线上担任了一定的领导工作,他们两人走在同一条革命的道路上,故今日仍能在一起尊酒谈笑。而他们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共同的朋友、曾任新民学会总干事的萧瑜,却投奔了国民党,后竟堕落到盗卖祖国文物,逃往国外。那天,毛泽东与周在叙旧时,很可能谈到了萧瑜,并为他的堕落而感喟,下句似即为此而发。
  人生易老,时光如流水一般飞逝。上了年纪的人在话旧之时,难免要油然而生出老冉冉其将至的迟暮之叹。自从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而太息不已。苏轼游赤壁时,想到像曹操那样曾率数十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顺流而东”、“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而终难免“灰飞烟灭”的结局,叹息时光与历史的无情,最终只有用道家的旷达来自我宽解(详见其《前赤壁赋》)。明代陈子龙《二郎神清明感旧》词曰:“韶光有几?催遍莺歌燕舞。”更充满了时光流逝的虚无幻灭之感。然而毛泽东此诗,却一扫千古以来的这种衰飒之气,与老友话旧之余,以豪放的辞句作为全诗的结尾,使诗情高高振起:“莫道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这3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变而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如今登岳麓山,该有多么的自豪?诗人丝毫也不感到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他还要领导中国人民,轰轰烈烈地再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这首七律,写景壮阔秀丽,抒情酣畅淋漓。诗情画意,句炼字锤,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全诗从首联到尾联,如行云流水,情源于心而自然地流溢于字里行间,气势畅达而节奏、韵律复又起伏跌宕,显示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评论 转载

造句:毛泽东诗词七律原文注释及赏析
造句:毛泽东诗词七律原文注释及赏
毛泽东诗词《七律》原文、注释及赏析毛泽东诗词《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一九五五年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600字(三篇)稻草人读后感600字(一)暑假,我读了稻草人童话全集,很受感染。其中,我对与书名相同的这篇稻草人印象深刻。下面,让我为大伙儿介绍一下本篇童话的内容吧。我们国家一直以……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300字(四篇)稻草人读后感300字(一)文中介绍了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西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居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一场龙卷风把她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在那里,她陆续结……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400字(四篇)稻草人读后感400字(一)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叶圣陶爷爷写的书:《稻草人》。这是一本由多个童话组成的一本书,所以我们读起来时特别有兴致。其中,我最喜欢看《稻……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500字(三篇)稻草人读后感500字(一)田野里白天的风景,诗人可以把它写成美妙的诗,画家可以把它画成生动的画。那么,到了夜间,诗人醉了、画家正在低低弹唱,还有谁能把田野里的风景告诉我们……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800字(三篇)稻草人读后感800字(一)本学期,我一只在想着如何给我班的同学推荐好的书籍,刚好语文书中学了叶圣陶写的《荷花》,文章写得很美,我很喜欢,我想孩子们也很喜欢,于是我就让我们……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1000字(二篇)稻草人读后感1000字(一)在我的影像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农民伯伯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偷农作物的鸟类。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共读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这里的稻……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300字(四篇)道士塔读后感300字(一)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就要受骗。王道士的做法在后人看来十分可恨,恨不得扒了他的皮。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大多愚昧无知,如果换一个人,也许这样的悲……叶圣陶《稻草人》的读后感(三篇)稻草人读后感作文(一)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在一个漆黑的夜……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三篇)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一)亚当斯密经过漫长的创作、增补、修订及整个研究、写作计划过程,著作《道德情操论》终于“定型”了,成为一个最完美的版本。在这本书里,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毛泽东诗词《未来期的展望与提升》毛泽东诗词《未来期的展望与提升》几十年来,毛泽东诗词研究取得的成果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到现在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注释、解析性的专门著作,达几百种之多,关……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原文欣赏钓台的春昼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惟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
《在细雨中呼喊》孙光林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在细雨中呼喊》苏宇和孙光林是爱情还是友情?《在细雨中呼喊》中主要人物形象简介《第三帝国的兴亡》读后感(三篇)严歌苓《第九个寡妇》读后感(三篇)萧红《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第三种爱情》读后感(三篇)曹文轩《第十一根红布条》读后感(三篇)萧红《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读后感(三篇)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后感(三篇)萧红《呼兰河传》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啊这。美国指责津巴布韦干涉内政qu诱惑苦行僧(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妈妈能照顾自己的女儿坐月子吗?证监会(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热评聚热点网 企业应活用安全心理学论文岳麓山什么季节适合栽培紫薇树,紫薇树种植和播种的方法有哪些买运牛奶这两天跑的很累赏梅五年级作文少年梦,我的梦300字作文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