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万荣15分钟讲解生物钟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的密切关系

  视频加载中...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接受到《肠·道》栏目的邀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有关于生物钟和肠道微生态这一方面的内容。我是来自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的消化科主任,我叫万荣。
  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有这 4 个方面。
  第一,我想给大家阐述一下什么是肠道微生态;第二,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第三,昼夜节律与生物钟之间的关系;以及看似不相关的生物钟与微生态之间的关系。
  在开始我的讲课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 2005 年的生理学诺贝尔奖,是有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一方面的。
  幽门螺杆菌在发现之前,可能不太能让人关注到它原来跟胃炎和胃溃疡以及胃癌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其实发现它也是不经意间,这两位科学家从胃粘液里面无意当中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来幽门螺杆菌和胃炎、胃溃疡之间是有直接的关系。
  自从发现这个细菌以后,通过治疗这种细菌,使得胃溃疡和胃炎得到了很好的根治。
  另外一个故事是有关于 2017 年的诺贝尔奖,它是生物钟相关的一些内容。这对于未来的研究,可能在生物钟这一领域,特别是揭示人类疾病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深远的意义。
  所以围绕这两方面,有关于微生态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我想由这两个重大发现引出。然后,我们能不能再做一个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地把它和我们的消化道疾病关联起来?我想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最主要的一些内容。
  关于消化道的微生态,细菌存在于我们的消化道,但是我们没办法感知到。为什么?它是那么的小,但是消化道的菌群又是那么的多,它可能有百万亿个。这么多的细菌在里面构成了一个人体的整体的肠道环境。
  菌群里面有很多细菌,有一些是有益的,有一些是双向的——可能它在有限的条件下不致病,但是当人的免疫能力下降以后,它就致病了,比如一些大肠杆菌。
  还有一些就是有害菌,比如一些葡萄球菌,它导致我们人体感染,化脓性的感染,导致败血症,让人失去生命。
  在肠道里面,这么多的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网络,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有生理功能,它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帮助我们分解一些食物、吸收营养成分,使得我们人体达到一个很好的营养状态。所以它和我们人体之间是一个共生、共存、共赢的表现。
  微生态的紊乱会引起一些常见的疾病。
  比如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肥胖症。很多人很胖,有人会说可能是压力性的。但是很多现在的研究发现,这些跟肠道的菌群失调都有关系。
  消化道比较常见的一些疾病,呈上升趋势的一些疾病,比如 IBS——肠易激综合征,这是文明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的上升,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越来越高;还有一些疾病是 IBD——炎性肠病;还有一些结直肠的肿瘤。这些和微生态的紊乱都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就在想,这些疾病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变和生物钟有关系吗?
  比如在临床当中我们发现,有些炎性肠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这种疾病,很多人是以为与他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系,跟他的社会压力有关系,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跟他的生物钟紊乱有关系。
  有部分人群的肿瘤、消化道肿瘤呈发病上升趋势,他自我感觉可能跟他的职业有关系。为什么?他生物节律紊乱了。
  有一些疾病,比如消化道的炎症性疾病,我们说的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病,老百姓会觉得这可能是肠道本身的细菌的作用引起的。因为致病菌导致的肠道的炎症。但从科学角度理解,从我们专业角度来考虑,其实不单单是细菌的作用或者细菌局部的作用,而更多的是跟整体有关系。
  所以我需要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生物钟是个什么东西?生物钟是不是介入到细菌作用的一些炎性肠病里面去?它们之间是否产生了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我想我需要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物钟,就是老百姓说的春夏秋冬、昼夜更替,还有老百姓说的 24 小时也是一个生物钟。这是可以看见的生物钟。我们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花儿到春天就开,冬天就凋谢,这是生物本身的节律。
  做生物钟研究的时候,我周边的专家都是搞生物学的,他们做的研究有可能是做怎么让花变得更漂亮、怎么让鸡生蛋生得很多。通过改变它的生物节律,使得花 24 小时也开、使得鸡一年都生蛋。
  所以整体来说,通过改变生物钟、改变它的生物学节律,可以达到我们所想让它做的一些事情。
  生物钟就是老百姓眼睛里能看到的、自我能够感知到的。我们需要在白天去接受光照,需要白天进食。晚上要干嘛?晚上必须要休息,我们的免疫系统,我们整体器官的修复都需要在夜间进行。
  所以如果打破了这种规律,有可能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有一些慢性的生物钟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慢性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比如我们的慢性病,消化道的有慢性肠炎、慢性胃溃疡、胃肠道的肿瘤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能够发现,都和生物钟的紊乱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生物钟又自成体系。比如我们的消化道,它有自主的节律。我们的肠道,它有蠕动,每分钟 5 次或低于 10 次。
  我们有些东西是自主神经支配的,有些它是没有的。但有自主节律的这些器官往往都有自成的生物钟体系。
  生物钟的总体中枢在下丘脑,但是我们有节律的器官自身也有节律,比如我们肠道的蠕动,每天多少次,每分钟多少次;我们的心跳多少次;我们的胃肠道的分泌也有它的节律性。
  我们往往闻到了香的、想到了漂亮的就会心跳快,这是短暂的生物钟节律的改变。如果反复的、慢性的这种生物节律的改变,它不是短暂的血压升高,而是可能一直持续的血压升高,这就是我们说的,生物钟节律的慢性改变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我们前面讲到了,细菌可能是导致结肠炎的直接的因素,而生物钟紊乱在里面起到了慢性的或者反复的加重肠道炎症的作用。
  还有现在比较常见的反流性食管炎。大家可能觉得,反流食管炎肯定是吃多了,食物反流到食道。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些人群,他生物钟节律紊乱了,他白天不进食,晚上穷吃,而我们的消化道本来是晚上要进行休息,消化腺体要休息,如果产生了一个逆向的、违背这种生物钟节律规律的情况,那有可能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而且如果产生了反复的、慢性的生物钟节律的改变,那胃食管反流可能就长期存在。这是我们比较重视的,也是需要考虑的。
  所以我们一直在想,同样一个疾病,在不同的人群里面,它都有发生,但是它的轻重不一样。而有一些疾病,像结肠炎,或者一些代谢性的疾病,它是跟生物钟有关系。同时我们也想到,比如结肠炎,或者前面说的肠道肿瘤,它是跟细菌是有关系的。
  但是我们从人的整体来考虑,它又跟生物钟有相关性。因为生物钟的改变带来的是人体的整体的一个慢性的改变。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细菌的感染,两者之间进行重叠的作用,使得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呈现了一个不可逆的方向。
  所以我们会在研究方面提到生物钟和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叠加作用,导致有一些疾病产生了更重的一些表现,或者往肿瘤发展的一些表现。
  给大家再分享一下生物钟与 IBD,就是我们说的生物钟和炎性肠病。
  因为 IBD 本身就是个慢性的肠道疾病,生物钟的慢性的改变会导致 IBD 加重,也是导致 IBD 的危害因素之一。
  生物钟可能影响到肠道菌群。因为有研究发现,生物钟突变以后会使得肠道菌群发生一些改变。菌群的改变,可能促使肠道疾病发生、发展,这一方面也是有相关性。
  也有研究发现,肠道的微生态反过来会促进肠道的生物钟基因的改变。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2019 年,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是关于生物钟的体系怎么影响到微生态、影响到细菌的改变。就是说我们整体的节律改变,比如有一些人群,他生物钟紊乱了,生物节律紊乱,它怎么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改变呢?
  有研究发现了,生物钟的信号基因,通过肠道的固有淋巴细胞 3(它作为信使),会把生物钟的基因信号传递给细菌,产生一个正负调馈。
  什么意思?就是说当生物钟基因紊乱以后,固有淋巴细胞会对某些益生菌的代谢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生物节律改变,把这个信号传递到益生菌,使得益生菌针对性的下降,这样就导致我们的菌群失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生物钟和肠道菌群是非常非常密切的。生物钟与肠道菌群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在消化道这一领域,特别是消化道疾病这一领域,它们产生了相互作用。
  总而言之,生物钟是与老百姓密不可分的。但是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说,生物钟不单单是我们能够触摸到的、能够感知到的、能够想到的这种节律的改变,而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有关于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基因的改变。
  我们一定要非常非常重视。因为生物钟是我们整体的人体的改变,可能会带来免疫能力的下降。但是还有一点,它会作用到我们的靶器官,就是我们有节律的这些器官,比如我们的心脏,比如我们的胰腺,比如我们的血管、脉搏。如果有生物钟基因的改变以后,说明它是有慢性的损伤了。这个节律可能很难恢复,有一些疾病就发生了。
  而对于我们消化道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大家一定要非常关照到的——微生态。微生态就是我们肠道的细菌,它也跟生物钟有关系。因为有一个信使,就是固有淋巴细胞 3,我们一定要把它联系起来考虑。
  不光是局部的问题,我们还要关照到整体。因为生物节律的器官的病变,它有局部的节律改变,也有整体的节律改变。
  所以我告诫大家,如果某一些疾病,我们认识到跟生物钟有关系,如果是早期的,我们一定要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按时作息,按时进食,适量进食,适量运动。当然肠道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我们在肠道疾病里面更要关心的是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关爱我们的肠道,从生物钟和微生态开始。
  谢谢大家!

三角梅开败了?狠狠心,用3个高招,挤满新枝芽,又爆二茬花三角梅一年当中,在春天开花是最劲爆的,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孕育,养分也比较充足,春天的温度比较合适,第一次开花,都会非常多,而且艳丽十足,无论什么品种的三角梅在春天都会爆花。有的人是直多国开启蒸煮模式,全球粮价上涨,与温度有关?国内粮价预测粮食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下去,因此,粮食对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然而粮食价格的高低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对于粮价的涨幅也是老百姓一直所关注的。大家也知道近年来受很农村中常见的植物,原本以为是杂草,没想到底下竟藏有黄金在农村的大自然之中,藏着无数的野花野草,虽然很多朋友作为农村人,但不一定都全认识它们,哪怕是认识了,也不知道有些野花野草的价值是极大的,如你不认识冬虫夏草之前,可能会认为不过是一株你是忙忘了,还是得病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变老,同时我们也会一天天健忘,频率也会慢慢提高。那么我们的健忘,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就是忘记的事情,事后自己是否能够回忆起来?如果忘记的教育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一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其它类型失智症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报告2016年全球有4380多万失智症患者,并且失智症是第五大致死因素。鉴于其治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法宝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引起失智症最常见的疾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便不可逆转,早期发现,降低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层的聚集,可以阻断病程,防止疾病失智症还不只是一个病?国内正在招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患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看到招募通知的患者家属纷纷加我微信,表示愿意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我很感动,我们的患者愿意为人类攻克AD这个世纪难题做贡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新进展国际论坛通知尊敬的各位同道大家好!兹定于2021年6月18日下午(13001800)在北京举办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新进展国际论坛。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D)防治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首要原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能够早期发现彻底根治?1906年,德国医生AloisAlzheimer接诊了一位51岁的德国女性患者AugustD。她先是记忆力减退,经常找不到东西,怀疑自己的物品被盗,继而又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遇,经常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武器(五)同样是认知表现正常,为什么有的人是正常对照,有的人就是AD临床前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2014年说起。那一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FrankJessen教授在国际上率领主观认知下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新六级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本人在2018年7月9日发表了Reisberg教授在1982年对AD的七个分级,深受欢迎,点击量过万,看到了很多留言,希望能把每个阶段的相应干预措施一起介绍。今天在满足读者要求的同
花生是骨质疏松的发物?温馨提示要想骨骼健康,尽量远离这2菜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体内的钙质流失速度加快,骨密度下降,骨密度不达标很多人会出现关节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骨质疏松,如果平时不注意的话,摔一跤可能还会出现骨折的问提示大年初二吃出健康,牢记这三少一多今天是大年初二。市卫健委表示,尽情欢度佳节的同时,提醒大家不能忽视身体健康。做到饮食少辛香料类热性食物酒和甜饮,久坐勿忘多动,方可过节养生两不误。详见饮食做到三少假期里,美味佳肴是健康侦探常吃哪些食物胃会更健康?胃病是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疾病,不过大多数人对胃病都不太重视,尤其是年轻人,总是认为胃病是一种小毛病,不需要过多的去注意。其实胃病如果不注意,越来越严重之后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所以,在平明天立春,无论多忙,都要记得吃咬春4件套,咬出一年的健康导读不知不觉,二十四节气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了,而明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而一到立春,就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立春,其中有一句诗句是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土豆营养丰富,但很多人都吃错了!用好3个搭档,控糖护血管理气健脾胃主食是餐桌上的重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俗话说主食吃不对,三高找上门。主食中又有什么养生秘诀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比较常见的土豆土豆既可以当主食,也能做各式各样的菜口常漱,齿常叩,有病先排后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门户,俗话说病从口入。在我国口腔病的发病率很高,如齿的发病率为50左右,而且,口腔的感染病灶长期存在,可以导致全身性疾病,如肾炎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等。张仲景3味食材泡水喝,缓解烦躁治失眠人的疾病大体可以分为2类,一个是器质性的病变,一个是功能性的病变。器质性的损害如外伤骨折损伤等,多采用西医的诊疗技术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而功能性的病变如烦躁抑郁失眠免疫力差,通过西医晚上几点睡觉,有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朝左睡会不会压迫心脏?早睡和晚睡,相信在大家看来都会认为早睡比较健康,熬夜晚睡的危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早睡早起身体好,似乎是公认的。但其实真相或许并非如此,睡得太晚和太早其实都不好,你知道最适合心以药代茶究竟能否防治疾病?饮茶是中国人的普遍习惯,然而,以药代茶防治某些疾病,在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只在这几年,出现了各种祛湿茶S宝茶泻火茶等等,那效果究竟如何呢?所谓药茶,就是以某些质地疏松,容易被沸缺乏维生素B12,或会出现几大症状,这3类中老年人应该注意前言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多种营养物质,而维生素则是机体很重要的一种营养元素。相信大家对维生素非常熟悉,它分为很多种,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其晨起有这3个异常,多半是血管不好了,这3件事要提上日程要养护血管好的方法需掌握,有的人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大,甚至血液粘稠影响循环,都是因为正确的生活方式没有养成,需在保养的过程中注意细节。而那些血管开始有病变威胁健康的人,早上起床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