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香港的旧书市

  熟悉香港的朋友多少听闻过香港的「二楼书店」,都说这是「另一个隐藏的香港」,是文艺青年买书巡礼的打卡之地。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就写过香港的旧书市,香港作家小思把这篇文章选入了《香港文学散步》一书中,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神往当年香港的旧书摊。楼梯街、鸭巴甸街,如今走过,我仍会放慢脚步,幻想着那些旧书摊还在的样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香港人对于书的估价,往往是会使外方人吃惊的。明清善本书可以论斤称,而一部极平常的书却会被人视为稀世之珍。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亲戚珍藏着一部《中华民国邮政地图》待价而沽,须港币五千元(合国币四百万元)方肯出让。这等奇闻,恐怕只有在那个小岛上听得到吧。版本自然更谈不到,「明版康熙字典」一类的笑谈,在那里也是家常便饭了。
  这样的一个地方,旧书市的性质自然和北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不同。不但是规模的大小而已,就连收买的方式和售出的对象,也都有很大的差别。那里卖旧书的仅是一些变相的地摊,沿街靠壁钉一两个木板架子,搭一个避风雨的遮棚,如此而已。收书是论斤断称的,道林纸和报纸印的书每斤出价约港币一二毫,而全张报纸的价钱却反而高一倍;有硬面书皮的洋装书更便宜一点,因为纸板「重称」,中国纸的线装书,出到一毫一斤就是最高的价钱了。他们比较肯出价钱的倒是学校用的教科书、簿记学书、研究养鸡养兔的书等等,因为要这些书的人是非购不可的,所以他们也就肯以高价收入了。其次是医科和工科用书,为的是转运内地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此外便剩下「杂书」,只得卖给那些不大肯出钱的他们所谓「藏家」和「睇家」了。他们最大的主顾是小贩。这并不是说香港小贩最深知读书之乐,他们对于书籍的处理是更实际一点,拿来做纸袋包东西。其次是学生,像我们这种并不从书籍得到「实惠」的人,在他们是无足重轻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旧书摊最多的是皇后大道中央戏院附近的楼梯街,现在共有五个摊子。从大道拾级上去,左手第一家是「龄记」,管摊的是一个十余岁的孩子(他父亲则在下面一点公厕旁边摆废纸摊),年纪最小,却懂得许多事。着《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哥德是德国大文豪,他都头头是道。日寇占领香港后,这摊子收到了大批德日文学书,现在已卖得一本也不剩,又经过了一次失窃,现在已没有甚么好东西了。
  2010年的龄记书店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隔壁是「焯记」,摊主是一个老实有礼貌的中年人,专卖中国铅印书,价钱可不便宜,不看也没有甚么关系。
  他对面是「季记」,管摊的是姐妹二人。到底是女人,收书卖书都差点功夫,虽则有时能看顾客的眼色和态度见风使舵,可是索价总嫌「离谱」(粤言不合分寸)一点。从前还有一些「四部丛刊」零本,现在却单靠卖教科书和字帖了。「季记」隔壁本来还有「江培记」,因为生意不好,已把存货称给鸭巴甸街的「黄沛记」,摊位也顶给卖旧铜烂铁的了。
  上去一点,在摩罗街口,是「德信书店」,虽号称书店,却仍旧还是一个摊子。主持人是一对少年夫妇,书相当多,可是也相当贵。他以为是好书,就一分钱也不让价,反之,没有被他注意的书,讨价之廉竟会使人不相信。「格吕尼」版的波德莱尔的《恶之华》和韩波的《作品集》两册只讨港币一元,希米忒的《沙士比亚字典》会论斤称给你,这等事在我们看来,差不多有点近乎神话了。
  「德信书店」隔壁是「华记」。虽则摊号仍是「华记」,老板却已换过了,原来的老板是一家父母兄弟四人,在沦陷期中旧书全盛时代,他们在楼梯街竟拥有两个摊子之多。一个是现在这老地方,一个是在「焯记」隔壁,现在已变成旧衣摊了。因为来路稀少,顾客不多,他们便把滞销的书盘给了现在的管摊人,带着好销一些的书到广州去开店了,听说生意还不错呢。现在的「华记」已不如从前远甚,可是因为地利的关系(因为这是这条街第一个摊子,经荷里活道拿下旧书来卖的,第一先经过他的手,好的便宜的,他有选择的优先权),有时还有一点好东西。
  上环楼梯街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楼梯街,当你走到了「华记」的时候,书市便到了尽头。那时你便向左转,沿着荷里活道走两三百步,于是你便走到鸭巴甸街口。
  鸭巴甸街的书摊名声还远不及楼梯街的大,规模也比较小一点,书类也比较新一点。可是那里的书,一般地说来,是比较便宜点。
  下坡左首第一家是「黄沛记」,摊主是世业旧书的,所以对于木版书的知识是比其余的丰富得多,可是对于西文书,就十分外行了。在各摊中,这是取价最廉的一个。他抱着薄利多销主义,所以虽在米珠薪桂的时期,虽则有八口之家,他还是每餐可以饮二两双蒸酒。可是近来他的摊子上也没有甚么书,只剩下大批无人过问的日文书,和往日收来的瓷器古董了。
  上环鸭巴甸街1964与2010年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黄沛记」对面是「董莹光」,也是鸭巴甸街的一个老土地。可是人们却称呼他为「汽车大灯」。汽车大灯意思就是煤油打气灯。因为战前这个摊子除了卖旧书以外,还出租煤油打气灯。那些「汽车大灯」现在已不存在了,而这雅号却留了下来。「汽车大灯」的书本来是不贵的,可是近来的索价却大大地「离谱」。据内中人说,因为有几次随便开了大价,居然有人照付了,他卖出味道来,以后就一味地上天讨价了。
  从「董莹光」走下几步,开在一个店铺中的是「萧建英」。如果你说他是书摊,他一定会跳起来,因为在楼梯街和鸭巴甸街这两条街上,他是唯一有店铺的——虽则是极其简陋的店铺。管店的是兄弟二人。那做哥哥的人称之为「高佬」,因为又高又瘦。他从前是送行情单的,路头很熟;现在也差不多整天不在店,却四面奔走着收书,实际上在做生意的是他的十四五岁的弟弟。虽则还是一个孩子,做生意的本领却比哥哥更好,抓定了一个价钱之后,你就莫想他让一步。所以你想便宜一点,还是和「高佬」相商。因为「高佬」收得勤,书摊是常常有新书的。可是,近几月以来,因为来源涸绝,不得不把店面的一半分租给另一个专卖翻版书的摊子了。
  在现在的「萧建英」斜对面,战前还有一家「民生书店」,是香港唯一专卖线装古书的书店,而且还代顾客装潢书籍,号书根。工作不能算顶好,可是在香港却是独一无二的。不幸在香港沦陷后就关了门,现在,如果在香港想补裱古书,除了送到广州去以外就毫无办法了。
  五十年代的上环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鸭巴甸街的书摊尽于此矣,香港的书市也就到了尽头了。此外,东碎西碎还有几家书摊,如中环街市旁以卖废纸为主的一家,西营盘兼卖教科书的「肥林」,跑马地黄泥涌道以租书为主的一家,可是绝少有可买的书,奉劝不必劳驾。再等而下之,那就是禧利街晚间的地道的地摊子了。
  《香港文学散步》
  小思 编著
  ISBN 9789620745676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19年7月内容简介:
  香港从来混杂多变,自由而限制,复杂而简单,成就了这片独特而开放的土壤。
  五位中国著名的文化人、文学家匆匆路过,在香港散播文学、文艺、文化的种籽,落地生根。蔡元培的兼容精神、鲁迅的意在言外之妙、许地山的教育实践、戴望舒的苦难岁月、萧红的飘渺人生,都与香港暗丝牵连。
  《香港文学散步》的三十年年匆匆过去。一九九一年初版至今,历经三度改版补充订正。是次增订本添加大量文章图片数据,营造环境氛围,以当前的步伐,新的角度让读者在细步漫行中认识前人的足迹,当年香港的社会面貌,从而发现今昔的互动,感悟历史并非遥不可及。
  本文原刊于公众号 香港商务印书馆

视然堂携手儿慈会在广西开展爱眼护眼计划公益活动目标免费为5000名孩子提升视力2021年10月10日在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举行让视界更清晰自然为主题的青少年儿童爱眼护眼系列活动视然堂(广西)乔迁开业盛典暨2022年品牌发布会,举那段时间,那段过往,我也做了半个商人生命中哪段时间过往,都不虚度,都是算数的,它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丰富你生命的元素。因为这些经历才成就现在的你。祈祷一直觉得与经商无缘,不会说词,不会推销,却在朋友推荐下帮她的朋友甩为何一些家长付出这么多爱,孩子状态并不好?科学育儿底层思维陶勇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很多父母,生活在这种焦虑无助痛苦绝望的边缘。就是他们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比如说为了孩子,去买学区房,或者去择校,放弃舒适的家为了孩子学习,我把家里客厅改成这样后,效果真的好,你要试试吗有些人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跟客厅放不放电视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对于各个方面都比较自觉的小孩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我家的孩子是很没有自律的那种,当然,家长也并不是自觉的家长。家里看了我的一人早餐,朋友感叹难怪体重不过百,一直S码,真会吃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在家,一日三餐我从不缺席。少吃一餐,就会饿得心发慌,脚发软,我觉得这样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说,必须还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呀!几十年来,体重一点也没有变,还是1秋天,炒西兰花不要直接下锅炒,多一步就能将小虫子轻松去除秋天,炒西兰花不要直接下锅炒,因为这个季节西兰花里小虫子特别多,不过你只要多一步就能将小虫子轻松去除西兰花,是我们这几年餐桌上特别常见的一款蔬菜。它原产意大利,介于花椰菜和甘蓝之间开学季,75岁的婆婆给我和孩子们做午餐,满满都是家的味道,真香开学季,75岁的婆婆给我和孩子们做午餐,满满都是家的味道,真香开学季,好多宝妈都在朋友圈晒宝宝吃的一日三餐,我也来凑热闹晒晒75岁的婆婆给我们做的午餐,看看婆婆的厨艺如何?开学了,今日处暑,再忙也别忘了喝这汤,润肺降秋燥,应季而食,安稳度秋入秋后,再忙也别忘了喝这汤,润肺降秋燥,应季而食,安稳度秋今日是处暑节气,意味着这一年最炎热的季节过去了,凉爽的天气到来了。老话说不时不食,会吃的人更讲究饮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饮入秋后,金针菇这6种吃法火了,营养鲜美,比吃肉还要香,快试试入秋后,金针菇这6种吃法火了,营养鲜美,比吃肉还要香,快试试金针菇,是一种很鲜美的食用菌,有白色和黄色两种。不仅营养丰富还很美味,常吃点它可以增强免疫力。不过它的吃法也许你知道的并入秋后,教你这样做营养早餐饼,柔软好吃还不用和面,10分钟搞定入秋后,教你这样做营养早餐饼,柔软好吃还不用和面,10分钟全搞定,太实用了!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元气满满,精神状态好,所以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苏北人秋天这鱼鲜嫩多汁又无刺,2分钟煎一盘,香味四溢,给孩子吃更好秋天,这鱼鲜嫩多汁又无刺,2分钟煎一盘,香味四溢,给孩子吃更好开学季,还在为孩子吃什么而发愁吗?孩子是妈妈的一块宝,我们都希望他们更健康更聪明,那么吃什么可以让孩子补脑益智又身体棒
永远是个兵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朱海明。我1976年2月应征入伍,1986年12月转业到地方工作,30年后的2016年退休。说起来在部队时间不长,但对我的人生影响极大。刚离开部队那会实在不适应我参加的抢险救灾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范沐芝。天灾总是时不时地降临人间,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世界各地都发生了重大灾难。德国的水灾,日本静冈的泥石流等等。国内,湖北荆门发生了3。5级地震,震源深度9一位老政委的八一感怀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王兆军。时光飞转,八一又到,每个当过兵的人此时都有特殊的心境。兵心不改有人说曾经当过兵,就终生都是兵。有人说生命中有过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有老兵从浙江到从空军蓝到隧道蓝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朱勇。更多文章请关注鹰眼观天。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想过什么时候自己会离开,不是说要在部队干一辈子,而是从意识上就没有走留问题。每年老兵复员干部转业,送他800米高空惊魂一跳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张强。1990年8月,我18岁,从山东惠民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刚参加完高考,却意外地被招飞入伍了。这在当时的小县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丝毫不亚于今天出个清华北大的高献给八一的爱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梁连辉。谨以此文献给我曾经的你。时间的流星瞬间即逝,转眼间,离开心爱的军营已经三个年头,泪想当年懵懂热血的愣头小伙,如今已白发满鬓,虽然不甘,却也幸福满满。三十娘,愿您在天堂安好投稿作者张玉国。您走了,真的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留下了永恒的安祥虽说春去秋来生老病死,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但我们还是希望您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多给一点晚辈为您尽孝的时间也让铁骨铮铮的铁道兵1976年冬天,我们山西长治潞城黎城各150名新兵应征入伍,穿着六五式军装,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行列,奔赴新疆天山脚下,投身南疆铁路伟大工程建设中。当时,我们坐着闷罐车,经过退役军人,努力就有希望本文作者赵原野,更多军人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听长辈聊天,说起村子里谁谁是复原军人,都带有敬慕之意,那意味着他见过大世面。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有一项最喜庆的活动,就孩子开始说脏话了,教你3招,比大吼大叫更有效欢迎淼淼妈妈爱分享分享,一个有着10年幼教工作经验的宝妈,用专业与经验,陪您一起育儿!本文是自己原创第32篇,原创不易,请勿抄袭!采用网络图片,若有不适请联系立马删除。水京雨凯叔育人类曾经被毁灭440追求对自然的总体认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潜意识,积6000年的文明成果,我们发展起一套对自然认识的方法和理论,经验告诉我们,这套方法和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它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针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