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孤独症女性,站在交叉路口中心

  作者:上古猫条
  来源:文章授权转载于橙雨伞(微信ID:chengyusan666)
  提起"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一系列词汇,你想到了什么?
  也许大多数人脑中会浮现的,是一些银幕形象——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雨人",又或者《生活大爆炸》中智商超群的Sheldon。
  但极少有人会说出女性的名字。
  不可见的困境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核心特征为在发育历程早期即出现的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
  从历史上来看,它被认为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男性身上的障碍。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中关于孤独症的综述中称,早期的研究表明,男性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几率是女性的4-5倍。
  社交能力很差、有古怪的重复举止、可能存在超常天赋……是人们对这一群人的惯常印象。
  然而,近年来已经陆续有专业人士关注到,女性患者并非稀少,只是被忽略了。
  澳大利亚的孤独症专家Tony Attwood博士称,在他的观察中,男性与女性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比例实际上约为2:1。
  之所以两组数据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智商中等或更高,且学习能力较佳,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人际互动与聊天的能力仍有困难的孤独症人士,发病表现被察觉的时间会晚很多,尤其是女性。
  Niamh McCann即是如此。在她的弟弟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并获取干预与支持之后14年,Niamh McCann才拿到她应有的诊断。
  图 / TED《复制和粘贴——阿斯伯格女孩》
  她并没有典型孤独症孩子们的症状——不喜欢连续不断地转圈,也没有胡乱挥舞手臂大声喊叫。她在学校生活中安静、勤奋,不制造麻烦,但她无法忍受同学们课间聊天的声音,以至于要躲进桌下。
  她得到诊断的契机是一次崩溃。童年时,她可以通过"复制和粘贴"即记下他人的互动方式并模仿之,来解决许多社交难题,然而青春期到来时,一切都变得更为复杂。建立与保持关系、捍卫自己的难度远超童年时期,她终于不堪重负,被亲人发现,接受了专业诊断。
  但即使如此,她的确诊也不是通过有"孤独症诊断的金标准"之称的ADOS评估,而有赖于专业人士的悉心观察。长年累月的伪装,让她在该评估中完全没有体现出症状。
  她说,"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微笑、握手,就像我从小以来做的那样"。
  Niamh McCann的经历并不是孤例。在生活中谈论孤独症时,人们往往想到男孩:破坏性强、不遵守规则、无法适应社交场合。
  图 / 《非典型少年》
  然而,一系列研究发现,女性孤独症人士在应付社交困惑时比男孩更有创造力。
  如Tony Attwood博士所言,她会观察、分析、模仿,直到成功。会在行动之前观察,阅读虚构作品帮助自己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也会在做错事时表示歉意(但实际上仍然不知道正确的行为是什么)。
  这一系列举措都由智力而非其他人具有的社交直觉支撑。但这种应对方式并不在旧有的、以男孩为中心的诊断标准内。
  给困境赋形
  在孤独症诊断中为何会出现如此的性别差异?医学界仍然未有定论。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一部分学者认为,女性的染色体使她们的性别成为保护因素,从而在情况更严重的时候才符合诊断。也有一部分人通过观察确诊女性,意识到女性的体验与男性不同。
  孤独症研究者Hannah Belcher称,女性发现自己的困难更难被认识到,她们会因为"与他人有眼神交流"就被排除在诊断范围外。
  还有人提出,诊断本身就包含着性别歧视的视角,孤独症被认为是男性的问题、社会对女性有着应更善解人意的要求……种种因素导致诊断成为了寻找男性患儿的"自我实现预言"。
  图 / b站@地球上的阿斯星人_New
  无论最后的定论如何,难以忽略的事实是,很大一部分女性孤独症人士在幼时并没有被现有的诊断体系识别出来,却同样经历困扰。
  为了更为准确地描述这一现象,笔者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1989年,美国律师、女权主义学者Kimberlé Crenshaw提出了"交叉性"一词,用于论证种族和性别带来的双重弱势状况。
  黑人女性Emma DeGraffenreid的案例是这一状况的最好例证。她状告公司因她是黑人女性而拒绝雇佣她,而公司称"我们雇佣了黑人(男性),也雇佣了(白人)女性"。这种结论导致她因为处于两种身份的交叉点,而诡异地无法获得对两种弱势群体分别提供的相应保护。
  当然,世界上的边缘身份不止有族裔和性别,有许多这样的交叉点会反复出现在社会生活中。
  图 / TED《The urgency of intersectionality》
  回到本文的主题,当一个人既是孤独症人士,又是女性之时,她的体验往往被忽视——"人们很难用已有的思考方式,去思考新给出的事实"。
  一类孤独症女性因为自己的表现恰好符合社会氛围对女性的认知,而无法得到帮助。她们只要不像是书本和影视作品中的怪异天才(这些角色也大多是男性)、没有太多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甚至可能显得礼貌和善解人意,就可能与专业干预擦肩而过。
  这些性格特征与人们对女性这一社会性别角色的认知相符,她们的社交困难被看成普通的"害羞、文静"。
  她们中有些人的爱好并非数学、理工、计算机,而是社会科学、动物、文学艺术与时尚。但即使她们兴趣的强度和表达方式远超其他同龄人,也往往只被看成"女孩子的爱好",这降低了她们获得干预的机率。
  而另一些女性面对的则是另外一种挣扎。她作为孤独症人士的一面更容易被看见,她不认同社会强加的性别规范,同时难以获得同性别群体的接纳。
  图 / 《Doughlas》
  她们被看成是"假小子",她们不喜欢花边和装饰物,她们有刻板印象中理工科男性一般的爱好,在社交场合直言不讳。她们没有太多情感表达,于是她们被旁观者开除出女性群体——更准确的说法是,她们的人生体验被刻板印象抹消。
  无论对上述哪一类人来说,挣扎都始终存在。
  许多在青春期和成年终于获得诊断的女性,常被人们说"我完全看不出来你是,你一点也不像孤独症人士"。
  但看似褒扬的评价,并不能避免她们在学校生活甚至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里感到困难重重,在青春期时期患上各类继发性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等),直到被专业人士发现,根据发育史得出正确诊断,又或者网络资讯普及让她们意识到——
  无形的痛苦可能有个具体的形状。
  飞越十字路
  一切改变都从发现问题开始。未被命名的问题,意味着不被看到,也因此不可能得到解决。
  如前所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交叉点"。人的多重身份带来的体验交织在一起,导致了错综复杂的迷局。
  针对这个问题,Kimberlé Crenshaw用以唤起公众意识的方法是"说出她的名字"。她让受到种族迫害的黑人女性被众人所知,而非隐没于登上新闻头条的男性之后。
  在孤独症领域,我们同样有了一些可以说出来的名字。不是影视剧角色、不是宣传画报上的小男孩形象,而是真实存在的女性。
  她们选择成为孤独症科普阵地的先驱,讲出自己的体验和内心世界。
  比如Temple Grandin。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畜牧业专家,且终生为孤独症人士权益而写作演讲,呼吁让孩子们尽早开始做事、理解职业环境的必要性。
  又比如Julie Dachez。她在发现自己可能是孤独症人士之后,寻求专业确诊并出版绘本,引发同类的共鸣。
  还有Hannah Gadsby,她的《Nanette》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她作为单口喜剧演员,真诚而尖锐地鞭挞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给少数人群带来的创伤,激发了大量女性和非异性恋人士的共鸣。
  也有医学界人士呼吁人们忽视了这"光谱上不可见的一端",开展专门针对女性的干预项目和宣传,例如Tony Attwood博士在讲座和答疑中,详细对学界和大众阐述孤独症女孩的样子。
  凡此种种,都是可喜的变化。
  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在一个心智障碍仍旧会招致偏见的世界,不能强求进步仅靠相关人士自我暴露。
  何况,并没有语言障碍的孤独症人士,是一个庞大群体里较幸运的那一批。世界上仍然存在大量无法描述自己体验的孩子,因为物质匮乏和观念缺失而无法得到帮助的孩子。
  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图 / 《自闭历程》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试着忘记"男孩如何、女孩如何"的定势,而用"有哪些天赋、陷入哪些困境、需要什么程度的支持"的态度看待每一个孩子,乃至每一个成人,让个体从偏见中解放出来。
  也许,我们可以不断在生活中重新发现,社会乃是由千姿百态的个体互相共存而组成。会因为这一行为受惠的,不只是孤独症人士,而是每一个人。
  我呼吁人们用更全面、更深远的视角面对现实世界,意识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存在于日常社会观察视角的夹缝之中,并不能被已有的成见所概括。
  此时,也许就是十字路口开始变为广阔平原的瞬间。
  参考资料:
  1、Intersectionality, Identity Politic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f Color:https://sites.oxy.edu/ron/csp19/readings/mappingmargins-crenshawwilliams.pdf
  2、The urgency of intersectionality: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MCJQBSVHP&mid=MCJQJHUQI
  3、8件孤独症女性想让你知道的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U4y177xv?spm_id_from=333.999.0.0
  4、女性自闭症表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p4y197px/?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6
  5、Changing the face of autism: here come the girls:https://theconversation.com/changing-the-face-of-autism-here-come-the-girls-57000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文末简介:欢迎关注橙雨伞,跨界联合,终止性别暴力 (微信ID:chengyusan666)

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心理抚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的父母,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当他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带你认识国际前沿脑科学,是如何提升学习效能的聪明学与努力学的区别在于学习效能的差异。我们倡导聪明学,强调学习方式要符合脑科学,是一种恰当高效的学习而努力学,则是一种基于耗费时间的机械重复的学习。提高学习效能,必须以脑科学为基放学后父母这样安排,让孩子高效写作业,成绩越来越好前几天和几位家长聊天,大家在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其中一个妈妈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她的孩子读三年级,平时什么都好,就是写作业特别磨蹭。她每天都得严防死守,再加河东狮吼,然而简简单单的作业真正优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有一次和朋友在咖啡店闲聊,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送给我们一包的蔓越莓饼干。他说姐姐,这是我妈妈亲手做的小饼干,分享给你们,你们尝尝好不好吃。过后,男孩的母亲笑着走过来解释说孩子太内向了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现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家庭不管家庭条件如何,父母都会穷尽所有,满足孩子一切需求。然而,这样教育观下成长的孩子就能变优秀了么?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关于环卫工人的事例每个周末孩子叛逆总和你对着干?别怕,越早越好孩子叛逆起来有多可怕?此前有个新闻,10岁的小男孩,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学校。面对父亲的管教,儿子却气愤地说我不是你儿子!两人对峙许久依旧无果。最后孩子将自己反锁在房中,对父亲说出去3岁女孩竟然被喂成70斤当主播,父母于心何忍?01hr这个昵称佩琪的小姑娘,大概是史上最年轻的大胃王吃播。从1岁开始,她的母亲就开始记录她的生活。虽然粉丝不多,但单条视频的播放量最高达到几十万。两年前,佩琪长这样。圆滚滚粉嘟嘟改掉这15个坏习惯,孩子数学成绩突飞猛进研究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孩子除了普遍不笨以外,他们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学习习惯非常好,学习效率高,往往不是那种习惯死记硬背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数学还不够好,不妨检查一下,以下你说的都对,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试试这4种方法几个月之前,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妈妈,摊上了世界上最不听话的两个孩子,总是跟自己对着干。大女儿6岁,小女儿2岁。我每天要跟她们说无数遍快点穿衣服!别看电视了!赶紧去刷牙!你与孩子的亲密,可能正在废掉他母亲跟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生的亲密。望着依赖在身边的小小身影,很多母亲不自觉就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踏上安排好的道路,长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于是,全副身心投入到孩实用养成这些学习习惯,孩子轻松拥有好成绩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简单来说,就是习惯决定命运。孩子以后的生活层次高低,办事能力如何,或多或少都与习惯有关。如果你的孩子
小学生因3笔名字走红,写完姓名仅需1秒,网友考试赚大了小张和小叶她们两个是一对非常好的闺蜜,从一出生到一直上大学她们都在一起。所以她们两个在毕业后,也选择在同一年结婚。同时幸运的是小张和小叶在同一年怀孕了,并且一起生下了两个男宝宝。虽多名幼儿被老师用针扎伤,孩子回家的一句话,瞬间让家长毛骨悚然教师行业是很多大学生都羡慕的行业,这个行业不仅受到世人的尊敬,还能享受带薪休假,每年的两个小长假,这多么诱人的啊!近年来,教师行业的新闻也屡屡创新,小孩被性侵学校的冷暴力老师的变相8岁儿子自购隐形衣,肆无忌惮地看电视,网友拖鞋出卖了你导语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会把影视剧当中的东西当真,而有些影视剧当中的主角都会有一些超能力,因此孩子也特别希望自己有一些超能力。相信这种想法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有过,是不是不可否认呢?就比如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高,看了近30年的数据才发现,教育分流的真相小李的妈妈在上世纪80年代考入了当时的专科学校,从学校毕业后,小李妈妈直接进入了学校成为了老师。所以小李妈妈这些年一直非常重视小李的学习。小李当然也非常争气,在自己高考的那一年,小不满母亲没给自己买摩托车,将她扔到河里,想往上爬时还被推回去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人特别喜欢养儿防老这个观念。所以说,肯定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贴心又孝顺,在父母老了以后,能够尽赡养的义务,对父母关心,能够照顾好父母4岁男孩复活赛赢奖杯死死不撒手,委屈大哭大奖杯只能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学,为了鼓励孩子们,幼儿园会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家幼儿园,就举办了平衡车比赛。虽然说是幼儿园的比赛,但是规则设定的也比较齐全。在幼儿园平衡车比赛的过洪兰教授脑科学揭示的5个教育秘密,你都知道了吗?洪兰中国台湾地区著名教育专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后天教育可以改变大脑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因为,这可能造明星教师李运婷用爱浇灌,让每个孩子尽情绽放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春去秋来,博沃思的教师们,温暖专业严谨科学,用心浇灌用爱陪伴,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今天的主人公是来自长沙王府井中心的李运婷老师,看看她会给我们带来怎男童在高铁上吃泡面,被周围人骂没教养,父亲霸气回怼对于现代人来说,出行可谓是越来越方便了。从最早有自行车开始,到后面人们开始有了电动车摩托车,还有了家用小汽车。除了这些私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之外,还有一些公共使用的交通工具,例如地铁,熊孩子用家长手机建陌生人群,当群主后狂发红包,还发了万元红包在这个科技纵横的时代,人们总是和自己的手机离不开,而小孩子没有手机便会用自己父母的手机来玩,而父母又不能总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玩什么。有的父母为了哄孩子,还会专门让孩子玩手机,这样孩坐月子时被婆婆打一耳光,25年过去儿媳不管养老,现在报应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种关系突然成为时尚,就是现在年轻人之间开始流行一种不生孩子不结婚的爱情,很多年轻人其实不清楚这样做的结果,其实这是因为他们通过别人知道这件事,知道了别人嘴里的男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