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都说养娃很焦虑,可我养娃是真幸福,真的不骗你

  最近,因为看一本书被娃 鄙视 了。
  这本书名字是《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娃一看就嘴一撇,斜眼瞧我,说,这有啥好看的?看了也白看,你看了会照做吗?
  我被呛得无语,只得哂笑一声。
  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一遍这本书,然后娃也很认真地翻了几下——他是想更好地识破我的计谋吗?还是想随时抓住我话语里不利于他的漏洞呢?(瑟瑟发抖……)
  哈哈,开玩笑,我内心当然对母子共读一书是 喜闻乐见 的,和儿子共同探讨亲子共处、亲子关系的话题,何尝不是一种 难得的亲子交流 ,既可以借机了解孩子对亲子关系的看法,也能在这种探讨中思考调整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哪怕只是尝试改变也是一种突破。
  现在的教育太卷了,随便在妈妈群一聊、网上一看,就能发现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都充满了焦虑:孩子不认真听课怎么办?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不读课外辅导可咋行?要不要给孩子买学区房?将来能否考上大学?……
  而我每当看到这些东西,本来还有的一点焦虑反而会瞬间蒸发,感恩自己真是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将来怎样我不管,至少现在我这儿子让我真的觉得 好幸福 啊!
  我儿子好可爱啊!我总是这样感叹:他聪明乖巧,成绩不用我操心,又各种心灵手巧;生活习惯也很好,起床不用叫,吃饭不用催,就算偶尔挑食还能自己做饭给自己开小灶;还喜欢读书、学习,成天跟我讨论各种科学文化知识……
  待我对娃爸抒发这样一通感想后,娃爸就怼我一句,等他一屁股坐你身上啃你的时候,你又要觉得不幸福了……
  啊,没错,我跟娃的 矛盾 ,始终只有两点:一,他会像一块橡皮膏一样黏在我身上,怎么甩都甩不开的时候,我就发飙了;二,他一放假就顾不上做作业,每次催他,催得我劳心劳力,又要发飙……
  那第一点也往往是第二点导致的——我一催他,他就闹脾气,他一闹脾气就更加不做作业,然后变身成一块会移动的橡皮膏药,往我身上到处贴……60斤的娃往我身上一贴一挂,我这90多斤的娘立马就泄气了,只剩烦躁。
  所以,上周末,我跟娃为此又吵了一架。吵到最后,我声泪俱下,告诉他,你觉得委屈吗?妈妈才觉得委屈,你知不知道妈妈根本就承受不住你的重量……
  不过这样一吵,我和他都 梳理明白了这个矛盾的前因后果 ,才有了我上面这些总结,否则原先我还一直不明就里,不知道我跟娃到底是怎么了。然后吵完第二天,我就觉得娃 变得更可爱了,我更喜欢他了 ……似乎他也是这样。
  这次的吵架还提醒我一点,面对我的催促,娃明明有脾气了,但是他没有说,他只是 用身体语言 莫名其妙地表示。于是,我教他,以后妈妈要是再问你作业,你可以对我讲:"别着急,我来得及做的,没多少了,我有数。"这样妈妈就不会着急,也就不会一直问你了。
  催娃做作业的父母绝对不止我一个。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就有这么一例。有位六年级男生的母亲去找《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作者田中茂树咨询,说自己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她催,包括吃饭、做作业等等,生活方方面面。然后孩子就彻底成了妈妈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于是,田中老师就给出建议,让她不要再催了,也不要责备。这位母亲却 很生气 ,说,那这样的话,她儿子就什么都不会做了,学校都不会去了。于是这次咨询就不欢而散了。
  后来这位妈妈走投无路,隔了两三个月又去找田中老师。老师劝她,你既然没有别的办法了,就不如试试我说的,不要再提醒、责备孩子。
  这位母亲严格执行之后,慢慢的,这个孩子就变得自在了,不再处处跟母亲作对,再慢慢的,就自觉开始做作业了,其它生活上也都能独立自主了。
  这经历我感同身受。
  其实我娃明明 能够掌握自己的节奏 ,尽管在假期经常会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做,但也从没有来不及完成的情况。而我 真正焦虑的点 是害怕他做到很晚变得很晚睡觉。在很晚睡觉这件事上,我似乎有点 执念 :一则我总担心晚睡了会影响他身体发育,二来我其实也担心他晚睡了影响我晚睡……
  我就应该跟书里写的那样,对晚睡这件事放松下来,不要觉得特别严重,也许孩子就跟他爸一样,不需要很多的睡眠呢?让他自己掌握不好吗?
  而平时工作日的时候,我也从不提醒孩子做作业,他反而不需要我操心,每天都完成得好好的。我越是不放心他,他才越是掉链子。再想想他其它方面的优点,爱读书爱画画,每天不用喊就自己起床,我就从来没有在这些方面提醒过他,所以他就干得好好的,唯一提醒、责备他的是做作业,偏偏也是最拖拉。
  所以,有了这本书的支持,我打算以后真的再不提醒孩子做作业了,哪怕他熬夜去补(他是不允许自己不完成作业的),那也是他熬他的夜,我睡我的觉, 互不干涉 就好。
  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不提醒、不责备"只是 不要做什么 ,那 该怎么做、该做什么 还是不会呀。
  其实不去做什么,不等于做甩手掌柜,对孩子不管不顾(但是很多家长似乎只有不管不顾才能忍住不提醒不责备……),而是默默观望、耐心陪伴,孩子拖拉就让他拖拉,他主动跟你说话,你就顺着他跟他自在聊天。
  等到孩子放松下来,不觉得紧张焦虑了,他就会 慢慢想要成长 ,这是孩子的天性,就像他学走路学说话那样自然。他想要成长,如果遇到困难就会像家长求助,比如当他开始想学、想完成作业却来不及,在放松、跟家长关系好的情况下,一定会找父母求助,这时候父母耐心指导、帮助,就非常管用了。
  归根结底,做父母的要 懂得让孩子掌握主动权 ,而不是家长自己牢牢把控主动权。在不关乎安全的大部分事情上,让孩子主动选择、思考、提问、求助,家长努力地"被动"提供帮助,孩子才能获得 积极又幸福的成长 。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头还有一点很震动我,田中老师问: 有根有据的自信与无凭无据的自信相比,哪一个更强大呢?
  老师说,很明显,当然是无凭无据的自信。也就是说, 迷之自信很强大 。
  为什么呢?因为一山更比一山高,有根据的自信,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就不自信了。但说不清哪里厉害,就是纯粹自信的感觉,就很强大。
  这又让我想起跟儿子的一场对话。
  有一次他对我说,他以后想做画家,现在也是班里的小画家。我就问他,你的画是班里最好的吗?他说是啊。我又问,那你怎么知道你是班里最好的呢?老师说了吗?他说没有啊。我就奇了,那你凭啥说你画得最好。他说,我就觉得我画得最好。
  所以你看看,我脑子里的思维,都怎么回事?自己没有迷之自信也就罢了,还要打击儿子的迷之自信。
  快快让儿子不要把这段话记住,就算记住也千万不要识破我这段问话的内在逻辑,就算识破了,也要叛逆一点,跟我的逻辑反着来。
  关于迷之自信,田中老师是这样写的:
  "不要让孩子丧失这份‘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但就是感觉会有好事发生’的乐观。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这种感觉,这才是真正可靠的自信。
  为了培养这样的心灵根基,作为大人不要告诉孩子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而是直接接受孩子原本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拥有勇气与毅力,这才是获得自信的决定因素。
  正是这种无凭无据的乐观与自信,在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抑郁或自杀危机的伤害,因此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爱孩子,不就 希望他健康又幸福 吗?
  我们希望他们学习好、技能高,不还是希望他们能拥有竞争力,在社会上生存得更好更幸福吗?
  但孩子的 幸福绝对是多维的 ,而不是只看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我更相信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非常幸福的话,孩子的将来也一定会幸福,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幸福的感觉中, 这种感觉就是多维能力的综合体现 。
  就像我最近看到那对生了22个孩子的英国父母那样,我觉得他们就很幸福,他们的孩子也多半会幸福。
  最后,贴下《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作者田中茂树的简介:
  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后任职于奈良县佐保川诊疗所,20年里,接待了5000人次以上的面谈咨询,一直致力于研究育儿问题,且育有4子,从理论到实践,可谓极富经验、专业又权威的育儿专家。
  对于如此有经验的专家写的书,真的推荐你们都好好看看, 从育儿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吧,好好享受育儿的幸福 !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化解育儿焦虑的29种沟通方法                        ¥51                                                                购买

夏天水果季,如何给2岁小娃挑选水果?夏天进入七月,才感觉夏天真的来了。虽然几个月前深圳的气温就达到了夏天标准,但总觉得抱着西瓜吹着空调追剧,才真正有夏天的感觉。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有些不同,小觅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小小婴儿我与父亲聊历史我与父亲聊历史文罗建云父亲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转眼,即将八十。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较少读书。他说他读了高小,约等于现在小学三年级。能识一些字,会算加减法,在他们那代人中,算追逐童年的梦想小时候我喜欢地理,在初中老师还弄不懂地理方位的前提下,我几乎每次考试可以得满分,而在初中毕业会考,虽然分数不计入升学成绩,我依旧得了满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地理,而且成我的老师胡冬池我的老师胡冬池文罗建云小时候,几乎没有人感觉我是金子,但胡老师说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题记离开初中校园已经29年,很多美好的故事已经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但我的恩师胡冬池,至今没忘。今天潇湘文化五类图书进入东莞市2021年秋季教辅资料选用目录由东莞市广弘教育书店有限公司编制的2021年秋季中小学教辅资料选用目录已经发布,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计五类图书入选。小学教辅资料共三种,一是作文辅导类小学生作文三十六计,二福报乃天成上周,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媒体记者写的,给我感触很深。她说,20年前,她从国内著名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有无数的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但她喜欢媒体,喜欢做记者,喜欢无冕之王的神圣,然比比印刷印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车间一角2021年8月30日,从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传来消息,东莞市比比印刷有限公司送检的东莞零售品牌故事认识自己的家乡变迁中的寮步经该检测机中元之日寄哀思中元之日寄哀思文罗建云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但中元节往往只在平民百姓的祭祀中度过,极少上升到政府层面举行。归根结蒂,是中元节传承的文化太特殊一一鬼,以致文学作品中极少写中元,而我,也是孩子总是挤眉弄眼的,是抽动症吗?治疗可以痊愈吗?什么是抽动症呢?抽动症是一组起源于儿童期的,以抽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组疾病。这个病首先是由法国医生在1885年进行详细报道的。我们国家近几十年开始逐渐重视这个病,研究这个病。这个病儿科主任表示这些食物不能给孩子长期吃,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对于给孩子吃的食物,很多家长都比较谨慎,因为卫生条件不保证,因此从不让孩子吃外面的食物。不过,有的家长不知道,即使是家里自己做的食物,有些东西宝宝也是不能吃的。很多孩子就因为食物经孩子长大没主见,多半父母没让孩子自由,长大也是妈宝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每个家长都是新手,只能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但是也不乏有些家长对孩子很严厉,与其说是严厉,不如说是家长就像让孩子按自己所想的方向成长,从而不允许
戏剧是意义的建立者戏剧究竟是什么?关于它的解答包含许多面向。而儿童教育戏剧又是什么呢?很多家长送孩子来上课的时候往往会带着这个问题,并期待教育戏剧能够帮助孩子改变或是成长。当然,教育戏剧对孩子的学习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只需在日常小事中做到这四步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edu)带着四岁孩子徒步穿越沙漠,算不算成功的挫折教育?在朋友圈看到乐嘉带着4岁女儿,连续四天徒步,穿越张掖沙漠。4岁女孩,经历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们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如何发展孩子的独立?极少会有父母会故意不让孩子发展独立和自主的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这些。因此,我们必须对过度保护有意识,并且对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各种机会保持敏感。我们向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陶行知别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今朝儿童节,散会归来早。糖果与豆荚,送给小宝宝,豆荚自己种,滋味特别好。(丰子恺)创造的儿童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孩子的每一个坏习惯背后,是你没看到的需求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导读我们需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对自己有所觉察,觉察越深,与孩子之间的爱就会越容易流动。关系,比任何方法都重要。当然,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父母我们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不是吗?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1hr约当处理孩子恐惧心理的时候,你被利用了吗?如果我们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他们就无法面对和解决困难。恐惧不但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然而恐惧却能很成功地引父母如何帮助处在困境中的孩子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然而,当孩子自悲自怜时,他的痛苦会加倍,因为这时他不是去面对他的困境或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仪式感,让这一刻与众不同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课堂中的仪式感各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请注意,飞行大赛即将开始,接下来你将看到飞行员们进行的第一次试飞,第一位试飞的了解孩子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如果我们能像对待亲密好友那样,真心倾听孩子讲话,我们就能从他们的敏感和智慧里学到很多!有个众所周知的笑话。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解释了一大堆关于鸟和蜜蜂的说法(The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