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简称赣,这个没啥争议。 因为它境内有条贯穿南北的赣江呗! 作为长江八大支流之一的赣江,是江西省的大动脉。它流经江西省辖内的赣州、吉安、宜春、南昌、九江等重要城市。 用赣字统摄江西省的灵魂,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那么赣江的这个赣字的本义原点,是不是刚好就点在这条江上呢? 这个嘛,倒是不怎么敢确定章贡合流为赣的常规说法 关于赣江这个赣字的由来,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 贯穿江西省的赣江,是由章江和贡江汇聚而成的。所以赣字就是章与贡加上一个表示汇聚的夂旁,会意组合而成的。 而赣之所以读音为(gn),是为了表达主干的这个干字的意味。一层表示汇流了章、贡两江之后的赣江成为主流;另一层表示赣江从南到北横贯江西,是本省的主干水系。 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么一定得先有了章江和贡江的称号,才能衍生出赣江的名头。而赣字的本义也一定是建立在章和贡两字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追本溯源 1。合流说是谬传 对于这种说法,北宋欧阳修的族孙欧阳忞(mn)在《舆地广记》中纠正:先有赣水,后有章、贡。 他凭啥这么有底气? 因为章、贡二水的名字,是唐代宗的时候才有的。 唐代宗名叫李豫,那时候的赣水叫豫章水,这不是犯了皇帝豫的名讳了吗?于是就恢复了赣水这个古名。就是这次改名,顺便把赣水的东、西二源头改名为章水和贡水。只是当时东源是章水,西源是贡水,到了宋代把它们进行了对换,才和今天重合。 所以说章、贡两水名称的由来,是逆向拆分了赣字。是有了赣才有了章、贡,并非是因为章、贡合并才有了赣。 早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批评了章、贡合流成赣的说法,他说: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为次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其实矣。 那么远和实又是什么呢? 这还要从赣字的最初的构造说起 2。赣字的演变 我们知道,汉字是不停变化的。 总体来说,在三千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兜兜转转到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汉字,大约经历了8个演变阶段。它们分别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从现有资料来看,赣字在金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从造字原则上来说,赣字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 左边的金文章字代表法规、秩序等类似的含义,右边像是一个人用双手托着玉璋,正在赐予、赏赐。非常明显,右半边的这个造型,还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贡字。 事实上,先秦及秦代的赣字写法中,右半边的贡还未出现。 假使赣字在更早的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流传下来,单从文字发展规律来看,基本结构上也应该和金文相去不远。 研究发现,赣字右侧从贡,最早记录见诸于汉代。 也就是说,赣字并不是从一出现就是由章和贡组成的,它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慢慢演变、转化而成的。 我们知道了章水和贡水的名字,是从公元八世纪的唐代宗时期才诞生的。那么赣江这个名称又是何时出现的呢?赣字造字是不是就依托于赣江呢? 3。有关赣、赣江的记载 《山海经》的记载,算不算早? 东周时期的《山海经》在《海内东经》和《海内经》中都提到了赣。 赣水出聂都东山。《山海经海内东经》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山海经海内经》 这说明至少在前秦时期,赣这个字与上古江西地区的关联已经被肯定下来。 而那个时候(《山海经》成书的战国时期)的赣字,右边还从欠、从贝,并未从贡。退一万步讲,就算右半边是我们今天无法理解的异体的贡字,也是先有的赣江才有的章江和贡江。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属于吴楚之地。再往前推,到商朝,江西和中原地区一样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如果将来的甲骨文考古能够考出赣字来,那大概才能更为可靠地分析它的本义吧! 不过,参考上面我分析的赣字金文的结字造型,赣字造字的本义还是可见一斑的。 4。赣字的本义推测 赣人、赣水的名称以及赣字的形成,历史悠久都是可以肯定的了。 那么赣字到底有什么本义呢? 在文字的流变过程中,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损失原始的本义;另一方面,每次革故鼎新之际又都要尊重、考量、保存它的本义。所以,我们就从最早和最后的两个版本两头夹击来猜测一下吧。 关于汉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转注和假借不造字,而是两种用字法。剩下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属于造字法。而象形和指事又属于独体字的造字法。 赣字显然属于合体字,所以它符合的造字法不是会意就是形声(我个人倾向于会意)。 之所以不肯定,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赣字造字究竟依靠了哪个规律。 会意字,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依据各自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新字。 形声字,是指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的合成字。 第一:从金文来看 上面我们说,金文赣,左边的金文章字代表法规、秩序或类似辐射面之下的含义,右边像是一个人用双手托着玉璋,正在赐予、赏赐。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个赣的意思是古人对于秩序的奖赏或者是肯定。 上古时代,生产能力和技术非常有限,非常依赖自然资源。而江水能够滋润两岸,灌溉农田,让先民获得更为丰厚的物质回报。笃信神明的他们,认为这条江就是天赐的生存绝佳条件,所以就用赣这个字命名了这条江,并把居住在这条江附近的人称为赣人。 当然这只是猜测,也有可能那个秩序不是指的赣江,或许是这个地域其它的什么别的东西。 第二:从当下改良后定版的赣字来看 左边的章同彰显的彰,意思是表扬。 右边下侧的贡,是贡献、赏赐的意思。 右上角的夂字部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后面至;一个是终了、结束。 总体来说现代汉语中的这个赣字也有表扬、赏赐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刚好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对原义的保存!小结 结合了金文和现代楷书赣字的含义,个人推断:赣的本义大概就是赏赐、赐予的意思吧! 讲真,我个人的各方面知识的确都非常有限,错漏之处还请师友们不吝赐教吧。 谢谢阅读,我是任襟亚。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西之所以被称为赣,主要是由于江西境内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叫赣江这条河流从南向北流过江西全境,最后于流入长江 赣字读gn,它的来源就是从水流江河而来,开始只指水名,即江西省内的赣江。字亦作灨、贑。《集韵感韵》:灨,水名,出南康。或作赣、贑。。 而贑字从章从贡,得义于赣江上游的两条河流,即章水与贡水,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赣州》:(贑)章、贡合流为义。二水为贑,左右拥抱,合流城角,于文为贑。也就是说章水与贡水河流以后的河流就用章字与贡字合在一起的字来命名,这就有了贑字,即章水与贡水汇合后称为赣江。 章水与贡水汇合处所在县称为赣县,现在称为赣州市,赣江向北流穿南昌城而过,南昌城赣江东岸有著名的滕王阁,赣江从吴城流入鄱阳湖,然后在九江市湖口汇入长江,南侧有国家名胜风景区庐山,东岸有因苏轼写的《石钟山记》而闻名天下的石钟山。 由于赣江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故江西别称赣。 赣字的意思,章显了江西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有卓越的贡献。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笫一枪。 井岗山会师有了中国革命的根基。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江西很多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为中国革命牺牲的英雄们! 江西简称赣,由赣江而得名。 跟湖南、辽宁有湘江、辽河,遂简称湘、辽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水及省,水名被当做一省的简称。 赣江源于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赣江源村石寮岽),河长751公里,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 由水及州,所以赣江流域古称赣州。 从地图可以看出,赣江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江西省,流入通过鄱阳湖,与长江连接,水系非常发达。 正所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名副其实的江西母亲河。 所以,江西简称赣实至名归。关于赣的本义有两种说法。1、章、贡二字合并,以命名章、贡二水合流的赣江。 因为赣江源流有二支: 东支叫贡水,是赣江正源。 西支叫章水,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 章水和贡水在今天赣州八镜台汇合,合并以后的江水之名赣,就是章、贡二字合并。赣州城西八镜台是章水和贡水汇合处2、赣的本义贡献和赐予。 古代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显然不支持章、贡并而为赣的说法。因为赣字早于贡字而生。 我们先来看《说文》的解释:《说文》:赣,賜也。从貝,竷省聲。 赣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赣的初文从章从丮(章丮),章即璋的初文。 所以,(章丮)字象一人两手奉上玉璋之形: 如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鮮簋》铭文: 王(章丮)祼玉三品、貝廿朋。 意思是:王把祼祭用的的玉三品、貝二十朋赏赐给鮮。 这种王对下属的赏赐在西周金文中很常见。要注意祼不是裸(luo3),而读guan4,殷周的一种祭祀之名。品和朋是量词,鲜是青铜器的主人。 《鮮簋》中的(章丮)字,显然表示上级(周王)对下级(大臣)赏赐。 又如传世文献:《淮南子精神》:今贛人敖倉,予人河水,飢而飱之,渴而飲之。高誘注:贛,賜也。 但是,从章丮(贛)的造字意图一人恭敬双手将玉奉上的来看,显然是指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所以,先秦出土文献中贛也可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上贡: 如《包山楚简244》:章丮之衣裳各三称。(这几枚竹简记载楚国贵族墓的墓主人,祭祀求神灵保佑自己病治愈,贡品有牛、羊、衣服等) 引自:《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页58、36,图版107 这种现象其实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叫做正反同词。 比如: 章丮(贛)还有一个晚出的近义字贡,始见于篆文,本义是表示贡献。 但是也渐渐泛化成为一个正反同词,也可以表示赐予。 贡的本义恰恰和章丮(贛)相反,表示下对上的贡献,如:《說文》:貢,獻功也。从貝,工聲。 《廣雅釋言》:貢,獻也。 《尚書禹貢》:任土作貢,孔穎達疏: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穀,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 《左傳桓公十五年》: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 但是,贡也一样渐渐泛化其实表示上对下赏赐: 《爾雅釋詁》:貢,賜也。 古人的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赐、贡同意。 所以,贡、章丮(贛)本义有所区别,一个为赐下,一个为献上,但是后来二者都可以互用,都是正反同词。 加上贡、章丮(贛)读音也很相近,有时候混用不分。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出土文献就写作子贛。《上博竹書二魯邦大旱》簡3出遇子贛。 《上博竹書五君子為禮》簡11子贛曰。 但是,后来随着记录语言精确性提高,贡、章丮(贛)的职务又各有所专: 章丮表示赐予。 贡表示贡献。 在字形方面,(章丮)字有一个累增和讹变的过程。 战国以后,章丮字中丮訛變為欠或次,又增加义符貝。 后来,欠進一步訛變为夂,下半部分的二、貝讹变成貢形,起表音作用。 赣字古今字形演变过程:引自: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页569如果看到这里有点绕晕了,我最后总结一下:赣始见于金文,初文写作章丮,本义为赏赐,引申也可以表示贡献,属于正反同词。章丮有一个同意字贡,二者读音相近,意义几乎相同。所以,可以通用不分。章丮后来增加贝作为意符,章、丮、贝三个部件渐渐又讹变为章、夂、二、貝四个部件。又后来,二、貝又讹变成贡,这在文字学中叫做变形音化。所以,赣字中的贡是二、貝的讹变,表音兼表意,起到理据化汉字的作用。并不是章、贡合并为赣。赣、贡本来是同意字,但是渐渐职务分工,各有所专,赣表示赏赐,贡表示贡献,以实现精确记录汉语。 那么,贛表示河流名字就是假借,本字应该是灨。最开始赣水贡水可能其实是一回事,为了区别章水、贡水河流以后的河段,就用贛水区别贡水。 好,回答完毕,我觉得是非常清楚了。当然,有质疑和不同观点可以留言,我非常欢迎。 江西有一条贯穿南北的赣江,它是由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流而成。从赣州经过南昌,北流至北端的鄱阳湖。 因为赣字由章字和贡字组词,所以江西后简称赣。 江西省简称赣,因境内最大河流赣江而得名,省会南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春秋战国时主属楚,秦置九江郡,汉属扬州,唐属江南西道,元置江西行省。现辖11地级市,25市辖区,11县级市和64个县,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现户籍人口已达4810万左右。 江西行政区划图 江西地形水系图 赣江沿岸 赣江为纵贯全省的第一大河,全长766744km,流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左右。为江西南北水运的大动脉! 赣(干)是由章、贡和夂会意而成的字。章指示章水;贡指示贡水;夂表示至。章水和贡水两水汇集到现在的赣州而至,合流为现在的赣江。赣借干声表示形成的赣江是两江的主流。赣江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江西省,流入通过鄱阳湖,与长江连接,水系非常发达。 章(张)是由音和十会意而成的字。音表示音乐、乐曲;十表示数之终。总体会意乐曲完结为一章。借张声表示弹奏乐器的琴弦犹如弓弦一张一弛。章的本义为乐曲一段终了。 夂(至zh、终zhng)是冬(冻dng)和终(至冬切zhng)的初文。从甲骨文看是手工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最后结束的图形,下垂的两个小圆点表示抽丝最后剩余的蚕蛹;金文增加了缫丝缠绕蚕丝的圆轮工具;篆书开始分化为两个字冬和终。增加纟旁表示终;增加冰旁仌为冬。分化后意义延续了夂的意义。隶变楷化后夂的意义更加证明了是蚕茧缫丝最后状态。夂中撇丿指示柔软的蚕丝,折指示圆或弧,这里指示抽出的丝缠绕在圆形轮上,捺表示从蚕茧上向外抽丝,所以,夂为缫丝的过程。借至声表示缫丝最后停止的状态。《说文》解从后至也,也是到最后停止的意思。分化两字后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处、各、条、备、复、夏、麦、路、络等。冬下两点由仌变两横二,最后变是受易学影响,两横二为阴,指阴间,由最初的两个死的蚕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阴间的两横二,最后楷化后的,这两点是二的变形,并非八点。冬借冻声表示一年中最后最冷的季节(冬季)。 终应是至(zh)冬(dng)的切音(zhdng)表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即终了。终延续了夂的本义,是夂的繁化,所以夂还读终声。 冬的本义为一年的最后季节。引申为1。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如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如‘窗外疏梅筛月影。清林觉民《与妻书》’;4。最后,通终,如‘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5。冬冬声,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终的本义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引申为1。末了(lio),完了(lio),与始相对,如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2。从开始到末了,如终年、终生、饱食终日;3。人死,如临终、送终;4。到底,总归,如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5。姓。 贡(功)是由功的省形工和宝贝的贝会意而成的字。贝表示财务;功表示功劳,以之作参照,表示将劳动所得作田赋献给官家。工即标音又会意。本为夏代田赋名:五口之家,受田百亩,为官田十亩。收货十成交官税一成,名什一。夏称贡,商称助,周谓之徹。下奉物于上曰贡献。析言之以物报功于上曰贡,以肥牲奉于宗庙祭祀先贤曰献。 中国省份简称有不少来自境内的超级大河流,尤其是江南诸省,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莫不如是。 江西简称赣,境内赣江为最大河流,以东源贡水为正源,至著名的鄱阳湖观鸟基地吴城注入鄱阳湖,全长766km,流域面积8。35万km,占鄱阳湖流域的51。5,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面积第七,水量第四),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 赣贑同义,《山海经》记载赣水之名出自当地部族赣巨人,这和闽江出自闽越族是一样的道理。汉置豫章郡,赣水俗称豫章水,在唐代根据贑水的贑字拆分章贡两字为左右源重新命名,所以有了章水和贡水。 章江和贡江交界 章水与贡水汇合处曰赣
造句:江西省简称为赣赣的本义是什么
造句:江西省简称为赣赣的本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