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水资源承载力置于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则较为缺乏。钟开友(2007)在分析成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突出、供水水源紧缺、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为了缓解水资源对成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二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三是加大投入,适度超前抓好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王小军等(2008)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许英明(2013)认为,水资源约束趋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峻、内涝频发等水安全问题已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瓶颈性制约。杨开宇(2013)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水资源供需系统分为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污水处理六个子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未来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将日益严峻。马海良等(2014)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论显示,当城镇化率达到60%时,我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杨亮等(2014)基于IPAT模型及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构建了包括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强度等人口因素在内的水资源消耗驱动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强度的历史驱动贡献率相对较小,但驱动力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不难发现,以上研究成果大多以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为基础,以某一具体城市或地域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禀赋状况、水资源消耗现状、水资源消耗预测和提高用水效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水资源承载力相关问题虽然有所涉及,但分析不够全面,也未明确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的作用关系。一般而言,根据用户特性,可将城市用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生产用水,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水;二是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三是生态环境用水,包括人为措施调配的城镇环境用水(含河湖补水、绿化、清洁)和农村生态补水(对湖泊、洼淀、沼泽补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首先导致的便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用水的增加;其次,由于城镇规模的扩张,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下,也会引起生产用水总量及结构的变化;再次,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步入以质量为导向的新阶段,相关的生态环境用水增加也会对水资源消耗产生影响[3]。
  二、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成都市境内河网稠密,西南部为岷江水系,东北部为沱江水系,全市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近年来,成都市在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高用水效率,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2008年,成都市颁布了《成都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提出了"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并重点针对城镇和农业的节约用水管理进行了规定。2014年10月31日,《成都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决定以每五年作为一个考核期,对各市区县采取评分考核的办法,且不合格地区将会面临暂停部分建设项目审批的严厉处罚。
  (一)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2001-2012年,成都市水资源总量(本文所提水资源总量均为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由72.71增长至82.0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则由712.92降低至698.94m3,说明虽然水资源总量有一定程度地增加,但是由于人口增加的幅度要大于水资源总量的增加幅度,仍然表现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下降的总趋势。
  (二)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需求水平分析
  1.总量指标分析。2001-2012年,随着成都市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成都市的用水总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2012年,成都市的城镇化率由34.79%提高至61.08%,提高了26个百分点,相应的,用水总量也由430600万m3上升至644322万m3,上升幅度接近5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用水总量则会增加大约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01-2012年,成都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分别由270822、105617、54161万m3增长至301400、124409、77289万m3,增长幅度分别为11.29%、17.79%和42.7%,不难发现,虽然生活用水在成都市用水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的数据中2001-2007年的用水总量并未包含生态环境用水,2008-2012年的用水总量则计入了生态环境用水,为了分析的前后一致性,2008年以后也没有单独列出生态环境用水的数据,但是在总用水量中有体现。
  2.单项指标分析。2001-2012年,成都市人均用水量由422.2增加至549立方米,增加了30.03%;万元GDP用水量由288.8下降至79.16立方米,下降了72.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数量由194.8下降至39.5立方米,下降了79.72%;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97下降至470立方米,下降了5.43%。
  (三)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1.水资源紧缺现象显著。2001-2012年,成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高值为2008年的899.85m3,最低为2006年的553.38m3。根据国际公认的缺水标准,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500-1000m3区间时,为重度缺水,不难发现,2001-2012成都市一直都处于重度缺水的范围,而对应的人均用水量却在不断上升,由2001年的422.2m3上升至549m3,可预见的是,随着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新增的城镇人口在摊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总用水量,使水资源紧缺现象进一步凸显。
  2.水污染问题突出。2012年,成都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73120.62万吨,较2011年增加5971.44万吨,增长率为8.89%。目前,成都市境内的岷江、沱江、南河、西河等主要河流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除了地表水外,某些区域的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
  3.水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空间。2012年,成都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为79.16m3,比上年下降9.8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9.5m3,下降17.45%,虽然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成都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2012年,天津万元GDP用水量已降至2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也降至9m3。可见,成都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三、提高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制约愈发显著,为了提高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追求享受、奢靡浪费的生活方式,对水资源无节制的使用便是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缓解水资源对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约束,需要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在全社会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具体来讲:第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教育,包括在特定区域悬挂和播放节水标语、展板、横幅、LED短片等,全方位地宣传成都市水资源情况和节水带来的好处;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向居民免费发放节水宣传材料、指南和小贴士等物品,使居民了解日常节约用水的各种途径,增强居民在节水方面的常识,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第三,在各种评奖评优中,突出对节水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和宣传,真正在社会上形成爱惜水、节约水和保护水的风气;第四,节水要从青少年抓起,在辖区内的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等开展节水教育实践活动。在以上环节中,尤其要发挥宣传部门及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使节水意识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节水的管理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以《成都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出台为契机,全面推进节水的管理协调工作,包括: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需将节水工作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去,推动建立由市水务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对全市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利用行政手段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第二,明确领导小组的评估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紧紧围绕"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针对用水总量、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方面来设计考核指标。在考核目标的制定中,要注意目标的设定需要立足于成都市的现实状况,一方面,目标不应设定过高,脱离本地区的实际,另一方面,目标也不能设定过低,以防止无法形成足够的激励,另外,考核指标的设计还应注意需要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第三,各级政府需要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作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四,明确考核结果的奖励惩罚措施,从评优评先、项目审批等方面对考核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或惩罚,完善节水管理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大力提高用水效率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生态环境用水外,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是水资源需求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提高用水效率,也应将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第一,农业用水方面,作为水资源需求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始终占据着成都市用水量40%以上的份额,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需要实现农业技术、基础设施、作物结构等三方面用水效率的提高,首先,在技术环节应积极推广高效输配水、生物节水、膜上滴灌等输配水技术,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防渗、喷灌、微灌工程,从用水末端减少水资源的损耗,再次,立足区域实际,大力发展低耗水作物的种植,优化农产品结构来降低农业用水量;第二,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我国近年的节水实践经验表明,工业用水领域的高效循环利用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成都市需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譬如,通过加快节水型企业的建设,借助技术创新、节水改造等措施,淘汰高耗水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第三,生活用水方面,主要有赖于公民节水意识的提高[4]。
  (四)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水价作为水资源调整配置的杠杆作用,在全社会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即针对工业用水和商业用水、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来对全社会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整,具体来讲:第一,在工业和商业用水方面,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选取部分高耗水、高污水排放的行业企业进行阶梯水价试点,明确阶梯水量、分档水价、计价周期,抑制工业和商业用水的过度消费,促进企业加快节水设备的更换和改造,总结推广试点中的经验教训,为工业和商业用水的阶梯水价提供参考;第二,在生活用水方面,要提高阶梯水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不应增加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对阶梯水价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诸如实施步骤、阶梯水量区间、价格区间、时间周期等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改革实践摘要该文作者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其中存在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联系不紧密对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的培养不足对美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构建一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的构建中存在的问题strong虽然新课标不断开展变革,并主张推动创新思维的构建,学校也对此进行积极响应和实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课堂创新思维构建方面依旧存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的应用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应用比较法,这种方法既能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又能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该文首先概述比较法的概念特征和教学目标其次,提出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应用比较法高中美术的欣赏课解析摘要高中美术赏析课程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时,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美的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然而,要小学美术教育开展DIY教学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DIY教学就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浅析中西美术的方法比较摘要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性,使美术方法也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将这些差异性进行有机融合与创新,不仅能增加对西方美学的理解,还能重新审视我国的美学文化,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美术水平手绘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地位摘要手绘是以简单的方式表现物体,是绘画艺术最初的表现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美术基础的入门学习,通过以线对形的表现,使美术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就个人的教学经验对手绘的学习及多媒体视角的高中美术教学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对于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思想,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不断创新高中美术的教初中美术的学生小组学习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育创新的不断深化,现代初中美术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美术教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观念等美术创作者的工作方法探索摘要作为美术创作者,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合理的工作方法是其完成艺术创作的重要条件。本文就工作时间和工作心态两大方面,对美术创作者的工作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给广大美术创作者提供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第一篇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难点摘要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审美智能等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
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后殖民主义色彩的研究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引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知识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浅谈建筑电气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计1。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搞好易燃易爆环境电气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生产场所正确地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这一点直接影响到下面的一系列设计工作,如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电线电缆的选择安装浅谈加拿大的农业环境保护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草原三省是加拿大农业重点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过度开垦,导致土壤沙化沙尘暴,草原植破坏,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诸如空气污染基于生态价值理念的城市水污染治理水污染问题既是城市难题,又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一度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及居民的集中区,水脏牵动人心,水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腾冲县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建议和措施1。河道水域环境现状腾冲县地处云南省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源头区域。全县国土面积5845km2。包括中小河流140多条,湖泊3处(火山湖青海北海),建有水库39座,共有水域面积11。7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及监测措施分析引言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测与改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居环境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惊人,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生态城市理念解析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而现在正面临着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型制的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土地利用中环境影响评价探讨摘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息息相关,阐述土地利用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理该与方法在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剖析我国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实现城市的污水处理论文摘要城市污水是城市中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它由各种生活污永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指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利用城市污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随着工国内城市集中三联供发展概况综合新能源论文(1)城市集中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城市各类能源,使用一套系统向城市民用建筑群或住宅区集中供应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用能的装置。实践证明三联供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实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供热新模式,